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却水中含有较丰富的溶解氧,在通常情况下,水中含氧气6----10ml/l。氧和钢铁的腐蚀有两个相反的作用:
(1)参加阴极反应,加速腐蚀,
(2)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物膜,抑制腐蚀。
一般规律是在氧低浓度时起去极化作用,加速腐蚀,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腐蚀速度也增加,但达到一定值后,腐蚀速度开始下降,这时的溶解氧浓度称为临界点值。腐蚀速度减小的原因是由于氧使碳钢表面生成氧化膜所致,溶解氧的监界值与水的PH值有关,当水的PH值为6时,一般不会形成氧化膜。所以溶解氧愈多,腐蚀愈快。当PH值为6时,一般不会形成氧化膜。所以溶解氧愈多,腐蚀越快,当这PH为7左右时,溶解氧的临界点浓度为20ml/l,PH升高到8时,其临界点浓度为16ml;/l。因此,碳钢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中时,腐蚀速度起先随溶解氧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过了临界点腐蚀速度随溶解氧的浓度继续升高而下降,这黽碳钢在碱性水中腐蚀速度比在酸性水中要低的原因。
一般来说,循环冷却水在30摄氏度左右时,溶解氧只8--9ml/l,往往不会超过临界点值,所以溶解氧常是加速腐蚀的主要因素,在热交换器中,水温升高,溶解氧逸到上部空间,在水线附近产生氧的浓差电池,导致并加速这种局部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