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手动、电动或气动葫芦配套使用的水平回转,而不是变幅(俯仰)的旋臂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的型式基本参数、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3768-1996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 T3811-1983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5905-1986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T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9286-198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l3306-1991 标牌
GB/Tll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l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 通用技术条件
3定义
本标准采有下列定义:
3.1 有效半径R
回转中心线与外侧端头的载荷吊具垂直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见图l~图5。
3.2变形长度
有效半径加工作地面至旋臂下侧的高度。
3.3 计算变形
由起重机的白重载荷加上作用在有效半径处的额定起升载荷而在有效半径处产生的计算垂直位移。
3.4 垂直下挠度
额定起升载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而在该处产生的实际垂直位移。
3.5允许下挠度
额定起升载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而在该处产生的最大允许垂直位移.
3.6倾翻力矩
由总载由总载荷(不包括冲击)引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的不平衡力矩及该旋臂起重机的白重力矩和。
3.7 作用在支座上的垂直载荷
旋臂起重机施加的轴向载荷加作用在地基或支座板上的总载荷。
3.8 作用在支承上的载荷
最大倾翻力矩产生的载荷和由于施加的载荷而产生的垂直力。
3.9 回转
起重机臂架和上部结构在垂直轴线上的川转运动。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4.1.1 按产品构造分
4.1.1.1 定柱式旋臂起重机
a)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270。见图1;
b)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2;
c)具有上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3。
由总载荷(不包括冲击)引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的不平衡力矩及该旋臂起重机的白重力矩和。
3.7 作用在支座上的垂直载荷
旋臂起重机施加的轴向载荷加作用在地基或支座板上的总载荷。
3.8 作用在支承上的载荷
最大倾翻力矩产生的载荷和由于施加的载荷而产生的垂直力。
3.9 回转
起重机臂架和上部结构在垂直轴线上的回转运动。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4.1.1 按产品构造分
4.1.1.1 定柱式旋臂起重机
a)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270。见图1;
b)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2;
c)具有上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3。
用在有效半径处而在该处产生的最大允许垂直位移。3.6倾翻力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