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040  最后更新:2011/3/13 12:33:45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1/3/13 12:29:44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1



、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资料比较。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细小,水体浑浊。且不易沉淀,则说明混凝剂投药是不够。若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矾花,这说明混凝剂投药量过大,使矾花颗粒异常长大,但不密实,不易沉淀。









2



、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来确定最佳混凝条件。例如:当水量或水中



SS



浓度发生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当入流污水水温或



pH



值发生变化,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当入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亦应及时调整混凝剂或助凝剂。









3



、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梯度



(G)



核算其有问题时应用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水量。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时,由于流量减少,流速降低,会导致混合强度不足。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机械混合方式,也有类似情况,此时应加强运行的合理调度,尽量保证混合区内有充足的流速。对于水力式絮凝反应池亦一样,应通过流量调整来保证其水流速度。









4



、应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少,池内流速增加使瓜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









5



、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过大,打碎矾花,沉淀困难。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









6



、沉淀池应合理确定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排泥。否则沉淀池内积存大量污泥,会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淀池内流速过大。









7



、应加强巡查,确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否则沉淀池出水不均匀造成池内短流,将破坏矾花的沉淀效果。









8



、应经常观察混合、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









9



、定期清洗加药设备,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池壁,防止藻类滋生。









10



、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必要时应予以更换,以保证计量准确。









11



、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防止药变质失效。对硫酸亚铁尤其应注意。用药应贯彻“先存后用”的原则
















12



、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









13



、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引自《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操作手册》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