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国地热能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2  浏览数:2288  最后更新:2009/10/3 15:07:55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3 15:06:23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我国地热能
我国地热能发展预测

根据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现状、资源潜力评估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地热产业规划目标、任务分近期1999~2000,中期2OO1~2OO5,远期2OO6~2O1O三个阶段。

一、2O1O年长期目标与任务

1.高温地热发电装机达到75~1OO兆瓦。主要勘探开发藏滇高温地热2OO~25O℃以上深部热储。力争单井地热发电装机潜力达到1O兆瓦以上,单机发电装机1O兆瓦以上。

2.地热采暖达到 2200~ 2500万平方米。主要在北方京、津、冀地区,环渤海经济区,京九产业带,东北松辽盆地,陕中盆地,宁夏银川平原地区发展地热采暖、地热高科技农业,建立地热示范区。单井地热采暖工程力争达到15万平方米。

二、2OO5年中期目标与任务

1.高温地热发电装机达到4O~5O兆瓦。主要在西藏羊八井开发利用已有深部高温热储,使ZK4001地热井得以利用(温度25O℃以上,发电装机10兆瓦);积极建设西藏羊易地热电站,拟定装机12兆瓦;在滇西腾冲高温地热田力争完成25O℃以上l~2 口地热生产井施工,发电装机潜力12兆瓦以上。

2.地热采暖达到1500万平方米。主要在京津冀,京九沿线的山东西部,松辽盆地的大庆地区建立地热示范区。单井地热采暖达 1O~15万平方米,单个地热采暖区5O~1OO万平方米。在已开发的地热田建立生产回灌系统。

三、2000年近期目标与任务

1.高温地热发电。主要在羊八井地热电站,对现有地热发电装备进行完善、优化,稳发25兆瓦;力争利用ZK4001孔高温地热流体,增发、满发,达到总装机3O兆瓦;努力完成滇西腾冲高温地热井施工,打出25O℃地热流体,力争发电装机潜力达到12兆瓦。

2.地热采暖达到95O万平方米。主要在京津地区、京九沿线的山东西部,松辽盆地的大庆地区,完善、优化已有地热供热工程,选点建立示范区。

总之至201O年地热开发利用总量:地热发电装机达到75~ 1OO兆瓦,地热采暖达到2500万平方米。热能利用总计约相当于1500万吨标准煤当量。

四、存在的障碍

1.地热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工程、项目适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没有完成改变,影响地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化解风险的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影响投资者、开发者的信心,影响了地热产业发展。

3.系统的技术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尚不健全和完善。

2009/10/3 15:07:16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我国地热能年利用量居世界第一位
新华社济南6月13日电  (记者吕福明)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介绍,目前我国年利用地热能约4.45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    据国土资源部提供资料,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热水资源量每年约67亿立方米,折合3283万吨标准煤。我国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的横断山脉一线。目前,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88%集中在西藏。其中,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稳定运行了近30年,羊易乡地热电站也将于近期开始兴建。

    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近年来引起社会的重视。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除青海、云南、贵州等少数省区外,其他省区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全国已安装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源热泵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亿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来源:经济日报

2009/10/3 15:07:56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我国地热能发展现状
一、技术现状

    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热勘探技术方法、评价方法;地热开发利用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已有资质实体;设备基本配套、国产化、有专业制造厂商;监测仪器基本完备并国产化。

二、产业化现状

    概括全国地热开发利用规模、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可以认为:

1.地热发电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国内可以独立建造3O兆瓦以上规模的地热电站,单机可以达到10兆瓦。电站可以进行商业运行。

2.地热供热产业。全国已实现8OO万平方米,在天津地区单个地热供暖小区面积已达8O~1OO万平方米。开发利用和科学技术水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示范点、示范区可以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但总体上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正在由粗放转入集约。

3.地热钻井产业。目前已具备施工5000米深度的地热钻探工程条件和水平,在华北地区,从事地热钻探的3200米型钻机就有15台套,形成全国最大的地热钻探群体,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地热能力,并开始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地热监测体系、生产与回灌体系正逐步完善和建立,但当前正处在试验研究阶段,尚没有形成工业化运行。

5.地热法规和标准尚需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地下、地面工程设施、施工,需尽快完善和建立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培育专业化施工(从地下到地上)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市场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程度加强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地热市场的需求相当强劲,如在中国北方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亟需大规模开发地热,以解决城镇供热为主的开发利用问题,干旱的西北高原和城市地区也急需开发热矿水以开拓市场、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紧密与当地地缘经济发展相结合,每年以1O%的速度适度发展地热温室种植、养殖。热矿水医疗保健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市场预测情况为:

1.近中期(2OO1~2OO5年):地热发电,15~25兆瓦,累计4O ~5O兆瓦;地热采暖,700~8OO万平方米,累计1400~1500万平方米;

2.远期(2OO6~2O1O年):地热发电,25~5O兆瓦,累积65~ 1OO兆瓦;地热采暖,8OO~1000万平方米,累积2200~2500万平方米。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