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167.控制电缆的选用和敷设应符合哪些规定?P70
答:控制电缆的选用和敷设应符合下述各项规定:
1) 发电厂和变电所应采用铜芯的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
2) 按机械强度要求,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的芯线最小截面:强电控制回路应不小于1.5mm2;弱电控制回路应不小于0.5mm2。
3) 在绝缘导线可能受到油侵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
4) 安装在干燥房间里的配电屏、开关柜等二次回路可采用无护层的绝缘导线,在表面经防腐处理的金属屏上直敷布线。
5) 当控制电缆的敷设长度超过制造长度,或由于配电屏的迁移而使原有电缆长度不够,或更换电缆的故障段时,可用焊接法连接电缆(在连接处应装设连接盒),也可用其他屏上的接线端子来连接。
6) 控制电缆应选用多芯电缆,并力求减少电缆根数。
7) 接到端子和设备上的电缆芯和绝缘导线,应有标志,并避免跳、合闸回路靠近正电源。
8) 对双重化保护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电源回路、双套跳闸线圈的控制回路等,两套系统不宜合用同一根多芯电缆。
9) 在采用静态保护时还应符合采用抗干扰措施。
168.微机保护如何统计评价?P86
答:微机保护的统计评价方法为:
1) 微机保护装置的每次动作(包括拒动),按其功能进行统计;分段的保护以每段为单位来统计评价。保护装置的每次动作(包括拒动)均应进行统计评价。
2) 每一套微机保护的动作次数必须按顺序记录保护动作结果统计保护装置的动作次数,若没有打印报告则不论动作多少次只作1次统计,若重合闸不成功,保护再次动作跳闸,则评价保护动作2次,重合闸动作1次,至于属于哪一类保护动作,则以故障录波分析故障类型和跳闸时间来确定。
169.现场工作至少应有几人参加?工作负责人应负什么责任?P89
答:现场工作至少应有2人参加。工作负责人必须由经领导批准的专业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后的交接负全部责任。外单位参加工作的人员,不得担任工作负责人。
170. 现场工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时,应如何处理?P89
答: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确定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上述异常若为从事现场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造成,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以便有效处理。
171.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什么?P89
答: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连接片的跳、合闸线及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
172.现场进行实验接线前应注意什么?P89
答: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了解试验电源的容量和接线方式;配备适当的熔断器,特别要防止总电源熔断器越级熔断;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得试验电源。在试验接线工作完必后,必须第二人检查,方可通电。
173.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P90
答: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 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2) 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
3) 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4) 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
5) 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174.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什么?P89
答: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连接片的跳、合闸线及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
175.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P90
答: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 严格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或接地。工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必要时,工作前停用有关保护装置。
2) 二次侧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刀闸和熔断器。
176.更改二次回路接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P90
答:更改二次回路接线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 首先修改二次回路接线图,修改后的二次回路接线图必须经过审核,更改拆动前要与原图核对,接线更改后要与新图核对,并及时修改底图,修改运行人员及有关各级继电保护人员用的图纸。
2) 修改后的图纸应及时报送直接管辖调度的继电保护部门。
3) 保护装置二次线变动或更改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没有用的线应拆除。
4) 在变动直流回路后,应进行相应的传动试验,必要时还应模拟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验。
5) 变动电压、电流二次回路后,要用负荷电压、电流检查变动后回路的正确性。
177.现场实验工作结束前应做哪些工作?P90
答:现场实验工作结束前应做下述工作:
1) 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人员检查试验记录有无漏试项目,整定值是否与定值通知单相符,试验结论、数据是否完整正确。经检查无误后,才能拆除试验接线。
2) 复查在继电器内部临时所垫的纸片是否取出,临时接线是否全部拆除,拆下的线头是否全部接好,图纸是否与实际接线相符,标志是否正确完备等。
178.检验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哪些工作?P90
答:检验工作结束后,全部设备及回路应恢复到工作开始前状态。清理完现场后,工作负责人应向运行人员详细进行现场交代,并将其记入继电保护工作记录簿。记录的主要内容有整定值的变更情况,二次接线变更情况,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及缺陷,运行注意事项和设备能否投入运行等。经运行人员检查无误后,双方在继电保护工作记录簿上签字。
179.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一般可分为哪几种?P91
答: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分为三种:
1)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2) 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又分为三种:全部检验;部分检验;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3)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补充检验又分为四种:装置改造后的检验;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事故后的检验。
180.对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试验所用仪表有什么规定?P92
答:试验工作应注意使用合适的仪表,整定试验所用仪表的精确度应为0.5级,测量继电器内部回路所用的仪表应保证不致破坏该回路参数值。如并接于电压回路上的,应用高内阻仪表;若测定电压小于1v,应用电子毫伏表或数字型电表;串接于电流回路中的,应用低内阻仪表;测定绝缘电阻,一般情况下用1000v兆欧表进行。
181.应怎样设置继电器保护装置试验回路的接地点?P93
答:在向装置通入交流工频试验电源前,必须首先将装置交流回路的接地点断开,除试验电源本身允许有一个接地点之外,在整个试验回路中不允许有第二个接地点,当测试仪表的测试端子必须有接地点时,这些接地点应接于同一接地点上。规定有接地端的测试仪表,在现场进行检验时,不允许直接接到直流电源回路中,以防止发生直流电源接地的现象。
18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经新安装装置检验及检修后,继电保护试验人员需要了解那些调整试验结果?P94
答: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经新安装装置检验及检修后,继电保护试验人员应及时了解以下调整试验结果:
1) 与保护回路有关的辅助接点的开、闭情况或这些触点的切换时间。
2) 与保护回路相连接的回路绝缘电阻。
3) 断路跳闸及辅助合闸线圈的电阻值及在额定电压下的跳、合电流。
4) 断路器最低跳闸电压及最低合闸电压。其值不低于30%额定电压,且不大于65%额定电压。
5) 断路器的跳闸时间、合闸时间以及合闸时三相触头不同时闭合的最大时间差,如大于规定值而又无法调整时,应及时通知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部门。
电压为35KV及以下的断路器,如没有装设自动重合闸或不作同期并列用时,则可不了解有关合闸数据。
183.对继电器与辅助设备机械部分应做哪些检验?P94
答:1)继电器与辅助设备机械部分的检验,按各有关继电器或保护装置的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新安装装置的检验应包括如下项目:
① 查外部是否良好、清洁,可动部分及元件接触部分不得有灰尘,并应有防止灰尘 侵入的措施。
② 可动部分动作应灵活可靠,起间隙、串动范围及动作行程应符合规定。
③ 触电接触与返回均可靠。
④ 端子排的连线应接触牢靠。
2) 定期检验时,主要进行外部检查,同时注意检查触电是否有烧损,动作是否灵活。
3) 装置内部的所有焊接头、插件接头的牢固性等属于制造工艺质量的问题,主要依靠制造厂负责保证产品质量,进行新安装装置的检验时,试验人员只做必要的抽查。
184.现场如何测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P99
答:保护装置整定的动作时间为自向保护屏通入模拟故障分量(电流、电压或电流及电压)至保护动作向断路器发出跳闸脉冲的全部时间。假若向断路器发出跳闸脉冲的出口继电器(总出口)是几套保护共用(如装设重合闸的线路),试验时原则上应在总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处测定保护的动作时间。若试验时只在每套装置本身的出口继电器处测定,那么对于瞬时动作的保护段的动作时间应按总出口继电器动作所需的时间予以修正,对于保护的延时段则可忽略不计。
185.整组试验时对通入保护屏的直流电源有什么要求?P100
答:整组试验时通入保护屏的直流电源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80%。对于直流电源为交流整流方式供给的,则应满足如下要求:
1) 保护装置及断路器跳闸的直流电源设有储能元件(电容器)的,在变电所新投入运行时,试验电源应用实际的电源,并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分析,当被试的保护装置处于动作状态时,对同一储能供电回路内尚有哪些元件可能接入,在整组试验时,应以相应的模拟负载接到此供电回路中,以考核其供电的可靠性。检验储能电源可靠性时,应将整流电源自交流供电侧断开。
2) 整流电源是复励供电的(自母线取电压,自电源侧的线路取电流),应结合复励的实际特性进行。
3) 直接由整流电源供电时,应按被试设备出口发生三相短路时,整流电源的交流供电系统的可能最低电压进行模拟。
对那些直流电源设有可靠稳压装置的保护,经检验认为稳压确实可靠后,进行整组试验时,应按额定电压进行,但向断路器发出跳闸、合闸脉冲的直流电源电压仍在80%的额定电压下进行。
实测动作时间与整定时间相差(误差)最大值不得超过整定时间级差的10%(例如时间级差为0.5s时,则不应大于0.05s)。
186.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进行检验的目的是什么?P101
答:对新安装的或设备回路经较大变动的装置,在投入运行以前,必须用一次电流和工作电压加以检验,目的是:
1) 对接入电流、电压的相互相位、极性有严格要求的装置(如带方向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判定其相别、相位关系以及所保护的方向是否正确。
2) 判定电流差动保护(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线路差动保护及横差保护等)接到保护回路中的各组电流回路的相对极性关系及变比是否正确。
3) 判定应用相序滤过器构成的保护所接入的电流(电压)的相序是否正确,滤过器的调整是否合适。
4) 判定每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回路接线是否牢靠。定期检验时,如果设备回路没有变动(未更换一次设备电缆、辅助变流器),只需简单的方法判明曾被拆动的二次回路接线确实恢复正常(如对差动保护测量其差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继电器电压端子上的电压等)即可。
187.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为是多少?P103
答: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为是额定电压的80%~110%(115%)。
188.怎样利用工作电压通过假同期的方法检查发电机同期回路接线的正确性?P300
答:假同期,顾名思义就是手动或自动准同期装置发出的合闸脉冲,将待并发电机断路器合闸时,这台发电机并非真的并入了系统,而是一种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假的并列操作。为此,试验时应将发电机母线隔离开关断开,人为地将其辅助触点放在其合闸后的状态(辅助触点接通),这时,系统电压就通过这对辅助触点进入同期回路。另外,待并发电机的电压也进人同期回路中。这两个电压经过同期并列条件的比较,若采用手动准同期并列方式,运行人员可通过对发电机电压、频率的调整,待满足同期并列的条件时,手动将待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合上,完成假同期并列操作;若采用自动准同期并列方式,则自动准同期装置就自动地对发电机进行调速、调压,待满足同期并列的条件后,自动发出合闸脉冲,将其出口断路器合上。若同期回路的接线有错误,其表计将指示异常,无论手动准同期或者是自动准同期都无法捕捉到同期点,而不能将待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合上。
189.二次回路电缆芯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是什么?P310
答:二次回路电缆芯线和导绘截面的选择原则是
1) 按机械强度要求:
铜芯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的芯线最小截面为:连接强电端子的不应小于1.5mm2;连接弱电端子的直径不应小于0.5mm。
2) 按电气性能要求:
① 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② 在保护装置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还应根据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进行校核。在差动保护装置中,如电缆芯线或导线线芯的截面过小,将因误差过大会导致保护误动作。
③ 在电压因路中,应按允许的电压降选择电缆芯线或导线线芯的截面:电压互感器至计费用电能表的电压降不得超过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电压的0.5%;在正常负荷下,至测量仪表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3%;当全部保护装置动作和接人全部测量仪表(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至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3%。
④ 在操作回路中,应按在正常最大负荷下,至各设备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0%进行校核。
190.怎样测量一路的二次线整体绝缘?应注哪些问题?P312
答:测量项目有电流回路对地、电压回路对地、直流回路对地、信号回路对地、正极对跳闸回路、各回路间等。如需测所有回路对地,应将它们用线连起来测量。
测量时应注意的是:
1) 断开本路交直流电源;
2) 断开与其它回路的连线;
3) 拆除电路的接地点;
4) 测量完毕应恢复原状。
191.怎样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试验?
答:1)对已运行的CT用点大极性方式,在端子排进行,以防回路接错线。
2)在端子排上断开CT二次回路与外接线,接入一块指针式万用表,设定在直流毫安档。二次端子S1接万用表“+”级, S2接万用表“—”级,#1电池(并联数个)“—”级接CT一次的P2,用#1电池电击CT一次的P1,若万用表指针向“+” 方向摆动,P1与S1为同极性;若万用表指针向“—”方向摆动,P1与S1为异极性。
3)确定CT极性后,检查交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符合保护接线要求。
192.为什么交直流回路不能共用一条电缆?P318
答:交直流回路都是独立系统。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回路是接地系统。若共用一条电缆,两者之间一旦发生短路就造成直流接地,同时影响了交、直流两个系统。平常也容易互相干扰,还有可能降低对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所以交直流回路不能共用一条电缆。
193.直流母线耐压为什么不能过高或低?其允许范围是多少?P318
答:电压过高时,对长期带电的继电器、指示灯等容易过热或损坏。电压过低时,可能造成断路器、保护的动作不可靠。允许范围一般是±10%。
194.直流正、负极接地对运行有哪些危害?P319
答:直流正极接地有造成保护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闸线圈(如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和跳合闸线圈等)均接负极电源,若这些回路再发生接地或绝缘不良就会引起保护误动作。直流负极接地与正极接地同一道理,如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就可能造成保护拒绝动作(越级扩大事故)。因为两点接地将跳闸或合闸回路短路,这时还可能烧坏继电器触点。
195.试述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地要求。P323
答: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地时,除了安全要求外,在有电连通的几台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上,必须只能通过一点接于接地网。因为一个变电所的接地网并非实际的等电位面,因而在不同点间会出现电位差。当大的接地电流注入地网时,各点间可能有较大的电位差值。如果一个电连通的回路在变电所的不同点同时接地,地网上的电位差将窜人这个连通的回路,有时还造成不应有的分流。在有的情况下,可能将这个在一次系统并不存在的电压引入继电保护的检测回路中,或因分流而引起保护装置在故障过程中的拒动或误动。故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地要求如下:
1) 几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回路并联后接到保护装置的差动电流或和电流回路中。此时,所有的二次电流回路必须只能在并联处的公共点一点接地。
2) 在同一变电所中,常常有几台同一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常用的一种二次回路接线设计,是把它们所有由中性点引来的中性线引人控制室,并接到同一零相电压小母线上,然后分别向各控制、保护屏配出二次电压中性线。对于这种设计方案,在整个二次回路上,只能选择在控制室将零相电压小母线的一点接到地网。
196.试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的抗干扰措施。P329
答: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
1) 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2) 经抗干扰处理后,引人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些导线捆绑在一起。
3) 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4)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197.保护装置本体有哪些抗干扰措施?P329
答:保护装置本体的抗干扰措施有:
1)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2) 所有隔离变压器(如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采用的隔离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3) 外部引人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4) 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接点或光耦输出。
198.为什么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人线应采用屏蔽电缆?P329▲
答:图1所示为屏蔽层降低电磁干扰的原理图。在图1(a)中,干扰源外导线中电流产生的磁通以虚线同心圆表示,这些磁通的一部分包围控制电缆芯和其屏蔽层(可近似认为包围这两者的磁通相等),称为干扰磁通。它在电缆芯和屏蔽层中感生一电势Es,产生屏蔽层电流入Is,如图1(b)所示。电势Es等于屏蔽层电流Is在屏蔽层电阻Rs和自感抗Xs上的降落,即
Es=IsRs十jIsXs (1)
屏蔽层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包围着屏蔽层,也全部包围着电缆芯,这些磁通和外导线产生的干扰磁通方向相反,故称为反向磁通,在图1(a)中以实线同心圆表示。按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在理想情况下,如果屏蔽层电阻为零,这种反向磁通可将干扰磁通全部抵消,即反向磁通在电缆芯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Er和干扰磁通在电缆芯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Es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屏蔽层对电缆芯的互感抗为Xm,则
Er=一jIsXm (2)
因屏蔽层将电缆芯完全包围在内,故Xm=Xs。从式(1)和式(2)可看出,如果屏蔽层电阻Rs=0,则Es=一Er。但是屏蔽层不可能没有电阻,故干扰磁通在电缆芯中感应的电动势不能被抵消的部分为Es十Er=IsRs,即与屏蔽层的电阻成正比。因此,要有效地消除电磁耦合的干扰,必须采用电阻系数小的材料如铜、铝等作成屏蔽层、屏蔽层应在开关场与控制室两端接地。
199.为什么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方式作为抗干扰措施?P330
答:由于开关场各处地电位不等,则两端接地的备用电缆芯会流过电流,这对不对称排列的工作电缆芯会感应出不同电势,从而干扰保护装置。
200.怎样用单相电压整定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答: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在三相负序电压作用下,继电器动作的负序相间电压Uop2。对继电器加三相负序电压以整定其动作值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该法试验接线较复杂,调三相电压的对称平衡亦较难,故弃之而用单相电压来整定,即对负序电压滤过器的任一对输入电压端之间,模拟相间短路,在A与BC间施加单相电压,记下此时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op。从短路电流理论知,Uop2= Uop。/√3,Uop,2值应与整定值相等,如整定值为负序相电压则为Uop。/3。
201.415V UPS整流器故障一般有什么报警现象?
答:A22板H102灯亮,表示直流输出低;
A22板H302灯亮,表示直流输出高;
A22板H104灯亮,表示交流输出低;
A22板H304灯亮,表示交流输出高。
202.415V UPS逆变器A12板的信号灯指示数字各有什么含义?
答:415V UPS逆变器A12板的信号灯指示数字的含义是:
1) “0”表示运行—正常方式;
2) “1”表示开关故障;
3) “2”表示过流;
4) “3”表示交流异常;
5) “4” 表示直流异常;
6) “5”表示过热;
7) “6”表示空;
8) “7”表示信号中断;
9) “8” 表示空;
10) “9”表示逆变器停运。
203.UPS由主路切至蓄电池方式时,查找原因步骤是怎样的?
答:UPS由主路切至蓄电池方式时,查找原因步骤是:
1) 测量380V主路交流电源是否存在,保险是否完好;
2) 整流控制单元是否有故障现象;
3) 测量整流器输入/输出是否异常;
4) 测试整流控制板上信号是否正常。
204.发现UPS主路切至旁路,查找原因步骤是怎样的?
答:发现UPS主路切至旁路,查找原因步骤是:
1) 看报警盘上是否正常;
2) 查逆变器输入是否正常;
3) 查逆变器输出是否正常;
4) 从A12板上信号查找故障来源。
205.415V UPS主路自动切换过程是怎样的?
答:415V UPS主路自动切换过程是:
1) UPS交流380V主路故障,自动无扰切至蓄电池运行方式;
2) 蓄电池故障及主路交流故障15分钟后自动切至旁路运行方式;
3) 上述2)故障在UPS两侧存在,30分钟后,另一侧UPS切至旁路运行。
206.415V UPS出现旁路电源故障报警时怎样处理?
答:415V UPS出现旁路电源故障报警时应:
1) 测量旁路电源380V是否确已中断或断相;
2) 旁路电压监视继电器是否误报警;
3) 回路继电器电压取样是否中断。
207.415V UPS出现旁路输出故障报警时应怎样处理?
答:415V UPS出现旁路输出故障报警时应:
1) 测试旁路输出电源是否确以中断或断相;
2) 电压监视继电器是否误报警;
3) 回路继电器电压取样是否中断。
208.怎样校验380V电动门自动切换盘内低压继电器板?
答:1)首先将三相电源接在一三相调压器上;
2)再将三相调压器输出端接在继电器电压取样输入端上(A、B、C);
3)在调压器输出端A、B两相间跨接一电压表(量程是400V∽,0.5级);
4)合上调压器的电源;
5)调节调压器并监视电压表指示,继电器返回电压应在规定范围内,;
6)调低电压,使继电器动作,该电压应在规定范围内;
7)将调压器换接一个三相刀闸,刀闸带电子秒表起表线,秒表止表线接在继电器空接点上,先送上380V电源,后拉开刀闸,记录继电器动作时间,合上380V电源,测录继电器返回时间。
209.简述电动门自动切换原理。
答:电动门自动切换控制原理是通过A、B两侧互相检测对侧电源电压信号实现的。当工作段失压或低压时,继电器动作使备用电源瞬间合上。工作段和备用段是人工自由选择的。一般而言,工作段随主机段。
210.380V电动门自动切换盘最常见的故障是什么?
答:380V电动门自动切换盘最常见的故障是:
1) 指示灯坏,现以更换为二极管节能灯。
2) 由于380V室内环境恶劣,室温特别高,低压监视继电器易坏。
211.380V电动门自动切换试验步骤是怎样的?
答:380V电动门自动切换试验步骤是:
1) 送上A、B两侧交流电源(380V);
2) 将选择开关选择至A段为工作段;
3) 拉开A段电源开关,B段电源应瞬时合上;
4) 将选择开关选择至B段为工作段;
5) 拉开B段电源开关,A段电源应瞬时合上。以上灯的指示应相应变化正确。
212.简述240V AC C&I电源切换试验步骤。
答:240V AC C&I电源切换试验步骤是:
1) 送上240V AC C&I工作/备用电源;
2) 拉开工作段电源,测录备用电源合上时间;
3) 送上备用电源,选择开关置备用电源;
4) 拉开备用电源,测录工作电源合上时间;
5) 恢复选择开关置规定的工作段。以上灯的指示应相应变化正确。
213. 我厂直流电源主要有哪几个等级?主要负荷是什么?
答:我厂直流电源主要有四个等级:
1) 220V直流电源:415V UPS的备用电源、事故照明、事故润滑油泵、事故密封油泵、喷雾水泵。
2) 110V直流电源:厂用配电装置、电磁阀、控制室、事故照明仪表、控制保护。
3) 48V直流电源:模拟控制屏、控制台、通讯。
4) 24V直流电源:柴油发电机控制回路。
214.在增减蓄电池后,充电器要怎样进行调整?
答:在增减蓄电池后,专责先计算出现有蓄电池总额定电压,再下定值通知单,然后,空载调整充电器至蓄电池总额定电压值,再具体调整充电器输出控制板。
215.直流充电器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直流充电器常见故障有:
1) 交流电源故障;
2) 直流电压高;
3) 直流电压低;
4) 直流接地故障。
216.我厂48V DC接地方式与其他电压等级有何不同?
答:我厂48V DC接地采取正极直接接地方式,而其他等级则不接地。
217.如何查找直流系统接地点?
答:当直流系统发生直流接地报警,查找的基本步骤为:
1) 首先用万用表测量直流充电器输出,确认是哪一极(正极或负极)电压偏低;
2) 把专用测试装置连在接地极,即电压偏低的那一极;
3) 检查试验专用测试装置是否灵敏;
4) 再沿接地极由负荷总线至每一负荷测试。
218.我厂电除尘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我厂电除尘分A、B两侧并与引风机相对应,每侧有前、中、后三个电场,共六个电场,每个电场又分两侧。每个电场配有一台整流变、一套升压控制装置、一组振打装置和一组加热器。
219.简述电除尘的除尘基本原理。
答: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炉膛烟气经过电场室时,由于烟灰带有或正或负的电荷,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大多会被阳极板或阴极丝吸附,通过阳极和阴极的振打,使成块的灰尘掉入烟灰斗。这样只有少数烟灰流向引风道至烟囱,尽量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220.电除尘振打装置投运、停运有什么要求?
答:1)在电场投运前两小时必须先投振打装置;
2)发现振打停运时,适当时候应停运电场,以防电场吸灰太多。
221.电除尘加热器在什么时候开始投运?
答:电除尘加热器应在电场投运前24小时必须投运,否则不允许投运电场。
222.简述一个电场升压设备的投运步骤。
答:一个电场升压设备的投运步骤是:
1) 确认加热器、振打投运,烟气通过电场两小时预热。
2) 合上电源刀闸。
3) 合上就地盘刀闸。
4) 按下电源接触器合闸按钮,合上开关,确认电源开关灯(红灯)亮。
223.在开炉前的电除尘试验前,控制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在开炉前的电除尘试验前,控制方面要做的工作有:
1) 检查所有控制保险;
2) 解除锅炉连锁信号。
224.有时电除尘升压控制盘上出现电压高而电流低的现象是什么原因?
答:一般而言,是由于电场内部出现“电晕闭塞”现象,即阴极丝或阳极板上吸灰过多,致使两极间无电晕。
225.有时电除尘出现电流很大,以至指示表摆副大,而电压很小,几乎为零,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这是一种典型的电场击穿过流现象,两极间绝缘很低。
226.什么是电除尘电压“爬坡”现象?
答:在电除尘投至自动时,首先电压的增幅较大,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电压的增幅越来越小,最后停留在某一电压值附近,电流相应变化也很小,这就是电除尘电压“爬坡”现象的原理。
227.若某一电场刚出现“爬坡”现象就终止了,怎么处理?
答:出现“爬坡”现象就终止,若电压在4v以下摆动很大就可以更换继电器控制板。
228.电除尘投自动的条件有哪些?
答:电除尘投自动的条件有:
1) 锅炉在运行。
2) 烟气温度足够,一般负荷在200MW时。
3) 可控硅温度不高。
4) 控制设备无异常。
229.电除尘振打就地有哪些安全信号?
答:电除尘振打就地的安全信号有:
1) 门开关。
2) 室外紧急停运按钮。
3) 室内紧急停运按钮。
4) 电动机安全销。
230.柴油发电机处于紧急备用状态的在控制方面条件有哪些?
答:柴油发电机处于紧急备用状态的在控制方面条件有:
1) 控制盘上无任何报警。
2) 充电器/蓄电池出口电压在24V以上。
3) 手/自动切换开关放在自动位置。
231.跳闸位置继电器与合闸位置继电器有什么作用?
答:它们的作用如下:
1) 可以表示断路器的跳、合闸位置如果是分相操作的,还可以表示分相的跳、合闸信号。
2) 可以表示断路器位置的不对应或表示该断路器是否在非全相运行状态。
3) 可以由跳闸位置继电器某相的触点去启动重合闸回路。
4) 在三相跳闸时去高频保护停信。
5) 在单相重合闸方式时,闭锁三相重合闸。
6) 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和事故音响信号。
232. 在进行继电器检验时发现试验数据误差大时应怎么办?
答:保护检验时发现试验数据误差大时,应分以下步进行:
1) 首先检查试验设备接线是否正确;
2) 试验设备是否合格,试验方式是否正确;
3) 指针式表计的读数是否在面板读数区的1/3至2/3处;
4) 带方向注入量的(如功率)角度是否随电流、电压的调整而变动,应在范围内;
5) 直流工作电源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6) 确认以上无误后,检查是否试验时因注入试验量过快而增大了误差;
7) 确认试验方式无误后,调整继电器面板可调电位器减少误差;
8) 调整无效,更换继电器。
234.为什么要进行二次注入试验?6KV配电开关应如何进行试验?
答:已安装的继电器,为了确证连接良好,应在现场进行二次注入试验。
6KV配电开关主要试验方式是:
1) 真空开关CT二次接线是直接接入继电器交流回路。应断开6KV开关屏保护屏内接地点(接地端子排上有端子号的接线),由保护屏上的试验盒端子注入试验电源进行二次注入试验。
2) 空气开关CT二次接线经端子排接入继电器交流回路。在端子排上断开每一回路的接地连接片,由端子排注入试验电源进行二次注入试验。
3) 送上跳闸控制保险,提供继电器工作直流电源。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