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技术问答 > 详细内容
转贴]2-6 常见化学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与救治方法
发布时间:2009/6/21  阅读次数:68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严重者现场急救处理后速送医院)

名称
主要致毒作用
救治方法
硫酸、盐酸、硝酸
   接触:硫酸接触皮肤可造成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吞服: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粘膜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氢氟酸
   局部烧灼感,开始疼痛较小不易察觉;氢氟酸渗入指甲,剧痛。
   眼烧伤。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将伤处侵入:①0.1%~0.133%氯化苄烷铵水或乙醇溶液(冰镇);②饱和硫酸镁溶液(冰镇);③70%乙醇溶液(冰镇)。上述方法任选一种,①的效果最佳。
   大量清洁冷水淋洗,每次15min,间隔15min。
强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接触: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
   吞服: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
   迅速用水、柠檬汁、稀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无机物
汞及其化合物
大量吸入汞蒸气或吞食二氯化汞等汞盐: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弱、尿少或尿闭甚至死亡。
   汞蒸气慢性中毒症状: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侯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腔炎及消化道症状及震颤。
   皮肤接触
   误服者不得用生理盐水洗胃,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送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大量水冲洗后,湿敷3%~5%硫代硫酸钠溶液,不容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网上真诚交友,打造电厂化学专业论坛!--------欢迎访问[青果园电厂化学专业论坛]!
2006-6-29 21:27:3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hanrugang
[问题求解]版主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高级工(技术员)
发帖:348
经验:534
金币:5338
注册:2006年1月9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砷及其化合物
皮肤接触
吞服: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
粉尘和气体也可引起慢性中毒。
用肥皂和水冲洗,皮炎可涂2.5%二巯基丙醇油膏。
立即洗胃、催吐,洗胃前服新配氢氧化铁溶液(12%硫酸亚铁与20%氧化镁混悬液等量混合)催吐,或服蛋清水或牛奶,导泻,医生处置。
氰化物
   皮肤烧伤。
   吸入氰化氢或吞食氰化物:量大者造成组织细胞窒息,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性中毒:胸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昏迷。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症状、肌肉酸痛等。
   大量水冲洗,依次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洗涤,或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
   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解毒(医生进行)。





网上真诚交友,打造电厂化学专业论坛!--------欢迎访问[青果园电厂化学专业论坛]!
2006-6-29 21:32:57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hanrugang
[问题求解]版主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高级工(技术员)
发帖:348
经验:534
金币:5338
注册:2006年1月9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甲醇
   吸入蒸气中毒,也可经皮肤吸收。
   急性:神经衰弱症状,视力模糊、酸中毒症状。
   慢性:神衰症状,视力减弱,眼球疼痛。
   吞服15mL可导致失明,70~100mL 致死。
   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
   溅入眼内,立即用2%碳酸氢钠冲洗。
   误服,立即用3%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后交医生处置。
芳胺、芳族硝基化合物
   吸入或皮肤渗透。
   急性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溶血性贫血及肝脏损害
   用温肥皂水(忌用热水)洗,苯胺可用5%乙酸或70%乙醇洗
氮氧化物
   呼吸系统急性损害。
   急性中毒:口腔、咽喉粘膜、眼结膜充血,头晕,支气管炎、肺炎、肺肿。
   慢性:呼吸道病变。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有刺激作用;结膜炎、支气管炎、胸痛、胸闷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用2%碳酸氢钠洗眼。




网上真诚交友,打造电厂化学专业论坛!--------欢迎访问[青果园电厂化学专业论坛]!
2006-6-29 21:34:46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hanrugang
[问题求解]版主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高级工(技术员)
发帖:348
经验:534
金币:5338
注册:2006年1月9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硫化氢
   眼结膜、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急性:头晕、头痛甚至抽搐昏迷;久闻不觉其气味更具危险性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
   生理盐水洗眼。
氨气
   严重地刺激粘膜及眼睛
   呼吸新鲜空气、保暖、完全休息,用大量冷水冲洗皮肤。
钡化合物
   溶解性钡盐由吸入吞入中毒。对皮肤腐蚀。
   吞入:服泻药(30克硫酸镁溶于250毫升温水中),立即送医院。
   气体或液体对组织具有强腐蚀性。
   吸入: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休息。嗅稀氨水,饮牛奶。眼:用大量冷水冲洗。
   皮肤: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所有情况下都应立即送医院。
镉盐
   粉尘对肺有刺激。
   吞入呕吐,长期接触使肺和肾受损害。
   移入新鲜空气处,休息。如吞入,洗口,立即送医院。





网上真诚交友,打造电厂化学专业论坛!--------欢迎访问[青果园电厂化学专业论坛]!
2006-6-29 21:37:21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hanrugang
[问题求解]版主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高级工(技术员)
发帖:348
经验:534
金币:5338
注册:2006年1月9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二硫化碳
   高浓度蒸气使人昏迷、精神紊乱和失去知觉。其液体极毒。
   移于新鲜空气处,休息。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
   低浓度使人头痛,太阳穴悸动。高浓度时不省人事。
   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停止呼吸时,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勿给刺激性饮料。
四氯化碳
   吸入气体:头痛、精神紊乱。液体及气体都刺激眼睛、鼻子。使心脏、肝脏、肾及神经系统损伤。能致皮炎。
   移入新鲜空气处,休息。停止呼吸,施行人工呼吸。如皮肤污染,除去污染物,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洗。
氯气
   气体刺激或损伤肺部。引起结膜炎。
   与溴同。
氯仿
   气体具有强麻醉性。催眠、呕吐、神志不清。液体及气体都刺激眼睛。吞入液体可使人严重中毒。
   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安静。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乙醚
   蒸气是强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低浓度使人头昏。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保暖。
铅及其化合物
   吸入粉尘或吞入使体内严重受损伤,是长期积累的剧毒品。
   如吞入,立即洗口、服泻药(30克硫酸镁溶于250毫升水中)。立即送医院。




网上真诚交友,打造电厂化学专业论坛!--------欢迎访问[青果园电厂化学专业论坛]!
2006-6-29 21:41:15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hanrugang
[问题求解]版主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高级工(技术员)
发帖:348
经验:534
金币:5338
注册:2006年1月9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6

甲醛
   刺激眼、鼻、肺;有时头痛。
   呼吸新鲜空气、休息、保暖。接触皮肤:除去污染衣物、彻底冲洗。
   吞入:洗口,饮牛奶,送医院。
草酸
   粉尘刺激呼吸系统。粉尘溶液刺激眼睛。
   吞入:腹内剧痛而虚脱。
   吸入粉尘:呼吸新鲜空气,保暖。
   眼:用大量冷水冲洗。
   吞入:洗口,立即送医院。
苯酚
   气体刺激皮肤及粘膜。固体与皮肤接触,会使皮肤严重灼伤变白。
   呼吸新鲜空气、休息、保暖。
   眼:用大量水冲洗,直至医生到来。  
   皮肤:用水彻底冲洗、涂擦甘油10分钟。
   吞入:用大量水洗口,立即送医院。
苯乙烯单体
刺激眼睛及呼吸器官。液体使眼严重灼伤。
   吸入气体:呼吸新鲜空气、休息、保暖。
   眼:用水洗、送医院。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面向电厂化学专业人士为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是一个公益性非赢利性的网站,无论是驻站作者原创的作品,还是由读者投稿或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有使用必须事先征得原作者同意,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他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