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T和CWT或OT是什么意思?
直流炉和压力更高的汽包不允许炉水中有盐类.因此不能采用磷酸盐处理而采用全挥发性处理(AVT),或称零固形物处理.这种用胺类和联氨来调节给水和炉水的PH值的处理方法叫挥发性处理
全挥发处理(AVT)自从有了直流锅炉以来,一直在美国使用。图2显示了OT和AVT根本上的不同。对于AVT,凝结水在凝汽器和除氧器中被除氧;联氨的添加量在凝结水精处理出口至少是溶解氧的三倍。在同一地点添加的一定浓度的氨与系统中使用的金属产生一个相应的PH。
为了给水系统中的铁合金的腐蚀速度减小,从前PH控制范围为9.3至9.6。图3显示了在AVT处理中PH对控制腐蚀的重要性。
磁性氧化铁的融解度随着温度和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4所示。曲线所示在低温的炉前系统(磁性氧化铁)有较高的溶解度;在炉内温度下溶解度较低。溶解度的不同就是沉淀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的原因。
尽管事实上大部分直流机组能很容易控制PH在此基础上9.3-9.6范围,并且在系统的运行中达到好过0.15us/cm2的电导,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所列的是全球化学方面的问题。
腐蚀产物的迁移引起的结果:
锅炉结垢和压力下降问题;
锅炉中的磁性氧化铁和压力下降;
热力疲劳引起锅炉管道损坏;
过热引起锅炉管道损坏;
经常化学清洗;
锅炉给泵结垢(破坏平衡和效力下降);
节流孔堵塞;
汽机结垢;
凝汽器管道损坏(铜合金)产生槽状腐蚀
在给水管道中的磨蚀/腐蚀
在氢型循环中经常要进行凝结水精处理的再生。
全球的运行经验证明,当改用OT时以上的问题即被解决。
OT是给水加氧 OT的概念从1970年起源于西德,提出了以下五点超过AVT的优点:
1减少了腐蚀产物的迁移
2减少了锅炉的压损
3减少了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的频率
4减少/消除了锅炉的化学清洗
5减少了凝汽器中铜的腐蚀
这种概念采用了一个氧化性的环境,而不是在AVT中应用的还原环境。过氧化氢被添加到中性PH给水中从而使氧集中在100-300PPb。这种利用氧和氨处理的变化在以后的介绍中被叫作"Comibined Conditioning)。OT在欧洲应用广泛,尤其在德国和前苏联。最近,有报道说被应用在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和日本。
在OT条件下,形成的腐蚀产物与AVT条件下形成的腐蚀产物不同。这个差别主要是OT的效果。对于OT,炉前系统中表层的磁性氧化铁被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一层很薄致密的FeOOH所保护。这铁的三价形式有一个很低的溶解度。于是它密封住了下层磁性氧化铁层并且减少了磁性氧化铁的迁移和锅炉中的沉淀。图5显示了两种氧化铁的相对的溶解度。
OT产生的主要是改良铁迁移的减少,产生的结果是高温区的结垢以及超温和热力疲劳引起的锅炉管道损坏的减少。OT需要高纯水的运行环境,用不纯的水将导致腐蚀的大增以及腐蚀产物的释放和迁移。图6显示了腐蚀的速率和碳钢在氧处理过的水中的腐蚀是PH的函数。图7显示了碳钢与电导和腐蚀速率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支持了在OT运行时减少污染物的重要性。
复合氧处理法(Combined Water Treatment,CWT)是一种新兴的电厂给水处理方法。它是在微碱性水环境条件下(pH9.0左右),通过向给水中注入微量氧形成溶解度极低的三价氧化铁保护膜,来达到抑制腐蚀的目的。此项技术自1977年在德国问世以来,很快被意大利、荷兰和丹麦等许多欧洲国家用于火电厂的给水处理,美国和日本???也将此项技术推广应用于火电厂以及核电的给水处理。由于CWT法使得锅炉给水处理方式更趋于优化,所以它被认为是当前直流炉机组最佳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给水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