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浅层地能(热):亟待开发的绿色能源宝库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2  浏览数:2529  最后更新:2009/10/3 15:13:48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3 15:13:48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2、地源热泵产品型号和规格相对较少,并且以国外的原配件组装的产品为主。有些国外地源热泵公司在国内投资建厂(合资为主),国内生产水源热泵较大的企业是山东省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还有北京恒有源、华清集团、清华同方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研发力度不够。  3、技术应用方面。首先,地源热泵技术是暖通空调技术与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两者缺一不可,由于从业人员不了解水文地质条件而导致工程失败,如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回灌成了大问题等等。其次,在一些工程中,设计与应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忽视了冷热的平衡问题。三是缺乏必要的地下监测工作,大部分已建热泵工程未建立地下水与岩土的监测系统(井)。四是缺乏对岩土热物性特征的了解,未进行实际测试。五在地源热泵工程设计中,需要开展探讨适应地源热泵系统的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六是设计中缺少对地热泵供图的经济合理性分析。七缺少必要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八技术队伍良莠不齐。

  针对以上问题,原国务院参事,建设部环境中心主任王秉忱开出了以下“药方”:

  1、继续加大政府对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相关鼓励政策和健全工程建设的技术审批和工程运行的监督管理制度。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制定地方能源使用种类和区域布局的专门规划,在整体规划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

  2、对设计、施工和监管部门建立专项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制和工程的监理制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上岗制,以保证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3、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深入发展,还应逐步开展结合我国特征的、较详细的相关规程规范的编制工作。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结合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编制综合性的技术规程规范,以指导地源热泵行业的健康发展。

  4、建立国家专项基金,大力支持地源热泵技术的研发力度。

  5、在必要的规程规范中,明文规定任何地源热泵工程都必须建立地下水与岩土监测系统,以保证对地质环境的了解和地源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6、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浅层(100米以上)的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工作,建立全国与地源热泵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数据库。

  7、成立国家级多学科的专家组,对拟建大型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有计划地开展经济、技术、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8、广泛开展地热泵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9、加强对大型地源热泵工程的优化设计管理,使其真正达到节能,环保,经济。

  链接:我国支持地热能开发的相关政策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被明确列入新能源所鼓励的发展范围,地热能源首次被列入政策扶持范围;

  2007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地热能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2008年12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9号 )提出,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要求,摸清浅层地热能资源,编制开发利用规划,科学利用浅层地热能,统筹当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技术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实行规范管理,促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健康发展。这为地热能的开发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