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沉淀池 一、分类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斜流式 二、平流式沉淀池 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区 1.构造 1)进水区 流量均匀分布 可采用配水孔或者缝 给水中,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v<0.15-0.2 m/s2)沉淀区 水力条件要求: 减少紊动性:紊动性指标Re = vR/ν ν:运动粘度提高稳定性:弗劳德数Fr =v2/Rg (Fr 高,表明对温差、密度差异重流和风浪的 抵抗能力强。同时满足的只能降低水力半径R,措施是加隔板 L/B>4, L/H>10 水流速度的控制也很重要 适宜范围:10-25 mm/s(给水) 5-7mm/s(污水) 3)出水区 出水均匀。通常采用:溢流堰(施工难) 三角堰(对出水影响不大)淹没孔口(容易找平)控制单位堰长的出水量:给水:<500 m3/(m d) 初沉:<2.9L/(m s) 二沉:1.5- 2.9 L/(m s)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 ?? 泥斗排泥 靠静水压力 1.5 – 2.0m,下设有排泥多斗形式,可省去机械刮泥设备(池容不大时) ?? 机械排泥 带刮泥机,池底需要一定坡度 虹吸吸泥车 2.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的确定 ?? u0 或T0 由沉淀实验得到 选u0 时,絮凝性颗粒-----池深要与实验柱高相等 选T0 时,无论颗粒的性质如何-------池深要与实验柱高相等 考虑水流的影响 u 设=u0/1.25-1.75 T 设=1.5-2.0 T0 在数值上,q 设=u 设 根据经验: q 设(m3/m2h) T 设(h) 给水处理(混凝后) 1-2 1-3 初次沉淀池 1.5-3 1-2 二次沉淀池(生物膜法后) 1-2 1.5-2.5 (活性污泥法后) 1-1.5 1.5-2.52)设计计算 24?? 以q 来计算 A =Q/q 设 L=3.6 v T;T:水力停留时间 水流流速v=10-25mm/s(给水) 5-7mm/s(污水)宽度B=A/L?? 以T 来计算 计算有效体积V =Q T 选池深H(3.0-3.5m)计算B=V/(LH) L=3.6 v T 校核水流的稳定性,Fr =10-4~10-5 之间。 二、竖流式沉淀池 水流上升速度v 颗粒沉速>v,下沉 ≤v, 沉不下来根据沉淀实验得u0---u 设;v 设≤u 设 沉淀去除率=1-p0 无沉淀资料时,对于生活污水,v 设=1.5- 3 m/h, T 设=1 – 2.0 h 由v 设→A=Q/v 设 注意:A 的算法 →直径φ 由T 设→H=v 设T 设 φ/H<3,使水流接近竖流,φ<10m 注意:中心管的流速不宜太大,<30mm/s 适用于小水深,池深大,但沉淀效果较差 排泥方便,占地小。
三、幅流式沉淀池 1.中央进水幅流式 带刮泥机:中央驱动式 周边驱动式(使用较多) φ=20-30mm,φ>16mm 适用于大水量,但占地大,机械维修,配水条件差 由于水流速度由大――小 颗粒沉降轨道是曲线。 计算:由q 设――A=Q/q 设 H=u 设T 设 u 设:1.5-3m/h; T 设:1.5-2.5h2.向心幅流式 周边进水――中心进水:进水断面大,进水易均匀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 向心式的表面负荷可提高约1 倍。 四、斜板(管)沉淀池 1.原理 沉淀效率=ui/Q/A 在原体积不变时,较少H,加大A,可以提高沉淀效率或提高Q ?浅层理论 1904 年 Hazen 提出 1945 年 Camp 认为池浅为好 1955 年 多层沉淀池产生(Fr 和Re 可以同时满足) 1959 年 日本开始应用斜板 1972 年中国汉阳正式应用 断面形状:圆形、矩形、方形、多边形 除园性以外,其余断面均可同相邻断面共用一条边。 水力半径 R>d/3 ---------斜板 R≤d/3 --------斜管 斜管比斜板的水力条件更好。 材质: 轻质,无毒 纸质蜂窝、薄塑料板(硬聚氯乙烯、聚丙烯) 2.构造 1)异向流 异向流基本参数: θ=60 度,L=1-1.2m板间距 50-150mm 清水区 0.5-1.0 m布水区 0.5-1.0 m u0=0.2-0.4 mm/s, v≤3 mm/sQ 设=ηu0(A 斜+A 原) η:0.6-0.8,斜板效率系数;A 斜:斜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 2)同向流 水流促进泥的下滑,斜角可减少到30-40 度 沉淀效果提高,但构造比较复杂,使用少 Q 设=ηu0(A 斜-A 原) 3)横向流 使用少,结构和平流式沉淀池较接近,易于改造,但水流条件差(Re 大),难支撑 Q 设=ηu0A 斜 3.优缺点 优点:沉淀面积增大,水深降低,产水量增加 q=9-11m3/(m2 h) 平流式q<2 m3/(m2 h) 层流状态Re<200,平流式>500缺点:停留时间短(几分钟),缓冲能力差 对混凝要求高 耗材,有时堵,常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隔油池 五、沉砂池 原理与沉淀池相同。 功能: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 保证措施:流速控制 常用的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 最大流速0.3 m/s, 最小流速0.15m/s最大流量时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 一般30-60s曝气沉砂池: 旋流速度:0.25-0.3 m/s最大流量时的T:1-3min, 水平流速:0.1 m/s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