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核电厂设计分析的管理要求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182  最后更新:2009/10/2 15:17:28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2 15:17:28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核电厂设计分析的管理要求
1 设计

分析在设计过程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BR> 在形成核电

厂质量与安全的诸多环节中,设计是基础。核电厂

设计的一系列质量和安全要求是通过设计管理

,通过采用经过实验和经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艺,通过满足一系列设计基准的要求,通过核电厂

常用的一般设施和各种工况直至严重事故

状态下发挥特定安全功能的各种具体设施的设计控制来实现的。我国关于核电厂设计的现行核安全

法规、导则在其质量保证部分对设计管理有过明确规定[1,2]。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三哩岛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国际核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于多年核安全风险研究

的结果,以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为重点,开始对相关的核安全法规与导则、标准和规范进行新一轮修订。我国核安全法规、导则的修订工作也已启动,并以“技术

政策”的形式补充了新法规、导则出台前必须推行的要求[3]。在新的相关规定中,“设计管理”或者以设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安全管理要求”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与IAEA已经正式颁布的设计安全新标准No.NS-R-1的对应部分相一致[4]。值得注意的是,与现行法规、导则不同,这些新要求不仅出现在质量保证部分,而且系统

地集中地直接出现在关于设计的安全规定中。<BR> 设计是一个从确定设计输入开始,直到发布设计输出文件为止的过程[2]。按照设计管理的新要求,设计单位

不仅应保证各级人员受过适当的培训

,具有合格的技术水平;在设计的各个部门之间,及与用户、供货商、建造者和合同商之间,建立明确的接口;制定并严格执行有效的程序,据此审查、校核和批准所有的安全相关设计;还应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合格的人员、明确的接口、有效的程序是设计过程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良好的安全文化以及与之伴随的质量文化把三个基本要素置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使它们在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有机的机制中高水平地运行

[5]。<BR> 设计分析是使用设计输入并为编制设计输出文件(例如图纸、技术条件和程序、规程

等)产生所需资料

的一系列设计活动[2]。它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中。实践经验表明,设计分析活动通常包括:设计要求的分析;模型、方法、假设的比较与选定;计算及其验证;基于计算机图像与实体模型的模拟分析;经验反馈和其它背景资料的调研与应用

;设计输出的评价与论证等。这些活动产生的资料是编制设计输出文件的基础,为设计输出文件提供技术上与管理上的支持。没有充分的设计分析,就没有合格的设计输出。任何核电新项目

都必须借鉴成熟的设计。但是,任何新项目的设计都不是成熟资料的简单重复。我们在秦山一期、恰希玛一期等核电项目的设计分析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我国核安全“技术政策”的新规定,参照IAEA新版标准的新要求,对设计分析进行再认识,把设计分析的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对确保新建核电厂设计质量满足最新核安全要求是十分必要的。<BR><BR>2 新政策与新标准对设计分析的新要求<BR> 按照我国《新建核电厂设计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技术政策》与IAEA安全标准No.NS-R-1《核电厂安全:设计》的规定,核电厂设计单位在设计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责是:保证设计能满足营运单位的要求,包括有关的任何标准化要求;保证设计考虑了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保证设计符合设计规格书和安全分析;保证设计满足国家

有关监管要求;保证设计满足有效质量保证大纲的各项要求;并保证正确地考虑了任何设计变更的安全性。设计分析是履行这些职责的重要手段。那么,这两个文件规定的新政策与新标准包含了对设计分析的哪些新要求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BR><BR>(1)在核电厂设计中,应该完成完整的核安全分析。这种完整性明确包括了“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事件序列”,并以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为分析的重点。对于需要考虑的各种典型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如果在应对设计基准事故时已有要求,例如系统和设备

的多重性和多样性,那么在应对严重事故时可能需要作进一步延伸的考虑;某些专门的措施如果在某个特定核电厂中不予采取,则必须给出合理的论证说明。<BR>(2)安全评价作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必须在设计和证实性分析活动之间建立迭代过程,而且随着设计计划的进展不断扩大迭代范围、不断提高详细程度,以保证设计是经过反复迭代、不断完善的过程。<BR>(3)为了操作量化的概率安全目标,在新建核电厂的设计中应完成PSA分析。不同设计阶段的分析深度可以不同。在概念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就应完成一定深度的PSA分析,用于对方案

选择进行评估和调整,建立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方面的平衡。考虑到PSA技术的某些不确定性,概率论方法与确定论方法和合理的工程

判断应相互结合、相互迭代。<BR>(4)新一代核电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从已运行核电厂取得的经验反馈和相关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成果,以改善核电厂的可建造性、可维护性、可试验

性、可检查性和可运行性。<BR>(5)新一代核电厂的设计应选用经批准的、最新的或当前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对于用作设计准则的标准和规范必须加以鉴别和评价,以确定其适用性、恰当性和充分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或修改,以保证最后的质量与所需的安全功能相适应。<BR>(6)如果设计采用了未被批准过的设计或设施,或者与现有工程实践有差别,则需要用适当的研究结果来证明其足够安全,在投入使用前应完成足够的试验,在运行中还要适当监测,以证明达到预期的性能。<BR>(7)采用计算机的系统的可靠性应与安全重要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相适应,应使用包括分析和试验的相互补充的开发手段和验证手段来确认达到了所要求的可靠性。当采用计算机的系统应用于保护系统时,应使用质量最高和实践效果最好的硬件和软件,应使整个开发过程(包括设计修改、试验和调试)系统地形成文件和便于审查与确认。<BR>(8)质量保证的有效性,包括制定和实施总的设计质量保证大纲,由每个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更详细计划来支持总的大纲,按照规定的、遵循适用规范标准的程序进行设计和验证。<BR>以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为重点的核安全分析的完整性要求,设计与证实性分析之间反复迭代的要求,PSA分析及其与确定论分析和工程判断相互结合、相互迭代的要求,在设计中充分吸取与充分考虑核电厂建造、运行经验反馈的要求,鉴别和评价标准规范适用性、恰当性、充分性的要求,用适当的研究、试验、监测结果证明新设计达到预期性能的要求,对采用计算机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与确认的要求,设计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要求等,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每一个新建核电厂项目都详加策划的设计分析任务。这些要求把设计分析与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设计分析成为贯穿设计全过程、确保设计满足预期要求的基本手段。从设计过程控制的角度考察,这些新要求的核心是建立设计与设计分析之间的迭代关系。设计与设计分析反复迭代的概念与方法是指导设计人员从事设计活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不懂得这种概念,不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就难以作出优秀的设计。<BR><BR>3 设计分析的控制<BR> 设计分析在设计过程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设计分析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设计分析的计划与组织应按规定的程序在设计策划中建立并在设计过程中完善。应根据设计分析对象在核安全、设备可利用率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上的成熟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确定设计分析的广度、深度和详细程度[6],并生成可作为管理检查依据的关于设计分析的任务与项目、报告与文件的清单,以保证设计分析对相应设计活动的支持是充分的、有效的、完备的。设计分析应覆盖所有重要的设计问题。对于核电厂,安全上重要的设计问题通常包括:辐射防护;物理、应力、热工、水力、地震和事故分析;严重事故状态以及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材料相容性;系统和设备(包括采用计算机的系统)的可靠性;人因问题;在役检查的可达性和适宜性;维护和修理;检查和试验的可接受准则的说明;制造、检查、无损检验的要求等。针对重要的设计问题,可在设计策划中按设计项目列出专题分析清单,有步骤、有控制地开展专题分析。在设计分析中应选用概率论方法作为确定论方法的辅助与补充,按预先规定的要求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完成相应的PSA工作。应根据设计任务的特点与需要确定各类证实性、验证性分析与设计之间的迭代关系,确定迭代分析的范围和详细程度,描述迭代过程,给出迭代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对设计分析的各个环节和各种适用的方式都应制订明确的、具体的控制要求。这里借用上海

核工程

研究设计院

已实施与拟实施的管理规定,针对本文第1节提及的设计分析活动阐明相关的控制要求。<BR><BR>(1)设计要求的分析[4,6]<BR>设计要求的分析可包括:(i)确认或澄清设计目的以及由用户(合同委托方)给出的基本设计参数;(ii)鉴别与评价用作设计准则的标准和规范;(iii)阐明为逐条满足核安全法规总的设计准则[3,4,7]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例如,拟采用与不采用的设计措施及其理由,材料选型与设备选型,假设始发事件的选定,等等;(iv)验证设计输入的完整性、可靠性、正确性和适用性。<BR>(2)模型、方法、假设的比较与选定<BR>在各种类型的分析论证中,模型、方法、假设的比较与选定应充分考虑对特定分析论证对象现实可行的多种可能性,给出比较的过程、范围与结果,对于可调节或在一定区间内变动的参量、条件应分析可能的极限,并根据分析论证的目的按要求给出最可能的或保守的选择。<BR>(3)计算及其验证<BR>应根据设计的需要确定计算项目并确定计算所遵循的准则性文件(核安全法规、导则以及标准、规范、合同要求等);选择适当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保守假设,对用于计算的重要的输入数据的来源或处理作必要的说明;计算结果应包括必要的敏感性分析,对精确度与误差作出估计,对合理性、适应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给出符合验收准则的结论。<BR>(4)基于计算机图像或实体模型的设计分析[6]<BR>基于计算机图像或实体模型的设计分析主要应用于:(i)使可行的结构设计和关键区域的布置能实现;(ii)为设备、管道工程、服务、电厂安全有关部件和系统的间隙和隔离、伤害的防止与避免以及运行和维修的出入,在空间的控制与配置方面提供有形的和可视的支持;(iii)辨别构筑物和电厂部件与系统之间的潜在问题/碰撞和接口;(iv)在设计供方之间的协调;(v)为建造计划和操作者的培训提供支持。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