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核电安全性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935  最后更新:2009/10/2 15:29:34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2 15:29:34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核电安全性
(一)核电

站安全吗?一提起核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杀伤力大、破坏性强的原子弹。由于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它曾在日本的广岛、长崎肆虐,加之战后两个超级大国长期进行核军备竞赛和核恐怖宣传,使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赛过“凶神恶煞”。  因受原子弹恶名声的株连,人们对它的同宗──和平利用核能的各种装置

,如核电站

、核供热堆等,也产生了误解而心存余悸。尤其是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发生了重大事故

,不少人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更是谈虎色变。他们甚至在核电站和核炸弹之间划上等号。其实这是由于对核电站不了解造成的。  原子弹发生爆炸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高浓度的裂变物质──含量在90%以上的铀255或钚239;二是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

。而核电站和核供热装置的心脏──核反应堆所用的核燃料是低浓度的裂变物质,铀含量在3%左右;不仅没有引爆装置,而且自身还有一整套安全控制系统。没有引起爆炸的内因和外因,因此不会发生爆炸。  那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怎么回事呢?这主要和放射性物质外逸有关。因为核反应堆设计

的工作条件不稳定,温度

自控能力差,产生了功率骤增,燃料烧毁,堆壳破坏。使作为减速剂的高温石墨与空气接触发生猛烈燃烧,防护装置破坏,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造成约30人死亡的灾难性事故。这些情况在压水反应堆就不会出现。  目前世界上多数裂变反应堆是压水堆。我国浙江省秦山核电站,广东

省大亚湾

核电站以及清华大学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

的壳式供热堆都是压水堆。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压水堆中有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是将核燃料制成粉笔头大小的二氧化钠陶瓷块;这些陶瓷块再叠放在第二道屏障──密封的锆包壳内,制成燃料棒。棒与棒之间是循环水,含铀陶瓷块可耐2800℃的高温,既不会烧成灰烬,也不会熔化,98%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会保留其中而不外逸。  燃料棒组成的堆芯及换热器密封在钢制压力壳内,形成第三道屏障。压力壳外面是厚1米左右的钢制安全壳,这就是第四道屏障了。即使压力壳万一泄漏,带放射性的冷却水也会被限制在安全壳内。因此,人们根本不用担心放射性物质外逸造成危害。切尔诺贝利悲剧不会在这些核反应堆重演。  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

局。我国的秦山核电站已于1989年4月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组进行的“运行前安全评审”,他们对秦山核电站工程

是肯定的,认为是高标准的。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只要认真对待,是可以解决的。
      (二)核电站的安全性 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核燃料中有效成分是铀-235,铀-235同样也是原子弹中的核炸药,那么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不必担心,绝没有这种可能性! “啤酒烧不着” 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却不能点燃一样。原子弹同样是一项高技术

产品,形成核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原子弹必须用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爆炸力在瞬间精确在改变核装料的开头或位置,才能形成不机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发生核爆炸。这种苛刻的条件,在核电站里是不可 能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在安全的特性。更何况核反应堆还有多重的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反应堆不会失控。核电站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有害影响约在100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阿尔法射线(α)、贝塔射线(β)和伽玛射线(γ)。以后 证明阿尔法射线是氦原子,流贝塔射线是电子,流类似的 还有宇宙射线、中了射线等,统称粒子辐射。伽玛射线是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类似的还有X射线等,统称电磁辐射。辐射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

是希沃特。简称希。1毫希沃特等于千分之一希沃特核电站和日常生活辐照水平的对比从一次全身大剂量辐射照射对身体的影响表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对放射性损伤有自然抵抗和恢复能力。人体能够耐受一次0.25希沃特的集中照 射而不致遭到损伤,但是国家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身体健康,规定了特别严格的限值,即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 每年不超过0.05希沃特,核设施周围居民每年不超过0.001希沃特,也就是每年不超过1毫希沃特,核电站对人造成的实际剂量比上述限量要小得多。中国

核工业总公司为核电站规定的管理

标准,对周围居民的照射不得超过0.25毫希沃特/年。
      (三)中国的核电站很安全 核电站容易爆炸吗?许多人有这种担心。原子弹会爆炸,这是众所周知的。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反应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核燃料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链式反应放出能量。很多人就以此认定核电站也一定会爆炸。这是没有根据的。打个比方,啤酒和高度白酒都含有乙醇,但啤酒不能燃烧,而高度白酒却能燃烧。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区别就像啤酒和白酒的区别一样。在原子弹中,利用高效炸药的聚心爆炸,将两块或多块浓缩度为90%以上的高纯度核装料,在极短时间内,从两面或四面八方积压在一起,所以核装料的密度极高;而在核电站的反应堆内,以压水堆为例,它的核燃料的浓缩度只有3%,而且与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成为二氧化铀,相对稳定。在原子弹中,核装料之间没有其他物质;在核电站中,这些密度已经很低的核燃料,又装在锆包壳内,锆包壳则浸泡在大量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水中。由于核材料的密度不同,加上对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反应堆采取相反的设计措施,来加快或减慢其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使两者链式反应速度可以相差几千万倍。所以,原子弹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爆炸,形成极高的温度和强烈的冲击波,造成巨大的破坏;反应堆则不能。此外,核电站里的放射性物质也不会轻易跑出来。核燃料在反应堆里裂变时,放射性会增强10亿倍以上。因此,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是有很大潜在危险的。但是,它有好几道安全屏障,放射性物质是不会跑出来的。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写信问我,在核电站工作会不会有危险。我告诉他,我本人从事核工作很多年,现在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在中国核电站工作的人没有一个因为放射性物质而得病的。以压水堆为例,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核燃料本身,第二道是核燃料组件包壳,第三道是压力容器,第四道是安全壳。放射性是很难逾越四道关卡跑出来的。 1978年美国

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出现过一次大事故。由于反应堆失去冷却水,部分核燃料熔化,有少量放射性物质从第三道屏障———反应堆压力容器逸出。但由于有安全壳,扩散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少。只有核电站厂房附近的人,在当时受到了相当于一两次X光体检

照射的剂量,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所以有放射性物质大量跑出来,是由于它没有像中国压水堆那样的压力容器及安全壳,爆炸后飞出的核燃料碎块,散布到厂房周围,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