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发电机启停机及运行维护
2.1 启动前准备
2.1.1 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的一切工作票(特殊试验除外)全部收回,安全措施已恢复,现场已打扫干清洁,班长在接到值长启机命令后,安排值班人员填写操作票。
2.1.2 启动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2.1.2.1 发电机本体及励磁系统、引出母线及套管、瓷瓶完好,清洁完整,各部联接螺栓紧固,通过窥视孔,观察发电机线棒绑扎完好,无脱线、无流胶、无结露现象。
2.1.2.2 发电机定子铁芯,绕组测温元件良好,大轴接地碳刷接触良好,压力适合,连线正常。
2.1.2.3 发电机主开关、刀闸、电压互感器、高低压保险、电流互感器、电缆头、二次线均正常。
2.1.2.4 轴承润滑油系统畅通、发电机及励磁机平台无渗油现象,风道清扫干净,进出口风温计完整,读数准确,发电机小室封闭良好,滤风海绵完好干净,无漏风现象。
2.1.2.5 发电机各测量表计、测温装置、继电保护的自动装置,机电联系信号应符合标准,各压板正确投入,励磁回路元件及元件引出线等连接部位均清洁完整,接触良好。
2.1.2.6 准备好启机操作票。
2.1.3 停机超过24小时及大小修后的发电机,应测量其绝缘电阻,测量值应符合要求,并将数值记入《绝缘电阻测量记录薄》内。
2.1.3.1 发电机定子线圈用2500V摇表(量程不低于10000MΩ)测量,换算至75℃时其值不应低 于1 MΩ/KV,与上次比较不得低于1/3~1/5。吸收比不应小于1.3。换算公式:
R75=75℃时的绝缘电阻值,t:测量时绕组本身温度,Rt:在t℃时所测的电阻值。
2.1.3.2 发电机转子线圈冷态下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 MΩ,测量时应将旋转二极管短接,严禁用2500V摇表测量。
2.1.3.3 所测绝缘电阻值如不能满足以上规定值时,应查明原因,并立即汇报班长、值长,在未查明原因并消除前,禁止升压并列。
2.1.3.4 发电机停机不超过24小时,上述测量不必进行,发电机一般情况情况下按2.1.3.1条测量。
2.2 发变组启动操作原则
2.2.1 整套发变组启动原则(用主变高压侧开关并网)
2.2.1.1 放上开关操作保险。
2.2.1.2 投入继电保护压板。
2.2.1.3 放上发电机测量及励磁PT一次保险,合上刀闸,放上二次保险。
2.2.1.4 合上发电机出口刀闸。
2.2.1.5 将变压器高压侧开关送至工作位置。
2.2.1.6 合上主变35KV侧刀闸。
2.2.1.7 放上开关合闸保险并储能。
2.2.1.8 待汽机发来“注意”“可并列”信号后。
2.2.1.9 合上励磁电源开关。
2.2.1.10 调整发电机出口电压升至额定值。
2.2.1.11 检查同期,合上发变组开关
2.2.1.12 向汽机发“注意”、“已合闸”信号。
2.2.1.13 切除同期装置。
2.2.1.14 给发电机带上适当有功、无功负荷。
2.2.2 发电机一经启动,即认为发电机本体及其相连部分均已带电,此时工作必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所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
2.2.3 当发电机转速升至1500转/分时,检查发电机内部无异常的磨擦声,大轴接地碳刷无接触不良或跳动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设法消除。
2.2.4 当发电机转速达2000转/分时,电气值班人员应开始进行发电机并列前的外部操作。
2.2.5 在下列情况下不允许发电机“手动准同期”并列:
2.2.5.1 同步表指针旋转过快或跳动。
2.2.5.2 同步表指针在同步点不动或卡涩。
2.2.2.3 汽轮机转速不稳定。
2.2.5.4 同期回路进行过工作,未核对相位。
2.2.5.5 TJJ继电器始终不动作。
2.3 发电机并网后,接带负荷的规定:
2.3.1 发电机一经并列,必须立即带上500-1000KW的负荷,以免产生逆功率。
2.3.2 发电机负荷在定、转子电流均正常的情况下,按汽轮机运行规程执行。
2.3.3 发电机在事故情况下,定子、转子电流增加速度不受限制,但应观察机组的运转情况。
2.3.4 发电机在接带负荷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发电机各部温度变化及声音各自动装置的情况,
2.4 发电机的额定运行方式
2.4.1 发电机按额定参数允许长期连续运行。
2.4.2 发电机运行时电压规定
2.4.2.1 发电机运行电压的变动范围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而功率因数是额定值时,其额定容量不变。
2.4.2.2 定子电压下降到低于额定值的95%时,定子电流长期允许值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5%。
2.4.2.3发电机最高允许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10%,且转子电流不得大于额定值,最低不得低于额定值的90%。
2.4.3 发电机频率变动范围不超过+0.5Hz/S时,能按额定容量运行。当频率低于49.5Hz时,应加强对发电机各部温度的监视,当频率变动幅度较大时,应及时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功率。
2.4.4 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不超过迟相0.95,基本保持功率因数0.8~0.9之间运行时,必要时可在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运行,并允许短时间在进相0.95~1范围内运行,当功率因数在额定值至迟相0.5内变动时,应注意转子电流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2.4.5 发电机三相不平衡电流在连续运行时不得超出10%Ie(Ie为发电机额定电流)同时每一相电流不得超出额定值,当发电机电压降低5%Ue时,允许定子电流升高5%Ie,如电压继续降低,定子电流不得超过105%Ie。
2.4.6 发电机有功负荷由汽机运行人员调整
2.4.7 无功负荷的调整,由MAVR自动电压调节器自动完成。
2.5 发电机各部温度与温升的监视
2.5.1 发电机的进风温度正常在20℃~40℃之间,最低温度以空气冷却器不结露为准,进风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55℃。
2.5.2 发电机的出口风温不予规定,但一般进出口风温差在15℃~20℃为宜,温差有显著增加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5.3 当发电机进风温度高于或低于额定值时,定子电流允许值按下述原则确定:
2.5.3.1 当进风温度高于额定值可按下表执行:
发电机进风温度 |
进风温度每升高1℃,定子电流较额定值降低 |
40℃~45℃ |
1.5% |
45℃~50℃ |
2.0% |
50℃~55℃ |
3.0% |
2.5.3.2 当进风温度低于额定值时,每降低1℃,允许定子电流升高额定值0.5%,转子电流也允许有相应的增加,定子与转子电流的增加,至发电机进风温度低于25℃时为止,若再降低时,电流值也不得再增加。
2.5.4 发电机装设有下列测温点:
2.5.4.1 定子线圈上下层下部的槽中及定子铁芯的轭部及齿部均埋设铂电阻测温元件(Pt100)其接头接到测温接线盒内。
2.5.4.2 两端盖的进风口及机座出风口装有双金属温度计。
2.5.4.3 机座下的出风口装有铂电阻测温元件(Pt100)。
2.5.4.4 发电机轴承出油口装有温度计,轴瓦上装有铂电阻测温元件(Pt100)。
2.5.5 发电机轴承润滑油进油温度应在35℃~45℃之间。轴承的出油温度不得超过65℃,轴瓦温度不得超过80℃。
2.6 发电机运行中各部检查与维护
2.6.1 从发电机窥视窗口观察定子绕组端部无流胶,电晕、绝缘包带无龟裂,无松绑现象。
2.6.2 发电机端盖螺丝牢固,各部无漏风。无刷励磁机外壳无局部过热,接地碳刷接触良好。
2.6.3 发电机小室无结露、无积水、无异声、无烟味及绝缘焦臭味。发电机出线母线,主隔离开关、PT、CT等设备无过热,放电及电动力引起的铜排振动声。
2.6.4 发电机及主、副励磁机运转声音正常,各部振动不大于0.05mm。各部测温点温度在允许范围之内,进出口风温不超过允许值。
2.6.5 检查发电机继电保护,自动调压装置及二次回路运行正常。无过热、冒火、焦臭味;当运行方式改变时,应检查保护压板投入或解除的正确性。
2.6.6 定期检查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2.6.7 当外部发生较严重的短路故障时,应对发电机外部及连接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
2.7 发变组停运操作
2.7.1 发电机主变压器需要停止运行时,在停运前应倒换厂用电,以保证厂用电的安全。
2.7.2 发变组停运转冷备用操作原则
2.7.2.1 降发电机有功负荷为零,无功负荷接近于零。
2.7.2.2 拉开主变高压侧开关。
2.7.2.3 拉开励磁电源开关。
2.7.2.4 向汽机发“注意”、“已断开”信号。
2.7.2.5 检查主变高压侧开关在断开位置。
2.7.2.6 取下主变高压侧开关的合闸保险。
2.7.2.7 拉开主变35KV侧刀闸。
2.7.2.8 将主变高压侧开关拉至检修位置。
2.7.2.9 拉开发电机出口刀闸。
2.7.2.10 拉开发电机仪用、励用PT刀闸,并取下它们的一、二次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