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推荐 > 详细内容
贵宾会员zhuh提供----关于电厂水化学研究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0/1/14  阅读次数:326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4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讨论
4.1 采用超纯水补给后的设备腐蚀
从收集的文献中看到,电厂采用超纯水补给后,电厂仍存在不少设备腐蚀问题,有些是以往未见的腐蚀。例如,水流加速腐蚀(FAC)和应力促使腐蚀(stress-assisted corrosion),(SAC),等。分析其机理,这些腐蚀,验证了以前提出的一个理论:在水汽中,凡是破坏金属保护膜的因素,都是引起腐蚀的因素。这是因为,热力设备水汽系统中的金属,基本上是个铁-水体系。从热力学上说,这是个不稳定的体系,主要靠保护膜的保护,来保持金属的稳定。所以,即使是超纯水,在高速流动下,由于会破坏保护膜,便引起了金属的水流加速腐蚀(FAC)。除流速因素外,温度,压力,应力等因素,结合纯水中的微量杂质,也均有引起保护膜破坏的可能。如上述的SAC,就是由于在金属局部高应力的部位,结合水中的杂质,引起局部保护膜的破坏,成为阳极而发生腐蚀的事例。因此,应强调,设备在水汽中的腐蚀,往往不是单一水中杂质因素引起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物理参数结合引起的。这种事例很多,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在70年代,国内有台锅炉下降管发生频繁爆破。当时电厂强烈要求研究单位找出水中引起爆管的成分,后来是无果而终,最后还是通过更换掉已产生疲劳裂纹的管子,改善锅炉起停程序而解决了问题。因此,分析腐蚀事故,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2 重视水汽分析和监控以及有机物影响的研究
采用超纯水补给,就得测定纯水的质量,查明所含微量杂质的量。而且采用除盐水补给后,进行集中监控就成为可能。但这些检查和监控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测试技术,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在收集的文献中,有关于水汽分析和监控专题的篇数较多。此外,常规的超纯水制备技术对除去水中有机物的效率是不高的,使水汽系统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否会引起腐蚀,对水汽监督有何影响,如何消除其影响,有机物如何除去,如何检测,如何利用有机物来处理水等等,又会涉及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在文献中,又有大量有关有机物的研究文献。这使我们搞清楚,为何在收集的文献中,有关水汽分析和监控的文章,有机物专题的文章数量比较多的原因。
收集的文献,涉及17 个专题的工作。内容非常多,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综述。好在作者,在数年前,已对其中的一些专题,如有机物2,炉水处理3,联合循环余热锅炉4,FAC5,发电机内冷水6,超超临界机组水质7,核电水化学8 等专题,进行过介绍,感兴趣的,可阅读这些文章,进行了解。这些文章的题目列在附录中。
5 专题讨论
针对当前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结合收集文献的内容,选取给水加氧和FAC,导电率测定消除影响因素的试验以及凝结水精处理三个专题,进行讨论。
5.1 关于国外锅炉给水加氧处理(OT),及电厂水流加速腐蚀(FAC)的讨论
国外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厂的水流加速腐蚀(FAC)问题和降低给水含铁量问题。在这次收集的文献中看到,即使在认为不能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核电站,(因蒸汽发生器需保持还原性的环境),也有在局部部位采用加氧处理的经验。在2005 年6 月发表的文献中,介绍了 核电站Philippsburg 2,Isar2 和BiblisA/B,为了解决再热蒸汽系统和湿份分离再热器的FAC 问题,在蒸汽中进行了加氧处理的经验。
在2009 年6 月的国际会议文献中,总结了国外电厂有关FAC 的发生情况和给水加氧处理的情况。文献中提到,国外有70%的常规电厂,发生过电厂金属的FAC 问题。而电厂中发生FAC 的部位及其发生数量各占的百分数为:
省煤器入口管                                                       23%
进入省煤器入口联箱的管上                               18%
高压加热器的管板和管子上                               10%
锅炉给水泵周围的管子上                                   20%
除氧器壳体                                                           43%
低压加热器的管板和管子上                               3%
加热器疏水管                                                       65%
低压加热器壳体                                                   13%
文献中提到,当前发现的FAC 数字比以前的有些增加,认为可能与加强了检查有关。这说明FAC 是采用纯水补给的电厂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是否能发现它。一般发现FAC 有二种情况,一是发生了事故后才发现,另一是在未发生爆破前,通过检查查出。这就像人的体检一样,在未生病前查出,防患于未然。国内电厂报道发生FAC 的事例不多,可能与检查不全面有关。机组发生FAC 有个过程,国内新机组较多,运行时间不长,问题可能未能全部暴露。
关于给水的加氧处理,是否会引起电厂的不安全事故。通过文献,进行了研究。打算从二个方面进行调研。1.了解国外电厂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状况,假如加氧处理会给电厂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技术是不可能广泛被采用的。这可从当前采用加氧处理的普及程度进行评定。2.分析国外在研究工作上,是否发现加氧处理存在发生什么负面影响的可能。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1).国外电厂锅炉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实际数量1
在2009 年的国际会议上,报导了如下的调查数据。
调查了860 台汽包炉,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是5%,即40 台
调查了1190 台直流炉,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为15%,即175 台。
2).国外电厂锅炉采用给水加氧处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于采用给水加氧处理,是否会给机组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在以前公布的加氧技术资料中,介绍过一些,但都是比较局部的问题。如含锑的锅炉给水泵密封垫,在加氧后发生溶解损坏,还有硬质阀门材料发生腐蚀等,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更换材料而得到解决。比较重大的发现是近期才报道的。2009 年的会议资料报导了这方面的情况。加氧处理,在超临界机组的炉管上,存在炉管表面双层膜的热疲劳破裂问题。该资料报导,近期调查了超过137 台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超临界机组。发现有22%的受访者谈到,在超临界机组的炉管表面发现双层膜的环状热疲劳破裂问题。资料认为,在温度 < 550C 下,氧化膜的生长,是符合正常动力学关系的,假如存在超温就有问题了。这项双层膜的问题,已列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说明,锅炉机组若存在温度波动和超温得问题,是有危险的。国外已将此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国内也应重视这问题。
5.2 关于消除有机酸和二氧化碳对电导率影响的研究讨论
在表中看到,有关电厂水汽导电率监控研究的文献有19 篇,涉及到导电率的在线标定,消除气体干扰等课题。这里只讨论消除有机酸及二氧化碳对电导率测定的影响。
5.2.1 蒸汽中TOC 对氢电导率的影响
补给水TOC(μg/L)
蒸汽TOC(μg/L)
蒸汽氢电导率(μS/cm)
40~50
  
0.25
120
61
0.62
370
250
1.3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