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运行电压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一次电流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
18.3.3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正常运行中的检查。
1)互感器绝缘瓷套应清洁完整,无裂纹破损及放电现象和放电痕迹。
2)油色正常,油位在正常范围内。
3)外壳清洁无渗油、漏油现象。
4)各部分连接牢固无过热,互感器内部无异常音响。
5)二次接线及端子箱应清洁,无松动放电现象,PT二次保险应良好。
18.4 避雷器及电力电缆
18.4.1 避雷器除定期检查试验工作外,全年应投入运行。避雷器检修后应由高压试验人员书面交待试验和绝缘电阻及能否投入运行。
18.4.2 每次雷击或系统发生故障后,应对避雷器进行详细检查,并将放电次数的指示数值记入避雷器动作记录薄。
18.4.3 避雷器正常运行中的检查
1)瓷套清洁、无裂纹破损及放电现象。
2)引线无断股或烧伤痕迹。
3)各接头无松动或过热现象。
4)均压环安装牢固,无错位歪斜现象。
5)接地装置应良好,记数器指示应为零位。
18.4.4 电力电缆投入运行前应测量绝缘电阻,1KV以下电缆使用1KV摇表测量,其值不应小于10MΩ,6KV以上电缆使用2.5KV摇表测量,其值不应小于400MΩ。
18.4.5 电缆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但不满一个月,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有疑问时,须用直流高压试验,检查绝缘是否良好。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必须用直流高压试验,其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一半电压,时间一分钟。停电超过试验周期的,必须做标准预防性试验。
18.4.6 电缆线路的油压示警系统每年用500V摇表测试一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
18.4.7 电力电缆运行中工作电压不应高于额定电压的15%。
18.4.8 电缆一般不得过负荷。事故时,电缆允许过负荷,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低压电缆允许过负荷10%,6-10KV电缆允许过负荷15%,但均不得超过2小时。
2)电缆间歇过负荷,必须在前一次过负荷十到十二小时后,方允许过负荷。
18.4.9 电缆长期允许温度如下表14:
表14 电缆长期允许温度
额定电压
电缆种类 |
3KV以下 |
6KV |
10KV |
20-35KV |
110-330KV |
天然橡皮绝缘 |
65 |
65 |
|
|
|
粘性纸绝缘 |
80 |
65 |
60 |
50 |
|
聚氯乙烯绝缘 |
65 |
65 |
|
|
|
垡蚁┚?/DIV> |
|
70 |
70 |
|
|
交联聚乙烯绝缘 |
90 |
90 |
90 |
80 |
|
充油纸绝缘 |
|
|
|
75 |
75 |
18.4.10 电缆的检查
1)电缆接头连接牢固无过热现象。
2)电缆头应清洁,无渗漏油现象。
3)电缆温度不应超过规定,无鼓包流胶现象。
4)电缆沟道应清洁,无积水。电缆支架完整,放置整齐,无挤压损伤。电缆竖井沟道通风,排水、照明和消防设施是否完善。
5)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及电缆的铠甲、铅包和金属接头盒均应良好接地。
1) 电缆隧道、竖井、夹层内的灭火设施齐全、完整。
19 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19.1 开关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19.1.1 SF6开关在运行中,SF6气体压力应为0.5MPa,当气压降低到0.45MPa时,应发出SF6气压低信号,运行人员立即到就地检查SF6气体的实际压力,如果没有明显漏气现象,应立即通知检修补气。如果压力继续下降到0.4MPa时,SF6气压低闭锁跳合闸“信号”发出,应立即取下操作保险,进行补气和查堵漏气。
19.1.2 如果出现突发性大量漏气,应立即取下开关操作保险,申请停电检查处理。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检查SF6漏气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佩戴防毒面具,并有监护人在场,谨防意外中毒事故的发生。
19.1.3 运行中SF6开关空气压力应保持在1.5MPa,当空气压力降低到1.45MPa时空压机应启动;当气压上升到1.55MPa时空压机应停止。如果发生泄漏不能消除,当气压降低于1.2MPa时,闭锁跳合闸信号发出,应立即取下开关操作保险,并通知检修处理。
19.1.4 CY-Ⅲ液压机构压力异常的处理
1)当油压低于21.57MPa时,油泵应启动运行,如果油泵不能自动补压,应检查电源和保险是否良好。若保险熔断,应立即更换,启动油泵补压,若属微动开关接触不良。应立即通知检修处理。
2)当油压高于22.3MPa油泵不能自动停止时,应立即断开油泵电源,通知检修处理,并泄油压到允许范围。
3)当油压低于17.16MPa时,应设法启动油泵补压,必要时手按直流接触器补压至22.26MPa,通知检修处理,若无法补压,应立即汇报值长、单元长、取下油泵电源保险和开关操作保险,并采取防止开关慢分的措施。
19.1.5 SW6少油开关本体漏油到油位下限时,应申请停电,通知检修处理,当开关油位已看不见时,应汇报值长,联系一厂拉开1124(220)开关,将1102开关撤运,通知检修处理。
19.1.6 开关拒绝分合闸的检查
1)合闸控制回路的电源是否正常,保险是否接触良好,回路有无断线,控制电源开关是否跳闸。
2)控制开关,同期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同期合闸时,同期回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因同期装置闭锁引起。
4)“远方”、“就地”开关是否与操作相对应。
5)辅助接点是否接触良好,机构是否损坏或卡涩。
6)是否因气压、液压机构液压异常而引起闭锁。
7)合闸闭锁继电器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8)防跳继电器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9)合闸继电器、合闸线圈是否断线,辅助接点接触不良,合闸保险是否熔断。
10)辅机电源开关是否因热工接点或电气联锁接点闭锁引起。
19.1.6 开关拒绝跳闸的检查
1)跳闸回路电源、保险是否良好。回路有无断线,控制电源开关是否跳闸。
2)控制开关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3)远方就地开关是否与操作相对应。
4)辅助接点是否接触良好,机构是否损坏或卡涩。
5)是否因SF6气压,液压机构油压及空气压力异常而引起闭锁。
6)闭锁继电器是否动作,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7)跳闸继电器,跳闸线圈是否断线、烧坏,各连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19.1.8 开关在运行中发生下列现象时,经值长同意,将开关撤运后处理。
1)操作机构油压、气压降低至闭锁值以下,且无法带电修复时。
2)SF6气体泄漏至闭锁值以下,且无法带电补气或堵漏时。
3)开关瓷套损坏,严重放电、漏油或漏气时。
4)各引线、接点松动过热发红时。
5)二次设备损坏,影响断路器正常运行时。
19.1.9 当330KV开关发生非全相分、合闸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1)正常运行中,中间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开关的非全相保护应动作跳开三相。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应手动拉开非全相开关。如果开关拒绝分闸,应合上非全相开关。如果开关拒绝合闸,应采用并联旁路法隔离故障开关或停机停线路处理。
2)正常运行中,母线侧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应立即手动拉开非全相开关。如果开关拒绝分闸,应立即合上非全相开关。如果开关拒绝合闸,应拉开与拒动开关在同一母线的所有开关后,拉开拒动开关两侧刀闸,通知检修处理。
3)发电机在并网或解列时,母线侧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应立即手动拉开非全相开关。如果非全相开关拒动,应立即拉开与拒动开关在同一母线的所有开关后,拉开拒动开关两侧刀闸,通知检修处理。
4)发电机在并网或解列时,中间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应按第1条原则处理。
5)发电机运行中事故跳闸时,中间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或开关拒动时,失灵保护应动作跳开与拒动开关相邻的开关。如果失灵保护拒动,应立即拉开线路母线侧开关,由线路后备保护跳开对侧开关。如果线路保护拒动,应立即汇报调度要求拉开线路对侧开关。
6)发电机运行中事故跳闸时,母线侧开关发生三相不一致,如果非全相保护未动作或开关拒动,失灵保护应动作启动母差保护跳开与拒动开关在同一母线的所有开关。如果失灵保护拒动,应立即手动拉开与拒动开关在同一母线的所有开关后,拉开拒动开关两侧刀闸,通知检修处理。
19.2 母线与刀闸
19.2.1 母线与刀闸过热的处理:
1)当母线与刀闸温度超过70℃时,应倒换备用设备后停运,通知检修处理。
2)如无备用设备时,应调整负荷,合理安排厂用辅机运行方式,减少过热母线和刀闸负荷电流,使其温度降至70℃以下。
3)采取临时降温措施,申请停电处理。
19.3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19.3.1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消失现象及处理
现象:
1)“电压回路断线”信号发出。
2)相应的电压表指示降低或至零。
3)相关的有功表、无功表指示降低或到零。
4)电压监视继电器的信号掉牌落下.
处理:
1)判明故障电压互感器,并以电流表监视运行。
2)检查电压监视继电器回路有无短路、开路,二次开关及保险是否跳闸或熔断。
3)二次开关跳闸或保险熔断可以试送一次,不成功时,应查明原因,并通知检修处理。
4)必要时停用有关保护。
5)若是一次保险熔断,应停电测量绝缘,必要时通知检修鉴定直流电阻。
19.3.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现象:
1)电流互感器本体声音异常,有放电声。
2)开路处发生火花放电。
3)相应的电流表,有功、无功表指示到零。
4)相应的保护信号发出。
处理:
1)立即汇报。必要时停用有关保护,通知继电保护人员。
2)根据现象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进行检查,确定开路点。
3)若系CT端子松动,应立即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紧固松动端子。
4)若开路处无法带电处理,应申请停电处理。
5)若二次开路引起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后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19.4 电力电缆
19.4.1 电缆着火的处理
1)立即切断电源
2)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当电缆沟内电缆着火时,灭火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4)灭火时,禁止用手接触不接地金属。电缆钢架或者移动电缆。
19.4.2 遇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
1)电缆爆炸、冒烟、着火。
2)绝缘击穿接地放电。
3)危及电缆安全运行。
第六篇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
20 直流系统概述与技术规范
20.1 设备概况
20.1.1 我厂#5、6机单元各装设一套相互独立的直流系统,作为机组的控制,保护及动力等直流电源。
20.1.2 每套直流系统由三台KVA41—200/315型可控硅整流装置,两组GF—1200型铅酸蓄电池,两组直流母线,一台FD—1型蓄电池放电装置,直流Ⅰ段装设有ZDJ-Ⅳ智能型绝缘监察装置,直流Ⅱ段装设有ZXJ—1型绝缘监察装置及两套SGJ型闪光装置等设备构成。
20.1.3 两段母线间设有两组母联刀闸,母联刀闸与相应的蓄电池刀闸间设有机械闭锁装置,从而避免了两组蓄电池的并列运行。
20.1.4 KVA—41型可控硅整流装置配置有如下保护:
1)直流过电压
2)直流过电流
3)快速保险熔断
保护动作后装置跳闸,相应的故障信号灯亮,并向集控发出“直流系统故障”信号。
20.2 设备概况
20.2.1 蓄电池组规范
型号 |
GF-1200 |
放电终止电压(V) |
1.8 |
10小时放电容量(AH) |
1200 |
每套电瓶组数 |
2 |
10小时放电电流(A) |
120 |
每组电瓶个数 |
107 |
单只电瓶电压(V) |
2 |
使用地点 |
集控 |
20.2.2 可控硅整流器规范
型 号 |
KVA41-200/315 |
自动稳压精度 |
≤±2% |
输入电压(V) |
380 |
自动稳压精度 |
≤±5% |
输出电压(V) |
230 |
额定功率(KW) |
63 |
输出电流(A) |
200 |
自动稳压范围(V) |
220~254V |
手动调压范围 |
195~315 |
生产日期 |
93.10 |
自动稳流范围(A) |
40~200 |
制造厂家 |
青岛整流器厂 |
21 运行维护与检查
21.1 正常运行方式
21.1.1 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为
1)两段母线分列运行,母联刀闸均拉开;
2)#1浮充机与I组蓄电池以浮充方式并联运行在Ic母线上;#1浮充机除带Ic母线负荷外,同时向I组蓄电池浮充电。
3)#2浮充机与Ⅱ组蓄电池以浮充方式并联运行在Ⅱc母线上;#2浮充机除带Ⅱc母线负荷外,同时向Ⅱ组蓄电池浮充电。
4)主充机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1.1.2 集控直流主充机作为Ⅰ、Ⅱ组蓄电池充电电源,同时作为两套浮充机的备用设备。当任一台浮充机故障退出运行时,主充机可代其运行。
21.1.3 浮充机或主充机以“浮充”方式运行时,当交流电源失去超过5分钟,在交流电源恢复后,设备将自动转入“均充”方式,向蓄电池组进行定电压——恒电流充电,经设定时限后设备自动转入“浮充”方式运行,如需提前返回“浮充”状态可按“复位”键实现。
21.1.4 直流系统所供的控制及保护电源均由两段母线双路供电,解列点一般设在双路馈线所代负荷均衡处。
21.1.5 直流系统运行规定:
1)两组蓄电池及两组浮充机不能并列运行。
2)硅整流装置必须与蓄电池组并列运行,不能单独作为电源向负载供电。
3)正常运行时,不在同一母线上的负荷,禁止在负荷侧并环。
4)当两段母线均有接地信号时,禁止将母线并列。
21.2 运行监视与维护
21.2.1 直流母线电压正常应保持在230V,允许变化范围为225~235V。
21.2.2 浮充机的输出应同时满足母线电压及蓄电池浮充电流的要求。蓄电池组正常浮充电流为1A,浮充状态的单只蓄电池电压应为2.1~2.2V。
21.2.3 蓄电池专责人员要负责蓄电池的定期充、放电及日常维护工作,一般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充、放电工作。
21.2.4 蓄电池定期检查项目
1)蓄电池的电压,电解液比重及温度正常。
2)极板颜色正常,无断裂,弯曲,短路,生盐和有机物脱落等现象。
3)各电瓶应清洁,液面应高于极板10~20毫米。
4)充电中的蓄电池,电解液温度不得高于45℃,若超温时应减沙充电电流。
5)各电瓶接头应连接紧固,无腐蚀现象。
6)蓄电池室照明,通风机应完好,室温不得高于40℃,且室内无刺激性气味。
21.2.5 直流母线绝缘监察装置用以监察直流母线的运行电压及对地绝缘情况,当装置动作报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21.2.6 电气运行人员对直流系统除接班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外,每班还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1.2.7 直流系统正常检查项目如下:
1)系统运行方式正确,各信号灯及表计指示正常。
2)直流母线电压及蓄电池浮充电流正常。
3)硅整流装置运行状态正常,装置无异音,过热及放电等
现象。
4)直流系统各装置接头,连接、保险、刀闸等接触良好,
无松动及过热现象。
5)测量系统绝缘情况,应无接地现象。
6)闪光装置试验良好,检查母线绝缘监察装置各功能正常。
7)配电室通风、空调、照明状态良好,室温正常。
22 直流系统的运行操作
22.1 浮充机与主充机操作
22.1.1 集控#1浮机撤运,主充机代浮充机运行:
1)查主充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切主充机DK刀闸至“稳压”侧;
3)切主充机K2开关至“自动”侧;
4)切主充机K1开关至“稳压”侧;
5)查主充机电压电流凋节电位器在反时针最终;
6)合上主充机出口刀闸ZD1;
7)按下主充机合闸按钮QA;
8)调主充机电压电位器使电流等于负荷电流;
9)反时针调#1浮充机电压电位器至最终;
10)按下#1浮充机跳闸按钮TA;
11)取下#1浮充机操作和信号保险;
12)拉开#1浮充机电源开关;
13)拉开#1浮充机出口刀闸FD1;
14)取下#1浮充机出口直流保险;
15)拉开#1浮充机交流电源刀闸;
16)取下#1浮充机交流电源保险。
22.1.2 集控#1浮充机加运,主充机转入备用:
1)查#1浮充机已恢复备用;
2)合上#1浮充机出口刀闸FD1;
3)切#1浮充机DK刀闸至“稳压”侧;
4)切#1浮充机K2开关至“自动”侧;
5)切#1浮充机K1开关至“稳压”侧;
6)查#1浮充机电压电流调节电位器至反时针最终;
7)按下#1浮充机合闸按钮QA;
8)调#1浮充机电压电位器使电流为负荷电流;
9)反时针调主充机电压电位器至最终;
10)按下主充机跳闸按钮TA。
11)拉开主充机出口刀闸ZD1。
22.2 蓄电池充电操作
22.2.1 主充机向Ⅰ组蓄电池充电
1)联系机、炉、热工各专责停运直流Ic所接负荷;
2)拉开直流Ic各负荷开关和刀闸;
3)反时针调#1浮充机电压电位器至反时针最终;
4)按下#1浮充机跳闸按钮TA;
5)拉开浮充机出口刀闸FD1;
6)拉开I组蓄电池刀闸XD1;
7)查Ic电压为零;
8)合上直流Ic母联刀闸LD1,查母线电压正常;
9)合上直流Ic各负荷开关及刀闸;
10)调#2浮充机输出电压正常;
11)查主充机处于良好备用中;
12)切主充机DK刀闸至“稳流”侧;
13)切主充机K2开关至“自动”侧;
14)切主充机K1开关至“稳流”侧;
15)查主充机电压、电流调节电位器在反时针最终;
16)合上主充机出口刀闸ZD1;
17)按下主充机合闸按钮QA;
18)调主充机输出电流至需要值。
22.2.2 Ⅰ组蓄电池停止充电恢复运行
1)反时针调主充机电流电位器至最终;
2)按下主充机跳闸按钮TA;
3)拉开主充机出口刀闸ZD1;
4)查蓄电池电压正常。
5)联系机、炉、热工各专责停运直流Ic所接负荷;
6)拉开直流Ⅰc负荷开关和刀闸;
7)拉开直流Ⅰc母联刀闸LD1;
8)查直流Ic电压为零;
9)合上I组蓄电池刀闸XD1;
10)查直流Ic电压正常;
11)恢复直流Ic负荷供电;
12)查#1浮充机处于良好的备用中;
13)查#1浮充机DK刀闸在“稳压”侧;
14)查#1浮充机K2开关在“自动”侧;
15)查#1浮充机K1开关在“稳压”侧;
16)查#1浮充机电压、电流电位器在反时针最终;
17)合上#1浮充机出口刀闸FD1;
18)按下#1浮充机合闸按钮QA;
19)调#1浮充机电压电位器保持浮充电流及Ic电压。
23 直流系统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23.1 异常运行
23.1.1 直流母线电压异常
1)现象:
a)控制室:“直流系统故障”信号发出
b)集控室直流母线电压表指示异常
c)直流室“母线电压高(或低)”信号发出。
2)处理:
a)检查母线电压情况,判断信号是否正确。
b)调节浮充机输出恢复母线电压恢复正常。
c)若属浮充机故障,可切换由主充机运行。
23.1.2 直流系统接地
1)现象:
a)控制室“直流系统故障”信号发出。
b)直流室Ⅰc(或Ⅱc)“绝缘降 低”信号发出。
2)处理:
a)分别按下正、负绝缘按钮,测量对地绝缘电阻,判断接地极及接地性质。
b)根据负荷性质,允许瞬间停电的,用瞬间断电法试拉直馈线。
c)接地馈线选出后,依次取下各支路保险,直至选出具体接地设备。
d)若所有馈线均无接地,应进一步选直流母线及所接浮充机及蓄电池。
3)选直流接地注意事项:
a)选直流接地时,应汇报单元长,并通知有关专责做好事故预想。
b)试拉负荷时,若要停用可能误动的保护,需经值长、单元长同意。
c)选热工电源时,需经单元长及热工人员同意。
d)直流油泵运行时,应联系停运设备后,再试拉。
e)试拉负荷后,不论是否接地,均应立即送电。
f)接地点选出后,对允许停电的设备,立即停电,并通知检修人员及时处理。
g)对接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又不能立即停电的设备,可切换到另一段母线上独立运行。
23.2 事故处理
23.2.1 可控硅整流器跳闸
1)现象:
a)控制室来“直流系统故障”信号。
b)浮充机输出电流到零。
c)浮充机相应的故障指示灯亮。
d)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蓄电池放电电流增大。
2)处理:
a)按下复归按钮,解除警铃。
b)查浮充机跳闸原因及保护动作情况。
c)若为系统波动引起,可立即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