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 变压器大修后、事故检修后和换油、加油后,应静止24小时,待清除油中气泡后,方可投入运行。在特殊情况下要立即投入运行时,应将重瓦斯保护改于信号回路,观察5小时,无异常后改至跳闸回路。
2.1.3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的外部检查应包括下列各项:
2.1.3.1 油枕的油位、油色应正常、套管应清洁完好,无破损、无裂纹,无放电痕迹及其他异常现象。
2.1.3.2 各散热器管及油枕至箱体的油门全部打开。
2.1.3.3 变压器各部无漏油、渗油现象。
2.1.3.4 瓦斯继电器应满油,窥视窗清洁。
2.1.3.5 变压器顶盖无异物,各侧接线完整正确。
2.1.3.6 变压器外壳接地应良好,主变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刀闸拉合灵活,接触良好。
2.1.3.7 压力释放阀完好,油位计应完整指示正确。
2.1.3.8 风冷装置经试验运转良好所属保护装置应投入。
2.1.3.9 变压器控制回路,继电保护等二次接线完整,并正确投入保护压板。
2.1.4 初次投运的变压器及大修后变更分接开关后,应测定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用以检查各分接头开关的接触情况,其值参照变压器出厂测试记录。
2.2 变压器运行中的监视。
2.2.1 应随时监视运行中的变压器的各种表计指示不超过允许值,并定期作好记录。安装在主控室的表计每小时抄表一次。
2.2.2 每班中应规定对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巡检,下列情况下对变压器进行特殊巡视检查,增加巡检次数。
2.2.2.1 新设备或经过检修、改造的变压器在投运72小时内;
2.2.2.2 气候条件突变(如大风、大雾、大雪、冰雹寒潮等)时;
2.2.2.3 雷雨季节特别是雷雨后;
2.2.2.4 高温季节、高峰负载期间;
2.2.2.5 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时。
2.2.3运行中的变压器外部检查项目包括:
2.2.3.1 油枕的油位、油色、油温是否正常,变压器各部应无渗漏油现象。本体引线、母线桥上无异物。
2.2.3.2 变压器运行期间无异常噪音,吸潮器完好,硅胶无变色。
2.2.3.3 变压器外壳及散热器温度正常,上层油温不超限。
2.2.3.4 套管应清洁无破损和裂纹,无放电痕迹。
2.2.3.5 母线和压接各联结点无过热现象,各联结点无变色。
2.2.3.6 压力释放阀完好无损。
2.2.3.7 瓦斯继电器内无气体。
2.2.3.8 变压器风冷设施运转良好,安全标志齐全。
2.2.3.9 变压器的远方测温装置,正常投入,与变压器本体温度风冷温控计的温度应接近。
2.2.3.10 现场消防器材完备。
2.2.3.11 端子箱内接线牢固,箱门关严。
2.2.3.12 变压器贮油池和排油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
2.2.4
A、变压器运行中进行滤油、加油,更换硅胶或在瓦斯保护回路上工作时,应将重瓦斯改接信号位置,工作完毕后应静止3~5小时,无异常现象后重新投入跳闸位置。
B、当油位计的油面异常升高或呼吸系统有异常现象,需要打开放气或放油阀门时,应先将重瓦斯改接信号。
2.2.5 变压器变更分接开关后,值班员应将绝缘电阻摇测及直流电阻的测量情况记入运行记录薄内。
2.3 变压器的额定运行方式
2.3.1 变压器在规定的冷却方式下可按铭牌规范连续运行。
2.3.2 变压器的一次侧电压允许不超过各分接头额定值的5%范围内变动,此时额定容量不变。
2.3.3 运行中的变压器上层油温,可按下表规定运行
冷却方式
ONAN/ONAF |
冷却介质最高温度
40℃ |
最高上层油温
95℃ |
当冷却介质温度下降时,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也相应下降,为防止绝缘油加速劣化,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一般不超过85℃,对于有强制风冷的变压器,当上层油温达到55℃时应启动风机进行冷却。降至45℃时停止风机,冷却风扇停用上层油温不超过65℃时,允许带额定负载运行。干式变温度设定:70℃启风机,60℃停风机,85℃报警,150℃跳闸(未投)。
2.3.4 变压器外加一次电压可较额定电压略高些,但一般不应超过相应分接头电压值的5%,不论电压分接头在何位置,如果所加一次电压不超过相应额定值的5%时,则变压器的二次电压可带额定电流且额定容量不变。
2.4 变压器的过负荷运行
2.4.1 主变压器允许过负荷的能力大于发电机,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情况下运行,允许值及时间见下表:
过负荷电流
倍 数 |
环境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1.1 |
24:00 |
24:00 |
24:00 |
19:00 |
7:00 |
1.2 |
24:00 |
24:00 |
13:00 |
5:50 |
2:45 |
1.3 |
23:00 |
10:00 |
5:30 |
3:00 |
2:45 |
1.4 |
8:30 |
5:10 |
3:10 |
1:45 |
0:55 |
1.5 |
4:45 |
3:10 |
2:00 |
1:10 |
1:30 |
1.6 |
3:00 |
2:05 |
1:20 |
0:45 |
0:35 |
1.7 |
2:05 |
1:25 |
0:55 |
0:25 |
0:18 |
1.8 |
1:30 |
1:00 |
0:30 |
0:13 |
0:09 |
1.9 |
1:00 |
0:35 |
0:18 |
0:09 |
0:06 |
2.0 |
0:40 |
0:22 |
0:11 |
0:06 |
0:05 |
3 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
3.1 升压变的停送电操作原则
3.1.1 升压变投运操作原则
3.1.1.1 投入升压变保护装置压板,投入110KVPT
3.1.1.2 合上升压变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刀闸
3.1.1.3 合上升压变高压侧刀闸
3.1.1.4 将升压变低压侧开关送至工作位置
3.1.1.5 合上升压变低压侧35KV母线侧刀闸
3.1.1.6 合上升压变高压侧开关
3.1.1.7 检查同期,合上升压变低压侧开关
3.1.2 升压变停运操作原则
3.1.2.1 拉开升压变低压侧开关
3.1.2.2 拉开升压变高压侧开关
3.1.2.3 拉开升压变低压侧35KV母线侧刀闸
3.1.2.4 将升压变低压侧开关拉至检修位置并释放其弹簧能量
3.1.2.5 拉开升压变高压侧刀闸
3.1.2.6 拉开升压变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刀闸
3.1.2.7 退出110KVPT
3.2 高压备用变压器停送电操作原则
3.2.1 高压备用变压器的投运操作原则
3.2.1.1 投入高备变保护装置压板
3.2.1.2 合上高备变高压侧开关母线侧刀闸
3.2.1.3 将高备变低压侧隔离手车摇至“工作”位置
3.2.1.4 合上高备变高压侧开关
3.2.1.5 投入有关6KV母线“备用电源自投”开关
3.2.2 高压备用变压器停运操作原则
3.2.2.1 切除全部6KV母线备用电源自投开关
3.2.2.2 拉开高备变高压侧开关
3.2.2.3 将高备变低压侧隔离手车摇至“检修”位置
3.2.2.4 拉开高备变高压侧开关母线侧刀闸
3.3 低压厂用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原则
3.3.1 低压厂用变压器的投运操作原则
3.3.1.1 投入低厂变保护装置压板
3.3.1.2 将低厂变高压侧开关摇至工作位置
3.3.1.3 将低厂变低压侧开关摇至“连接”位置
3.3.1.4 合上低厂变高压侧开关
3.3.1.5 合上低厂变低压侧开关
3.3.1.6 投入400V母线侧“备用电源自投”开关
3.3.1.7 拉开400V母线侧备用电源开关
3.3.2 低压厂用变压器的停运操作原则
3.3.2.1 合上400V母线侧备用电源开关,检查确已带负荷
3.3.2.2 拉开低厂变低压侧开关
3.3.2.3 拉开低厂变高压侧开关
3.3.2.4 切除400V母线侧“备用电源自投”开关
3.3.2.5 将低厂变低压侧开关摇至“分离’’ 位置
3.3.2.6 将低厂变高压侧开关摇至检修位置
3.3.3 低压备用变压器送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