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气专业 > 详细内容
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与诊断
发布时间:2011/5/15  阅读次数:475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第二章 变压器故障检测

  变压器故障的检测技术是准确诊断故障的主要手段,根据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及试验顺序,主要包括油中气体的色谱分析、直流电阻检测、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极化指数检测、绝缘介质损失角正切检测、油质检测、局部放电检测及绝缘耐压试验等。
  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应综合各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得到的各种检测结果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因为不可能具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检测方法,也不可能存在一种面面俱到的检测仪器,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利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包括离线检测的方法、在线检测的方法;包括电气检测、化学检测、甚至超声波检测、红外成像检测等等,只要是有效的,在可能条件下都应该进行相互补充、验证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取得较好的故障诊断效果。
第一节           变压器故障的油中气体色谱检测
  目前,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单靠电气试验方法往往很难发现某些局部故障和发热缺陷,而通过变压器油中气体的色谱分析这种化学检测的方法,对发现变压器内部的某些潜伏性故障及其发展程度的早期诊断非常灵敏而有效,这已为大量故障诊断的实践所证明。
  油色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任何一种特定的烃类气体的产生速率随温度而变化,在特定温度下,往往有某一种气体的产气率会出现最大值;随着温度升高,产气率最大的气体依次为CH4、C2H6、C2H4、C2H2。这也证明在故障温度与溶解气体含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而局部过热、电晕和电弧是导致油浸纸绝缘中产生故障特征气体的主要原因。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油和固体绝缘会逐渐老化、变质,并分解出极少量的气体(主要包括氢H2、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多种气体)。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过热性故障、放电性故障或内部绝缘受潮时,这些气体的含量会迅速增加。
  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在绝缘油中,少部分上升至绝缘油的表面,并进入气体继电器。经验证明,油中气体的各种成分含量的多少和故障的性质及程度直接有关。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测量溶解于油中的气体成分和含量,对于及早发现充油电力设备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现实的成效,在1997年颁布执行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已将变压器油的气体色谱分析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并通过近些年的普遍推广应用和经验积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电力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主要有过热性故障、放电性故障及绝缘受潮等多种类型。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对359台故障变压器的统计表明:过热性故障占63%;高能量放电故障占18.1%;过热兼高能量放电故障占10%;火花放电故障占7%;受潮或局部放电故障占1.9%。而在过热性故障中,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占50%;铁心多点接地和局部短路或漏磁环流约占33%;导线过热和接头不良或紧固件松动引起过热约占14.4%;其余2.1%为其他故障,如硅胶进入本体引起的局部油道堵塞,致使局部散热不良而造成的过热性故障。而电弧放电以绕组匝、层间绝缘击穿为主,其次为引线断裂或对地闪络和分接开关飞弧等故障。火花放电常见于套管引线对电位末固定的套管导电管、均压圈等的放电;引线局部接触不良或铁心接地片接触不良而引起的放电;分接开关拨叉或金属螺丝电位悬浮而引起的放电等。
  针对上述故障,根据色谱分析数据进行变压器内部故障诊断时,应包括:
  (1)分析气体产生的原因及变化。
  (2)判定有无故障及故障的类型。如过热、电弧放电、火花放电和局部放电等。
  (3)判断故障的状况。如热点温度、故障回路严重程度以及发展趋势等。
  (4)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能否继续运行,以及运行期间的技术安全措施和监视手或是否需要吊心检修等。若需加强监视,则应缩短下次试验的周期。
  特征气体产生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油中是含有溶解气体的,新油含有的气体最大值约为CO—100uL/L,CO2—35 uL/L,H2—15 uL/L,CH4—2.5 uL/L。运行油中有少量的CO和烃类气体。但是,当变压器有内部故障时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就大不相同了。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产生的气体及其产生的原因如表2—3所示。
表2—3       特征气体生的原因
气       体
产生的原因
气       体
产生的原因    
   H2  
电晕放电、油和固体绝缘热分解、水分
CH4
油和固体绝缘热分解、放电  
CO
固体绝缘受热及热分解
C2H6
固体绝缘热分解、放电
CO2
固体绝缘受热及热分解  
C2H4
高温热点下油和固体绝缘热分解、放电
烃类气体
  
C2H2
强弧光放电、油和固体绝缘热分解  
  油中各种气体成分可以从变压器中取油样经脱气后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分析得出。根据这些气体的含量、特征、成分比值(如三比值)和产气速率等方法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
       但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仅根据油中气体含量简单作为划分设备有无故障的唯一标准,而应结合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专门列出油中溶气含量的注意值,这些注意值是根据对国内19个省市6000多台次变压器的实地统计而制定的,如表2—4所示。
表2—4       程中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统计依据
设   备
气体组分
注意值uL/L
6000台·次中超过注意值的比例
变压器和电抗器
总   烃
乙   炔
氢   气
150
5
150
5.6%
5.7%3.6%
* (500KV变压器为1)规程要求,对运行设备的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超过表2—4数值时应引起主意。
第二节   特征气体变化与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关系
1.根据气体含量变化分析判断
       (1)氢气H2变化。变压器在高、中温过热时,H2一般占氢烃总量的27%以下,而且随温度升高,H2的绝对含量有所增长,但其所占比例却相对下降。变压器无论是热故障还是电故障,最终都将导致绝缘介质裂解产生各种特征气体。由于碳氢键之间的键能低,生成热小,在绝缘的分解过程中,一般总是先生成H2,因此H2是各种故障特征气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变压器内部进水受潮是一种内部潜伏性故障,其特征气体H2含量很高。客观上如果色谱分析发现H2含量超标,而其他成分并没有增加时,可大致先判断为设备含有水分,为进一步判别,可加做微水分析。导致水分分解出H2有两种可能:一是水分和铁产生化学反应;二是在高电场作用下水本身分子分解。设备受潮时固体绝缘材料含水量比油中含水量要大100多倍,而H2含量高,大多是由于油、纸绝缘内含有气体和水分,所以在现场处理设备受潮时,仅靠采用真空滤油法不能持久地降低设备中的含水量,原因在于真空滤油对于设备整体的水分影响不大。
       另外,还有一种误判断的情况,如某变压器厂的产品一阶段曾连续十几台变压器油色谱中H2高达1000t2L/L以上。而取相同油样分送三处外单位测试,H2含量却均正常。于是对标气进行分析,氢气峰高竟达216mm,而正常情况仅13mm左右。以上分析说明是气相色谱仪发生异常,经检查与分离柱有关,因分离柱长期使用,特别是用振荡脱气法脱气吸附了油,当吸附达到一定程度,便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使分析发生误差,经更换分离柱后恢复正常。
       (2)乙炔C2H2变化。C2H2的产生与放电性故障有关,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电弧放电时,C2H2一般占总烃的20%--70%,H2占氢烃总量的30%~90%,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C2H4\含量高于CH4。当C2H2含量占主要成分且超标时,则很可能是设备绕组短路或分接开关切换产生弧光放电所致。如果其他成分没超标,而C2H2超标且增长速率较快,则可能是设备内部存在高能量放电故障。
       (3)甲烷CH4和乙烯C2H4变化。在过热性故障中,当只有热源处的绝缘油分解时,特征气体CH4和C2H4两者之和一般可占总烃的80%以上,且随着故障点温度的升高,C2H4所占比例也增加。
       另外,丁腈橡胶材料在变压器油中将可能产生大量的CH4,丁青在变压器油中产生甲烷的本质是橡胶将本身所含的CH4释放到油中,而不是将油催化裂介为CH4。硫化丁腈橡胶在油中释放CH4的主要成分是硫化剂,其次是增塑剂、硬脂酸等含甲基的物质,而释放量取决于硫化条件。
  (4)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变化。无论何种放电形式,除了产生氢烃类气体外,与过热故障一样,只要有固体绝缘介入,都会产生CO和CO2。但从总体上来说,过热性故障的产气速率比放电性故障慢。
  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中对CO、CO2的含量没有作出具体要求。《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中也只对CO含量正常值提出了参考意见。
  具体内容是:开放式变压器CO含量的正常值一般应在300F.L/L以下,若总烃含量超过150uL/L,CO含量超过300 uL/L,则设备有可能存在固体绝缘过热性故障;若CO含量虽超过300 uL/L,但总烃含量在正常范围,可认为正常。密封式变压器,溶于油中的CO含量一般均高于开放式变压器,其正常值约800 uL/L,但在突发性绝缘击穿故障中,CO、CO2含量不一定高,因此其含量变化常被人们忽视。
       由于CO、CO2气体含量的变化反映了设备内部绝缘材料老化或故障,而固体绝缘材料决定了充油设备的寿命。因此必须重视绝缘油中CD、CO2含量的变化。
       1)绝缘老化时产生的CO、CO2;正常运行中的设备内部绝缘油和固体绝缘材料由于受到电场、热度、湿度及氧的作用,随运行时间而发生速度缓慢的老化现象,除产生一些怍气态的劣化产物外,还会产生少量的氧、低分子烃类气体和碳的氧化物等,其中碳的氧比物CO、CO2含量最高。
  油中CO、CO2含量与设备运行年限有关例如CO的产气速率,国外有人提出与运行年限关系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   Y——运行年限(年)。
  上述与变压器运行年限有关的经验公式,适用于一般密封式变压器。CO2含量变化的见律性不强,除与运行年限有关外,还与变压器结构、绝缘材料性质、运行负荷以及油保户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变压器正常运行下产生的CO、CO2含量随设备的运行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这种变化自势较缓慢,说明变压器内固体绝缘材料逐渐老化,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一方面绝缘材的强度不断降低,有被击穿的可能;另——方面绝缘材料老化产生沉积物,降低绝缘油的性能,易造成局部过热或其它故障。这说明设备内部绝缘材料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产生剧烈变化,容易形成设备故障或损坏事故。因此在进行色谱分析判断设备状况时,CO、CO2作为固体绝缘材料有关的特征气体,当其含量上升到——定程度或其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时,都应引起警惕,尽早将绝缘老化严重的设备退出运行,以防发生击穿短路事故。
       2)故障过热时产生的CD、CO2。固体绝缘材料在高能量电弧放电时产生较多的CO、CO2。由于电弧放电的能量密度高,在电应力作用下会产生高速电子流,固体绝缘材料遭到这些电子轰击后,将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一方面会进一步降低绝缘,另一方面还含有较多的可燃气体,因此若不及时处理,严重时有可能造成设备的重大损坏或爆炸事故。
  当设备内部发生各种过热性故障时,由于局部温度较高,可导致热点附近的绝缘物发生热分解而析出气体,变压器内油浸绝缘纸开始热解时产生的主要气体是CO2,随温度的升高,产生的CO含量也增多,使CO与CO2比值升高,至800’C时,比值可高达2.5。局部过热危害不如放电故障那样严重,但从发展的后果分析,热点可加速绝缘物的老化、分解,产生各种气体,低温热点发展成为高温热点,附近的绝缘物被破坏,导致故障扩大。
  充油设备中固体绝缘受热分解时,变压器油中所溶解的CO、CO2浓度就会偏高。试验证明.在电弧作用下,纯油中CO占总量的0--1%,002占0-3%;纸板和油中CO占总量的13%一24%,002占1%一2%;酚醛树脂和油中CO占总量的24%一35%,CO2占0一2%。230-60012局部过热时,绝缘油中产生的气体CO2含量很低,为0.017一0.028mg/g,CO不能明显测到。局部放电、火花放电同时作用下,纯油中CO不能明显测到。CO2约占5%左右;纸和油中CO约占总量的2%,CO2约占7.1%;油和纤维中CO约占总量的10.5%,CO2约占9.5%。
       因此,CO、CO2的产生与设备内部固体绝缘材料的老化或故障有明显的关系,反映了设备的绝缘状况。在色谱分析中,应关注CO、CO2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结合烃类气体和H2,含量变化进行全面分析。
       (5)气体成分变化。由于在实际情况下,往往是多种故障类型并存,多种气体成分同时变化。且各种特征气体所占的比例难以确定。如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火花放电,有时总烃含量不高;但C2H2在总烃中所占的比例可达25%一90%,C2H2含量约占总烃的20%以下,H,占氢烃总量的30%以上。当发生局部放电时,一般总烃不高,其主要成分是H2,其次是CH4,与总烃之比大于90%。当放电能量密度增高时也出现C2H2,但它在总烃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
  当C2H2含量较大时,往往表现为绝缘介质内部存在严重的局部放电故障,同时常伴有电弧烧伤与过热,因此会出现C2H2含量明显增大,且占总烃较大比例的情况。
       应注意,不能忽视H2和CH4增长的同时,接着又出现C2H2,即使未达到注意值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存在着由低能放电发展成高能放电的危险。
       过热涉及固体绝缘时,除了产生上述气体之外,还会产生大量的CO和CO2。当电气设备内部存在接触不良时,如分接开关接触不良、连接部分松动、绝缘不良,特征气体会明显增加。超过正常值时,一般占总烃含气量的80%以上,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C2H4所占比例也增加。
       受潮与局部放电的特征气体有时比较相似,也可能两种异常现象同时存在,目前仅从油中气体分析结果还很难加以区分,而应辅助以局部放电测量和油中微水分析等来判断。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