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1737  最后更新:2011/5/24 10:46:07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1/5/24 10:40:24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沈邱农 , 陈文辉
(1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上海200240;2.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21)
摘 要:超超临界尢电机组目前在世界已投凡商业运行,尢电机蛆采用超超临界参数也是我国发展先进发电技术可选择方向之一。作者在研究国外技术资料的基础土.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系统、部件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图5表1参8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特点
中圈分类号:TK 26l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电力生产以煤电为主。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超临界火电机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成熟的先进发电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显著的节能和减少污染的效果,并且正进一步向超超临界技术方向发展 目前,国外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热效率一般可达4O 以上,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效率达到45 左右。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可用率、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也都达到了亚临界机组的水平,由于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明显优势,将成为我国21世纪很具竞争力的燃煤火电机组在超临界火电机组被国家列入研制计划的同时,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也一直是国内技术界所关心的热点。国家电力公司权威人士曾经提出,我国现在开始发展国产超临界机组.已经晚干发达国家30~40年,国外目前超超临界机组也已投人商业运行 我国有条件立足于较高的起点,把近期目标定在当前国际水平.在研制超临界机组的基础上,尽快跨人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阶段,充分利用当今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缩短我国从超临界参数到超超临界参数的过渡,实现技术上的跨越。
本文根据国内外发表的论著和资料,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作一简要描述。
l 超超临界汽轮机热力循环的优化在发电循环中,常规亚临界循环的典型参数为16.7MPa/538。C/538。C,发电效率约为38超临界循环典型的参数为24.1MPa/538。C/5 66。
C,对应的发电效率约为41 。超超临界参数实际上是在超临界参数的基础上向更高压力和温度提高的过程。通常认为超超临界是指压力达到30~35MPa,温度达到593~650。C或者更高的参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度5 66。C事实上一直是超临界参数的准则,任何超临界新汽温度或再热汽温度超过这一数值时则被认为是超超临界参数。
例如,已在丹麦投运的2台412MW 的超超临界机组.参数为28.5MPa/580。C/580。C/580~C,在凝汽器背压为2.3kPa条件下热效率达到47 ,折合到常规凝汽器背压条件(4.0~5.5kPa)下热效率在45 左右。超超临界热力循环的优化首先考虑的是蒸汽参数的优化,当蒸汽参数从传统的16.?MPa、538。C提高到31.6MPa、600~C以上时电厂热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图1表示同为一次再热机组的不同主蒸汽及再热蒸汽温度与亚临界蒸汽参数基准相比较时,在热耗改善方面所获得的相对收益。
其次是采用二次再热,二次再热循环能比一次再热更能提高机组的热力性能。采用超超临界压力和温度后,二次再热循环的收益将进一步提高。图1中也表示了在不同的蒸汽参数下,利用二次再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pdf).rar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