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核电安全分析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3063  最后更新:2009/10/2 15:28:30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2 15:28:30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核电安全分析
1 核电

站安全概述
核安全

的最终安全目标为:在核电厂

内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人员、社会

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放射性危害是核电站

独有的,并且这一危害的后果至今还未得到确认,同时核电站

也存在发生普通电站安全事故

的可能性。由于核电站安全事故危害范围广、影响深,因此核电站安全不仅关系到核电站自身的发展

,更关系到核电行业

的整体发展。美国

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安全事故,就使得人们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从而导致世界

核电发展一度陷入低迷。核电站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反应性控制,堆芯余热导出,放射性包容。其中,反应性主要依靠控制棒的提升和下落、反应堆冷却剂硼浓度调节来控制。堆芯余热则是由在蒸汽发生器中一回路和二回路的热交换来导出。放射性包容主要有三道屏障: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核电站重大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发生器失水和失去反应堆冷却剂,如果这些事故得不到控制,将导致最严重的核电站安全事故———堆芯熔化。核电站重要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核电站工程

的选址、设计

、建造、运行

阶段都必须坚持全面的质量管理

,设计方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安全管理部门也应该做出全面的安全管理。

2 三哩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

  1979年美国发生的三哩岛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是至今为止发生的最为严重、影响最为深远的核电事故。这两起核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主要原因是相同的。

其一是安全设计缺陷,在三哩岛核电事故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核电站不会发生堆芯溶化事故,因此没有把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作为其设计基准,因此在三哩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出现故障而导致反应堆失水后,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最终导致了堆芯溶化重大事故的发生。三哩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都发生了堆芯溶化事故,但也正是两个核电站安全设计的不同,其后果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三哩岛核电站设置了整体安全壳系统

,尽管发生了堆芯溶化事故,但是其完整的安全壳系统使得核物质没有大量扩散到周边环境,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采用这项设计,发生事故后,堆芯核物质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大量泄露到大气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核辐射危害,甚至整个欧洲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其次,人为失误也是这两起核电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操作规程

中明确规定不能低功率运行,但是操纵人员却违反这一规定进行试验

,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三哩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世界核电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巨大危害,使人们对核电安全产生了普遍的质疑和恐慌,在这之后,很多国家

都停止了对核电站建设

的批准。

另一方面,两起重大核电事故的发生也促进了核电安全技术

和核电安全管理的发展,根据世界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核电站堆芯熔化事故概率≤1. 0×10-5堆·年(即每座反应堆每一年运行出现此类事故的概率不大于十万分之一);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事故概率≤1. 0×10-6堆·年(即每座反应堆每运行一年出现此类事故的概率不大于百万分之一)。

3 核电安全技术

3.1 数字化仪控技术

  数字化控制技术是指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于核电站的建造和运行中,数字化仪控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核电站运行可靠性,先进的人机界面,为运行人员提供了系统的、易于理解的信息,加之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操作事故。目前国内外新建的核电站均采用了数字化仪控系统。第三代核电机组

则是采用了整体的数字化仪控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稳定和安全。

3.2 非能动安全技术

非能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固有的重力、流体的对流、蒸发扩散等天然原理,设计不需要专设电源或其他动力源驱动的安全系统,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自然冷却反应堆和带走堆芯余热,缓解事故。非能动安全技术的运用简化了专设安全设施,而且可以减少人员干预时可能发生的误操作,改善了人机关系,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此外,由于设备

减少,其经济性也得到提高。
4 核电安全管理

  核电安全管理是保障核电安全的重要方面,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核电安全事故都是因为管理疏忽引起的。2008年7月法国特里卡斯坦核电站发生事故,含铀废水处理站被发现含铀液体泄漏。法国核安全局报告,该处理站一个装有含铀液体的容器出现裂痕,导致75 kg铀液向外泄漏并流入地下及附近两条河流。根据调查报告,有关废水处理站和经营该处理站的公司疏于管理,是这次泄露事件的主要原因。

5 结语

  随着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核电安全管理也越来越规范,核电安全性已得到了显著提高。现阶段正是我国核电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已通过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安全技术,再结合自身的核电站建设和运营

管理经验,在坚决贯彻“安全第一,生产第一”的发展方针的前提下,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建设和运营,进而保证核电的稳定快速发展。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