第一部分 水汽系统及防腐防垢
水汽质量国家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修改说明
曹杰玉 宋敬霞 孙本达
热 研
陕 西省西安市兴 庆路 136 号 ,710032)
[摘 要] 2009 年颁布的“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国家标准(GB/T12145-2008),对上一版国标做了大量
修改。本文对新标准中的定义及缩略语、蒸汽质量标准、给水质量标准、凝结水质量标准、炉水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关键修订
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
1 定义及缩略语
为了避免使用本标准时对一些不明确的概念发生混淆,对一些名词术语进行了定义。
1.1 无铜给水系统
为了避免认识不统一造成的控制偏差,规定:与水汽接触的部件和设备(不包括凝汽器)不含铜和铜
合金材料的给水系统为无铜给水系统。相反,与水汽接触的部件和设备(不包括凝汽器)含铜和铜合金材
料的给水系统为有铜给水系统。
1.2 炉水全挥发处理
为避免对给水全挥发处理和炉水全挥发处理的概念发生混淆,并与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的定义相对
应,参考国外有关标准,将给水加挥发性碱,炉水不加固体碱化剂的处理定义为炉水全挥发处理。
1.3 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
目前国内亚临界汽包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磷酸盐在炉水中会发生隐藏现象,并且会增加蒸汽
中的携带,亚临界汽包炉普遍采用低磷酸盐处理、平衡磷酸盐处理、氢氧化钠处理。为了涵盖上述各种处
理方式,并且与国外标准一致,定义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炉水中添加磷酸盐、氢氧化钠等的处理。
1.4 标准值和期望值
标准值:运行控制的最低要求值。超出标准值,机组有发生腐蚀、结垢和积盐等危害的可能性。
期望值:运行控制的最佳值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值。可更有效地控制机组的腐蚀、结垢和积盐等危
害。
发电厂的运行标准应该尽量按照期望值制订。
2 蒸汽质量标准的制订
2.1 蒸汽钠含量指标的修改
蒸汽的钠离子代表了能引起过热器和汽轮机积盐的盐类的水平,对汽轮机积盐影响很大,必须严加控
制。VGB 标准规定蒸汽钠的期望值≤2μg/kg。根据国内实际运行情况,蒸汽中的钠超过 5μg/kg,汽轮机会
发生明显的积盐。据调查,汽包炉水汽分离装置正常和汽包水位控制正常情况下,蒸汽中的钠远小于
5μg/kg。因此对蒸汽中的钠指标进行如下修改:
主蒸汽压力为 5.9MPa~18.3MPa 的锅炉,蒸汽钠浓度标准值从≤10μg/kg 修改为≤5μg/kg,蒸汽钠浓度期
望值从≤5μg/kg 修改为≤2μg/kg。对于压力大于 18.3MPa 的锅炉,蒸汽钠浓度标准值从≤5μg/kg 修改为
≤3μg/kg,蒸汽钠浓度期望值从≤3μg/kg 修改为≤2μg/kg。钠含量指标修改前后对比结果见表 2-1。
表2-1 蒸汽钠含量指标修改前后对比(μg/kg)
过热蒸汽压力标准值 期望值
MPa 修改后修改前修改后修改前
5.9~18.3 ≤5 ≤10 ≤2 ≤5
>18.3 ≤3 <5 ≤2 <3
蒸汽的氢电导率代表了蒸汽中阴离子的水平,对汽轮机积盐和腐蚀均有直接影响,必须严加控制。由
于钠离子测量可靠性差,蒸汽氢电导率的控制尤为重要。VGB 标准规定蒸汽的氢电导率最高 0.20μS/cm,
最低≤0.10μS/cm。根据国内实际运行情况,汽包炉水汽分离装置正常和汽包水位控制正常情况下,蒸汽的
氢电导率小于 0.15μS/cm。由于直流炉均有精处理装置,正常情况下,蒸汽氢电导率可达到≤0.15μS/cm。
参照国外标准,结合国内实际运行经验,对蒸汽的氢电导率指标进行如下修改:
5.9MPa~18.3MPa 锅炉,蒸汽氢电导率标准值从≤0.30μS/cm 和≤0.20μS/cm 修改为≤0.15μS/cm,蒸汽氢电导率期望值修改为≤0.10μS/cm,并增加了注 1:没有凝结水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机组,蒸汽的氢电导率标准值不大于 0.30μS/cm,期望值不大于 0.15μS/cm。这主要考虑二氧化碳对蒸汽氢电导率的影响。
压力大于 18.3MPa 的锅炉,蒸汽的氢电导率标准值从≤0.20μS/cm 修改为≤0.15μS/cm,蒸汽氢电导率期望值从≤0.15μS/cm 修改为≤0.10μS/cm。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结果见表 2-2。
表2-2 蒸汽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μS/cm)
过热蒸汽压标准值 期望值
力MPa 修改后 修改前 修改后 修改前
5.9~15.6 ≤0.151) ≤0.30 ≤0.101) <0.15
15.7~18.3 ≤0.151) ≤0.30 ≤0.101) <0.15
>18.3 ≤0.15 ≤0.20 ≤0.10 <0.15
1)没有凝结水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机组,蒸汽的氢电导率标准值不大于
0.30μS/cm,期望值不大于0.15μS/cm。3 给水质量标准的制订
给水质量标准是机组水汽质量标准的核心。另外,凝结水质量标准也以保证给水质量为原则。国外多
数国家标准只规定给水质量标准。
3.1 给水 pH 指标的修订
欧洲标准规定汽包炉给水 pH>9.2,直流炉给水 pH7~10。对于无铜给水系统,控制较高的给水 pH,有
利于防止系统的腐蚀。参照国外标准,结合国内实际运行经验,对给水 pH 指标进行如下修改:
无铜给水系统 pH 值从 9.0~9.5 修改为 9.2~9.6,并增加注 1):对于凝汽器管为铜管、其它换热器管均
为钢管的机组,给水 pH 值控制范围为 9.1~9.4(见表 3-1)。这主要考虑 pH 大于 9.4 会造成凝汽器铜管的
腐蚀。
表 3-1 给水的 pH 值标准修改前后详细对比
炉型 锅炉过热蒸汽压力,MPa 修改后 修改前
汽包炉 5.9~15.6 8.8~9.3(有铜给水系统)或 8.8~9.3(有铜系统)或 9.0~9.5
>15.6 9.2~9.61)(无铜给水系统) (无铜系统)
直流炉
1)对于凝汽器管为铜管、其它换热器管均为钢管的机组,给水 pH 值控制范围为 9.1~9.4。
3.2 给水氢电导率指标修改
VGB 标准规定给水氢电导率标准值<0.2μS/cm,期望值<0.1μS/cm;欧洲 EN 标准规定给水氢电导率
标准值<0.2μS/cm。参照国外标准,结合国内实际运行经验,对给水氢电导率指标进行如下修改:
5.9MPa~12.6MPa 汽包炉,增加给水氢电导率标准值≤0.30μS/cm。
大于 15.6MPa 汽包炉,给水氢电导率标准值≤0.15μS/cm,增加注“没有凝结水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机组,
给水氢电导率应不大于 0.30μS/cm”;给水氢电导率期望值从≤0.20μS/cm 修改为≤0.10μS/cm。
5.9MPa~18.3MPa 直流炉,给水氢电导率标准值从≤0.30μS/cm 修改为≤0.15μS/cm;给水氢电导率期望
值从≤0.20μS/cm 修改为≤0.10μS/cm。
大于 18.3MPa 直流炉,给水氢电导率标准值从≤0.20μS/cm 修改为≤0.15μS/cm;给水氢电导率期望值
从≤0.15μS/cm 修改为≤0.10μS/cm。
给水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结果见表 3-2。
表3-2 给水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μS/cm)
标准值 期望值 炉型 过热蒸汽压力MPa
修改后修改前 修改后 修改前
5.9~12.6 ≤0.30 — — —
汽包炉 12.7~15.6 ≤0.30 ≤0.30 — —
>15.6 ≤0.151) ≤0.30 ≤0.10 ≤0.20
5.9~18.3 ≤0.15 ≤0.30 ≤0.10 ≤0.20 直流炉 >18.3 ≤0.15 ≤0.20 ≤0.10 ≤0.15
1) 没有凝结水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机组,给水氢电导率应不大于 0.30μS/cm。
1) 没有凝结水精处理除盐装置的机组,给水氢电导率应不大于 0.30μS/cm。
4 凝结水质量标准的制订
4.1 精处理前凝结水质量标准的制订
为了避免凝结水与精处理出水之间发生误解,将“凝结水质量指标”改为“凝结水泵出口水质”。
2
电 厂 化学 2009 学 术年会 暨 中国 电 厂 化学 网 2009 高峰论 坛 会 议 论 文集
5.9MPa~12.6MPa 锅炉,增加凝结水氢电导率标准值≤0.30μS/cm。
2009.10 武汉
15.7MPa~18.3MPa 的机组,凝结水氢电导率期望值从≤0.20μS/cm 修改为≤0.15μS/cm。
删除原始注 1)、注 2),对溶解氧指标增加注 1):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溶解氧浓度标准值应小于
100μg/L,期望值小于 30μg/L。配有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溶解氧浓度宜小于 200μg/L。
表 4-1 凝结水泵出口水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
氢电导率(25°C),μS/cm
锅炉过热蒸汽压力,
MPa
5.9~12.6
12.7~15.6
15.7~18.3
>18.3
修改后
≤0.30
≤0.30
≤0.30
≤0.20
标准值
修改前
—
≤0.30
≤0.30
<0.20
修改后
—
≤0.20
≤0.15
≤0.15
期望值
修改前
—
<0.20
<0.20
<0.15
1) 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溶解氧浓度标准值应小于 100μg/L,期望值小于 30μg/L。配有
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溶解氧浓度宜小于 200μg/L。
4.2 经过精处理除盐后凝结水的质量标准的制订
本标准对精处理除盐后凝结水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以下修改:
(1) 精处理出水氢电导率指标的修改
根据调研结果,国内机组精处理除盐装置出水氢电导率基本都可达到 0.15μS/cm。严格控制精处理出水
氢电导率,也有助于减少精处理出水氯离子浓度偏高的问题。将精处理除盐后水的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如下:
将氢电导率标准值≤0.20μS/cm 和期望值≤0.15μS/cm 修改为出水氢电导率标准值≤0.15μS/cm,期望值
≤0.10μS/cm。
精处理除盐后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对比结果见表 4-2。
表 4-2 凝结水除盐后的水氢电导率指标修改前后结果对比
氢电导率(25°C),μS/cm
≤18.3
>18.3
(2) 精处理出水钠浓度指标的修改
修改后 修改前 修改后 修改前
≤0.15 ≤0.20 ≤0.10 ≤0.15
≤0.15 ≤0.20 ≤0.10 ≤0.15
参照国外标准,结合国内实际运行经验,对精处理除盐后的水的钠浓度指标进行如下修改:
压力等级不大于 18.3MPa 的机组,增加了精处理出水钠浓度期望值≤2μg/L。
压力等级大于 18.3MPa 的机组,钠的标准值从≤5μg/L 修改为≤3μg/L,增加了精处理出水钠浓度期望值
≤1μg/L。
精处理除盐后钠含量指标修改前后对比结果见表 4-3。
表 4-3 凝结水除盐后的水中钠含量指标修改前后结果对比
钠,μg/L
≤18.3
修改后 修改前 修改后 修改前
≤5 ≤5 ≤2 —
5 炉水质量标准
>18.3
≤3
≤5
≤1
—
本标准对炉水质量指标进行了以下修改:
5.1 炉水电导率指标的修改
(1)压力 10.1MPa~12.6MPa 的锅炉,将炉水电导率从<150μS/cm 修改为<60μS/cm。
(2)压力为 12.7MPa~15.8MPa 的锅炉,炉水电导率指标从<60μS/cm 修改为<35μS/cm。
(3)压力>15.8MPa 的锅炉
固体碱化剂处理,炉水电导率指标从<50μS/cm 修改为<20μS/cm。炉水全挥发处理,删除炉水电导
率指标,增加炉水氢电导率指标<1.0μS/cm。
5.2 删除炉水总含盐量指标
炉水总含盐量指标不便于连续监测,炉水电导率指标反映了炉水总含盐量,因此删除炉水总含盐量指
标。
5.3 炉水pH 指标的修改
(1)12.7MPa~15.8MPa 的锅炉
VGB 标准规定,锅炉压力>13.6MPa,炉水pH 标准值9.5±0.2。由于给水普遍采用加氨处理,如果25℃
炉水pH<9.3,不能保证高温下炉水的碱性防腐条件;另外,对于参数较高的锅炉(如锅炉压力>10MPa),
较高的炉水pH 值会造成水冷壁的碱腐蚀。考虑上述情况,参照国外标准,进行如下修改:
压力12.7MPa~15.8MPa 的锅炉,炉水pH标准值从9.0~10 修改为9.0~9.7,增加炉水pH期望值为9.3~9.7。
(2)>15.8MPa 的锅炉
考虑上述情况,参照国外标准,进行如下修改:
压力>15.8MPa 的锅炉,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炉水pH 标准值从9.0~10.0 修改为9.0~9.7,增加炉水
pH 期望值为9.3~9.6。炉水全挥发处理,炉水pH 标准值从9.0~9.5 修改为9.0~9.7。
炉水pH 指标修改前后的对比见表5-2。
表5-2 汽包炉炉水pH 指标修改前后结果对比
pH1),(25°C)
标准值 期望值
锅炉汽包压力
MPa 处理方式
修改后 修改前修改后 修改前
10.1~12.6 9.0~10.0 9.0~10.5 9.5~9.7 —
12.7~15.8 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9.0~9.7 9.0~10.0 9.3~9.7 —
>15.8 炉水固体碱化剂处理9.0~9.7 9.0~10.0 9.3~9.6 —
炉水全挥发处理 9.0~9.7 9.0~9.5 — —
5.4 炉水磷酸根浓度指标的修改
为了减少过高的磷酸根浓度带来的磷酸盐隐藏问题,以及蒸汽携带问题,根据国内运行经验,并参照
国外标准,进行如下修改:
压力>15.8MPa 的锅炉,炉水磷酸根浓度标准值从0.5mg/L~3 mg/L 改为≤1mg/L。
参考文献
[1] 《给水和炉水质量标准》,EN 12952-12 2003;
[2] 《蒸汽锅炉和水加热器的水处理标准》,BS 2486-1997;
[3] 《锅炉给水和炉水的质量标准》,JIS B 8223-1999;
[4] 《68bar以上蒸汽动力设备给水、炉水、蒸汽导则》,VGB-R 450-1995。
作者简介: 曹杰玉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站化学技术部, 电话029-82102565 , 手机: 13709292575 ,
email:caojieyu@tpri.com.cn,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136 号,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