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澄清池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1370  最后更新:2009/11/9 2:15:44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1/9 2:07:14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澄清池

澄清池
  污泥再悬浮起来,池中保持大量矾花,脱稳胶体靠接触凝聚粘附在活性泥渣上。 →(混合)→澄清 常用于给水处理 需保持矾花一定浓度,通过排泥控制沉降比在20-30%。 泥渣悬浮型(过滤型):矾花容易冲出去,但对细小矾花具有过滤作用 如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泥渣循环型(分离型):效果与上相反 如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
一、加速澄清池

  1920 年 美国 infilco 公司发明的 1935 年有工程实例 1965 年我国开始使用

  一反应区容积:15-20 分Q
  二反应区容积:7-10 分Q 分离区v 上=1-1.2 mm/s t 总=1-1.5h,比平流式快 需定期排泥 回流泥量Q’=3-5Q 第2:第1:清水区=1:2:7 优点:处理效果好,稳定,适应性强, 适用于大、中水厂 缺点:机电维修 启动时有时需人工加土和加大加药量 二、水力循环澄清池

  喷嘴速度过大、过小都不行,v=4-7m/s 喉管v=2-3m/s 一反应室出口v=60mm/s t=15-30s 二反应室下降v=40-50mm/s 出口v=5mm/s t=80-100s 分离区v=1-1.2mm/s, t=1h 回流泥量=2-4Q 优点:不需机械搅拌,结构简单 缺点:反应时间短,运行不稳定,泥渣回流控制较难,适应性差,适用于小水厂。
三、脉冲澄清池
靠脉冲方式进水,悬浮层发生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1)有利于颗粒和悬浮层接触;2)悬浮 层污泥趋于均匀。 配水方式:紊流板 充水时间:25-30s 放水时间:6-10s 1956 年法国首先发明 工作稳定、单池面积大、造价低,但周期不易调整。

四、悬浮澄清池
  强制出水管出水 20-30%,来保持池内泥渣浓度一定。 池内水流上升速度v=0.8-1.0 mm/s 结构简单,但运行适应性差(水温、水量、变化时,泥渣层工作不稳定)

 澄清池中加斜板,注意反应室的配套设计
  欧洲过滤型澄清池多,美国机械加速澄清池多。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