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宾会员zhuh提供----浅谈火力发电厂露天储煤场的管理
- 发布时间:2010/2/24 阅读次数:473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4) 因空气是从煤堆底部进入煤层并向上循环,所以应使空气能在煤堆上自由流通以带走煤氧化生成的热量,或者将煤堆分层压实,或在煤堆表面喷洒用于隔离空气的阻燃剂,使空气不能流通,减少煤氧化的机率。
5) 锥形煤堆易于
自燃,因堆煤时的偏析现象为中部煤粉提供了“风筒效应”,故锥形煤堆只能做暂时储煤而不适于长期储煤。
6) 利用测温装置定期对煤堆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测温点应在煤堆高度的中部,煤4-5m 设置一个测温点,当发现煤堆内部温度超过60℃后就要将煤堆打开冷却降温或直接用铲车或斗轮取走。
7) 定期检测煤堆水分,保证煤堆水分保持在8%-10%的临界状态,这也是防止煤堆升温的最佳水分。
8) 根据经验,每年的春秋两季为煤炭
自燃的高发期,在这个阶段对重点煤种应加强监控;
10) 加大煤场测温面积和密度检测,做好相应记录,对煤炭的热点采 取用流动机械挖开散热的办法有效地控制
自燃现象;总之“动态检测、点检巡视、散热降温、加快周转”是很好的煤炭
自燃控制方法。
4.2 储煤过程的热量损失
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煤炭储存期间,煤的发热量会降低,对于高变质程度煤,每年大约损失1%,对于低变质动力煤,发热量损失更大,并且在第一年内,冬季储存的煤热量损失为1.4%,夏季储存的煤发热量损失为2.1%。另据第四届欧洲利用会议提供的数据称:在煤堆压实的情况下,热量损失在0.1%-4%,而松散的煤堆热量损失一般为5%-10%,最高可达15%。
所以为了减少煤炭在储存时的热量损失,应按照“先存先取”的原则进行存取,减少煤炭的储存周期,并尽量在冬季进行大规模储煤为好。
3.煤尘飞扬损失和雨水冲刷损失
这两项是露天储煤场的一项不容忽视的损失,尤其在北方多风地区和季节,据估算这两项损失大约为1%左右。在风损方面目前有很多治理办法,但遮盖苫布或喷水降尘是比较直接且经济可行的办法,并且在煤场四周种植高株树木不仅起到挡风墙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场的周边环境;在雨损的治理方面,设置煤场排水及污水沉淀设施、雨天遮盖苫布或在煤场四周设施挡煤墙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力煤的储存是一项系统的
管理工程,其中既有技术
管理也有业务
管理,这两方面的
管理对储煤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保证煤炭的周转,使存煤利用率高、
损耗小,节省
管理费用等方面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建立露天储煤场的科学
管理机制,健全
管理体制煤场
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总之,动力煤储煤场的煤质
管理是实现动力煤有效利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做好储煤场的煤质
管理工作,对节约煤炭、改善储煤场周围环境降低发电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