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主要致毒作用 |
救治方法 |
酸 |
硫酸、盐酸、硝酸 |
接触:硫酸接触皮肤可造成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吞服: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粘膜 |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
|
氢氟酸 |
局部烧灼感,开始疼痛较小不易察觉;氢氟酸渗入指甲,剧痛。
眼烧伤。 |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将伤处侵入:①0.1%~0.133%氯化苄烷铵水或乙醇溶液(冰镇);②饱和硫酸镁溶液(冰镇);③70%乙醇溶液(冰镇)。上述方法任选一种,①的效果最佳。
大量清洁冷水淋洗,每次15min,间隔15min。 |
强碱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
接触: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
吞服: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 |
迅速用水、柠檬汁、稀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
无机物 |
汞及其化合物 |
大量吸入汞蒸气或吞食二氯化汞等汞盐: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弱、尿少或尿闭甚至死亡。
汞蒸气慢性中毒症状: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侯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腔炎及消化道症状及震颤。
皮肤接触 |
误服者不得用生理盐水洗胃,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送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大量水冲洗后,湿敷3%~5%硫代硫酸钠溶液,不容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