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实际入厂煤量=检斤数量×(100-入厂验收水分)/100 (2)
假设经双方协商,约定烟煤验收的全水值定在5%时,这个水分值影响的数量,则由用户承担,此时数量的换算公式应选用公式(1)计算。
5 入炉煤计量的水分差调整
对入炉煤量进行水分差调整的重要意义在于准确计算锅炉用煤量,也就是为准确计算发、供电煤耗打基础。正平衡计算煤耗时,我们是利用衡器对入炉煤进行计量,准确合理的计量方法应是使用配有料斗秤的皮带秤进行计量,当利用轨道衡和汽车衡对全日耗煤进行计量时,不但要考虑输煤系统沿途挂带煤量的误差,还要考虑因来煤不均而造成取用煤场存煤量或将多余煤量存入煤场等情况。因此,利用轨道衡和汽车衡对入炉煤量进行计量是很难准确的。以轨道衡、汽车衡加库存煤盘点的方式为正平衡法计算煤耗时,很难跳出人为调整的圈子。我们知道,全月进入锅炉的煤量一部分是入厂煤直上,另一部分是库存的煤量。
所以,入炉煤的全水分与入厂煤的全水分就很难一致,产生差值时,就需进行调整。它的基础值必须是入厂煤的全水分,这个水分是入厂煤验收付款结算煤量的平均水分值。实际入炉煤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入炉煤量=入炉煤检斤量×(100-入炉煤平均水分)/(100-入厂煤结算水分) (3)
经过调整使入炉煤与入厂煤统一到一个相同的全水分值上去计算。
反平衡计算煤耗有人认为不需要做水分差的调整,理由是反平衡计算煤耗是直接用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行计算的,全水分已经反映在低位发热量中了。正因为耗煤量是利用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计算,而入炉煤与入厂煤之间也会有一个水分差问题,有水分差就应该有水分差调整工作。一般情况下,如果入厂煤多是水采煤,水洗煤,则入厂煤的全水分就应该比入炉煤的全水分偏大,其它情况下,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会随着季节雨量和雪量及储存条件而变化。
反平衡计算煤耗有一种情况是不需要做水分差调整的,即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不真实,或煤耗不真实,是经过调整的,则入炉煤全水分没有人为调整也没有真实意义,此时,入炉煤水分差调整便没有任何意义。
6 煤场存煤密度的水分差调整
对储煤场的存煤量进行盘点,不论采用人工量方也好,还是仪器设备、包括激光测量也好,对最后库存煤量的确定都要有煤场存煤密度指标。用这个密度值去乘以测量出的体积,而得储煤库存量。这里应该提出的是,煤场存煤密度是一个很难得到真值的一个指标。因为整个煤场存煤密度会因存煤高度不同、煤种质量不同、煤堆被碾压程度不同、水分的不同、粒度的不同等条件有关。在硕大的一个煤场上,,很难找到能代表整个煤场平均密度的采样点。所以,采集到的样品只能是一个近似值,为了保证密度样品接近真值,也要考虑样品水分即库存煤水分与入厂煤结算水分之间的差别。如果,被测量的煤场储煤都是一个品种或混江品种,应根据煤堆长度分成3 等段或2 等段,在每段对角斜线上布点采样,每点为一份煤样,分别测净重、全水分和灰分,其它项目可根据需要进行检测。最后将煤堆的堆积密度和实际水分算出。若有两个以上煤场或一个煤场分段存放不同的煤种,应分别测出每堆煤的密度和相关指标,测量煤场密度的每个点的压实程度根据点位的压实程度而定。煤的堆积密度考虑到水分差的计算公式为:
D=G/V ×(100-MSJ)/(100-MYC) (4)
式中:D——煤的堆积密度 t/m3
G——煤的实际质量t
V——容器的容积m3
MSJ——煤场实际水分%
MYC——入厂煤平均水分%
7 结语
燃煤管理三个环节中的水分差调整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入厂煤全水分是这三个环节中的一个基础值。
实际上实测水分与入厂煤结算平均水分之比,求出的是水分差调整系数。入厂煤量、入炉煤量、煤场盘点煤量都是以入厂煤结算水分为基准点,使煤量的计算统一到以入厂煤结算水分为基准的条件上,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水分差调整工作。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