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厂备件管理系统指标设计初探
- 发布时间:2009/10/15 阅读次数:2051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2.库存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维护成本。仓储成本为建造仓库的固定投资的摊销费用或仓库的租金,维护成本指日常运作费用和设备维护保养费用。此处不考虑库存占用资金机会资金和风险成本。
3.库存资金周转率。月内出库的备件总值/备件平均库存金额。
4.库内损耗金额。指库内报废的备件总值,包括库内损坏备件和过期淘汰设备值。
5.备件库存金额。由于电站内各个生产子系统划分明确,因此可细化到各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备件库存金额,并可在不同系统间进行比较,也可在不同时间点上进行比较,反应其动态变化。
6.冗余备件金额。冗余备件数量过多,会造成占用资金过多,库存成本上升,库存管理中应尽量减少冗余备件,但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些关键性设备又是不可避免地多储备备品备件,因此必须对这部分备件进行监督,及时调整控制,以提高 企业 整体资金运用效率。
三、时间指标
1.采购周期。在备件需求满足率一定时,采购周期长,备件库存量就大,采购周期短,备件库存量就可以少一些。
2.备件库存时间。由于电厂备件种类太多,所以只对单价高、比较关键的设备进行库存时间追踪。
3.超时储备量。针对不同的设备类别,设定储备时限,入库时间超出此时限的即为超时储备件。这部分备件存在老化、技术落后 问题 。电厂应尽量减少超时储备备件,并对这部分备件进行处理。
4.备件消耗率。指备件在一定时间段(月、年)内的出库量。该指标反映出备件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异常,结合运行监测数据,还可以为设备的预测维修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备件的消耗率是备件需求预测的最主要因素。
四、管理指标
1.供应商评价。通过比较供应商供货及时率、供货价格、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等,可进行综合评价并选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
2.出入平衡率。出入平衡指备件出库数加库内存量等于入库数,统计该指标反映了库内管理水平
3.备件错发率。备件错发数率=错发次数/需求次数,该指标是对库存管理质量的衡量。
4.备件缺货率。备件缺货率=缺货次数/备件需求次数。对电厂来说,缺货损失可能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必须及时记录缺货备件品种、发生时间,并及时调整库存、采购策略。
五、结论
上述指标从备件的时间、财务、管理三个属性出发,结合电力生产特点,对电厂备件库存管理数据进行多角度挖掘,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 分析 比较,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电厂备件库存管理的情况,为其进一步优化及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 文献 :
[1]陈羽中 陈 科:汽车备件管理指标 研究 [J].装备制造技术,2007(10)
[2]谢五洲 郭成恒:物流企业库存周转率指标的分析与评价[J]. 现代 物流,2007(5)
[3]王玖河 于瑞娟: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07年第26卷第8期
[4]吕 健 王 宇 汤银英: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概述[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