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温差能资源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056  最后更新:2009/10/3 14:36:20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3 14:30:49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中国温差能资源
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之差的热能。 海洋的表面把太阳的辐射能的大部分转化成为热水并储存在海洋的上层。另一方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1000米的深 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这样,就在许多热带或亚热带海域终年 形成2O°C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电。 除了发电之外,海洋温差能利用装置还可以同时获得淡水、深层海水、进行空调并可以与深海采矿系统中的扬矿系统相结合。因此,温差能装置可以建立海上独立生存空间并作为海上发电厂、海水淡化厂或海洋采矿、海上城市或海洋牧场的支持系统。总之,温差能的开发应以综合利用为主。    海洋温差能转换主要有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两种方式。开式循环系统主要包括真空泵、温水泵、冷水泵、闪蒸器、冷凝器、透平-发电机组等部分。开式循环的副产品是经冷凝器排出的淡水,这是它的有利之处。 闭式循环系统不以海水而采用一些低沸点的物质(如丙烷、氟 利昂、氨等)作为工作介质,在闭合回路内反复进行蒸发、膨胀、冷凝。因为系统使用低沸点的工作介质,蒸汽的工作压力得到提高, 同时可以大大减小装置,特别是透平机组的尺寸。但使用低沸点工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温差能利用的最大困难是温差太小,能量密度太低。温差能转换的关键是强化传热传质技术。同时,温差能系统的综合利用,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问题。

    我国南海海域辽阔,水深大于8OO米的海域约140~150万平方公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强烈,是典型的热带海洋,表层水温均在25°C以上。5OO~8OO米以下的深层水温在5°C以下,表深层水温差在2O~24°C,蕴藏着丰富的温差能资源。据初步计算,南海温差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19~1.33X 1O19千焦耳,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能量(热效率取7%)约为(8.33~9.31)X 10 17千焦耳,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潜力(工作时间取5O%,利用资源10%)装机容量达 13.21~14.76亿千瓦。 我国台湾岛以东海域表层水温全年在24~28°C,5OO~80O米以下的深层水温在5°C以下,全年水温差2O~24°C。据台湾电力专家估计,该区域温差能资源蕴藏量约为2.16X1O14千焦耳。 我国温差能资源蕴藏量大,在各类海洋能资源中占居首位,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尤其是南海中部的西沙群岛海域和台湾以东海区,具有日照强烈,温差大且稳定,全年可开发利用,冷水层离岸距离小,近岸海底地形陡峻等优点,开发利用条件良好,可作为我国温差能资源的先期开发区。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