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工仪表 > 详细内容
3×330M燃煤电站热控检修维护规程
发布时间:2011/1/21  阅读次数:30669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序 言
  
  本《热工仪表及设备检修维护手册》是根据3×330M燃煤电站项目热控设备的说明书和相关图纸编制的,仅适用于3×330M燃煤电站项目热控设备的维护。
  由于资料不全、时间紧,该手册可能会存在不少错误,随着资料的逐渐齐全,我们会不断地对该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
  
  
  
  
  
  
  
  
  
  
  
  
  
  
  
  
  目 录
  7.1 温度测量原件及仪表…………………………………………………………………
  7.1.1 热电偶……………………………………………………………………
  7.1.2 热电阻……………………………………………………………………
  7.1.3 双金属温度计…………………………………………………………………
  7.1.4 温度开关……………………………………………………………………
  7.1.5 数字温度指示仪…………………………………………………………
  7.2 测压元件及表计…………………………………………………………
  7.2.1 弹簧管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及电接点压力表…………………………
  7.2.2 压力(差压)变送器……………………………………………………
  7.2.3 压力(差压)开关…………………………………………………………
  7.3 电接点水位计……………………………………………………
  7.4 转速测量装置…………………………………………………………
  7.5 氧化锆分析仪 …………………………………………………………
  7.6 炉膛火焰电视监视系统…………………………………………………
  7.7 汽包水位监视系统…………………………………………………
  7.8 锅炉吹灰系统…………………………………………………
  7.9 通用小型继电器检修维护……………………………………………
  7.10 行程开关的检修维护……………………………………………
  7.11 电动执行机构……………………………………………………………
  7.11.1 AI-MI系列电动执行机构
  7.12 气动执行机构……………………………………………………………
  7.13 备品备件清单……………………………………………………………
  
  
  
  
  
  
  
  
  
  
  
  7.1温度测量
  测温元件主要指热电偶和热电阻。热电式温度元件是利用测温元件的热电特性把温度物理量变成电量或电阻等物理量,再将测量出的电量信号或电阻信号送入显示仪表或DCS系统,将测量值以温度值显示出来,以使运行人员观测和了解整个介质运行工况,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正确操作。
  7.1.1热电偶
  7.1.1.1测量原理及组成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成回路时,如两连接点温度不同,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不同成分的两导体构成热电偶的两电极。两接点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热电流(热电势)也越大。如果一端插在测温场所(工作端),另一端接在测试仪表上(自由端或称冷端),则测试仪表将显示热电热值。若仪表刻度盘采用温度——电势关系,用温度值表示,即可直接读出温度值。
  热电偶回路产生的热电势,由工作端电势和自由端电势两部分组成。一般热电偶分度表都是以自由端温度为0℃。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只与热电偶的材料和热电偶两端的温度差有关,而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
  热电偶:一般由感温元件、保护套管、接线盒、金属加固管等几部分组成。热电偶的结构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 两极间电气绝缘。
  2) 防止热电极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侵害。
  3) 保证测量端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热接触。
  4) 保证热电偶传感器以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安装于被测对象上。
  南望电厂选用的热电偶为铠装工业热电偶,大多选镍铬-镍硅、镍铬-镍铝型热电偶,分度号为K和E。
  7.1.1.2热电偶校验
  1)环境条件
  a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b室温:20±2℃ 。
  2)检定条件
  a热工全自动检定系统;
  bRZJ功率调节器;
  c温度控制器;
  d主控炉(300~1100℃);
  e辅控炉(300~1100℃);
  f油槽;(30~300℃);
  g恒温槽;(0~100℃);
  h控温偶;
  i标准热电偶;铂铑-铂,二级;
  j电源设备;
  k补偿导线:常用分度号,E分度、K分度;
  l兆欧表。
  3)外观检查
  a端子盒、盖板、螺丝等完整;
  b电极表面清洁无斑痕裂纹,焊端圆滑牢固、无脆化变质及机械损伤、腐蚀;
  c保护套管材料钢号符合要求,不应有弯曲、扭歪、压扁、堵塞、裂纹、沙眼及严重腐蚀磨损等缺陷。
  4)热电偶的绝缘检定
  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不小于100MΩ。
  5)热电偶性能检查
  a把石英管(插标准偶所用)与被检热点偶绑在一起,插入检定炉中心,端部不能与炉壁接触;
  b为防止标准偶受到污染,把标准偶插入石英管中;
  c接线:
  (1)把被检偶的正、负接线端子分别接到信号线的±Vx(x代表被检偶);
  (2)把控温偶的正、负接线端子分别接到信号线的±VK接线端子;
  (3)把标准偶的正、负接线端子分别接到信号线的±VB接线端子;
  (4)检查接线无误后,封堵检定炉的前后孔;(注:控温偶贴炉壁,被检偶不能贴壁)
  d参数输入:
  (1)把被检偶的用途、设计标号、型号、量程、精度、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参数输入计算机;
  (2)把标准偶的参数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启动检定炉(注:先启动辅控炉,再启动主控炉)进行校验。
  6)校验记录的打印
  7)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a经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出具检定证书;
  b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标明不合格项目;
  c热电偶的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
  7.1.1.4检修维护项目及标准
  1)接线端子板的清扫;
  2)进行绝缘、电极和接线情况的检查;
  3)热电偶的校验;
  4)保护套管的检查;
  5)补偿导线的检查;
  6) 热电偶的极性判别见下表
  热电偶分度号 电极颜色 硬度比较 亲磁作用
   + - + - + -
  K 黑褐 绿黑 稍硬 稍软 不亲磁 稍亲磁
  E 黑褐 稍白 稍硬 稍软 不亲磁 不亲磁
  
  检修工艺标准
  1)感温元件插座材料应与主管道相同,对于高温高压管道上的插座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
  2)保温管道上的热电偶接线盒不应在保温内;
  3)感温元件应具有正确、明显的标志牌,接线盒、盖板、螺丝完整,接线牢固;
  4)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铠装热电偶,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
  5)保护套管内不应有任何杂物,其插入长度应能保证及时反映被测温点的真实温度。对普通套管的插入长度应能达到主管道中心线。用于压力介质中测量温度的套管,应作1.25倍工作压力的严密性实验.一分钟内不应有泄露;
  6)电极表面应清洁无斑痕裂纹,焊端圆滑牢固、无脆化变质及机械损伤;
  7)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点处温度应低于70℃,极性连接应正确;
  8)补偿导线重新敷设时,应穿在金属管或金软管中,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其敷设走向应避开高温的地方;
  9)热电偶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热电偶复装后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7.1.1.5热电偶常见缺陷及分析处理
  (1) 故障分析:
  a) 热电动势比实际应有的小:
  b) 热电偶内部漏电;
  c) 热电偶内部潮湿;
  d) 热电偶接线盒内接线柱短路;
  e) 补偿导线短路。
  f) 测量端损坏;
  g) 补偿导线与热电极的极性接反;
  h) 安装位置或受热长度不当;
  i) 参比端温度过高;
  j) 热电偶种类与仪表刻度不一致。
  (2) 热电动势比实际应有的大:
  a) 热电偶种类用错;
  b)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种类不符;
  c) 热电偶安装方法或插入深度不当;
  d)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间接线松动。
  (3) 测量仪表示值不稳定:
  a) 接线柱和热电极接触不良;
  b) 热电偶有断续接地和短路现象;
  c) 热电极将断未断;
  d) 安装不牢固, 热电偶发生摆动;
  e) 补偿导线有断续接地和短路现象。
  出现以上情况应认真检查,仔细分析,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7.1.2热电阻
  7.1.2.1测量原理及组成
  热电阻一般由感温元件(电阻元件)、绝缘导管、保护套管、引线和接线盒组成,受热部分(感温元件)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的骨架上制成。接线有二线、三线及四线制,一般用三线制的较多。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变化时,感温元件的电阻随着变化,将变化的电阻值作为信号,输入到显示仪表中,来测量或控制被测介质的温度。
  南望选用的热电阻多数为铠装型热电阻,少数选用装配式电阻。铂热电阻选用分度号Pt100。
  热电阻的技术参数见下表
  类别 分度号 0℃公称电阻值(Ω) 适用温度范围(℃) 允差
  铂热电阻 Pt10 10 -200~850 A级:±(0.15+0.002︱t︱)
  B级: ±(0.3+0.005︱t︱)
   Pt100 100
  铜热电阻 Cu50 50 -50~150 ±(0.3+6.0×10-3︱t︱)
   Cu100 100
  注:1.︱t︱为温度绝对值, ℃;
   2.对于0℃时公称电阻值R(℃)=100.00Ω的铂热电阻一,A级允差不适用于t>650℃
   的温度范围;
   3.A级允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热电阻。
  7.1.2.2热电阻的校验
  1)环境条件:
  a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b室温:20±2℃;
  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检定条件:
  热工全自动检定系统
  a油槽(30~300℃);
  b恒温槽(0~100℃);
  c标准阻;
  d电源设备;
  e兆欧表。
  3)外观检查
  a接线盒、接线板、螺丝等完整;
  b电阻丝有无损伤、腐蚀现象。
  4)检查热电阻的绝缘
  用250V兆欧表测量,不小于20MΩ。
  5)热电阻性能校验
  a热电阻有两种校验方法:一种是分度值校验法,即在不同温度点上测量电阻值,看其与温度的关系是否符合规定。另一种是纯度校验法,即在0℃和100℃时测量电阻R0和R100,求出R0和R100比值R100/ R0,看其是否符合规定;
  b采用纯度校验法;
  c接线 (三线制):
  (1)标准阻接线(红线+、黄线-;绿线+、白线-)
   红线(+)接通讯线的 +VK,+VB;
   黄线(-)接通讯线的 -VK,-VB;
  绿线(+)接通讯线的 +IK,+IB;
   白线(-)接通讯线的 -IK,-IB;
  (2)被检阻接线
  
   A 被检阻 B C
   被检阻A端子接通讯线的-V1;-I1;
   被检阻B端子接通讯线的+V1;+I1;
   被检阻C端子接通讯线的3R1;
  d把被检热电阻和标准热电阻插入制冷槽中(插入深度为离制冷剂面30厘米左右),打开制冷机,设定其温度为0℃.对于可保护管可拆卸的热电阻,应从保护中取出放入玻璃试管中,试管内径应与感温元件相适应,为防止试管内外空气对流,管口应用脱脂棉塞紧.不可拆卸的热电阻可直接插入介质中;
  e校验0℃
  把被检阻的参数输入计算机,进行通道测试,无误后,启动运行程序;
  f校验100℃
  待0℃采样完毕后,停止恒温槽电源,把被检阻移入油槽进行100℃校验;
  e校验记录打印
  f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1)经检定合格的热电阻出具检定证书.;
  (2)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标明不合格项目;
  (3)热电阻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7.1.2.3检修项目及日常维护
  1)保护套管的检查:方法与要求和热电偶保护套管同;
  2)检查感温元件的瓷管是否完整,电阻丝有无损伤、腐蚀现象;
  3)线路绝缘电阻检查;
  4)热电阻校验。
  5)每班检查重要测点的历史趋势,发现温度波动现象及时解除保护处理。
  6)定期进行接线端子紧固,卫生清扫。
  7.1.2.4常见故障及分析
  1) 指示值比实际值低或示值不稳定:保护管内有水或接线盒上有金属屑、灰尘或热电阻短路。
  2) 指示值无限大:热电阻断路。
  3) 指示值最小:热电阻短路,显示仪表接线接错。
  
  7.1.3双金属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且彼此牢固结合的双金属片制成的,双金属温度计感温元件通常绕成螺旋形,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当温度变化时,由于双金属片受到温度的作用,使感温元件的曲率产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在标度盘上显示温度值。
  7.1.3.1双金属温度计的检定
  1)环境条件
  a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b室温:20±5℃;
  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检定条件
  a热工全自动检定系统;RZJ功率调节器;温度控制器;油槽;(30~300℃);恒温槽 ;
  b电源设备;
  c读数望远镜;
  d100 V或500 V的兆欧表。
  3)外观检查
  a温度计各部件装配牢固,无松动,没有锈蚀,保护套牢固、均匀和光洁;
  b温度计表头所用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保持透明,没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c温度计度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完整、清晰、正确;
  d温度计指针遮盖(深入)最短分度线的1/4~3/4。指针指示端宽度不超过最短分度线的宽度;
  e温度计指针与刻度盘平面间的距离小于5mm,没有触及刻度盘;可调角双金属温度计的此项检查在从轴向(或径向)位置到径向(轴向)位置的全过程中进行;
  f温度计度盘上标有制造厂家(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国际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准确度等级、制造年月以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电接点温度计还在刻度盘或外壳上表明接点额定功率、接点最高工作电压(交流或直流)、最大工作电流,接地端子“⊥”的标志。
  4)示值误差的检定
  a温度计的浸没长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或按全浸检定;
  b温度计的检定点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包括测量上限、下限),不少于四点。有0℃点的温度计包括0℃点;
  c温度计的检定在正、反两个行程上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测量上、下限值时只进行单行程检定;
  d在读取被检温度计示值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使用放大镜读数时,视线通过放大镜中心。读数时估计到分度值的1/10;
  e可调角温度计的示值检定在其轴向位置进行;
  f0℃点的检定:
  (1)将温度计的检测元件插入盛有制冷剂的恒温槽中,打开制冷机并把温度设定为0℃,在制冷过程中,做以下工作;把被检温度计的各项参数输入计算机(包括型号、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制造年月、检定点数等);
  (2)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并把数值输入计算机,按确认键进行下一点检定。
  g其他各点的检定:
  (1)将温度计的检测元件移入油槽中进行较高温检定;
  (2)启动温度控制器,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在读数时,槽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超过±0.4℃(以标准采样为准),分别记下被检温度计正、反行程的示值。再读数过程中,槽温不超过300℃时,其槽温变化不大于0.1℃,槽温超过300℃时,其槽温变化不大于0.5℃。电接点温度计在进行示值检定时,将其上、下限设定指针分别置于上、下限以外的位置上。
  5)角度调整误差的检定:
  角度调整误差的检定在室温下进行,可调角温度计从轴向(或径向)位置调整到径向(或轴向)位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计示值的最大变化量为角度调整误差,其数值符合下表的规定。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量程的%)/℃
  1.0
  1.5
  2.0
  2.5
  4.0 ±1.0
  ±1.5
  ±2.0
  ±2.5
  ±4.0
  6)回差的检定
  温度计回差的检定于示值检定同时(检定点除上限值和下限值外),在同一检定点上正、反行程示值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回差。其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7)重复性检定
  温度计在正或反行程示值检定中,在各检定点上分别重复进行至少三次的示值检定,计算出各点同一行程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即为温度计的重复性,其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8)设定点误差检定
  a首次检定的电接点温度计设定点误差的检定在量程的10%,50%和90%的设定点上进行,在每个设定点上以正、反行程为一个循环,检定至少进行三个循环;
  b将被测电接点温度计接到信号电路中,然后缓慢改变恒温槽温度(温度变化不大于1℃/min),使接点产生闭合和断开的切换动作(信号电路接通和断开)。在动作瞬间,读取的标准温度计示值即为接点正行程和反行程的上切换值和下切换值。如此进行三个循环;
  c计算上切换值平均值和下切换值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切换中值;
  d设定点误差是由切换中值与设定点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其设定点误差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5倍。
  9)切换差的检定
  切换差的检定与设定点误差的检定同时进行,在同一设定点上,上切换值平均值和下切换值平均值之差即为该点的切换差,其设定点误差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
  10)切换重复性的检定
   首次检定的温度计,分别计算出在同一点上所测得的上切换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和下切换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切换重复性,其值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11)热稳定性和绝缘电阻的检定
  a热稳定性:
  温度计经过示值检定后,将其插入恒温槽中,在上限温度持续表所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冷却到室温,再做第二次示值检定,各点的示值误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测量上限 保持时间/h
  300 24
  400 12
  500 4
  b绝缘电阻:
  电接点温度计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外壳)之间以及各输出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表的规定值。
  额定电压/ V 直流试验电压/ V 绝缘电阻/ MΩ
  24DC 100 7
  220AC 500 20
  12)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a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
  b经检定不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13)检定周期
  温度计的检定周期为1年。
  7.1.3.2检修及日常维护
  1)双金属温度计卫生清扫;
  2)保护套管的检查;
  3)电接点温度计的绝缘电阻检查;
  4)电接点接线回路的绝缘电阻检查。
  5)指示值准确性检查。
  
  7.1.4温度开关
  温度控制器由外壳、温包、毛细管接线、温包保护套管、设定值调整钮固定端等部件组成。
  温包插入被测介质后,温度升高,温包内的液体膨胀,通过毛细管,传递到可动部分,使之产生位移,若温度升高到设定值后,可触动微动开关,使开关改变状态,通过外回路送出控制及报警信号。
  7.1.4.1检修与维护
  1安装:
  安装时,应给予足够的防护,以免腐蚀气体、剧烈变化的环境温度、太阳光辐射、水的渗入等损害。
  2 调整:
  1)对于固定切换差类型的控制器,用设定值调节端钮调节设定值,设定值既可是上切换值,也可是下切换值,调整后其对应的切换值则由本控制开关的固定切换差决定。
  2)对于可调动切换差类型的控制器,先用设定值调节端钮调节下切换差,然后用切换差调节端钮调节切换差,调节后的上切换值是下切换值加上切换差。逆时针转动设定值调节端钮,可使上下切换值均向上移动。逆时针转动切换差调节端钮仅使切换差增大。
  3)示范:
  1 调整要求:调节后下切换值为20℃
   上切换值为30℃
   切换差为20℃
  2方法:调节设定值端钮使下切换值为20℃,再调节切换差调节端钮使切换差为10℃即可。
  3) 日常维护
  1清尘。
  2外观检查,温包及毛细管不应有泄漏现象。
  3 对送入DCS系统的信号每天检查历史趋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定期检验:
  1.校验方法:将温包全浸入油槽或水槽与标准玻璃杆温度计对比,用灯或万用表监视微动开关接点,调节设定值调节端钮或切换差调节端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2 检验用设备:油槽(水槽),二等标准玻璃杆温度计,一套万用表或通灯一只。
  
  7.1.5数字式温度指示仪:
   数字式温度指示仪是将将测温元件来的非线性信号经线性化处理后,变换为与温度呈线性的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器,实现模拟量一致字量的转换,数码显示出相对应的温度值。
  7.1.5.1数字温度仪表检修与校验
  7.1.5.1.1 检修与质量要求
  1 将仪表切电后,拆除电源线头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信号线作好标记,固定放好,清扫表计灰尘。
  2 仪表外部应完整无缺,各种铭牌标记齐全。
  3 各部零部件齐全,装配牢固。
  4 引线无折痕、伤痕和绝缘损坏等情况。
  5 检修前校验并做好记录。
  6 每一位数码管应能按照该仪表所设定的编码顺序作连续的变化;无不亮、叠字现象。
  7 仪表零点和满量程刻度处,在一小时内的指示值变化不超过±1个字。
  8 电源电压变化10%时。指示值的变化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9 仪表的报警系统工作正常。
  7.1.5.1.2 检定和技术标准
  1 检定设备
  1.1 0.05级的直流低电势电位差计。
  1.2 0.02级标准电阻箱。(被检表为热电阻时用)
  1.3 0.02级精密直流电流表。(被检表为电流信号时用)
  1.4 Ⅱ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为0.2℃。
  1.5 信号发生器。(被检表为电流信号时用)
  1.6补偿导线一对(与被检表分度号相对应);导线一对(被检表为电流信号或热电偶用);导线三根一付,(被检表为热电阻用)
  1.7 检定接线图见图23~27
  
  
  
  
  
  图23 热电偶用数字表 图24 热电偶用数字表综校
  
  
  
  
  
  
  
  
  
  
  
  图25 热电阻用数字表 图26 热电阻用数字表综校
  
  
  
  
  
  
  
  图27 电流信号数字表
  
  2 冷端恒温或补偿式数字温度表调校
  2.1 用普通铜导线将电位差计“输出”端钮与被检仪表的后部端钮排所标“mV”两端钮相连,将机芯抽出机壳并用二等水银温度计测量表计端处温度,待仪表通电后半小时进行校验。
  2.2使电位差计输出的电势为零,使仪表显示冷端恒温器温度或室温,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3(零点电位器)。
  2.3使电位差计输出被校满量程电势减去恒器温度或室温电势值,使仪表显示满量程数,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2(量程电位器)
  2.4 改变直流低电势电位差计输出电势,逐一进行各点校验点示值校验,检验点不应少于5点,其误差均应符合该表的精度要求。
  2.5改变电位差计输出电势,使仪表显示在上限报警值并用万用表监测仪表后部端子标有“上出”两端钮之间电阻然后调节“报警上限”电位器,如万用表指针在0~∞之间摆动,表示上限报警已调整好。整定好后,反复改变电位差计的输出电势,观察每次动作的报警值误差,报警误差应小于2℃。
  2.6 下限报警与上报警方法相同。
  3 铂电阻数字温度表的调校
  3.1 配好线路电阻(有要求的表计)用标准电阻箱按三线制接入仪表后部相应端子,将机芯抽出,待仪表通电半小时后进行校验。
  3.2 将标准电阻箱调至100Ω,使仪表显示001℃,若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3(零点电位器)使仪表显示001℃。
  3.3 将标准电阻箱调至满量程值,使仪表显示量程值,若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2(量程电位器)仪表显示满量程值。
  3.4 改变标准电阻箱阻值,逐一进行各点校验点示值校验,检验点不应少于5点,其误差均应符合该表的精度要求。
  3.5 报警值设定校验方法同热电偶型相同。
  4 流量、压力型数字表的校定
  4.1 将信号发生器同精密电流表与被检仪表串联接入回路中(用铜导线与被检表“mA”端子和精密电流表串联,与信号发生器相连接后)将机芯抽出,待仪表通电半小时后进行校验。
  4.2 将信号发生器调至使仪表最后一位显示“1”值。若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3(零点电位器),使仪表显示“001”。
  4.3 将信号发生器调至仪表满量程值,仪表显示满量程值,若出现偏差,调整仪表电位器Wa(量程电位器)仪表显示满量程值。
  4.4 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电流,逐一进行各点校验点示值校验,检验点不应少于5点,其误差均应符合该表的精度要求。
  5 数字仪表检修后测试项目
  5.1 显示能力的测试:数字仪表的每一位数码管能否按照它编码顺序作连续的变化称为显示能力,检查方法是在量程范围内连续、缓慢地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被校表能一点不漏地按编码变化,表示其显示能力好。
  5.2 分辨率的测试:仪表能显示出相邻两个数的信号值之差的能力称分辨率,测试方法是供给被校表某一信号值,使仪表读数末位上变化一个字,两次信号的差值为分辨率。
  5.3 电源电压变化影响的测试:在±10%范围内改变被校仪表供电电压,看仪表零位和常用范围内显示值是否有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不超过一个字。
  5.4 重复性测试:仪表对同一信号在不同时间的两次测量结果的重复程度。测试方法是在被校表予热30分钟后,送一个信号,记下仪表显示值,然后在关机停止工作,四小时后,再开机予热30分钟后测同一信号,两次测量的结果的相差程度即不重复性。一般两次测量相差不能超过±1个字。
  5.5 抗干扰能力的测试
  5.5.1 抗串摸干扰的测试:在仪表输入端加2/3信号值并保持不变,然后在输入端再叠加50HZ的交流电压信号,并逐渐增大,使被校表的示值有明显的变化,记下此时交流电压的峰值(或有效值)。当然也可以用音频信号发生器作信号源,频率可调,可测试其他频率干扰信号对仪表显示值的影响。
  5.5.2抗共模干扰的测试:在仪表输入端加2/3信号值并保持不变,然后在输入回路中的一端与地之间加上交流电源信号(50HZ),并逐渐增大,使被校表的示值有明显的变化,记下此时交流电压的峰值(或有效值)。
  7.1.5.2运行维护
  1 仪表投运前的检查
  1.1 仪表接线应正确,测量系统元件连接线良好。
  1.2 仪表供电源应符合要求。
  1.3仪表防干扰措施应完好。
  2 现场校准及维护
  2.1现场综合校准。
  2.2 定期自检仪表的准确度。
  2.3 检查仪表运行状况,分析表计动态,发现异常即时处理。
  2.4 应经常保持仪表清洁。
  7.1.5.3 温度测温仪表现场综合校验
  7.1.5.3.1 配热电偶用动圈式温度仪表测量系统现场综合校验时,首先解列热电偶,将两根补偿导线端头短接后插入玻璃试管或塑料管中,并用脱脂棉堵塞管口,再置入冰点恒温器内。然后将被校表背面“+”线端子的接线拆下串接进直流电压发生器,用直流电位差计测量其输出电势。
  7.1.5.3.2 配热电偶用电子电位差计测量系统现场综合校验时,首先将热电偶解列把两根补偿导线端头短接后插入玻璃试管或塑料管中,并用脱脂棉堵塞管口,再置入冰点恒温器内。然后将被校表盘处拆下被校表的输入端“+”线端子的接线,在此处串接进直流电位差计。
  7.1.5.3.3 配热电偶直馈式数字仪表测量系统现场校验时,因仪表内部从补偿铜电阻到端子之间配有相应热电偶的补偿导线,从电位差计输出端到仪表热电偶“输入”端之间,必须用相应热电偶的补偿导线连接。
  7.1.5.3.4配热电阻用温度仪表测量系统现场综合校验前,应先关断被校表电源,先将热电阻解到并把接线短接,然后再拆下端子(A线)接线串接一个直流电阻箱,其电阻箱示值应稍低于被校表起始分度的电阻值。
  7.1.5.3.5 配热电偶的温度仪表零点校验
  对动圈式温度仪表的测量系统,先调整机械零位,使指针指示在冷端补偿盒平衡点相应的温度分度线上,然后由直流电压发生器输送一个反向电势,使指针稍低于零分度线。然后缓慢改变电势,使指针平稳上升到零点分度线。用直流电位差计测取此时的电势值,即为零点校验的上行程读数。调整直流电压发生器使指针超过零分度线后再平稳返回零分度线上,测取此时电阻值,即为零点校验的下行程读数。
  对于下限值为零的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系统,将直流电位差计的输出端反接于电子电位差计输入端,且测出冷端补偿电阻处的温度,用直流电位差计输入相应于该温度的一个电势,然后调整电子电位差计的零位。零点校验方法同动圈式温度仪表。
  7.1.5.3.6配热电阻的温度仪表的零点校验
  对动圈式温度仪表需先调整机械零位,抽查校验不得进行机械零位或电气零位调整。
  增加直流电阻箱的电阻值,使指针由零点分度线下缓慢上升并对准零点分度线中心,读取直流电阻箱的示值,即为标准表上行程读数。增加直流电阻箱的电阻值,该指针超过零分度线后再缓慢返回,读取直流电阻箱的示值,即为标准表下行程读数。
  7.1.5.3.7 示值校验
  校验时,用直流信号发生器(或直流电位差计或直流电阻箱)向被校仪表输入信号,改变输入信号大小,使指针缓慢平稳地上升(或下降),依次停在并对准仪表各个被校分度线中心,读取标准示值,即为标准表在该点上行程(或下行程)读数。
  允许综合误差计算式:
  
  
  一次元件未作检定的允许综合误差计算不包括一次元件的允许误差。配热电偶的测量仪表的允许综合误差计算,不计算线路电阻的允许误差。
  
  7.2测压元件及表记
  7.2.1弹簧管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及电接点压力表
  弹簧管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及电接点压力表统称为弹簧管压力表,压力表主要用于液体、气体、蒸汽压力和真空的测量,其工作原理是:弹簧管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由端产生位移,这个位移通过拉杆带动放大机构,使指针偏转,借助刻度盘指示出被测压力值。弹簧压力表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测量范围广,体积小等优点。产品有普通型和精密型两种。精密型一般用于校验。
  7.2.1.1 仪表的校验
  7.2.1.1.1环境条件
  1.1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
  1.2室温:20±5℃;
  1.3相对湿度不大于85%。
  7.2.1.1.2检定条件
  2.1对标准器的误差要求: 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不大于被检压力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
  2.2可供选用的标准器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编号 量程范围 精度
  1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0~±7KPa 0.05级
  2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100~350KPa 0.05级
  3 压力台
  4 精密压力表 0~0.1MPa 0.25级
  5 精密压力表 0~0.16MPa 0.25级
  6 精密压力表 0~1MPa 0.25级
  7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8 精密压力表 0~4MPa 0.25级
  9 精密压力表 0~6MPa 0.25级
  10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11 精密压力表 0~25MPa 0.25级
  12 精密压力表 0~40MPa 0.25级
  13 真空泵
  辅助设备可供选用的如下:电接点信号发讯设备; 500V兆欧表。
  2.3检定用工作介质
  2.3.1测量上限不大于0.25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空气;
  2.3.2测量上限(0.25~60)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无腐蚀性的液体。
  2.4压力表应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至少静置2h方可检定
  2.5外观检查:
  2.5.1压力表的零部件装配牢固、无松动现象;
  2.5.2压力表的图层均匀光洁、无明显剥脱现象;
  2.5.3压力表装有安全孔,安全孔上有防尘装置(不准被测介质逸出表外的压力表除外);
  2.5.4压力表按其所测介质不同,在压力表上应有下表中规定的色标,并注明特殊介质的名称.氧气表还必须标以红色“禁油”字样;
  所测介质 涂料颜色
  氧 天兰色
  氢 深绿色
  氨 黄 色
  氯 褐 色
  乙炔 白 色
  其它可燃性气体 红 色
  其它惰性气体 黑 色
  2.5.5分度盘上应有制造单位或商标;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和数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真空有“-”号或“负”字;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2.5.6压力表玻璃无色透明,没有防碍读数的缺陷和损伤;
  2.5.7分度盘平整光洁,各标志清晰可辨;
  2.5.8指针指示端能覆盖最短分度线的1/3~2/3;
  2.5.9指针指示端的宽度不大于分度线的宽度;
  2.5.10测量上限值数字符合如下系列中之一;
   1×10n 1.6×10n 2.5×10n 4×10n 6×10n
  式中:n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2.5.11分度值符合如下系列中之一;
   1×10n 2×10n 5×10n
  式中:n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2.5.12标有准确度等级;
  2.5.13有零限止钉的压力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止钉上,“缩格”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2.5.14无零值限止钉的压力表与压力真空表,其指针须在零值分度线宽度范围内,零位分度线宽度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两倍;
  2.5.15用测量气体的压力表在表壳背面应有安全孔,安全孔口应有防尘装置,当弹性元件破裂时应能使气体从表壳背面逸出(不准被测介质逸出表外的仪表例外)。
  7.2.1.1.3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和轻敲位移的检定
  3.1标准仪器与压力表使用液体为工作介质时,它们的受压点基本上在同一水平面上。如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考虑由液柱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力误差;
  3.2压力表的示值按分度值的1/5估读;
  3.3压力表的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进行示值检定(包括零值),检定时,逐渐升压(或疏空),当示值达到测量上限后,耐压3min;弹簧管重新焊接过的压力表应在测量上限处耐压10min,然后按原检定点降压回检;
  3.4示值误差: 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和降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前、后示值与标准器示值之差均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3.5回程误差: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和降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前、后示值与标准器示值之差均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3.6轻敲位移: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和降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后引起示值变动量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3.7指针偏转平稳性:在示值误差检定过程中,用目力观测指针偏转平稳,无跳动和卡住现象;
  3.8压力真空表真空部分的检定:
  3.8.1压力测量上限为(0.3~2.4)MPa。真空部分检定:疏空时指针能指向真空方向;
  3.8.2压力测量上限为0.15MPa,真空部分检定两点示值;
  3.8.3压力测量上限为0.06MPa,真空部分检定三点示值;
  3.8.4真空表按当地大气压90%以上疏空度进行耐压检定。
  7.2.1.1.4几种压力表的附加检定
  4.1氧气压力表的无油脂检查:为了保证安全,在示值检定前、后进行无油脂检查,检查方法,将纯净的温开水注入弹簧管内,经过摇晃,将水甩入盛有清水的器具内,如水面上没有彩色的油影,则认为没有油脂;
  4.2带检验指针压力表的检定:先将检验指针与示值指针同时进行示值检定,并记录读数,然后使示值指针回到零位,对示值指针再进行示值检定。各检定点两次升压示值之差均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示值检定中,轻敲表壳时检验指针不得移动;
  4.3双针双管或双针单管压力表的检定:先检查双针双管压力表两管的连通性,两管不连通.检查方法是:将其中一只接头装在校验器上,加压至测量上限,该指针指到测量上限,另一指针应在零位,此时另一接头上没有油渗出,即两管不连通。然后通过三通接头安装压力表进行示值检定,双针双管或双针单管压力表还检查两指针示值之差,其差值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两指针互不影响。为便于识别两接头上分别涂以与两指针颜色相同的油漆;
  4.4电接点压力表的检定:
  4.4.1绝缘电阻检验:用直流电压为500V的兆欧表测量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不小于20兆欧;
  4.4.2设定点偏差和切换差检定:
  对每一个设定点在升压和降压两种状态下进行设定点偏差检定。上限设定在量程的50%及75%附近两点,下限设定在量程的25%及50%附近两点。使设定指针位于设定值上,平稳缓慢地升压或降压(指示指针接近设定值时的速度每秒不大于量程的1%,直至信号接通或断开为止)。在标准器上读取压力值为上切换值或下切换值,设定点的示值即设定值与信号切换时压力值之差符合下表规定
  准 确 度
   等 级 设定点偏差的允许误差℅(以量程百分数计算)
   直 接 作 用 式 磁 助 直 接 作 用 式
  1 ±1
  ±0.5~±4
  1.6 ±1.6
  2.5 ±2.5
  切换差在同一设定点上,压力表信号接通与断开时(切换时)的实际压力值之差,符合如下规定:
  1.直接作用式,不大于示值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2.磁助直接作用式,不大于量程的3.5%。
  7.2.1.1.5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5.1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应予封印;
  5.2经检定不合格的压力表,允许降级使用,但必须更改准确度等级标志;
  5.3压力表的检定周期为半年。
  7.2.1.2检修项目
  1)外观检查,表面清理;
  2)调校前,作好原始记录;
  3)解体检查,清洗各零部件;
  4)阀门研磨修理,添加或更换盘根;
  5)脉冲管路吹扫;
  6)仪表校验与调整;
  7)技术记录整理。
  7.2.1.3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
  7.2.1.3.1使用维护:
  1仪表量程的选用:在静载负荷时,应比被测对象的工作点高1/3量程,在动负荷时高1/2量程;
  2测压点选取应合理,有代表性,不靠近阀门弯头处,以免对示值产生影响,仪表与测点之间一般不超过50米;
  3选取仪表时,首先应考虑其型式和规范,其次是精度和性能对于0.5—4.0级仪表,当环境温度超过20±5℃的范围,使仪表精度下降,如需进行精确测定,则应考虑温度附加误差的影响;
  4当仪表或导压管的环境温度接近或低于零度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5仪表垫圈的材料选用,取决于测量条件与介质:
  (1)低压、低温(80℃以下)用橡胶或尼龙类;
  (2)中压、温度在350℃-420℃时,用石棉橡胶或铝垫;
  (3)高温、高压工况,用退火紫铜垫;
  (4)测压介质为氧气时,必须用除油脂铝垫或石棉垫,不可用有机材料;
  (5)测乙炔压力时,一般用石棉垫。
  6仪表的投用和停用:
  (1)仪表停用时应先关闭二次门和一次门,然后打开排污门确认管路中无介质时再拆卸仪表进行检修;
  (2)仪表投用时检查时一次门、二次门、排污门,管路及接头处应连接正确牢固.盘根须适量,操作手轮和紧固螺丝与垫圈齐全完好;压力表及固定卡子应牢固;电接点压力表应检查和调整信号装置部分;
  (3)在测量汽及水时,缓慢开启一次阀门,使管充满介质。二次阀门为三通门时, 缓慢开启排污手轮,用被测介质将导管冲洗干净后关闭手轮。 缓慢开启二次门投入仪表。真空压力表投入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在正常状态下,关闭一次门,5分钟内指示值的降低不应大于30%。
  7.2.1.3.2设备的常见故障
  1变差大:
  2指示误差大:
  3压力表指针跳跃。
  
  7.2.2 1151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
  变送器根据被测介质的压力不同分为压力变送器,绝对压力变送器,微差变送器,低、中、高差压变送器,高静压变送器,可进行压加、流量、液体的测量。被测压力通过隔离膜片和硅油传递给测量膜片的两侧,测量膜片与两侧绝缘体上的电极各组成一个电容器,在无压力或两侧压力均等时,测量膜片处于中间位置,两个电容器上的电容量相等。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测量膜片产生位移,其位移量与压力差成正比,由两侧电容器检测,经放大转换成4~20mA二线制电流信号。
  7.2.2.1变送器的技术特性
  1使用对象:液体、汽体和蒸汽;
  2输出信号:4-20mA DC;
  3电源:24VDC无负载可工作在12VDC,最高45VDC;
  4正、负迁移:最大正迁量为最小调校量程的500%,最大负迁移量为最小调校量程的600%,但上下限都不得超过最大量程的极限;
  5温度范围:放大器工作在–29℃~+93℃,敏感元件工作在–40℃~+140℃,储藏温度-50℃~+120℃。
  7.2.2.2技术指标:
  1精度:调校量程的士0.5%;
  2稳定性:6个月内不超过最大量程的士0.5%;
  3温度影响:零点误差:士1%/28℃,总误差:士1.5%/28℃;
  4静压影响:零点误差:在7MPa静压以下误差为最大量程的士1.0%;
  5量程误差:误差为-1.75士0.75%/7MPa.量程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安装之前可予先加以校正;
  6振动影响:误差为最大量程的士0.05%/g;
  7电源影响:输出变化小于0.005%/V;
  8负载影响:电源稳定时,无负载影响;
  9安装位置影响;测量膜片未垂直安装时可能产生小于25mmH2O的零点误差,但对量程无影响,可以校正消除;
7.2.2.3仪表的校验
  1)环境条件
  1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2室温:20±5℃;
  3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检定条件
  1对标准器的误差要求: 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不大于被检压力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
  2可供选用的标准器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编号 量程范围 精度
  1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0~±7KPa 0.05级
  2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100~350KPa 0.05级
  3 精密压力表 0~0.1MPa 0.25级
  4 精密压力表 0~0.16MPa 0.25级
  5 精密压力表 0~1MPa 0.25级
  6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7 精密压力表 0~4MPa 0.25级
  8 精密压力表 0~6MPa 0.25级
  9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10 精密压力表 0~25MPa 0.25级
  11 精密压力表 0~40MPa 0.25级
  12 真空泵
  13 活塞式压力计 0.04~0.6MPa 0.05级
  14 活塞式压力计 0.04~6MPa 0.05级
  15 多功能过程校验仪 0.02级
  16 兆欧表 500V 500MΩ
  17 耐电压试验仪 0~1500V
  3)外观检查
  1变送器的铭牌完整、清晰、并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测量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还标明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 差压变送器高、低压容室有明显标记;
  2变送器零部件完整无损,紧固件没有松动和损伤现象,可动部分灵活可靠;
  3变送器的外壳、零件表面涂覆层光洁、完好、无锈蚀和霉斑,内部没有切屑、残渣等杂物,没有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的缺陷;
  4各端子螺丝完整无缺,印刷线路板无锈蚀缺损,传压管道接头完好。
  4)密封性检查
  1给变送器接通电源(多功能过程校验仪)预热后, 给变送器平稳的升压(或疏空),使变速器测量室压力达到测量上限值(或当地大气压力90%的疏空度)后,切断压力源,密封15 min,在最后5 min内,其压力值下降(或上升)不超过测量上限值的2%;
  2差压变送器在进行密封性检查时,高低压力容室连通,并同时引入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观察,无渗漏现象。
  5)零点和量程调整
  1零点和量程调整螺钉位于放大器壳体的铭牌后面,移开铭牌既可进行调校;
  2变送器输入为零,调整零点电位器,使输出为4mA;
  3变送器输入满量程信号,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20mA。
  6)变送器的正负迁移
  1将电源断开, 改变迁移开关位置按需要置于“负迁移”或“正迁移”位置;
  2将电源接通,微调零点和量程直到符合精度要求为止。
  7)阻尼调整
  1放大板上焊有一个微调阻尼器,用来抑制被侧压力引起的输出块波动,出厂时此阻尼器调在逆时针极限位置上;
  2时间常数调节不影响变送器,所以阻尼调数可在现场进行;
  3按顺时针转动阻尼器可以达到实际所需的阻尼值。注意电位器两端有止档,不可强拧电位器造成阻尼器损坏。
  8)线性调整
  在变送器放大电路板上,有一线性调整螺钉可对变送器输出进行线性调整。 制造厂已按产品的调校量程调到最佳性能,一般不重新调整,若要求某一特定测量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可重新调整。
  9)基本误差、回程误差的检定
  1压力变送器的高度修正:测点高于变送器应负修正,即校验值=变送器量程-修正值。测点低于变送器应正修正,即校验值=变送器量程+修正值;
  2高静压差压变送器要进行静压修正;
  3将变送器的量程均匀分成5点(或6点,符合活塞式压力计的输出),包括量程的上限和下限,算出每点对应的理论毫安值;
  4检定时,从下限值开始平稳地输入压力信号到各检定点,读取并记录输出值直至上限;然后反方向平稳地改变压力信号到各检定点,读取并记录输出值直至下限。其实际输出值与理论值的差小于变送器的允许误差值:这样上、下行程的检定作为1次循环。有疑义及仲载时需进行3次循环的检定。在接近检定点时,输入压力信号足够慢,避免过冲现象;
  变送器的基本误差按公式(1)计算:
   △A=Ad-As 式(1)
   式中 : △A——变送器各检定点的基本误差值(以绝对误差方式表示,mA );
   Ad——变送器上行程或下行程各检定点实际输出值(mA);
  As——变送器各检定点的理论-输出值(mA);
  检定变送器的回程误差与检定变送器的基本误差同时进行。
  变送器回程误差可按公式(2)计算。
   △h=|Ad1-Ad2| 式(2)
  式中: △h————回程误差值(用绝对误差方式表示,mA);
  Ad1、Ad2————分别表示各检定点上、下行程的实际输出值,3次循环时分别取算术平均值(mA)。
  10)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a检定合格的变送器粘贴合格证;
  b变送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7.2.2.3检修项目及工艺标准
  1)隔离变送器,(对用于保护和自动用的解除保护和自动后再停电源拆卸变送器)外观检查,进行卫生清扫;
  2)线路绝缘电阻检查;
  3)管路阀门吹扫;
  4)变送器校验与调整;
  5)技术记录整理。
  检修工艺标准
  1)仪表复装后,施工现场应干净整洁;
  2)仪表安装牢固,接线正确,整齐美观,线头标志正确清晰;
  3)管路畅通无泄露,阀门应严密无其它缺陷;
  4)各种标志齐全清晰;
  5)测室取样点与表本体有高度差,校验表时应考虑修正;
  6)检修校验报告应完整齐全,清楚。
  7.2.2.4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
  1)投运
  1压力变送器停用时应先停掉电源, 然后关闭二次门和一次门,打开排污门确认管路中无介质时再拆卸变送器进行检修。差压变送器停用时应先打开平衡门;
  2压力变送器投运时检查时一次门、二次门、排污门,管路及接头处应连接正确牢固,盘根须适量,操作手轮和紧固螺丝与垫圈齐全完好,压力变送器固定应牢固;
  3在测量汽及水时,缓慢开启一次阀门,使仪表管充满介质。二次阀门为三通门时, 缓慢开启排污手轮,用被测介质将导管冲洗干净后关闭手轮;缓慢开启二次门投入压力变送器;
  4差压变送器投入前检查正、负压门是否关闭,平衡门是否打开;开启排污门,缓慢打开一次门冲洗导管,冲洗后关闭排污门,一般冲洗不少于两次,待导管冷却后,才可投入变送器;渐渐开启变送器正压门,当测量介质为蒸汽或液体时,待充满凝结水或液体时松开变送器正、负测量室排污螺钉,待介质逸出并排净空气后拧紧螺钉,然后检查是否渗漏并检查变送器零点。关闭平衡门,逐渐打开负压门。
  2)设备的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 输出过大:
  a) 检查一次元件是否堵塞,管路是否有漏水
  b) 是否有残存的气体或液体
  c) 检查敏感部件的连接是否可靠
  d) 用备用板去检查有故障的电路板
  e) 检查电源的输出是否正常
  (2) 输出不稳定:
  a) 检查变送器的电压,是否有断续短路,断路和多点接地.
  b) 调整阻尼电位尼
  c) 管路是否有漏气和残存的液体气体
  d) 电路接插件是否连接好,检查插针8是否可靠接牢.
  e) 用备用板检查原电路板。
  (3) 输出低或无输出:
  a) 检查一次元件安装位置及状态
  b) 检查被测介质的变化
  c) 检查加到变送器上的电压,检查短接线极性.
  d) 检查回路阻抗(注意检查回路不能用小于100V的电压)
  e) 引压管是否正确,有无泄露和堵塞。
  7.2.3 压力(差压)开关
  压力控制器其作用原理是当过程压力侧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压力开关的传感元件膜盒、弹簧管和活塞上,并推传感元件上的轴移动,然后作用于开关元件上;过程压力侧的压力由可调弹簧力来平衡。检验就是通过调整弹簧力来设定动作点,输入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即可进行控制或报警。
  7.2.3.1压力开关的校验
  1)环境条件
  a热控试验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干扰;
  b室温:20±5℃;
  c相对湿度不大于80 %。
  2)检定条件
  序号 设备名称 编号 量程范围 精度
  1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0~±7KPa 0.05级
  2 精密数字压力校验仪 -100~350KPa 0.05级
  3 压力台
  4 精密压力表 0~0.1MPa 0.25级
  5 精密压力表 0~0.16MPa 0.25级
  6 精密压力表 0~1MPa 0.25级
  7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8 精密压力表 0~4MPa 0.25级
  9 精密压力表 0~6MPa 0.25级
  10 精密压力表 0~16MPa 0.25级
  11 精密压力表 0~25MPa 0.25级
  12 精密压力表 0~40MPa 0.25级
  13 真空泵
  14 兆欧表 500V 500MΩ
  15 耐电压试验仪 0~1500V
  3)外观检查:
  a控制器的铭牌完整清洁,其上标注产品名称、型号、级别、规格、控压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
  b控制器完整无损,紧固件没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灵活可靠;
  c控制器的外壳、零件表面涂层、镀层光洁、完好、无锈蚀和霉斑,内部没有切削、残渣等杂物。
  4)控压范围的检定
  a将控制器控压信号触点输出端与发讯装置相连,将控制器压力输入端与标准器、造压器相连接。对切换差可调型的控制器,先将切换差调至最小,然后将设定点调至最大,用造压器缓慢地造压直至触点动作,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最大值的上切换值,再将设定点调至最小,用造压器缓慢地减压直至触点动作,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最小值的下切换值,设定点最大值的上切换值与最小值的下切换值之差即为控制器的控压范围,其结果符合(表1)。
  (表1)
  控压范围/(%)
  压力控制器 真空控制器
  15~95 95~15
  5)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a设定点可调而切换差不可调的控制器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先将设定点调至控制器量程10%的刻度处,然后用造压器由零点缓慢造压至触点动作,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上切换值,接着再用造压器由该处缓慢减压至触点动作,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下切换值,按此方法连续测定3次,3次的上切换值平均值和下切换值平均值的中值。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将设定点调至控制器量程的50%和90%的刻度处,进行该点的设定点误差检定。
  切换中值与设定值之差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其结果符合下表。
  级别 设定点误差限 /(%)
  0.5 ±0.5
  1.0 ±1.0
  1.5 ±1.5
  2.5 ±2.5
  4.0 ±4.0
  b设定点可调、切换值可调的控制器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在检定前将切换差调整至有效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检定。
  控制器的设定值控制的是上切换值时,则实测的上切换值的平均值与设定值之差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当控制器的设定值控制的是下切换值时,则实测的下切换值的平均值与设定值之差,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结果符合上表规定。
  6)重复性误差的检定
  在检定控制器设定点误差时,同一个检定点通过3次测量得到上切换值之间最大差值和下切换值之间最大差值,两者中取一个大的差值相对于百分比为控制器的重复性误差,其值符合下表的规定。
  级别 重复性误差限/(%)
  0.5 0.5
  1 1
  1.5 1.5
  2.5 2.5
  4 4
  7)切换差的检定
  a切换值不可调的控制器切换差的检定:
  在检定设定值误差时,同一设定点上切换值的平均值与下切换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控制器的切换差,其切换差不大于量程的10%;
  b切换差可调的控制器切换差的检定:
  (1)若控制器是以上切换值为设定点,其检定点至少包括量程50%和量程90%处两点。若控制器是以下切换值为设定点,其检定点至少包括量程10%和量程50%处两点。检定时,将设定点调至检定点外;
  (2)将切换值调至最小,由造压器从零点缓慢地造压至触点动作为止,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上切换值,然后由该处用造压器缓慢地减压至触点动作为止,此时标准器上读出的压力值为下切换值,按照此方法连续3次循环检定出的3次上切换值平均值与3次下切换值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最小切换差,其值符合最大切换差不小于量程的30%,最小切换差不大于量程的10%;
  (3)将切换差调至最大,按上述方法检定得出上切换值平均值与下切换值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最大切换差,其值符合最大切换差不小于量程的30%,最小切换差不大于量程的10%。
  8)绝缘电阻的检定
  将控制器电源断开,用直流电压为500V的兆欧表测量,各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互不相连的接线端子之间;触头断开时,连接触头的两接线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都大于20兆欧。
  9)绝缘强度的检定
  将控制器电源断开,用耐电压试验仪表试验,控制器各接线端子与外壳及互不相连的接线端子之间,施加频率为45~65Hz的1500V交流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10)检定记录
  7.2.3.2检修项目及工艺标准
  1)隔离后拆卸开关(用于保护的开关应先解除保护)清扫卫生,外观检查;
  2)开关校验;
  3)接头阀门检查;
  4)电缆绝缘测试;
  5)回路检查及测试;
  6)技术记录整理。
  检修工艺标准
  1)压力开关复装后,施工现场应干净整洁;
  2)压力开关安装牢固,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整齐美观,线头标志正确清晰;
  3)管路畅通无泄露,阀门应严密无其它缺陷;
  4)各种标志齐全清晰;
  5)电缆绝缘测试合格,回路检查、测试合格;
  6)检修校验报告应完整齐全,清楚。
  7.2.3.3日常维护
   1)检查仪表管路及开关是否有泄漏。
   2)仪表管路定期吹扫。
   3)压力开关的定期校验
   4)压力信号历史趋势的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涉及到保护的压力开关在解除掉保护后方可进行消缺。
  7.3电接点水位计
  电接点水位计测量是利用容器中蒸汽和水的电阻值相差悬殊的特点,通过电极去判别容器中水和蒸汽的分界面。水淹没电极则导通,蒸汽中的电极不导通,来反应水位的高低情况。电接点水位计由一次测量元件和二次表记组成测量系统,一次测量元件包括测量筒、接点、阀门组等。二次仪表包含表头等。
  7.3.1电接点水位计的投运
  1)关闭电接点水位计排污门。
  2)微开电接点水位计水侧一次门。
  3)微开电接点水位计汽侧一次门。
  4)暖管正常后,全开电接点水位计汽、水侧一次门。
  5)投入电接点水位计仪表电源。
  7.3.2电接点水位计的调校
  测量筒、电极的安装及显示仪表的校验
  1)测量筒及电极的安装
  1.测量筒在安装前必须用四氯化碳或其他洗涤剂清洗,去除污油和铁屑。测量筒必须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容器中零点水位与汽包正常水位线应处于同一水平面;
  2.电极丝扣和压接面,应完好无缺陷;电极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裂纹或残斑。电极芯对筒壁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条件下,用500V绝缘表测试时,应大于20MΩ;
  3.电接点装上测量筒前,需在螺纹处涂少许石墨油脂,以利于维护和更换。装电极时,垫圈应完好,其平面无径向沟纹,丝扣上应涂抹二硫化钼或铅粉油;
  4.电接点的引线应采用耐高温的氟塑料线,每个接线号应逐个核对正确;
  5.测量筒排污门应进行严密性检查,并更换盘根,其试验压力为1.25倍的工作压力,并保持5分钟不渗漏。
  2)二次仪表的调校
  1.显示单元性能检查:仪表为19点显示.将K1-K19断开时,面板显示屏上对应位置红灯亮;K1-K19逐一开通时,对应绿灯亮,同时数码管显示最高液位的标尺数;
  2.逻辑控制与报警电路性能检查:逐一接通K1-K19或开关断K19-K1时,对应的报警点位置应有声光报警,同时对应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校验仪上继电器触点位置指示灯红灯亮,绿灯灭;
  3.快速检测功能检查:按下仪表面板上检测按钮,面板显示全部绿灯亮,红灯灭;全部报警输出继电器不吸合,松开按钮,仪表恢复正常;
  4.排污装置功能检查:将K1-K19全部断开,然后将仪表面板排污开设置在“排污”位置,此时排污指示红灯亮,显示标尺全部红灯亮,绿灯灭,全部报警输出继电器不吸合。将排污开关恢复到“工作”正常,仪表正常工作;
  5.仪表在上限或下限报警时,把消音开关设置在“消音”位置,声报警停止,闪光报警保持,输出继电器接点位置不变。消音开关置于“工作”位置,即恢复声报警。
  7.3.3检修项目及工艺标准
  1)电接点的更换;
  2)阀门、电接点密封性检查;
  3)电接点、电缆绝缘检查;
  4)报警检查与试验;
  5)显示仪表的调校;
  6)采用“充水法”在测量筒处充水进行模拟检验。
  检修工艺标准
  1)测量筒、显示仪表干净整洁;
  2)电接点、阀门无渗漏;
  3)接线正确,标示牌齐全线号清晰;
  4)显示仪表报警输出接点良好;
  5)模拟检验.显示器应显示正确,无错号、无混码等异常现象。
  7.3.4使用维护
  1)电接点冲冼
  a关闭水侧一次门和汽测一次门;
  b缓慢打开排污门,将测量筒内存水放掉;
  c缓慢打开汽侧一次门,过汽预热电接点,并逐渐开大,直到听见筒内有较大冲洗声即可,无需将汽门全开;
  d缓慢打开水侧一次门,再继续冲洗;
  e冲洗后,关闭水侧一次门和排污门;
  f打开汽侧一次门和水侧一次门。
  2)电接点更换
  a停仪表电源,关闭汽侧和水侧一次门,打开排污门, 待消压冷却后方可进行更换;
  b更换完毕后,关闭排污门,打开汽侧和水侧一次门,检查有无渗漏;
  7.4转速仪表
  7.4.1 离心式转速表工作原理
  当转速表轴转动时,离心器上重锤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开轴心,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表计转动。轴的转速根据指针的惯性离心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时指示的位置来确定惯性离心力:F=mrω2 m ——重锤质量;r——重锤重心到旋转轴的距离;ω——旋转角速度;
  7.4.2 SQSD -2型数字转速表工作原理
  SQSD -2型数字转速表是与磁电式转速传感器配套使用的仪表。其原理:由转速传感器产生的每转60个脉信号经放大整形后,进入计数器计数显示。当选择按键处在“转速”位置时,计数门的开门时间为1秒,由于转数脉冲频率f(次/秒)为被测物体旋转频率n(转/分)的60倍,因此转速等于脉冲频率,这是该转速表直接显示转速原理。当选择按键处于“周波”位置
  计数门开启时间为10/6这样计数器得到的10/6时间的转速脉冲,其显示值是转速的10/6倍。正好是旋转周波(频率)的100倍,在十位与百位之间加上小数点,显示即为周波,对于并网运行的汽轮发电机即为电网频率。
  计数门的开门时间是由石英晶体振荡频率,经分频电路得到时基信号控制的。超速报警部分的转速采样时间(即开门时间)为0.1S,因此根据十位、百位、千位计数状态,并设计适当的门电路即能完成报警任务。
  7.4.3 SZC—02(03)系列智能转速测量仪工作原理
   SZC—02(03)系列智能转速测量仪是与磁电式传感器配套使用。其原理:由传感器输出的非规则正弦波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器加工成比较规则的方波信号,然后由单片微机(8061)内部定时计数,将计数值进行运算处理,最后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由磁电探头和带有齿的转盘等组成,转盘一般有60个齿,并由导磁钢铁材料加工而成。磁电式控头内有永久磁铁,其外面有线圈,当轴旋转时带动齿轮旋转,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在传感器内部线圈的两端产生一个电压脉冲信号,轴转动一周时就产电压脉冲信号。根据:
  
  f——频率:Hz; n——为被测轴转数:转/分; Z——为齿轮齿数;
  当齿轮数为60时,就把轴的每分钟转速n化成频率为的电压脉冲信号,将感应输出脉冲电势。经放大整形后送计数器计数。
  7.5氧化锆分析仪
  7.5.1直插式氧化锆氧量计测量烟气中的含量对测点选择要求
  1) 测点应选在烟道的主流通位置上,不能选择在死角地方。
  2) 测点处的温度应能满足氧化锆探头的要求,温度越高,则氧化锆内阻越小,测量越准确,但影响探头使用寿命,温度低,则内阻变大,影响测量精度(加热式不影响)。
  3) 氧化锆探头不能受火焰冲刷,探头周围应尽量避免或减小可燃性气体的出现。
  一般将测点选择在过热器出口或高低温过热器之间的烟道上。此处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能满足氧化锆对工作温度要求。
  对四角布置喷燃器的锅炉,烟气含氧量沿炉宽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甲乙侧氧化锆氧量计指示值最大相差1%左右,因此测点位置沿炉宽没有严格要求;对于侧墙布置喷燃器锅炉,由于给粉不均,烟道阻塞情况不同,甲乙侧氧化锆氧量计指示相差可能较大,因而采用旁路烟道定温式。
  为了提高氧量计指示值的稳定性,将氧化锆探头装在高温省煤器出口烟道的后墙上,烟气由取样管引入方箱,再由方箱进入旁路烟道,氧化锆探头的头部伸至取样管长度上抽取的烟气成份就较均匀,混合后的气样代表性较好,其示值比较稳定。
  旁路烟道取样方式的取样点可选在过热器或高温省煤器出口。但应设置每个取样点,这样混合后的气样代表性较好。
  7.5.2氧化锆氧量计的原理
   氧化锆是固体电解质,当温度在700℃以上时,空穴形的氧化锆变成良好的氧离子导体,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两侧附上多孔的金属铂电极。使其处在高温下(至少700℃)当两侧气体中的氧浓度不同时,则在电极之间出现电势,称为氧浓差电势,此电势在温度一定时只与两侧气体中的氧量含量有关(浓度)此种氧化锆采用烟气与空气相比较,测得含氧量的值原理。
  7.5.3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检修项目
  1) 大、小修时,切断电源将各路接线拆除,电源线用黑胶布包扎好,各信号线作好标记。
  2) 氧化锆探头各路接线解除包好,放置固定不易受到损坏处。
  3) 氧量分析仪,探头清除灰尘,搬回。
  4) 检查氧化锆探头,滤尘器应清洁,畅通,无机械损伤。氧化锆管应清洁,无裂纹,弯曲,无严重磨损和腐蚀,铂电极引线完好,粘结剂无脱落;封闭严密,不漏气,法兰接合面无腐蚀,密封垫完好严密。
  5) 探头内阻检查,在探头温度为700℃以上时,测得内阻≯100Ω。
  6) 探头绝缘电阻的检查,常温下用500V绝缘表测量探头的绝缘电阻,其中热电偶对外壳绝缘>100MΩ,加热丝对外壳绝缘电阻应>500MΩ,内电极引线对外壳绝缘电阻>20MΩ。
  7.5. 4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1) 氧量分析仪进行氧量表头校准,其方法用直流电位差计与氧量信号相接,按下列数据进行校验。见表三十二
  表三十二 信号对照表
  
  1.0 5.0 10.0 15.0 20
  输入
  信号 -66 -31.2 -15.9 -6.9 -0.6
   其本底值应调至“0”mV。其值与标准输出之差不超过±(2%+0.2)mV。
  2) 温度控制准确性校准,将探头温度升到给定点,稳定30分外,测量热电偶温度,其值与给定值之差不应超过±5℃。
  3) 转换器经校准后,将满量程10%、50%、90%的三种标准气按规定流量,依次通入仪器,待指示值稳定后,分别记录读数,上述步骤重复进行三次,将相同含氧量的三次读数平均值,基本误差计算:
  
  
  A-读数的平均值;A0-标准气标称值; R-量程
  指示与实际含氧量之差不应超过±(氧量标准值的5%+0.2%)O2
  4) 整套仪表示值稳定性校准,通入标准气稳定30分钟后,读取第一个数,再隔两小时读取第二个数,两次读数的差值不应超过±0.2%O2。
  7.4.4.5 运行维护
  1.投运前准备
  1)检查探头,连接导线及分析仪和记录表是否符合要求。
  2) 探头一般应在锅炉点火前安装好,随锅炉启动逐渐升温,若在锅炉运行中安装或更换探头,应逐渐予热、缓慢插入烟道内。
  2. 投运
  1) 投入电源
  2) 当探头温度升到额定值时,稳定30分钟后,检查温控设备工作状况。
  3) 投入运行24小时后进行现场通标准气校准工作。
  3. 停用
  1) 切断电源
  2)随锅炉检修、停运仪表,应在检修前将探头抽出烟道并保管好。
  4.维护
  1) 每天检查一次加热丝电压和探头温度和氧量值变化情况。
  2) 每月用标准气体,校准仪表示值一次。
  3) 发现示值无变化,需进行探头滤尘器扫清和信号线检查。
  7.5. 6故障指示及处理
  1. 热电偶回路故障
   当“热偶”指示灯亮是表示有热电偶回路故障。应检查热电偶接线是否脱落,极性是否接反,用电阻表测量热电偶回路电阻是否过大(远大于3Ω)或开路,若接线均好时,可能热电偶开路。热电偶修理与更换。
  2. 加热炉回路故障
   当“温度”指示灯亮时表示加热电炉回路故障,用电阻表测量加热电炉回路,当电阻远大于或小于60Ω时均检查接线是否完好,否则为加热电炉内部开路或短路。
  3. 当“锆管”指示灯亮时表示浓差电池回路开路或被测气氧量含量太低(小于0.1%),检查浓差电池回路接线是否完好;极性是否接反。如被测气氧含量太低可能与锅炉运行有关。
  4. 锆管故障
  当“锆管”“热偶”“温度”三指示灯同时亮时表示锆管使用期已结束或调节电位器调节到头,需变换调节电位器的旋转位置或更换新的氧化锆元件。
  当任何一只故障指示灯亮时加热电炉自动停止加热,氧量百分值显示自动转为“10.0”,空气过剩系数显示全暗。此时需要排除故障。变换器处于“等待”状态,按“复位”键或重新通断电源,才能排除“等待”状态。
  
  7.6炉膛火焰监视系统
  7.6.1概述
   “DZH”型全炉膛火焰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是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在参照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研制出的一种内窥式FTV 。该系统将摄像探头部件部分
  地插入锅炉炉膛,从炉壁上部总体监视炉膛内燃烧状态,其视场内可看到整个炉膛的火
  焰情况。运行人员在集控室通过彩色电视监视器能观察到炉膛火焰的真实图象。在锅炉
  点火、低负荷运行或发生危害锅炉正常运行的故障时该系统有助于防止锅炉炉膛灭火
  放炮,是锅炉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不可缺少的设备。
  7.6.2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视系统由高温针孔镜头、彩色摄像机、视频电缆及彩色监视器组成;冷却保护系统由控制柜、冷却保护套和外包钢丝胶管组成。 为了保证摄像机、摄像镜头能在高温炉膛内正常工作,系统中采用风冷方式,并且针对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采用温度、压力传感技术,设计了自动保护功能。 一旦冷却系统出现故障 系统能自动将摄像探头部件退出炉膛 并伴有相应的灯光报警。进退伺服系统由电动执行器、炉门机构、电气控制柜、远操器组成。
  7.6.3 火焰监视系统的调试
  7.6.3.1 调试条件
  7.6.3.1.1电源:电源接通电气柜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如未送气,停气报警灯亮则电源正常。
  7.6.3.1.2气源: 冷却空气 进口压力应在0.4~0.7MPa。气源管路连接头处不能漏气使用前应打开排污阀排掉管道中的积污待空气清净后再打开控制柜的进气阀。
  7.6.3.2 摄像探头部件和冷却保护套、电动执行器组装调试
   摄像机的靶面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出厂时已调好,但可能因长途运输震动或重新拆
  装过等原因破坏了出厂时已调好的最佳位置,这样就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的现象,这时应重新调整靶面位置(即焦点或后像焦的调整),使图像保持清晰。在进行焦点或后像焦的调整时,请参考摄像机说明书提供的外形图用尖嘴钳松开后焦螺钉,把镜头对准1米处的一物体,上下调整摄像机后焦调节螺钉使物体清晰,最后再将后焦调节螺钉旋紧。把冷却套放在电动执行器下方的夹持装置的抱箍内通过调整螺栓可调整冷却夹套的倾角以保持冷却套和电动执行器悬臂平行头部对准炉门孔。
  7.6.3.3 监视器调试
   接通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出现光栅或图象 调节监视器上的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等按钮,使图像清晰,亮度适中,色彩逼真。
  7.6.3.4控制柜、远操器、电动执行器、炉门机构联合调试
   断电状态下取下执行器外罩,检查执行器及冷却保护套是否对准炉门,检查接线
  无误后通电按动控制柜或远操器的推进按钮执行机构动作若执行器反向运行按急
  停按钮使冷却保护套停止运行。之后断掉总电源将电机电源两进线 与 交换后重
  新通电按推进按钮执行器携带夹套伸进炉膛到位后限位开关动作进到位指示灯亮按退出按钮执行器携带夹冷却保护套退出炉膛到位后限位开关动作退到位指示灯亮。调节冷却保护套插入炉膛的深度是旋转进到位行程拉杆上的螺母,如调节长度不够,请加一段筒节。在推进或退出中要运行平稳噪音小 冷却保护套头部对准炉门炉门开闭灵活密闭性好。
  7.6.3.5自动保护系统调试
  7.6.3.5.1停气保护
  减小进气压力(通过压力表监视),当其压力低于0.4MPa时,空气压力开关由常开转为常闭接通退出控制电路使执行机构动作携带冷却保护套退出同时停气报警灯亮并伴有报警讯号。
  7.6.3.5.2超温保护
  可加热温控器当其温度超过60℃时其常开触点动作同样使冷却保护套退出和报警。
  7.6.3.5.3镜头伸进炉内长度及其视场角调试
   冷炉内在炉膛燃烧器上层的看火孔伸进四个灯泡正常时在监视器屏幕上见到四个
  亮点松开抱箍上紧固螺栓可以调整冷却夹套伸进炉膛的长度通常长度为 (也可60mm通过进到位行程开关调整)。转动冷却保护套调整高度螺栓以调整视场角可使四个亮点均匀分布在屏幕四角。
  7.6.4操作说明
   在检查供电、供气都正常时打开电源、远操器、监视器。 按动推进按钮夹套伸入炉膛到位时进到位灯亮。按动退出按钮,夹套退出炉膛,到位后,退到位灯亮。如果出现气的压力低于额定值按推进按钮时则推进到位后立即退出同时相应的报警灯亮。运行中出现某一类报警冷却保护套会自动退出操作人员可根据报警灯去排除故障不可强行投入。如果在运行中出现停电故障可强行拉出冷却保护套。
  7.6.5日常维护
  7.6.5.1镜头: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污染表现为图象不清可用脱脂棉沾无水乙醇清洗干净。
  7.6.5.2冷却保护套:其头部的针孔工作时间长后,可能出现结焦,表现为图象边框有固定的结焦,应取出镜头除焦,恢复φ12mm的小孔。
  7.6.5.3电动执行机构:应定期对导轨、行程开关拉杆清灰,涂抹润滑油脂,同时检查冷却保护套头部是否对准炉门,因长期振动,可能会降低或左右偏离,造成进不到位,电机过载,可重新对准紧固。
  7.6.5.4控制柜 要定期清除内部积灰清洗空气过滤器内部积污否则影响管路畅通降低冷却空气流量造成镜头超温。
  7.6.5.5炉门: 应定期检查炉门密闭情况。
  7.6.5.6机组启动前或检修后需进行执行器进退及保护试验,每日巡回检查过程中应查看冷却风及控制柜指示灯是否正常。
  
  7.7锅炉汽包水位电视监视系统
  7.7.1概述
  DZSW-III型汽包水位电视监视系统适用于电厂运行人员在集控室远距离对锅炉汽包水位计水位的变化进行监视,运行人员在控制室通过彩色监视器可以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水位的变化情况。
  7.7.1.1 组成
   该系统含摄像、监视和控制三部分,在摄像部分采用了一套电子致冷致热、自动控温电路的封闭式恒温装置,可保证摄像机在炉顶周围的高温和高粉尘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该监视系统为双头单尾结构即二个摄像机共用一个监视器 通过画面切换器合成或切换监视两侧的水位表。控制部分包括一台远操器,通过远操器可实现调焦、光圈、变倍、画面选择、云台控制及超温报警显示等功能。
  7.7.1.2安装及使用
  7.7.1.2.1按系统图将视频电缆和控制电缆由安装恒温防护罩处分别送至集控室安装远操器
   端子排和画面切换器连接处。防护罩内摄像机视频信号连接电缆需穿过防护罩过线接
   头,再做BNC视频信号接头。远操器控制信号插头需在电缆铺设好后再制作,预制电
   缆接头A 侧为母、B 侧为公。
  7.7.1.2.2将防护罩用固定在云台上,调节防护罩上下位置,使防护罩内镜头与水位表中心位置平齐,再用螺栓将上支架固定在支座上用螺母背紧螺栓。
  7.7.1.2.3在系统各设备就位后,电缆按图连接好,经检查无误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接通监视器、
   远操器及画面切换器电源,接通就地电源箱电源,直流电源向摄像机及防护罩供电。
   根据监视需要,通过远操器图像选择按键,可任选A、 B侧水位表进行监视,被选侧
   指示灯亮,此时所对应的那一侧摄像机图像信号显示在屏幕上,选择图像合成按钮也
   可将两侧图像同时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操作光圈、变倍、焦距等按键,图像应随之
   变化并可调到最佳状态。调节监视器上的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等按钮,使图像清
   晰,亮度适中,色彩逼真。操作云台控制按键可使仰俯或左右旋转。
  7.7.1.2.4根据水位表在监视器屏幕上的位置,适当调整恒温防护罩支架的上下,旋转位置以及防护罩底座水平位置,使水位表显示在监视器屏幕的正中位置。为了使调焦准确而
   又迅速,最好先将被监视物通过变倍按钮拉至最近处后,再进行调焦。
  7.7.1.2.5摄像机的靶面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出厂时已调好,但可能因长途运输震动或重新拆
   装过等原因破坏了出厂时已调好的最佳位置,这样在调整变倍的过程中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的现像,这时应重新调整靶面位置即焦点或后像焦的调整,使图像在变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
  7.7.1.2.6在进行焦点或后像焦的调整时,请参考摄像机说明书提供的外形图用尖嘴钳松开后
   焦螺钉,把镜头对准1.3米处的一物体,将镜头变倍调于最大,上下调整摄像机后焦调节螺钉使物体清晰,然后再进行变倍检查图像变化情况,直至在变倍的过程中图像始
   终清晰为止。最后再将后焦调节螺钉旋紧。
   7.7.1.2.7为了防止水位表环境随昼夜的变化而使图像色彩产生不稳定的现像环境色温变化
   大或因被测对像环境亮度的较大差别而造成图像质量变差环境照度变化大,建议用
   户距水位表前上方约2米左右的地方,安装一盏 200W的照明灯。
  7.7.1.2.8 当防护罩内温度低于5℃或超过40 ℃时致冷致热单元将开始工作如在常温时可打开防护罩加热温控单元温度检测元件强制恒温单元工作在致冷状态。恒温单元工作时,散热、散冷风扇将同时工作。
  7.7.1.2.9 画面切换器 A 通道、B通道和画面分割按钮被引接到远操器操作面板,连续按远操器分割按钮会在屏幕出现3 分割、4分割、画中画、水平分割等图像,请在出现垂直分
   割时停止操作。由于垂直分割时,两侧会切掉一半的图像不能在屏幕上显示。请调试
   时操作分割器按钮,按菜单按钮(MENU )屏幕出现主菜单,按上下(↑↓)按钮选择第三项DISPLAY SETUP,按左右(←→)按钮选择设置为:V-DUO(垂直分割), 再按回车(QUAD/PIP)按钮,屏幕出现垂直分割画面,通道号A SIDE会出现闪烁,
   这时按左右选择按钮,A侧画面会左右移动(相当于电子云台),将水位表调到 A 侧画
   面的中间位置;再次按回车(QUAD/PIP)按钮,通道号B SIDE会出现闪烁,调节水位表图像至B侧画面中间位置,按两次菜单按钮退出。
  7.7.1.2.10 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二个按键同时按下,以免发生故障。
  7.7.2日常维护
  7.7.2.1巡回检查时应到就地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对防尘罩进行清灰,使风扇通风良好。
  7.7.2.2 由于摄像机镜头放置在密封的防尘罩内,镜头一般不会被灰尘污染。因此,在使
   用时显示清晰度下降较多时,一般为恒温保护罩前端玻璃积尘所至,可用软布轻轻擦
   之即可。
  7.7.2.3 在锅炉进行检修期间,注意将就地电源、监视器、分割器和远操器的电源切断,
   这样对提高摄像机和监视器等的使用寿命较为有利。
  7.7.3故障查找及排除
   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出现电源、恒温防护系统、电视系统等
  主要故障。
  7.7.3.1 电源故障:如果监视器图像突然中断,请检查监视器电源是否正常、检查就地直流电源是否正常和分割器电源适配器是否正常。
  7.7.3.2 恒温系统故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某侧图像质量变差或突然无图像且发生“超温”
  报警,说明该侧工作的摄像机的防护罩内超温,此时请将画面切换到另一侧,并对超
  温故障进行检查处理。
  1.首先请检查就地恒温防护罩是否确实温度高,温度正常一般为内部保护温控电路故
   障,请更换相应温控电路元件。
  2..恒温防护罩温度高请检查轴流风扇是否工作,电源是否正常,轴流风扇及连接控制
  温控电路是否正常,
  3..请检查就地直流电源是否正常,输入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等。
  7.7.3.3 三可变镜头调节故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调整光圈、焦距、变倍按钮时,对应图
   像无变化,请检查集控室接线端子排+6V 、-6V 、V1 、V2 、V3 对应按钮有无通断,若
   全部调节均无连通,则是远操器连接接插件松脱,否则是就地三可变镜头连接公共端COM断线;若是光圈、焦距、变倍其中一路调节(+ 和-)无效,一般为三可变镜头内
   控制该调节的小电机开路或损坏;若仅是光圈、焦距、变倍其中一路单一调节( 或)
   无效,一般为断线,请根据不同故障情况参照所供图纸检查维护,或检修处理。
  7.7.3.4 电视系统故障:在监视器电源正常时,如果监视器图像突然失去,且无“超温”
  报警,属电视系统故障。
  1..首先检查集控室内视频电缆是否有信号,视频头焊接是否良好,万用表检查应有DC20mV左右,若信号正常检查监视器,监视器 TV 信号正常,则一般为 AV 视频输入
  插座脱焊,若TV无信号,显像管无高压反应,则需修理或更换监视器;
  2..集控室内视频电缆无信号,参照所供图纸检查就地直流电源是否正常,若向摄像机
  供电的DC12V无输出,则需检修就地直流电源。
  3..若DC12V信号正常,请检查就地摄像机输出是否有信号,万用表检查同样应有
  DC20mV左右,若信号正常则视频电缆故障,视频头脱焊或电缆有断线,请检查并处理。
   4..若就地摄像机无输出,检查DC12V 电源是否真正送入摄像机,电缆是否有断线,中
   间连线是否有脱焊。
  5..若以上检查均没有发现故障,则为摄像机损坏,请检修或更换摄像机。
  7.7.3.5 如远操器不能控制分割器图像选择,请检查控制连接电缆及分割器输入插头
  7.7.3.6 如远操器不能控制云台动作,请检查就地电源箱至云台连接电缆及插头。
  7.7.3.7 其它故障:由于各个用户现场条件不尽相同,出现其它不常见的故障时,请用户
   检修维护人员认真仔细地检查并排除故障。
  
  7.8锅炉吹灰程序控制系统
  7.8.1概述
  DZCK-300型锅炉吹灰程序控制系统采用了AB的ControlLogix系列PLC作为控制主机,以研华公司的带触摸屏一体化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并留有与DCS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接口,可以在集控室操作员站完成对安装在锅炉本体上的所有吹灰器及吹灰蒸汽管路的控制和监视。
  5.8.2组成
  锅炉吹灰系统共有炉膛短吹组(共66台);长吹组(共42台);固旋吹组(共12台);空预器吹灰器组(共2台)及主蒸汽进气阀、辅汽阀和电动疏水阀。
  系统共有1个程控柜+0,5个动力柜+1、+2、+3、+4和+5。
  程控柜内装配PLC组件,并提供与DCS的通讯接口,以及与动力柜之间的接口,并装配有系统管路阀门的控制回路。
   +1动力柜内装配系统管路阀门的动力回路、控制回路及接口;同时+1动力柜接受总电源并分配至程控柜和其他各动力柜。
   +2动力柜内装配左前墙炉膛短吹和左侧空预器吹灰器的控制回路、动力回路及接口。
   +3动力柜内装配右后墙炉膛短吹和右侧空预器吹灰器的控制回路、动力回路及接口。
   +4动力柜内装配左侧长伸缩式吹灰器和左侧固定旋转式吹灰器的控制回路、动力回路及接口。
  +5动力柜内装配右侧长伸缩式吹灰器和右侧固定旋转式吹灰器的控制回路、动力回路及接口。
  7.8.3系统的通电和断电
   系统+1动力柜内布置有断路器-QF1和-QF2。为控制系统的总动力断路器,-QF3断路器断开时,切断所有吹灰器和管路阀门的动力电源,但保留了系统的控制电源,方便回路的调试和检修。
   在正常情况下,通电操作顺序为:首先合上总电源断路器-QF1、-QF2, -QF3,然后依次合上各阀门的动力电源断路器和各吹灰器组动力电源断路器。
   -+1-QF/(MSV,ASV,MV1D-MV5D)为阀门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2-QF/IRL为左前墙炉膛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4-QF/IKL为左侧长伸缩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4-QF/G9BL为左侧固定旋转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2-QF/IKAH01为空预器吹灰器IKAH01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3-QF/IRR为右后墙炉膛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5-QF/IKR为右侧长伸缩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5-QF/G9BR为右侧固定旋转吹灰器组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3-QF/IKAH02为空预器吹灰器IKAH02动力电源的断路器。
   特别注意: 由于多种操作方式存在,系统调试和检修时应注意适当的警示以保安全!!!
  7.8.4日常维护及技术要求
  7.8.4.1查看PLC控制柜有无异常报警,CPU模块状态指示灯正常。
  7.8.4.2检查吹灰控制系统及设备电源正常。
  7.8.4.3查看I/O模块无故障报警,系统通讯正常,数据正常刷新。
  7.8.4.4查看运行吹灰记录,对故障设备及时进行检修消缺。
  7.8.4.5保持PLC控制柜内器件的清洁并定期清扫。
  7.8.4.6妥善保护场服务工程师提供的PLC程序和各种随机资料,以作备用。
  7.8.5常见故障及处理
  7.8.5.1 MFT
   当“MFT”故障出现时,操作画面上相应的指示灯变为红色。此时,如系统处于自动运行过程中,则程序将自动结束吹灰操作,故此信号与结束按钮作用相同。
  7.8.5.2蒸汽压力高
   当管路系统减压阀后高定值压力开关动作时,系统将给出报警。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此时可能是减压站的故障或汽源的异常变化。
  7.8.5.3蒸汽压力低
   当管路系统减压阀后低定值压力开关不能动作时,系统将给出报警。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此时可能是减压阀的故障或汽源的异常变化。
  7.8.5.4阀门故障
   开关开关过程中出现的过力矩或是非全开/全关时间超过阀门正常的开关动作时间都认为是阀门故障。
  5.8.5.5吹灰器超时
   当吹灰器处于非炉外初始位置的时间超过了系统的设置,则认为吹灰器工作异常,判断为“吹灰器超时”,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吹灰器卡涩、电机停止工作、失去动力等。
  7.8.5.6吹灰器启动失败
   PLC发出启动吹灰器的指令后,如该吹灰器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炉外初始位置,即为启动失败,造成启动失败的原因很多,如电机烧毁、线路中断、动力消失、吹灰器卡涩、信号反馈失误等.
   7.8.5.7吹灰器组失去动力
   PLC对吹灰器的驱动电机的三相动力电源进行监视,如动力电源消失则进行报警,如此时系统正在自动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尽快查找原因,恢复动力电源,然后再次启动程序。
   7.8.5.8 程控中断
   在“自动”方式时,如出现影响系统继续工作的故障,如蒸汽压力高等,将自动引发“程控中断”.如人工操作“中断”按钮,也将引发这一信号.无论是故障引发还是人工引发,系统都认为是故障并给出报警.
  
  7.9通用小型继电器的检修维护
  7.9.1检查涉及保护的重要继电器是否插接紧固。
  7.9.2用压缩空气吹净继电器内部灰尘。
  7.9.3各接点应完整,接触良好,不得歪斜和有烧损痕迹。
  7.9.4线圈对地绝缘,接点之间绝缘,接点对地绝缘,线圈铁芯绝缘不低于10兆欧。
  7.9.5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完整无损,有无变形,各导线是否压紧,焊牢。
  7.9.6继电器内部接线正确,整齐。
  
  7.10行程开关的检修维护
  7.10.1检查行程开关内部清洁,无灰尘油污。
  7.10.2开关内部接点无烧损,发黑现象。
  7.10.3开关弹簧完好,无生锈,变形松脱。
  7.10.4开关密封良好,绝缘纸或密封卷完整无损。
  7.10.5桃轮或铁芯动作灵活,无锈迹。用通灯检查开关通断,接点接触良好,通灯无跳动现象,接点有一定的距离。
  7.10.6绝缘检查,各接线柱进行对外壳绝缘应大于10兆欧。
  
  7.11电动执行机构
  电动执行器采用电源为动力,是目前电厂应用较为广泛的的一种执行器。它采用电源为动力,使用方便,无需特殊的气源和空气净化装置,电源消失时,能保持原来的位置;可以远距离传输信号,电缆的安装比气管方便,且便于检查;可以很方便地和计算机连接,而且本身也可智能化;体积小,推力较大,定位准确度高,反应速度快,滞后时间短。
  7.11.1产品分类
  1.按执行器输出位移的型式可分为
  1)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2)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3)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
  2.按执行器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分为
  1)积分式执行机构;
  2)比例式执行机构;
  3. 按执行机构防护型分为:
  1)普通型;
  2)防尘型;
  3)防水型;
  4)防爆型。
  4.执行机构额定负载值应取自下列数系:
  1)角行程:6、16、40、100、250、600、1000、1600、2500、4000、6000、10000、16000N•m;
  2)直行程:250、400、600、1000、1600、2500、4000、6000、25000、40000、60000N;
  3)多回转:16、40、100、160、250、400、600、2500N•m;
  5.执行机构额定行程值应取自下列系数:
  1)角行程:50、70、90、120、270度;
  2)直行程:6、10、16、25、40、60、100、160、250、400、600、1000mm;
  3)多回转:5、7、10、15、20、40、80、120r;
  6.执行机构额定行程值应取自下列数系:
  2、5、4、6、(10)、(12.5)、(15)、16、(20)、25、(32)、40、(50)、60、(80)、100、(125)、160、250s;
  7.比例式执行机构输入信号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0~10mA直流 4~20mA直流 0~10V直流 1~5V直流
  8.执行机构的工作制为可逆断续工作制,当接通持续率为25%时,每小时接通次数应取自下列数系: 100、320、630、1200;
  当每小时接通次数等于或大于630,接通持续率为25%时,允许工作1h,下次重复工作应在3h以后。(注:1、接通持续率为执行机构的电动机电源接通时间与通断周期之比,以百分数表示。2、执行器的工作制、接通持续率、每小时接通次数,允许按用户需要作另外规定。)
  7.11.2环境条件及动力条件
  1.温度:执行机构为-10~+55℃或-25~70℃;伺服放大器、操作器为0~50℃;
  2.相对湿度:执行机构不大于95%;
  3.大气压力:86~106Kpa;
  4.周围空气无起腐蚀作用的介质;
  5.特殊环境中使用的执行机构允许另行规定环境条件。
  动力条件
  1.电压:单相:220V, 三相:380V,频率:50Hz;
   2.允差:单相+10% -15%;三相±10%;频率: ±1%;谐波含量:小于5%;
   3.特殊动力条件中使用的执行机构允许另行规定动力条件。
  7.11.3技术指标如下表1
  表1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名称 单位 比例式执行机构(带伺服放大器) 积分式执行机构(不带伺服放大器) 操作器
   1级 2.5级 5级 1级 2.5级 5级
  1 基本误差 % ±1.0 ±2.5 ±5.0 ±1.0 ±2.5 ±5.0
  2 回差 % ≤1 ≤1.5 ≤2.5 ≤1 ≤1.5 ≤2.5
  3 死区 % ≤1 ≤3 ≤5 -
  4 阻尼特性 次 ≤3次半周期 -
  5 额定时间误差 % ±20以内 ±20以内
  6 起动特性 正常起动 正常起动
  7 绝缘电阻
  输入端子与机壳间
  输入端子与电源端
  电源端子与机壳 MΩ
  ≥20
  ≥50
  ≥50
  ≥20
  ≥50
  ≥50
  ≥20
  ≥50
  ≥50
  7.11.4调试方法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主设备、调节阀门、档板处无人工作。与运行人员确定阀门是否可进行调试。
  2.外观检查
  金属表面涂镀层、面板均应光滑完整、紧固件不得松动,可动部件应灵活可靠,在设备明显处应装有铭牌, 铭牌上应标有制造厂厂名或厂标;产品名名称和型号;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年月;制造编号。隔爆型产品铭牌上除标有以上的内容外,还应标明:在铭牌右上方明显标有Ex标志;防爆标志d‖BT3;防爆合格证编号。
  3.电动执行器的调校
  1)确认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源开关在断开位置,打开电动执行器接线盒盖,按照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厂家的设备资料查线,确保接线正确。
  2)绝缘电阻检查
  输入端子、电源端子分别短接,用直流电压500V的兆欧表按规定检查各接端子间绝缘电阻,应符合技术指标。
  3)电动执行器行程范围调整
  打开电动执行器行程、力矩调节盒盖,检查转矩机构,各部件完整无损,检查各行程开关的动作情况,灵活可靠,没有卡壳现象。用手动方式将电动执行器关到位,同时确认阀门或调节挡板运行的方向与电动执行器一至,阀门或调节挡板的位置也在全关位置.如不在全关位置调节行程开关凸轮.力矩开关一般不做调整,已由厂家设定好。
  同样,用手动方式将电动执行器开到位,调节方法与关相同。(参照设备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执行机构调整方法不同。)
  4)零位及量程信号调整
  a核对电动执行器内部接线,无松动、断线,并符合该装置原理接线图,号头清晰、无差错;
  b接通电动执行机构电源,预热1h使产品内部温度稳定;
  c在反馈回路中串接电流表,以手动方式将电动执行构打到全关位置,调整零位电位器,在将执行机构打到全开位置,调整量程电位器,按以上方法反复进行零位和量程电位器的调整,直到反馈信号符合电动执行机构基本误差的技术指标。
  5)比例式执行机构输入信号的调整
   以输入信号4~20mA比例式执行机构为例,由直流信号发生器输出4mA给执行机构,调整输入零位电位器使执行机构在全关位置, 直流信号发生器输出20 mA给执行机构,调整输入量程电位器使执行机构在全开位置。
  6)基本误差
  a比例式执行机构的基本误差
   将输入信号缓慢地增大或减小,并在正反行程方向,记录输入信号值和输出轴(杆)的行程值,按(1)式计算基本误差;
  式(1): δ=L1-L0/L×100%
  式中: δ—基本误差%;
  L1——输出轴(杆)行程的实测值(0)、mm;
  L0—输出轴(杆)行程的约定真值(0)、mm;
  L—输出轴(杆)额不定期行程(0)、mm
  每个测量点上每次测量值其基本误差均应符其合技术指标;
  b积分式执行机构的基本误差
  以手动方式缓慢地增大或减小位置发送器信号,并正反行程方向记录位置发送器信号和输出轴(杆)的行程值,同样按式(1)计算基本误差。
  每个测量点上每次测量值其基本误差均应符其合技术指标。
  7)回差
  执行机构的回差由测得的各试验点的正、反行程基本误差之间最大代数差的绝对值来确定。
  8)死区
  比例式执行机构的死区应在额定行程的25%、50%、75%三个点上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缓慢改变(增大或减小)输入信号,直到输出轴(杆)有一个可觉的行程变化,并记录此时输入信号值I1,mA;
  然后在相反方向上缓慢改变输入信号,直到刚察觉到输出轴(杆)动作,并记录此时输入信号值I2, mA.按式(2)计算死区:
  式(2): △=︱I1-I2︱/I×100%
  式中: △——死区,%
   I——输入量程, mA
  9)阻尼特性
  在比例式执行机构输入端分别加入输入量程的25%、50%、75%的阶跃信号,观察输出轴(杆)在正反二个行程方向上摆动的半周期次数。
  10)额定行程时间误差
  加入足以使执行机构输出轴(杆)移动额定行程的阶跃信号,记录输出轴(杆)移动额定行程的时间.按式(3)计算额定行程时间误差。
  式(3) δt=t1-t/t×100%
  式中: δt——额定行程时间误差,%
   t1——输出轴(杆)移动额定行程的实测时间,s
   t——额定行程时间公称值,s
  11)起动特性
  在执行机构输出轴(杆)上施加反向额定负载,并改变电源电压至负极限值,然后施加输入信号,观察执行机构能正常起动。
  7.11.5电动执行机构检修标准
  1)铭牌标志整齐、美观;
  2)执行机构的固定件没有松动,与阀门连接部件牢固;
  3)电源及信号回路绝缘电阻合格;
  4)执行器转动时不应有卡涩,运行应平稳。没有不寻常的噪音和振动产生;
  5)执行器的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应一致且与挡板、阀门的开度应一致;
  6)执行机构的实际运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7.11.6电动执行机构的运行维护
  7.11.6.1每周定期检查各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机械连接处不得有晃动现象。
  7.11.6.2每周定期检查机械限位块紧固螺钉不得松动,制动装置灵敏可靠。
  7.11.6.3每周定期检查齿轮箱油位不得低于油标孔中心线。执行器无漏油现象。
  7.11.6.4每周定期检查手操前后,应进行切换手柄的手动和自动位置的切换。
  
  7.12 AI-MI系列电动执行机构
  AI、MI系列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是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在引进英国ROTORK公司A、M系列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当今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的电动执行机构。
  AI、MI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AI、MI系列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由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带动空心输出轴输出转矩。减速器具有手/电动切换机构,当切换手柄处于手动位置时,手轮通过离合器带动空心输出轴转动;电动操作时,切换机构将自动回落至电动位置,离合器和蜗轮啮合,由三相电机驱动空心输出轴转动。 执行机构输出轴的转动通过增速机构传至霍耳效应脉冲式传感器,而电机蜗杆轴向力产生的轴向位移传到机械式的力矩控制机构(开关机构)上,以实现阀位和力矩的控制。
   电动执行机构的智能控制器接受标准模拟电流控制信号或开关量控制信号或总线信号,将执行机构的输出轴定位于和输入信号相对应的位置上;又可以根据联锁控制、两线控制或紧急ESD事件信号定位于控制系统预先设置的位置。
  AI/MI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以多转式为基型,配以蜗轮蜗杆二级减速箱组成0~90°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配以丝杆部件组成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AI适用于启动力矩较大但动作不频繁的阀门,MI适用于频繁调节的阀门。
  AI-MI系列执行机构技术参数:
  1. 工作制:1)AI(S2可逆、断续运行,25%的接通持续率,接通次数≤630次/小时)
   2)MI(S4可逆、断续运行,25%的接通持续率,630次/小时≤接通次数≤1200次/小时)
   2.输入信号: 1)模拟信号:4~20mA.DC 输入阻抗250Ω
   2)脉冲开关量信号≥150ms
   3)Profibus-DP、HART(可选)
   3.输出信号: 1)4-20mA.DC 负载阻抗≤750Ω
   2)Profibus-DP、HART(可选)
  4. 机械输出: 1)AI多转式 ≥6圈  34~8000Nm
   2)MI多转式 ≥6圈 17~544Nm
      3)AI角行程 0~90° 300~60000Nm
   4)MI角行程  0~90° 116~6884Nm
      5)MIL直行程 ≤100mm 7.94~41.4kN
  5.基本误差: 1)AI、MI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 ≤±1%
      2)AI、MI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1%
      3)MIL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行程≥25mm)≤±1%
  6. 死区: 0.1~9.9%可调(默认设置为0.5%)
  7.中途限位: 1)开限位设置范围为 60%~100%
   2)关限位设置范围为 0%~40%
  8.机械间隙: 1)AI、MI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 ≤1°
      2)AI、MI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1°
      3)MIL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行程≥25mm)≤1mm
  9. 禁止运行时间:0~99秒可调
  10. 供电电源:三相三线制,380V.AC±10%,50Hz±1%
  7.12.1 AI-MI电动执行机构调试:
  1.执行机构的设置
   本执行机构使用非侵入式设定,即在接线完成后,不必打开电气端盖进行调试,通过使用红外线遥控器即可实现。力矩、行程及其它功能的设置。遥控器经本安型认证,可在危险区域内带电调试。
   所有设置的功能均存入执行机构内的存储器内。通过遥控器可以设置、修改执行机构所有的功能参数。所有的功能、参数的设定值都可以在显示窗上查到。如果需要,通过遥控器可以改变。执行机构在出厂检验时,各项参数、功能均有默认设定。
   在调试时可参考该默认设定值。
   设定程序分为二级:
  1.一级设置—设置初级功能
  2.二级设置—设置控制、指示和备选的功能。
  4.4.2 遥控器
   遥控器可按现场要求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指示、保护功能进行设定。所有的执行机构在调试投入
  使用前,有必要检查其与控制系统的要求兼容。
  性能
  防护等级 IP67
  防爆认证 ibIIBT4(本安型)
  电源 9V 电池(已提供并安装好)
  使用距离 0.75 米(距执行机构显示窗口)
  表一:遥控器的按键说明
  
  名称 说明
  
  1.↓ 向下显示下一个功能或减
   少一个数值量
  
  2.↑ 向上显示上一个功能或增
   加一个数值量
  
  3.OK 确认新的设定值或选项
  
  4. 返回上一级显示状态
  
  红外线遥控器就地操作
  5.Stop 停止执行机构 图 17 遥控器
  
  6. 打开执行机构
  
  7. 关闭执行机构
  
  遥控器电池的更换:
   电池的状态可通过红外线发送窗口进行检查。按任意键,可看到窗口内的红色指示灯应闪亮。
   更换电池必须在安全区域进行。卸下遥控器背后的六个螺栓,移去后盖即可更换电池。
   如用在危险区域,请注意在遥控器后盖内标注的可更换电池的型号。
   重装后盖时要确保红色指示灯与后盖的红外线发送窗口方向一致。
   当按下按键时,遥控器会通过红外线向执行机构发出相关的指令,故遥控器必须对准执行机构且不超过0.75 米的范围内使用。
  2.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的功能、参数设置
   执行机构与阀门可靠连接后,接通主电源,将执行机构红色选择旋钮旋至停止位置或就地操作位置,即可进行设置。
   显示窗口的上液晶显示屏始终显示阀位百分比开度,下液晶显示屏将显示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及功能设置菜单。
   以下所述显示内容均为下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注意:该显示屏仅显示两行内容,在选择功能超过两行时,请按↑↓键滚动功能选项。
  
  
  
   按
  
  
  
  
  
  
  7.12.2 AI-MI电动执行机构检修标准及日常维护:
  1)铭牌标志整齐、美观;
  2)执行机构的固定件没有松动,与阀门连接部件牢固;
  3)电源及信号回路绝缘电阻合格;
  4)执行器转动时不应有卡涩,运行应平稳。没有不寻常的噪音和振动产生;
  5)执行器的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应一致且与挡板、阀门的开度应一致;
  6)执行机构电动机的制动装置良好;
  7)执行机构的实际运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8)机组停运后对电动执行机构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即使处理。
  
  7.13气动执行机构
  7.13.1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7.13.1.1 一般性检查
  7.13.1.1.1 执行机构及其附件应完好;
  7.13.1.1.2 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损伤;
  7.13.1.1.3 阀门、执行机构全行程方向标志清楚,执行机构作用方向规定为: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增加,为正作用;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减小,为反作用;如不符合使用要求,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
  7.13.1.2 调整前检查性校准
   通过控制室操作装置(手操器或操作员站),先发出量程的0%,25%,50%,75%,100%输出信号,然后发出100%,75%,50%,25%,0%输出信号,依次记录每一校准点位置反馈值、执行机构和操作装置的实际位置。
  7.13.1.3 清洁和上油
   1.清除机械部分上的灰尘;用洗耳球对定位器内部模件吹扫;
   2.连接和转动部分上油润滑。
  7.13.1.4 绝缘检查:应符合要求。
  7.13.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7.13.2.1 电气转换器与气电转换器的校准
  7.13.2.1.1 电气转换器(I/P)量程调整:当I/P输入电流为4mA时,调整I/P零位电位器,使I/P输出气管路并联的校准用标准压力表,指示为规定的低限值(0.02MPa);当I/P输入电流为20mA时,调整I/P零位电位器,使I/P输出气管路并联的校准用标准压力表,指示为规定的高限值(0.1MPa);
  7.13.2.1.2 通过控制室操作装置(手操器或操作员站),先发出量程的0%,25%,50%,75%,100%输出信号,然后发出100%,75%, 50%,25%,0%输出信号,依次记录每一校准点I/ P输入电流值下对应的I/ P输出气压和P/I的输出电流;
  7.13.2.1.3 全程基本误差要求不大于量程的2%。
  7.13.2.1.4 定位器的校准 (如安装有定位器的进行此项工作)
  定位器的基本技术标准,用执行机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应符合下表规定。
   8-1 定位器等级误差对照表
   精确度等级 2.5 2.0 1.5 1.0
   基本误差限% ±2.5 ±2.0 ±1.5 ±1.0
   回差% 2.5 2.0 1.5 1.0
   死区% 1.0 0.8 0.6 0.4
  注: 表中2.0,1.5,1.0级适用于配直行程>10mm的定位器;2.5,2.0级适用于配角行程的定位器,直行程≤10mm的定位器。
  1. 外观检查:定位器表面涂层应光洁、完好,无剥落、碰伤及划痕等缺陷;紧固件不应有松动和损伤等现象;铭牌及标志内容应正确;
   2. 手动进气使阀门的开度大致为50%左右,使定位器的连接臂为水平位置;
   3. 调整定位器供气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在规定的输入信号气源压力时,调节定位器的零点和量程螺丝,使调节机构在全程范围内的基本误差不大于允许误差;
   4. 当气源压力偏离额定值±10kPa时,定位器的行程变化应不大于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
  7.13.2.2 执行机构零位和满度的校准
   1. 在调整前检查性校准中,若基本误差值≥2/3允许误钪凳保幸韵滦W迹?BR>   2. 对应于控制指令0%,调整执行机构和气动阀门至全关位置,调整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为零位;
   3.对应于控制指令100%,调整执行机构和气动阀门至全开位置,调整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为满度;
   4.反复调整零位和满度;直至两者均符合要求。
  7.13.2.3 限位开关动作的校准
   1.对应于控制指令0%,执行机构至全关位置时,调整下限限位开关动作;
   2.对应于控制指令100%,执行机构至全开位置时,调整上限限位开关动作。
  7.13.2.4 位置变送器的校准 (如安装有变送器的进行此项工作)
   1.对应于控制指令0%和100%,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应分别为4mA和 20mA;
   2. 位置变送器的基本误差不大于执行机构允许误差。
  7.13.2.5 执行机构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
   1.同调整前检查性校准相同;
   2.执行机构的基本误差应小于±1.5%的额定行程,其回程误差应小于1.5%的额定行程;
   3.阀位输出的基本误差应小于±2%的额定行程,其回程误差应小于3%的额定行程。
  7.13.2.6不灵敏区(死区)校准
   1.校准应分别在25%、50%和75%位置下进行;
   2.执行机构的不灵敏区应不大于输入信号量程的0.6%;
   3.阀位输出的不灵敏区应小于0.6%的额定行程。
  7.13.2.7 空载全行程时间校验
   阶跃改变输入信号,执行机构从下限到上限或从上限到下限的全行程时间应符合下表要求。
   空载全行程时间表
  输出力矩 N*m 160~400 600~1600 2500~6000 8000~16000
  全行程时间小于 s ≤5 ≤12 ≤30 ≤60
  7.13.2.8 自锁性能校准
   1.输入信号为50%,执行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2. 突然断去电源、气源或信号,执行机构应能自锁,阀位变化每小时应不大于全行程的5%;
   3.断电信号给出后,执行机构的自锁应在1s内完成;
   4.自锁后阀位的变化每小时应不大于量程的±10%;
   5.调节气动自锁阀上的手动旋钮可改变闭锁压力,但闭锁压力的调整不得低于0.3MPa。
  7.13.2.9气源压力变化影响试验
   输入信号为50%,调节气源压力偏离额定工作压力的±10%,执行机构输出转角的变化应不大于额定转角的±1%。
  
  7.13.3运行维护
  7.13.3.1 投运前检查与验收
   1. 外观检查符合质量要求;
   2. 测量回路接线号牌清晰、齐全,接线正确、美观,用手轻拉接线无松动,进出线口已封堵;
   3.现场设备挂牌清晰、正确;
   4.仪表检修前后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5.原工作回路已恢复,合上盘内电源开关,合上仪表电源开关,阀位显示与实际阀位相符。
   6.气源管路接头严密不漏气;
  7.13.3.2 维护
   1. 各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机械连接处不应有晃动现象;
   2.机械限位块紧固螺钉不得松动,制动装置应灵敏可靠;
   3. 执行器无漏油现象,齿轮箱油位不应低于油标孔中心线;
   4. 输出轴上的轴承、手操机构的丝杆、切换轴和滑块上的轴承等,每三个月至半年应加一次润滑油;
   5.手操前后,应进行切换手柄的自动和手动位置的切换;
   6.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缺陷处理记录;
   7.清扫宜每月一次,保持仪表及附件整洁、完好、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8.执行机构使用的气源,应进行除油、除水等净化处理;
  7.13.3.3 停用
   1. 关断仪表电源开关,关断电源盘内电源开关;
   2.运行中检修,先关闭前后隔离阀;
   3.运行中因检修需拆除接线时,应做好标志并包扎。
   4.长期停用,应关闭气源。
  7.13.3.4 气动执行机构电磁阀
  7.13.3.4.1 检查与检修
   1. 确认被检修电磁阀已停电,工作许可条件满足;
   2.清除设备积灰、积油,补全标牌;
   3 .紧固电磁阀及行程开关(如有损坏则更换);
   4.检查气源管路无漏气。
  7.13.3.4.2 绝缘和线圈电阻检查
   1.拆卸接线,用500V摇表测试该电磁阀线圈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2. 用万用表测线圈电阻值,线圈电阻应符合制造厂出厂指标。
  7.13.3.4.3 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1.恢复接线,检查接线应正确、牢固;
   2.电磁阀送电,远方操作该电磁阀,电磁阀动作应正确可靠,灵活无卡涩,吸合时应无异常声音;
   3.检查行程开关,应动作可靠,正确反映阀门的开、关方向。
  7.13.3.4.4运行维护
   定期检查电磁阀,应完好无损、固定良好,接线牢固、标志清晰、气管路无漏气。变小,从而使可调的最小流量变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