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题库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锅炉副控岗位以上题库
发布时间:2010/7/7  阅读次数:7188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锅炉副控岗位以上题库
1. MPS212HP-II型磨煤机技术参数
答:
项目
单位
内容
备注

转速
r/min
31.22
长春发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防爆压力标准
MPa
0.35


分离器型式
——
静态分离器SLK330
带有手动调节挡板

碾磨力
——
液压变加载


喷嘴环
——
旋转喷嘴环


电动机额定功率
KW
560


电动机转速
r/min
990


密封风机风量
m2/h(℃)
27800


密封风机提升压力

90


盘车电机额定功率
KW
22


盘车电机电压
V
380


盘车电机转速
r/min
1000/34.5

2. MPS212HP-II型磨煤机功能描述
答:
该磨煤机是具有三个固定磨辊的外加力型辊盘式磨煤机。落在旋转的磨盘中间的煤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到磨盘瓦表面并经过磨辊的碾压。三个磨辊均匀布置在磨盘上。碾磨压力由液压缸提供,加载力通过加载架作用到三个磨辊上。磨辊和磨盘受到的加载力是由拉杆、液压缸实现的,最终作用到基础上。
原煤的干燥和碾磨是同时进行的。一次风从磨盘周围的喷嘴环喷出,起到干燥和把磨盘上的碾碎的煤粉吹到中架体上部分离器的作用,在分离器里完成粗细粉的分离。
符合要求的煤粉被吹走,不符合要求的煤粉将落回到磨盘重新进行碾磨。
外来杂质和大块物料因重量较大,不能被一次风吹走,将通过喷嘴环的喷嘴落入中架体底部一次风室中,然后由刮板机构将其刮到排渣箱中排走。
行星伞齿轮减速机不仅有传输力矩、减速的作用,还承受来自磨煤机重量和加载力所产生的垂直和水平的作用力。
3.MPS212HP-II型磨煤机的密封系统
答:
1)磨辊密封:为了避免漏油或杂质进入轴承,中空的辊支架与密封风系统管路连接,密封风通过辊支架内部的环形空腔进入轴前端。为补偿温度变化产生压力的影响,辊轴密封风通道上设有通气器。
2)拉杆密封:中架体承受加载架的切向负荷并为三个拉杆提供密封风接口。拉杆通过中架体上的密封凤管道与中架体连接处设置了膨胀节以补偿拉杆的运动并密封拉杆。
3)下架体密封环:为了防止磨煤机内煤粉和热风漏泄,在下架体安装了迷宫式密封环。
4. MPS212HP-II型磨煤机紧急停机条件
答:
1)安全装置控制电源断电。
2)燃烧风系统出现故障,即燃烧风量小于最小风量。
3)点火系统/助燃系统未工作,稳燃率小于允许的最小稳燃率时。
4)磨煤机出口隔绝门没有完全打开或隔绝门没有打开。
5)锅炉安全保护条件动作,如燃烧风不足或一次风出现故障。
6)火焰监测系统出现故障,除非确保进入炉膛的残余煤粉能够安全燃烧。
7)一次风量不足,即一次风量小于最小一次风量。
8)分离器温度大于最高允许温度。
5. MPS212HP-II型磨煤机紧急停机步骤
答:
1)关闭一次风快速关断挡板;
2)停止给煤机;
3)停止磨煤机;
4)在一次风断开后磨煤机惰化;
5)启动排渣程序清理磨煤机;
6)磨煤机持续惰化到过程结束。
6.MPS212HP-II型磨煤机蒸汽惰化条件及要求
答:
磨煤机内部温度过高会导致煤粉逐渐发生氧化并产生自燃、闷燃和喷燃现象,为此蒸汽惰化是必要的。煤粉自燃的危险性随气体成分(挥发性物质)、煤粉的细度、密度、干燥程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磨煤机的氧含量低于12%时,在各种情况下均能满足惰化要求。蒸汽惰化时至少有一个煤粉管道必须打开。
7.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原因及危害
答:
由于燃料中含有硫,因此燃烧过程中会形成二氧化硫及少量的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蒸汽反应,在换热元件表面形成一层硫酸膜从而腐蚀换热元件。能在换热元件表面形成一层硫酸膜的最高温度称为烟气的“酸露点”。当换热元件壁温低于露点温度,硫酸蒸汽就会凝结在壁面上腐蚀换热元件,并不断粘结飞灰,堵塞通道,降低换热元件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影响空预器的安全经济运行。
8. 空气预热器发生卡死的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
如空预器发生卡死时,严禁用盘车手柄人为强行盘车,以免损坏驱动机构,而应及时关闭空预器烟、空气侧挡板,打开热端烟气侧人孔门,适当开启引风机挡板,对空预器进行冷却,同时应控制空预器烟气、空气侧的温差不得过大,待空预器冷却到手动盘车手柄可以轻松盘动后,方可投入电机驱动空预器。确保空预器不带负荷盘车足够时间直至转子的变形得到最大恢复,如锅炉恢复负荷,应注意负荷不得升得过快,而应监视空预器电流缓慢、平稳增加,并严密监视空预器温度。
9.GM-BSC21型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的优点
答:
1)使过热温度、再热温度和压力控制更为稳定
2)使所需的空气过剩量减少;使燃料所需空气量更为匹配
3)连续给煤、工作稳定、不自流、不易堵煤、称重计量准确
4)根据锅炉燃烧控制系统需求的煤量信号使给煤机所供煤量的热值与锅炉所需煤量的热量值保持一致。
10.GM-BSC21型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的称重计量原理
答:
该给煤机的称重计量装置由称重式传感器、称重托辊、计量托辊构成。一对固定的称重托辊与一对称重传感器支承的计量托辊构成称重计量跨距,当被输送的煤通过该称重计量跨时,称重传感器便产生一个与胶带上的煤重量成正比的电信号,同时在主驱动电机轴端装有速度监测器,将胶带的速度以脉冲信号的形式送给演算调节器。这两个信号经过处理后,即可显示出该给煤机的瞬时给煤量和累计给煤量。
11.我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吹灰条件
答:
1)正常运行时要求每班(8小时)吹灰一次,
2)空预器的阻力超过设计值
3)空预器排烟温度高
4)机组启动开始带负荷时
5)负荷变化时
6)燃烧条件差,燃油和飞灰可燃物含量大
7)停炉和停用空预器前
12. 我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蒸汽吹灰注意事项
答:
1)为了确保有效的吹灰,要选用一定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以保证提供干的吹扫介质。空预器吹灰蒸汽至少有130度的过热度,吹灰器阀前压力要求1.5兆帕。
2)要严防一切外来水分带入空预器及吹灰器。吹灰前要进行彻底有效的疏水,并确保消防装置,水洗阀门,省煤器和暖风器等处没有水或蒸汽侵入空预器内。
3)空预器的吹灰应在锅炉和省煤器之后。
13. 我厂一次风机保护定值?
答:
风机轴承温度:>90℃ 轴承温度高报警
>100℃   一次风机跳闸
风机轴承振动: >4.5mm/s   轴承振动报警
>7.2mm/s   一次风机跳闸
电机轴承温度: >85℃   轴承温度高报警
>90℃   一次风机跳闸
电机线圈温度:>110℃   轴承温度高报警
>120℃   一次风机跳闸
14. 空气预热器停转现象及原因
答:
现象:
1)失速报警装置动作,该预热器停止。
2)预热器跳闸时,红灯灭绿灯闪光,电流到零。事故声光报警。
3)由于预热器主传动装置联接部分故障时,预热器电流变小。
4)停运侧排烟温度升高,热风温度降低。
原因:
1)机械部分故障,转子卡死或卡涩,过负荷引起电机跳闸。
2)主传动联接部分故障。
3)电气部分故障跳闸。
4)人为或控制部分误动。
5)保护动作。
15. 空气预热器停转处理方法
答:
1.)立即就地检查。
a.辅助驱动是否联动。
b.检查主传动装置是否故障。
c.检查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d.预热器停止,做好安全措施,人工盘车检查。
2.)当人工盘车灵活及主传动装置正常时:
a.主驱动,成功则正常运行。
b.主驱动,不成功,则合辅驱动,成功可视情况暂不减负荷,要求电气尽快修复主驱动。短时无法恢复,应停炉。
c.电气主、辅电机全故障或主传动装置故障,抢修期间,应组织人工盘车,防止转子变形,减负荷至50%~60%,短时无法恢复,应申请停炉。
d.若因预热器卡死,轴承烧坏,人工盘车无效时,关闭预热器入口烟气挡板,关闭预热器进出口一次风风门,减负荷至50%。
e.盘车无效,关闭其入口烟气挡板,排烟温度仍上升至250℃以上时,立即紧急停炉。
f.解列停运侧一次风暖风器,投用停运侧二次风暖风器,保持空预器二次风冷却。
16.空预器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
原因:
1)冷却水温度过高或冷却水量过小;
2)轴承缺油或油质恶化或轴承中有垃圾杂物;
3)轴承密封装置损坏或轴承本身故障;
4)尾部烟道再燃烧或空预器内部再燃烧。
处理方法:
1).若尾部烟道再燃烧或空预器内部再燃烧引起,按其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
2).若油质乳化并且油位计中明显有水时,表明冷却水盘管已泄漏,应尽快调停该空预器,同时关闭冷却水进水门和回水门,检修处理。
3).冷却水温过高时,应及时调整冷却水供水温度。
4).其它原因引起轴温过高时,均应及时检查和处理。
5).不管原因如何,当轴温≥80℃经处理无效时,应申请停运该空预器,然后交检修处理。
17.空预器着火的现象
答:现象
1).出口烟温升高,入口烟温与出口烟温差下降,着火严重时出口烟温大于入口烟温;
2).出口风温升高,当出口风温大于440℃或温升率大于35℃/秒,空预器着火报警信号出现。
3).空预器进、出口空气压差降低。
4).空预器进、出口烟压差下降。
18. 空预器着火处理的方法
1).出现空预器着火报警后,应就地检查空预器实际情况。
2).确证空预器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空预器进口挡板和该侧电除尘进口挡板及连通挡板,关闭进出口一次风门和出口二次风门,投入蒸汽和消防水灭火,同时降低该侧送风机的出力。打开该空预器下部烟风道的放水阀。
3).调停该侧的送风机,关闭其出口风门及送风机出口连通风门。
4).灭火过程中保持电动马达或气动马达运行,停用该侧的暖风器。
5).当空预器出口烟温降至100℃时,可谨慎通二次风进行冷却,若出现再着火现象,立即隔绝二次风。
6)若通二次风后已无再燃烧现象,待该空预器各部分温度均较低时,可谨慎打开人孔门进行内部检查。若内部检查无异常情况时,可逐步将空预器投运,恢复锅炉正常运行。
7).若火情严重,或二台空预器均着火,应紧急停炉,关闭所有烟风道的挡板和风门。
19. 燃烧器故障现象
答:现象:
1).故障燃烧器温度高报警。
2).故障燃烧器的火检信号不稳定地闪烁,甚至检测不到火焰。
3).故障燃烧器一次风压差不正常偏低。
4).若点火器也已烧坏,则油枪不能投入。
5).燃烧器壁温持续升高,外观壁面烧红或油漆脱落。
20. 燃烧器故障原因
1).着火点离喷口太近,甚至延伸至喷口内产生燃烧。可能的产生原因包括:磨煤风量小,一次风速过低;磨煤机出口温度过高;煤的挥发分高,煤粉细度小。
2). 对停运的燃烧器,其用于冷却的燃料风被误关。
3). 燃烧器燃烧负荷过于集中,燃烧器区域炉温高,造成出口结焦。喷口结焦后未及时清除,使结焦程度加剧。
4).一次风管上的关断闸门不严,易造成停运燃烧器处积粉,着火烧坏喷嘴。
5).油燃烧器的油压低、油温低、雾化不良,或者配风不当。
6). 二次风大风箱内着火。
7). 同磨各煤粉管节流阀或一次风小挡板调整不当,使一次风压不均,造成积粉,着火烧坏喷嘴。
8). 单个磨煤机出力过高,造成该层燃烧器燃烧强度过高。
21. 燃烧器故障如何处理
答:
1). 运行人员应熟知燃烧器各测温热电偶的正常运行温度,燃烧器投入前应逐个检查其温度,以确定其是否正常。
2). 发现燃烧器温度高报警时,应全面检查分析,若是由磨煤机运行工况引起的,应及时对磨煤机进行调整;若是由煤粉管堵塞引起(相应煤粉管的一次风量减小),应疏通堵塞的一次风管,如不能疏通,应停运相应的磨煤机进行专门的清理;若是由二、一次风调节不当引起,则应进行正确的风量调节,例如增大一次风量或燃料风量。
3). 若多只燃烧器端部温度先后或同时报警,很可能是煤种变化引起结焦导致的,或炉膛压力过高引起的。若为煤种变化引起,则应加强炉膛吹灰。以降低燃烧器区域的温度水平;若为炉膛压力过高引起,则应调整炉膛负压至正常。
4). 若为燃烧器端部结焦引起,则应停运相对应的燃烧器,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手段进行除焦。
5).运行中应加强对各管一次风量大小及偏差的监督,并及时调节,以防止一次风堵管。
6). 若多只燃烧器均同时报警,现场确认为是二次风箱
22.什么是炉膛爆燃
答:炉膛爆燃是指在炉膛空间内的悬浮可燃物达到一定浓度而被点燃,使炉膛压力较大幅度波动的现象。严重的爆燃即为爆炸。
23.什么是炉膛爆燃的三个必要条件
答:
1). 有足够量的燃料和空气的存在。
2). 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爆炸浓度)。
3). 是有点火能源(明火)存在。
24.炉膛内最可能发生可燃混合物爆燃的几种危险工况是那些
答:
1).点火前油或煤粉漏入炉膛,未进行吹扫即点火,引起爆燃。
2).点火未成功,使炉膛和烟道内积存一定数量的可燃混合物。接着未进行吹扫再次点火,引起爆燃。
3).锅炉冷态启动时,过早投运制粉系统。由于炉温低,煤粉燃烧不完全,或油温低,雾化不良(油枪的雾化片和油通道堵塞)。使喷油积存在水冷壁、冷灰斗处,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爆燃。
4).部分燃烧器失去火焰或炉膛灭火,MFT未动作,继续投入燃料引起爆燃。
5).其他由于煤质变化使风煤比失调,自控失灵,保护投不上等原因都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和爆燃。
25.为了有效防止炉膛爆燃事故,运行人员应注意那些
答:
1).锅炉启动、停运和低负荷运行时以及煤种改变时,加强对运行工况参数变化的监督,注意燃烧和风煤比的调节。
2).定期切换和试验燃油设备和点火装置,有缺陷的燃油设备禁止使用,尤其注意油枪的泄漏。
3).燃烧不稳时宜提前投油助燃,燃烧恶化出现明显灭火迹象时,禁止投油。
4).锅炉灭火后,应以充足风量和足够时间进行通风清扫(若风量不足,大颗粒煤粉可能会在炉膛内返回,形成煤粉沉积),然后点火启动,恢复锅炉运。
5).锅炉从启动到带初负荷,应一直保持不低于30%MCR的锅炉通风量,各燃烧器的调风器应适当开启,以随时冲淡、带走有可能未燃烧的煤粉。
6).当锅炉需要在较低负荷下运行时,可停用部分磨煤机和燃烧器,使其他运行的磨煤机和燃烧器在高于最低稳燃负荷下运行。
7).单个燃烧器灭火应报警。确认燃烧器灭火后,应停运相应的磨煤机,改投其他的磨煤机。
26.锅炉灭火的现象
答:
现象:
1).炉膛负压突然增大,出现报警信号。
2).炉膛变暗,火焰电视看不见火焰。
3).锅筒水位瞬时大幅度下降,汽温汽压下降。
4).一、二次风温自动加高,一、二次风压不正常降低。
27. 锅炉灭火的原因
1).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烧不稳,未及时投油助燃或油枪故障没有起助燃作用。
2).煤质较差,煤种突然变化,煤粉过粗,水分过大引起燃烧不稳定,调整不及时造成灭火。
3).低负荷时水冷壁发生爆破将炉火浇灭。
4).低负荷时水冷壁吹灰扰动造成灭火。
5).火焰检测器电源故障造成显示无火焰。
6).火焰检测器冷却不良,长期温度高,探头多个突然损坏引起灭火保护动作。
7).磨煤机突然跳闸,投油不及时扰动造成灭火。
8).低负荷时,掉大渣,扑灭火焰。
9).燃烧器切换操作失误。
28.锅炉灭火如何处理
答:
1).正确判断是燃烧不稳还是炉膛灭火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处理方法完全相反,若是燃烧不稳,可投油油燃;若是炉膛灭火,投油会引起炉膛爆燃,只能切断燃料。
2).运行中,若部分燃烧器灭火,运行人员直观上难以判断,要求有可靠的火检系统和炉膛安全保护系统,平时要加强对火检系统的维护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个别燃烧器喷口无火,并不判断为炉膛灭火,认为其煤粉还可在炉内被其它火咀点燃,因此不必切断燃料,只有在一定数目和位置的燃烧器喷口检测不到火焰时,才判为炉膛灭火。对于四角切园燃烧,当监测最上层四角燃烧器的火焰为主时,其四只火焰检测器中有3只无火,则判定为炉膛灭火;当监测各层火焰和各燃烧器的火焰时,有3/4的火焰检测器无火,则判定为炉膛灭火。
3).炉膛灭火时,立即切断燃料供应,关闭全部油枪,关闭一、二次减温水,以维持汽温,减少引、送风机风量至吹扫风量,控制炉膛负压,吹扫5分钟,吹尽炉内积存的燃料。查明灭火原因并消除后,方可重新点火。
4).若由于灭火保护误动,应对保护系统进行检查,联动无误后,再进行锅炉恢复工作。
5).水冷壁爆破灭火,按相应要求处理。
29.尾部烟道再燃烧现象
答:
1).烟道、省煤器出口及空预器进、出口的烟温均不正常地突然升高。
2).一、二次热风温度不正常地升高。
3).炉膛和烟道负压剧烈波动,烟道差压增大。
4).烟囱冒黑烟,吸风机轴承温度升高。
5).燃料量远大于实际负荷应对应的燃料量。
6).低温过热器烟道发生再燃烧时,大屏入口汽温不正常升高或一级减温水流量大幅上升。
30. 尾部烟道再燃烧原因
答:
1).燃烧不良,尾部积碳或在锅炉启、停的燃油过程中,油压偏低,雾化不好,使烟道受热面上积油垢。
2).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烟速低,使尾部烟道内积聚可燃物。
3).燃烧调整不当,煤粉粗,风量过小等原因引起燃烧不完全,造成大量可燃物在烟道内积聚燃烧。
4).在启、停炉或启、停制粉系统时,调整不当,着火和燃烧不良,造成尾部积粉燃烧。
31.尾部烟道在燃烧如何处理
答:
1).发现烟道烟气温度不正常升高时,应全面分析并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同时对烟道进行吹灰。
2).发现烟道温度不正常地升高是由于调整不当或煤量测量及风量测量不准造成风量不足引起时,应将风量和煤量控制切为手动方式,采用风量不变,减少煤量的方法处理。处理时应缓慢,尤其是汽温很高且减温水流量也很大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待烟温恢复正常,逐渐增加风量和煤量将负荷增至需要值。
3).当检查确认发生再燃烧时,执行紧急停炉,停运二台送、吸风机并关闭其进、出口风门(挡板),同时设法用吹灰器向炉内喷蒸汽灭火。
4).检查烟道各段烟温正常后,方可打开检查门检查,确认无火源后,谨慎启动吸风机通风。
5).通风后烟温无异常且设备未遭到损坏,重新点火启动。
32.锅炉结焦的现象
答:
1)水冷结焦时:
a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排烟温度升高。
b锅炉汽温升高,减温水流量增大。
c炉膛看火孔,检查孔处可见焦渣悬挂。
d冷灰斗常有大块焦渣坠落,甚至有硬焦块使捞渣机和碎渣机故障。
2)过热器结焦时:
a两侧烟温差增大,流通侧烟温升高。
b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大,流通侧管壁温度高,甚至超过极限允许值,结焦侧管壁温度偏低。
33.锅炉结焦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
原因:
1).燃煤质量差,灰熔点低。
2).煤油混烧时间过长。
3).风量不足,燃烧不全,火焰中心上移。
4).超负荷运行,燃烧率过高。
5).火焰偏斜,炉膛温度场分布不均。
6).吹灰器故障或未进行吹灰。
处理方法
1).进行全面彻底的吹灰。
2).调整燃烧,降低火焰中心,适当增加过剩空气量。
3).在稳定燃烧工况下,暂时减少负荷,降低燃烧率,炉膛温度降低而自然垮焦。但要防止负荷大幅度变化,以免大块渣下落损坏受压部件。
4).经上述努力,在减温水开到最大值,主汽温仍不能维持正常,或过热器管壁温度超过极限允许值温度,有超温爆管的可能时,锅炉停止运行。  
34.燃烧不稳的现象及原因
答:
现象:
1).火焰锋面明显后延,极不稳定。
2).着火过程时断时续,火焰忽明忽暗,炉膛负压波动较大。
原因:
1).煤质变化时未及时调整燃烧。
2).给煤量波动较大,造成燃烧不稳。
3).锅炉负荷低,炉膛温度下降,煤粉浓度降低。
4).运行操作不当,如一次风速过低或过高,氧量控制不正确,炉内风量过大,引起炉温下降。
5). 炉膛或燃烧器结焦,破坏正常的空气动力场。
35.燃烧不稳如何处理
答:
1).加强油枪定期维持工作,保证油枪随时可用,若燃烧不稳及时调整投油助燃。
2).加强对火焰检测器及冷却器系统的维护工作,使其常处于良好状态。
3).保持磨煤机组合在最佳燃烧方式下运行,严禁低负荷时隔层不投油运行。
4).低负荷时进行水冷壁吹灰应注意保证燃烧稳定。
5).加强对火焰电视、炉膛压力的监视和维护工作。
6).根据煤质情况及时调整,控制好煤粉细度。
7).启动煤机时应投相邻油枪助燃。
8).若由于给粉不稳定引起燃烧不稳定,应适当提高一次风压和煤粉出口温度。
36.汽、水管道损坏的现象
答:
1)过热蒸汽、再热蒸汽管道泄漏或爆破时,只听到响声,看不见工质。水管道泄漏或爆破时,既听到响声,又可见汽、水外喷。
2)汽、水管道的泄漏点被保温层盖住时,该处保温潮湿或有水渗出。
3)蒸汽管道爆破时,主汽流量急剧升高或急剧降低,主控系统投运时,燃烧量自动增加,机组负荷不变,在“主控手动”方式运行时,主汽压力不变,机组负荷下降。若机组在手动方式运行,主汽压力和机组负荷均下降。
4)给水管道爆破时,给水流量急剧升高或急剧降低,给水门自动关小(给水泵转速自动降低)或自动开大(转速自动上升)。给水在手动方式时,锅筒水位急剧下降。
5)减温水管道爆破时,减温流量不正常地升高或降低。
37.汽、水管道损坏如何处理
答:
1).发现汽、水管道泄漏,尚能维持锅炉运行并且对泄漏点周围的设备或人身安全没有危害时,维持锅炉运行,申请停炉。
2).对泄漏点周围设围栏或红白带等安全措施,防止汽水伤人。
3).当汽水管道爆破,按规定执行紧急停炉。
4).紧急停炉后,应视爆破点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维持锅筒水位和过热汽压。当无法维持锅筒水位时,在炉膛吹扫结束后,应采取闷炉措施。当过热器压力不能维持,锅筒水位尚能维持时,应严密监视锅筒上下壁温差,当锅筒上下壁温差达40℃时,应即停运全部给水泵,关闭给水阀,执行闷炉措施。
5).当过热器出口压力降至0.1MPa时,打开锅筒空气门和过热器空气门。
38. 再热器损坏现象  
答:
1)再热器附近有异声,损坏严重时,炉外即能听到明显的响声。
2)损坏严重时,再热器压力下降。
3)爆破点后汽温升高,甚至事故喷水投运。
4)损坏严重时,若机组主控系统投运时,燃烧量自动增加,机组负荷不变,在“炉主控手动”方式运行时,主汽压力不变,机组负荷下降。若机组在手动方式运行,主汽压力和机组负荷均下降。
5)损坏严重时,炉膛压力升高或吸风机静叶自动开大,吸风机电流上升。
6)损坏侧烟温降低,两侧烟温偏差增大。
39.再热器损坏原因
答:
1)蒸汽品质不合格,管内壁结垢,造成传热恶化,管材超温。
2)燃烧不正常,火焰中心上移,再热器区域烟温升高。
3)燃烧方式异常,火焰偏斜,烟气侧热偏差过大。
4)再热器设计的结构、布置、受热面积不合理,吸热量过大或流速不均,蒸汽侧热偏差过大。
5)再热汽温度保持过高,人为造成蒸汽侧热偏差加大。
6)水冷壁结焦,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7)再热器区域结焦堵灰,形成烟气走廊,流通部分烟速增加,传热量增大,磨损增大。
8)停炉保养不良,管内壁氧化,甚至积水坑点腐蚀。
9)管材质量不良,甚至错用,制造有缺陷,焊接质量不良。
10)吹灰器安装不正确、吹坏再热器管。
11)安装、检修失误,管内有杂物堵塞。
12)超负荷运行或运行年久,飞灰磨损严重。
40.再热器损坏处理方法
答:
1)发现再热器有异声,应小心地打开检查门进行听诊,并进行仪表分析,确证再热器损坏时,申请停炉。
2)降低机组负荷,以防损坏面积扩大,防止吸风机超负荷运行。
3)检查再热汽温控制站的动作情况,必要时应即切手动控制。
4)若再热器爆破,按规定执行紧急停炉。
5)仃炉后,继续向锅炉供水,维持锅筒水位。
6)炉膛吹扫后,仃运送、吸风机,自然通风24小时后,再重新启动送、吸风机,强制通风冷却,当锅筒上、下壁温差大于40℃,应仃运送、吸风机,继续自然通风冷却。
41. 过热器损坏现象
答:
1)按烟气流程,漏泄的过热器后部两侧烟温偏差增大,损坏侧烟温偏低。
2)按蒸汽流程,后一级过热器对应侧的汽温、壁温升高。
3)过热器区域有漏泄声。
4)炉膛负压波动,引风机电流增加。
5)漏泄较大时,蒸汽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给水量,严重漏泄或爆管时,主蒸汽压力、机组负荷下降,锅炉温度、炉膛负压不能维持。
42.过热器损坏原因
答:
1)蒸汽品质不合格,管内壁结垢,造成传热恶化,管材超温。
2)燃烧不正常,火焰中心上移,过热器区域烟温升高。
3)燃烧方式异常,火焰偏斜,烟气侧热偏差过大。
4)过热器设计的结构、布置、受热面积不合理,吸热量过大或流速不均,蒸汽侧热偏差过大。
5)主汽温度保持过高或减温水使用不当,人为造成蒸汽侧热偏差加大。
6)水冷壁结焦,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7)过热器区域结焦堵灰,形成烟气走廊,流通部分烟速增加,传热量增大,磨损增大。
8)停炉保养不良,管内壁氧化,甚至积水坑点腐蚀。过热器奥氏体钢材受氯离子晶间腐蚀破坏。
9)管材质量不良,甚至错用,制造有缺陷,焊接质量不良。
10)吹灰器安装不正确、吹坏过热器管。
11)安装、检修失误,管内有杂物堵塞。
12)减温器内喷嘴脱落,堵塞管口或影响流量分配不均。
13)超负荷运行或运行年久,飞灰磨损严重。
43.过热器损坏处理方法
答:
1)发现过热器有异声时,应小心地打开检查门进行听诊,并进行仪表分析,   确证过热器损坏时,申请停炉。
2)降低机组负荷,同时按≯0.15MPa/分的速率适当降低过热器压力,以防止损坏面积扩大,防止给水泵、吸风机超负荷运行。
3)检查给水控制、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的动作情况,必要时应即切手动控制,应继续向锅炉进水,维持锅筒水位、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
4)若过热器爆破,按规定执行紧急停炉。
5)停炉吹扫后,仃运送、吸风机,自然通风24小时,然后重新启动送、吸风机,强制通风冷却。当锅筒上下壁金属温差达40℃以上时,应停送、运吸风机,保持自然通风状态。
6)当过热器出口压力降至0.1MPa时,打开锅筒空气门和过热器空气门。
7)停炉保养时,过热器不存积水,充氮保护,维持适当氮压。
44.省煤器损坏现象
答:
1)省煤器两侧烟温偏差增大,排烟温度偏差增大,漏泄侧烟温降低,漏泄侧排烟温度降至烟道压力下饱和温度值(100℃以下)。
2)省煤器附近有漏泄声。
3)漏泄侧省煤器灰斗有湿灰现象,甚至灰浆流出。
4)烟气阻力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
5)空气预热器两侧出口风温偏差加大。
6)漏泄较大时,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漏泄或爆管时,锅筒水位迅速下降,汽压及负荷下降。
45.省煤器损坏原因
答:
1)给水品质不合格,管内壁结垢超标,造成传热恶化和氢脆爆管。
2)停炉保养不良,造成坑点腐蚀。
3)管材质量不良,制造有缺陷,焊接质量不良。
4)飞灰磨损,防磨板损坏。
5)超负荷运行或炉膛漏风量大,烟气流速增大,加速磨损。
6)省煤器堵灰形成烟气走廊,流通部分烟速增大,磨损严重。
7)锅炉启停过程中,省煤器再循环阀门操作不当。
46. 省煤器损坏处理方法
答:
1)发现省煤器附近有异声时,应小心打开检查门,进行听诊,并进行仪表分析,确证省煤器损坏时,申请停炉。
2)当省煤器损坏使锅筒水位下降时,应密切监视给水系统的动作情况,必要时应将给水自动切至手动方式,维持锅筒水位正常。
3)降低机组负荷,同时按≯0.15MPa/分的速率适当降低过热器压力,以防止损坏面积扩大,防止给水泵、吸风机超负荷运行。
4)监视过热器一/二级喷水控制站和再热汽温控制站的动作情况,必要时切至手动控制,维持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在正常范围内。
5)若省煤器管爆破,不能维持锅筒水位,按规定执行紧急停炉。
6)停炉后,不可打开省煤器的再循环阀,继续进水尽量维持锅筒水位。
7)炉膛吹扫结束后,停运送、吸风机,保持自然通风24小时,然后重新启动吸风机运行,保持25~30%风量,强制通风冷却,当锅筒上下壁金属温差达40℃以上时,应停运送、吸风机,保持自然通风状态。
8)当过热器出口压力降至0.1MPa时,打开锅筒空气门和过热器空气门。
9)打开省煤器灰斗排灰口,疏通管路,防止灰浆沉积,压垮烟道或灰浆进入空预器。
47. 水冷壁损坏现象
答:
1)炉膛负压偏高(引风机控制自动投入且有调节余量时,电流增大,炉膛负压尚可维持),炉膛负压不稳,炉内有响声。
2)漏泄点下部不严密处有汽水从炉墙流出。
3)漏泄较大时,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两侧烟温差大,漏泄侧烟温偏低。
4)漏泄严重或爆破时,锅筒水位迅速下降,汽压、蒸汽流量、电负荷下降,燃烧不稳定,引风机出力达高限,炉膛负压变正。
5)燃烧不稳。
48. 水冷壁损坏原因
答:
1)炉水品质长期不合格,使管内壁结垢超标或长年运行管内壁结垢超标,而又未进行化学清洗,造成传热恶化和氢脆爆管。
2)停炉保养不良,造成坑点腐蚀。
3)管材质量不良,制造有缺陷,焊接质量不良。
4)安装、检修质量不良,管内有杂物堵塞,燃烧器安装角度不对,炉管受到冲刷。
5)热负荷偏斜,负荷过低,排污量过大,燃烧室结焦等原因,造成水循环不良。
6)一次风口烧坏,煤粉冲刷炉管。
7)大块焦渣坠落砸坏炉管或除焦时损坏炉管。
8)有干锅历史,水冷壁管过热,蠕胀变形。
9)吹灰器卡在炉内未能退出,吹坏炉管。
10)水冷壁出现高温腐蚀。
49. 水冷壁损坏处理方法
答:
1)发现炉内有异声时,应小心地打开看火门进行听诊,并进行仪表分析,确证水冷壁损坏时,申请停炉。
2)投运运行煤燃烧器的油枪,降低机组负荷,同时按≯0.15MPa/min的速率适当降低过热器压力,以防止损坏面积扩大,防止给水泵、吸风机超负荷运行。
3)若水冷壁爆破,按规定执行紧急停炉。
4)停炉后,应继续向锅炉进水,关闭排污门和省煤器的再循环门。当发现锅筒上、下壁温差明显增加或补水后水位不能回升时,仃止向锅筒进水。
5)炉膛吹扫结束后,仃运送、吸风机,保持自然通风2小时,然后重新启动吸、送风机,保持25~30%风量,强制通风冷却。当锅筒上下壁金属温差达40℃以上时,应停运吸、送风机,保持自然通风状态。
6)当过热器出口压力降至0.1MPa时,打开锅筒空气门和过热器空气门。
7)加强吹灰巡检,发现吹灰器卡住,应及时退出。
8)合理配风,强化炉内气流扰动混合,避免煤粉气流冲刷水冷壁。
50. 汽水共腾现象及原因
答:
现象
1)锅筒水位发生剧烈波动,就地水位计看不清水位。
2)汽温急剧下降。
3)严重时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
4)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加,导电度增大。
原因
1)炉水品质不合格。
2)化学加药调整不当。
3)排污控制不当。
4)汽水分离装置损坏,负荷增加过快。

  

下一页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