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膜分离技术——超滤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142  最后更新:2009/9/26 21:47:48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9/26 20:02:54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膜分离技术——超滤

1960

年,在

Loeb-Sourirajan

试制成功不对称

RO
CA

膜的影响下,

1963



Michaels

开发了不同孔径的不对称

CA

[size=10.5pt]超滤





[size=10.5pt]膜

,基于


CA

膜物化性质的限制,

1965

年开始,不断有新品种的高聚物[size=10.5pt]超滤





[size=10.5pt]膜

问世,并很快商品化,

1965



1975

年是

UF

大发展的阶段,膜材料有无机材料

(

如氧化铝、二氧化锆等

)

,合成高分子材料:聚砜、聚酰胺、醋酸纤维素、聚醚砜、聚丙烯晴等。



工作原理









利用膜表面孔径机械筛分作用,膜孔阻塞、阻滞作用和膜表面及膜孔对杂质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和微粒。一般认为主要是筛分作用,其有效分离范围为

0.005-0.1

μ

m

的粒子或大分子,操作静压差为

0.2-1MPa









说明: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超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的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超滤膜进人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液形式排出。



工业应用





1)


食品工业,如乳制品工业,果汁饮料和酒类的加工;



2)


生物工程,如酶的精制,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分离;



3)


环境工程,如在纺织、造纸、金属加工中废水的处理;



4)


医疗卫生,如血液、腹水的超滤净化,人体生长激素提取等。



超滤膜和膜组件





超滤膜: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膜和聚砜膜





超滤的膜组件(同反渗透组件):分为,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组件



浓差极化






1.

概念

:溶液在膜的高压侧,由于溶剂和低分子物质不断透过超滤膜,结果在膜表面溶质(或大分子物质)的浓度不断上升,产生膜表面浓度与主体流浓度的浓度差,这种现象称为膜的浓差极化。







2.


影响

:发生浓差极化时,由于高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在膜表面截留会形成一个凝胶层。有凝胶层时,超滤的阻力增加,因为除了膜阻力外,又有凝胶层的阻力,在给定的压力下,凝胶层势必影响水透过超滤膜的通量。






3.

减缓措施

:一是提高料液的流速,控制料液的流动状态,使其处于紊流状态,让膜面处的液体与主流更好地混合;二是对膜面不断地进行清洗,消除已形成的凝胶层。





影响因素








料液流速、操作压力、温度、运行周期、进料浓度、料液的预处理、膜的清洗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