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技术问答 > 详细内容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11/4/14  阅读次数:119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为便于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水中悬浮颗粒在沉淀池内运动规律,HaenCamp提出了理想沉淀池这一概念。理想沉淀池划分为四个区域,即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域及污泥区域,并作下述假定:
(1)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同,水平流速为v
(2)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为u
(3)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4)颗粒一经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
根据上述的假定,悬浮颗粒自由沉降的迹线可用下图表示。
  

  
自由沉淀示意图

  
当某一颗粒进入沉淀池后,一方面随着水流在水平方向流动,其水平流速v等于水流速度。
另一方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方向下沉,其沉速即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U0颗粒运动的轨迹为其水平分速v和沉速u的矢量和。在沉淀过程中,
qv/A——反映沉淀池效力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或称沉淀池的过流率,用符号q表示,
U0=qv/A
q=qv/A
由上式可以看出,理想沉淀池中,U0q在数值上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概念不同:U0的单位是m/hq表示单位面积的沉淀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量,单位是m3m2·h。可见,只要确定颗粒的最小沉速U0,就可以求得理想沉淀池的过流率或表面负荷率。
此外,上式还表明,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水面面积A有关,与池深H无关,即与池的体积v无关。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