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接地及电缆
1、避雷针分为哪几部分?
答:避雷针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
2、什么叫接地?
答:所谓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大地)间进行良好的电气连接。
3、什么叫工作接地?
答: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接地,如2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
4、工作接地有什么作用?
答: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降低设备的绝缘水平,便于
设备对地绝缘闪络或击穿故障的查找,以及有利于实现继电保护等。工作接地要
求的接地电阻为0.5—1.0Ω
5、什么叫保护接地?
答:为了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而将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
要求接地电阻为1—10Ω
6、防雷接地有什么作用?
答:防雷装置的接地是为了让强大的雷电流安全流入大地,以减少雷电流引起的
电位升高,从而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7、电力电缆根据所用的绝缘材料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分为油低绝缘型、塑料绝缘型、橡胶绝缘型。
8、电力电缆根据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分为统包型、分相型、钢管型、自容型。
9、铜芯电缆和铝芯电缆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铜芯电缆具有导电率高、机械强度大,易于加工、焊接,施工方便,耐腐蚀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导体材料。铝芯电缆的导电率次于铜。铝的比重小,铝芯电缆的机械强度比铜芯的差,铝资源丰富,价格低。铝芯电缆的连接较铜复杂,特别是铝表面极易产生氧化膜,影响焊接。
10、油浸纸绝缘的电力电缆有何优缺点?
答:一般高压电力电缆大都采用油浸纸绝缘,这是因为油浸纸绝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介质损耗低,不易受电晕影响而氧化。纸绝缘较其它绝缘价格低,使用寿命长。主要缺点是在低温下绝缘容易变脆,可曲性较差,而且绝缘层内的绝缘剂容易流动,一般不适宜倾斜度过大和垂直安装。
11、怎样判断油浸纸绝缘带的受潮?
答:可用两种方法来判断油浸纸绝缘带的受潮。第一种方法:点燃绝缘纸,若没有嘶嘶声或白泡沫就说明没受潮。第二种方法:将绝缘纸放于130C的变压器油(或电缆油)中,若没有嘶嘶声或白泡沫出现就证明未受潮。
12、终端头漏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电缆头漏油?
答:电力电缆在运行中,由于载流而发热,使电缆油膨胀增大了油压。当发生短路时,在短路电流的冲击下,将使电缆油产生冲击油压。另外,在电缆垂直安装时,高低差也会产生静油压。如果电缆密封不好或存在簿弱环节,在上述情况下将使电缆油沿着芯线或铅包内壁缝隙流淌到电缆外部来。这就是电缆头漏油的主要原因。防止电缆头漏油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制作工艺水平,加强密封性。另外,在运行中要防止过载,在敷设是应避免高低差过大或垂直安装。
13、铠装电力电缆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铠装电力电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直接埋在地下,敷设在生产厂房内,还可敷设在不通航的河流和沼泽地区。圆形钢丝装甲的电力电缆可安装在水底,横跨常年通航的河流湖泊等。变电、配电所的馈线通常采用这种电缆。
14、电力电缆的构造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它们都有哪些用途?
答:电力电缆主要由缆芯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层三个部分构成。
(1)、缆芯导体是用以传导电流的通路。
(2)、绝缘层:是用来隔电,缠绕单根线芯的绝缘叫相绝缘,起相间绝缘和相对地绝缘的作用,所有线芯相绝缘外面包缠的绝缘叫统包绝缘,是相对地的加强绝缘。
(3)、保护层:各种电力电缆的保护层各有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光线、空气、水分和机械的损伤。
15、从电缆沟道引至电杆或墙外敷设的电缆在哪一段需加以穿管保护?管与直径怎样选择?
答:从电缆沟道引至电杆或墙外敷设的电缆,距地面2m高及埋入地下0.25m深的一段需加以穿管保护。在选择管子的直径时,管子内径要比电缆外径大50%。
16、电缆穿入电缆管时有哪些规定?
答:敷设电缆时,若需将电缆穿入电缆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铠装电缆与铅包电缆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2)、一根电缆管只允许穿入一根电力电缆;
(3)、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的穿入同一管内;
(4)、裸铅包电缆穿管时,应将电缆穿入段用麻布或其它柔软材料保护,穿送时不得用力过猛。
17、电缆管敷设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电缆管的敷设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1)、选择电缆管敷设路径时,应尽量使管材用量少,弯曲少,穿越基础次数少;
(2)、穿越楼板、水泥地板的电缆管应与地面垂直,管子高度不得小于2m。当几根管子需排列在一起时,高度应保持一至;
(3)、穿越配电盘内的电缆管不宜过长,管端只需稍高于盘内的地面;
(4)、电缆管横向穿过建筑物墙壁或隧道时管口应与墙面齐平;
(5)、若利用电缆管兼作地线时,电缆管接头处应用跨接线加焊连接。
18、什么叫电缆接头和终端头?
答:将各段电缆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电缆线路,这些起到连续作用的接点叫电缆接头,电缆线路的首端或末端与设备或线路的连接部分称为终端头。
19、电缆接头和终端头的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电缆接头和终端头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耐压强度要高,导体连接要好;耐压水平必须不低于完整电缆的电气强度;导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小而稳定,其温升不能高于完整电缆芯导体的温升;
(2)、机械强度要大,介质损失要小;机械强度必须适应各种运行条件,介质损失在运行温度范围内不能有过大的变化。
(3)、结构简单,密封性强,便于加工制作和现场施工。
20、电缆接头制作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电缆接头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包括导体连接、绝缘强度、防水密封和机械保护四个部分。
(1)、导体的连接: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点的接触电阻要小而稳定,因此导线必须采取焊接或压接。不论采取哪种方法连接,其接触电阻都不应大于同长度电缆电阻值的1.2倍。
(2)、绝缘强度:电缆接头用的绝缘材料,最好是与该电缆的绝缘介质完全一样。因为同样的介质,可以减少电场的不均匀性,从而减轻绝缘所受的应力和避免局部游离而损伤。绝缘厚度应根据允许的应力来决定,一般不宜小于电缆绝缘厚度的2倍。电缆接头的长度,主要取决于电压和施工时缆芯的弯曲半径,电缆的耐压强度,不应低于电缆本身的电气强度。
(3)、密封性:电缆头在整个运行中必须是密封的,否则电缆油会漏出来使绝缘干枯,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外部潮气也很容易侵入电缆内部而导至电气强度急剧下降。
(4)、机械强度:电缆接头的抗拉强度一般不得低于电缆强度的70%,以抵御可能遭到的机械应力(包括外力损伤和短路时的电动力)。
21、在制作电缆接头和终端头时应如何保证质量?
答:在制作电缆接头和终端头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正确的选用材料;
(2)、工具必须齐全,整洁和锋利;
(3)、严防潮气、水分、灰尘、杂物进入接头或终端头;
(4)、严防绝缘受损;
(5)、密封必须良好。
22、电缆和架空线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答:电缆和架空线比较有下列优点:
(1)、供电可靠,不手雷击、风害、挂冰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2)、对周围比较安全;
(3)、不需在地面架设杆塔和敷设线路,使市容整齐美观;
(4)、不受路面建筑物的影响,便于城市供电;
(5)、运行维护简单;
(6)、电缆的电容有助于提高功率因数。
23、电缆和架空线比较有下列缺点:
(1)、成本昂贵,投资费用大,约为架空线的10倍;
(2)、敷设后不易更动;
(3)、线路不易分支;
(4)、寻找故障困难;
(5)、检修时间长、费用大。
24、为什么三芯电缆有钢带铠装,单芯电缆则没有钢带铠装?
答:在载流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力线的多少与通过载流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由于钢带是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磁率。当导体有电流通过时,磁力线将沿钢带流通。三芯式电缆通常用于三相交流输电。由于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伴随电流而产生的磁力线也为零,在钢带中并不产生感应电流,所以三芯式电缆虽有铠装钢带,但并无其它不良影响。单芯电力电缆只能通过一相电流。在电缆通过交流电流时,将在钢带中产生交变磁力线。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磁场强度也相应增大。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在电缆钢带中将产生涡流使电缆发热,这不仅增加了损耗,而且相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所以为保证单芯电缆的安全经济运行,在制造单芯电缆时,不采用钢带铠装。
25、对电缆受潮应如何处理?
答:终端头受潮时,可用红外线灯泡或普通灯泡或热风进行干燥。干燥要一直进行到电缆的绝缘电阻上升至稳定值后2小时,且吸收比R60/R30大于1.3后方告结束。有时采用去掉一段电缆头,使绝缘电阻合格后再重新做终端头。如果沿线有一小段受潮,可采用割去受潮线段,重新敷设一小段电缆,做两个电缆接头的办法处理。如果电缆沿线普遍受潮,则应更换电缆,同时排除潮气的源泉。
26、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答: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有:
(1)、机械损伤;
(2)、绝缘损伤;
(3)、绝缘老化;
(4)、运行中过电压、过负荷;
(5)、电缆选型不当,或电缆接头及终端头设计有缺陷;
(6)、安装方式不当或施工质量不佳;
(7)、电缆制造工艺质量差,绝缘材料不合格;
(8)、维护不良;
(9)、地下有杂散电流,流经电缆外皮。
27、敷设电缆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1)、必须仔细检查核对电缆型号与设计相符;
(2)、电缆外观的检查;
(3)、做高压试艳;
(4)、非直埋段电缆麻包应剥除;
(5)、确定电缆走向;
(6)、有的需要掀起部分电缆沟盖板;
(7)、准备充足的照明;
(8)、尽量排除电缆沟内的积水;
(9)、准备工器具:包括锯电缆前用的防松绑扎带、锯开电缆后封头用的喷灯、电缆支架、绳索、扬声器等;
(10)、备好电缆标示牌;
(11)、将电缆运至现场并用支架架起来,支架应稳固,以防倾倒伤人;
(12)、根据电缆走向,量取电缆长度,要留出适当的裕量;
(13)、进电缆沟前应排除沟内秽气。
28、电缆线路在运行中,应做哪些维护检查工作?
答:(1)、电缆头、套管应清洁,无裂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绝缘胶应无熔化或流出现象,无渗漏油现象。
(2)、各部接头应牢固、无发热现象。
(3)、地下埋设的电缆线路应经常检查沿线有无挖掘痕迹,线路标志是否完整,有无堆积建筑材料、笨重物件,有无酸碱性排泄物及碳等。
(4)、进入户内的电缆沟口应堵死,以防小动物进入或漏水。
(5)、户外电缆沟的活沟盖板应关闭。
(6)、户内、外电缆沟是否漏水、积水。
(7)、屋外露天装设的电缆,如果铠装麻包处的护层脱落40%时,应将外护层全部剥除,并在铠装上涂防腐物。对护外地面上保护电缆的铁管、沟、槽等应查看有无腐烂、坍塌现象。
(8)、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应检查各部有无放电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