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气专业 > 详细内容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的敷设
发布时间:2010/6/5  阅读次数:170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1条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一、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要求。
二、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
三、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直埋电缆与水底电缆应经试验合格。
四、充油电缆的油压不宜低于0.15MPa;供油阀门应在开启位置,动作应灵活;压力表指示应无异常;所有管接头应无渗漏油;油样应试验合格。
五、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六、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七、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安全措施。
第2条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第3条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第4条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第5条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第6条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表5.16中所列数值。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mm)表 5.1.6
电缆种类
敷设方式
水平
垂直
电力
电缆
全塑型
400
1000
除全塑型上的中低压电缆
800
1500
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
1500
20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能把电缆固定时,支点间的距离允许为800mm。
第7条电缆的电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电 缆 型 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
橡皮绝缘
电力电缆
无铅包、钢铠护套
10D
裸铅包护套
15D
钢铠护套
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20D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铅包
30D
铅包
有铠装
15D
20D
无铠装
20D
  
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
  
20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第8条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最高点与电低点之间的最大位差,不应超过表5.1.8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适应于高位差的电缆。
粘性油浸纸绝缘铅包电力电缆的最大允许敷设位差表5.1.8
电压(kV)
电缆护层结构
最大允许敷设位差(m)
1
无铠装
20
铠装
25
6~10
铠装或无铠装
15
35
铠装或无铠装
5
第9条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第10条有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表5.1.10的规定。充油电缆总拉力不应超过27kN。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表5.1.10
牵引方式
牵引头
钢丝网套
受力部位
铜芯
铝芯
铅套
铝套
塑料护套
允许牵引强度
70
40
10
40
7
第11条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110kV及以上电缆或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
第12条在复杂的条件下用机械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法、线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配备敷设人员和机具。
第13条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第14条1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时,转弯处的侧压力不应大于3kN/m。
第15条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铅封;塑料绝缘电缆应有可靠的防潮封端;充电电缆在切断后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任何情况下,充油电缆的任一段都应有压力油箱保持油压。
二、连接油管路时,应排除管内空气,并采用喷油连接。
三、充油电缆的切断处必须高于邻近两侧的电缆。
四、切断电缆时不应有金属屑及污物进入电缆。
第16条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地表5.1.16的规定;当温度低于表5.1.16规定值时,应采取措施。
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表5.1.16
电缆类型
电缆结构
允许敷设最低值温度(℃)
油浸纸绝缘
电力电缆
充油电缆
-10
其他油纸电缆
0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
-15
裸铅套
-20
铅护套钢带铠装
-7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0
控制电缆
耐寒护套
-20
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15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10
第17条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二、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置固定。
三、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外)。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沥青。
第18条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第19条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一列要求:
一、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三、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以防腐,挂装应牢固。
第20条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经固定:
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m处;
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交流系统的单芯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三、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衬垫保护。
四、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第21条沿电气化铁路中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第22条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第23条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