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商业化应用前景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2  浏览数:3696  最后更新:2009/10/3 15:36:56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3 15:36:56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3.2.2降低生物柴油的制取成本    生物柴油能否成为矿物燃料的替代能源,成为我国未来持续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其技术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水平。生物柴油达到商业化应用要求,降低生物柴油的制取成本是首要因素。

(1)、降低生物柴油原料价格。 原料价格对生物柴油的经济性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生物柴油时,首先考虑规模种植建立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因地制宜地选择厂址,合理确定原料采购经济半径,尽可能地减少原料集中、运输和存贮费用。

(2)、油料植物的选择有一套合适的选择指标体系。 通过采用特菲尔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模糊评判,对植物的含油量、结实性状、分布面积范围、繁殖难易程度和油的成份进行打分,根据评分结果来选择油料植物,从而确保其开发利用价值达到最优。 木本油脂植物具有一次栽、多年受益的特性,经济效益可观,对调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加大高品位生物柴油植物原料树种育种力度。 全球绿色植物每年将400亿~620亿吨碳和77亿~166亿吨氢化物合成类似石油的烷烃物质,能作为人类绿色能源的能源植物的资源相当丰富。但是,目前可利用的能源植物种类、品种不多,人工栽培面积小且分布零散,很多优良的能源植物品种尚处于野生状态,未被驯化栽培。因此,在加大开发现有的能源植物资源的同时,可适当引进新的高品、高效能源植物,充分利用各种常规育种手段和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和筛选一些优良的能源植物,同时,针对不同的树种(品种),研究开发出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

(4)、完善加工工艺,提高生物柴油得率。 我国能源油料植物(燃料油植物)的生产和开发利用,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对一些能源作物油的提取、加工正处于初试阶段。植物燃料油的提炼滩大多简单、粗糙,工艺流程较落后,油脂的水份、杂质含量偏多,造成生物柴油得率不高,限制了生化柴油的应用范围。

(5)、采用定向栽培新技术,实行规模经营,形成产业化。 我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要从总体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形成产业化,才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路。

3.2.3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l)、制订生物柴油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要组织专门人员来制订生物柴油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每一阶段目标要从数量上给予界定,要有科学的参考指标(如产量,市场占有率,推广应用范围等),从而保证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高速发展。

(2)、加大资金投人。 在资金投入力度上,我国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外,对于生物柴油高新技术企业也要从资金上给予倾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筹措方式可以多样化,资金来源可以多元化。

(3)、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制定生物柴油生产标准,规范生物柴油市场。 国家对于种植油脂植物或作物的农户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不征或少征农林特产税、“两金一费”等,因为许多成本低、品种优良的原料不符合群众的栽培习惯,且果实或种子等含油器官不易采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物柴油科研和生产的原料供应。对生物柴油的销售使用,可以考虑减免税收。基于公共场所和旅游区等的环境保护需要,可以对燃料的使用从法律上给予严格限定,大力应用生物柴油,以减缓环境污染。由于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不一致,生物柴油生产标准应有所不同。我国应抓紧制定生物柴油生产标准,以规范生物柴油市场。

(4)、建立健全完善的生物柴油销售网络体系。 生物柴油要在全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并逐步地为人民所接受、熟悉,就必须分批次有步骤地在全国建立营销网络。这样,才能与石化柴油相竞争,才能真正发挥它在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3.2.4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生化柴油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在高起点上发展我国的生化柴油技术。

3.3市场前景预测

    按中国目前的消耗量(每年消费柴油6000-700o万吨),如果在石化柴油中添加10%体积的生物柴油,则每年应配套生产生物柴油600万吨。预计未来10年内,生化柴油产品将占领20%~30%的市场份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加人WTO对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