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直接过滤.国内统称直接过滤.它是指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剂之后、经快速混合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絮凝体时,就直接进入滤池进行过滤.滤前不设沉淀(或澄清)设备。
在这种过滤系统中.滤池不仅起常规过滤作用.而且起絮凝和沉淀作用。
直接过滤是以接触絮凝作用为主.机械过滤及沉淀作用为辅。微絮凝体通过滤料孔隙进入滤层后.与滤料进行接触絮凝.而将絮凝物从水中截留而去除。
在直接过滤处理系统中.为了达到接触絮凝的目的.在滤前投加少量絮凝剂.主要是为了形成微絮凝体.以利于进入滤池后与滤
料之间的吸附。故微絮凝体的尺寸一般不大于40〜6<Vm。微絮凝直接过滤对原水水质和絮凝剂有一定的要求:
Cl)原水:在正常惰况下.不能有过髙的浑迚度.一般以60〜100度以内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00〜300度.以利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并保证有一定过滤周期。但根据目前的发展.对常年浑迚度200度左右、短期浑迚度300度以下的原水.只要措施得当,一般均可采用直接过滤。
基于上述要求.水库或湖泊水是直接过滤的理想水源。它们的特点是常年浑迚度低.一般在1(!〜20度以下.只有在暴雨或大风(浅水库)吋,才出现较髙浑迚度(20(!〜300度).但吋间短,从几小吋到3〜5天;另外.藻类及浮游生物的莩生,也是水库、湖泊的特点。但一般具有季节性.且多在秋季发生.持续1〜2周或更长一些。
(2>常用絮凝剂及其投量:在直接过滤中.控制投药量是滤前处理的关键.它直接影响过滤效果。因为投药量的多少决定了颗粒表面的电性及有效碰撞率。为控制投量.常采用恒压定量投药
装置。
直接过滤中.常用的絮凝剂是精制硫酸铝(含Al2(.),16%>或聚合铝、三氯化铁等。助凝剂一般用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Wi可用活化珪酸(水玻璃).其中SiO2含量为30%。根据在抚顺东公园水厂的试验:水温20"C左右,滤速为8m/h,不同原水浑迚度的最佳投药量可见下表。
药剂投量决定胶体脱稳.并与产生的絮凝体量有关。
如果滤速提到12m/h.则投药量相应有所增加,且过滤周期相应缩短。当浑迚度大于200〜300度时,只有在采用助凝剂的条件下,采用8m/h滤速.才能保证过滤周期达到7〜8h以上。
采用聚合氯化铝代替硫酸铝.投药量可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