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水质监测技术问答(4)
15.什么是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地说来,为了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环境法律,往往将一些具体操作性的规定授权由国务院制定实施细则或者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规章。例如制定环境标准的权力就授予了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环境保护法就明确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其他单行污染防治法中,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环境标准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环境目标和规划的制定,环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都要体现环境标准,或者以环境标准为基础和依据。环境标准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和准则,就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独立的,但它是环境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所谓三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方法标准。所谓两级是指国家和地方两级。 1.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民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制定的,规定其环境要素中所含有害物质或者因素的最高限额的标准。它是环境保护的目标值,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依据环境基准。所谓环境基准,是指当环境中某一有害物质的含量为一定值时,人或者生物长期生活在其中不会发生不良的或者有害的影响。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对人的环境质量基准是年平均值每立方米0.115毫克。因此,当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基准时,是最理想的环境状况。但是,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基准是不同的。环境基准是一个客观的定值,是纯自然科学的概念;而环境质量标准,则虽以环境基准为依据,但须结合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等规定,它是环境保护法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定的环境政策和人的意志。 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所谓环境污染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质量达不到适用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状况。环境质量标准也就是判断排污者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根据。 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或者环境特点而制定的,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最高限额。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它是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手段。 3.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是指为确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的各种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以及关于抽样、分析、试验、监测的方法。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合法的证据必须与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所列的限额数值具有可比性。而可比性只有当两者建立在同一基础上、同一方法上时才成立。因此,判断争执双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办法只能是:检定它们是否是按环保方法标准规定的采样、分析、试验办法得出的和是否是以环保基础标准规定的导则等计算出来的。 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应以环境基准为基础,在考虑区域环境功能、企业类型、技术经济条件等后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国家级污染物排放标准,应以实现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在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特点后,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所谓技术可行性,是指以是否能达到的先进技术为根据;所谓经济可行性,是指企业在采用上述先进技术后能否获利。因此,国家级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我国现有的“平均先进技术”为据制定的,就这种意义上说,它并不是确保环境质量标准的最有力的手段,且它一定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严格化。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省级人民政府只有权为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规定补充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为某特定的区域(如水体、特别功能区)制定。分为两种:一是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规定补充标准;二是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规定严于国家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需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种“依环境特点决定的”排放标准。“依技术经济可行性为根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常用浓度标准来表示;“依环境特点决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则常用总量限额来表示或者将总量限额转化成的浓度来表示。 |
16.环境标准的六类两级指的是什么?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⑴、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它是制订环境政策的目标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制订污染物的控制标准的依据,是评价我国各 地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①保证居民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②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⒁对自然环境无劣化作用。
我国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
①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
②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代替GB 3838–83)
③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82)
④渔业水质标准(TJ 35–79)
⑤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5)
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
⑦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 等
卫生标准
①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
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
③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84)
④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4)
⑤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1979
⑵、污染物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
控制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的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级污染物控制标准有:
废水部分(包括综合排放标准)
a.1工业三废(水、气、渣)排放试行标准(GBJ 4 - 7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88代替GBJ4 –73中废水部分)
a.2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 –83)
a.3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6 –83)
a.4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5 –83)
a.5合成脂肪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7–83)
a.6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8 –83)
a.7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9 –83)
a.8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0 –83)
a.9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1 –83)
a.10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 –83)
a.11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3 –83)
a.12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4–84)
a.13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5 -84)
a.14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 –84)
a.15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9–84)
a.16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1 –84)
a.17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2 –84)
a.18黄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3 –84)
a.19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4 –84)
a.20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 –84)
a.21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1 –85)
a.22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2 –85)
a.23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3–85)
a.2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 4914–85)
a.25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85)
a.26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6–85)
a.27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7–85)
等
大气环境控制标准
(1)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 3841-83)
(2)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842–83)
(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3–83)
(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GB 3844–83)
废渣部分
(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
(2)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GB 5085–85)
3、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
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所以环
境基础标准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做到
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我国已颁布的环境基础标准有:
(1)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39 – 83)
(2)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40 – 83)
4、环境方法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 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法标准有:
(1)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 1496 –79)
(2)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试行) 废气部分 1982,9,1
(3)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试行) 废水部分 1982,9,1
(4)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测量方法(GB 3845 –83)
(5)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GB 3846 –83)
(6)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GB 3847 –83)
(7)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 4918 – 85)
(8)标准噪声源(GB 4129 –84)
(9)硫酸浓缩尾气——硫酸雾的测定——铬酸钡比色法(GB 4920-85)
(10)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4919 –85)
(11)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
(12)工业废气——耗氧值和氧化氮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萘乙二胺比
色法(GB 4921 –85)
(13)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GB 5087 –85)
(14)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GB 5088 –85)
(15)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统一分析方法 1983,7,14
(1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988,5
(17)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1990,12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
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保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环境容量不同,加之国家标准中有些项目并未作规定,所以允许地方环保部门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技术经济条件,制订地方的环保标准。
六类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均有地方级标准。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