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煤样采制化理论考试试卷A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3200  最后更新:2011/6/8 8:40:52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1/6/8 8:34:19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煤样采制化理论考试试卷A

煤样采制化理论考试试卷A

一、  判断题

1、  火电厂主要生产系统就是指燃烧系统。                                                                                            (  )

2、  煤粉燃烧时所需要的大部分空气,经空气预热器后预热送进炉膛,这部分空气,称为二次风。    (  )

3、  煤中全水分由10.0%降至9.0%,一般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可升高50~100J。                          (  )

4、  煤中碳、氢、氧、氮及可燃硫含量之和为80%,那么说明该煤中的灰分含量为20%。(  )

5、  只要Vdaf>37%的煤,就可以确认是褐煤。                                                                                      (  )

6、  由氧弹热量计直接测出的发热量,就是煤中空干基高位发热量。                                                (  )

7、  标准煤的发热量Qgr,d为29.27MJ/kg。                                                                                              (  )

8、  对某一采样单元来说,子样数决定采样精密度,而与所采样品有无系统误差无关。(  )

9、  采煤样机系统中安装给煤设备,是为了提高采样精密度。                                                            (  )

10、      煤质检测的系统误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                                                                                    (  )

二、  选择题

1、混煤的粒度是(    )mm。

A.<100;B.<50;C.<25;D.<13。

A.;B.;C.;D.。

2、中煤是指(    )。

A.粒度中等的煤;B.发热量中等的煤;C.精度与矸石之间的煤;D.原煤与矸石之间的煤。

3、标准GB475规定的火车煤采样方法是(    )。

A.系统采样;B.随机采样;C.多份采样;D.双份采样。

4、在(  )所采煤样不得作为仲裁样品。

A.火车上;B.船舶上;C.汽车上;D.皮带上。

5、用粒度<13mm的煤样测定全水分时,加热干燥至恒重后应(    )。

A.在空气中冷却5~10min后称重;B.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C.趁热称重;D.先放入干燥器中,待冷至室温后称重。

6、氧弹能承受的热量为(    )J。

A.10000;B.20000;C.30000;D.40000。

7、计算发电厂标准煤耗时,所用发热量是指(    )。

A.Qgr,ad;B.Qgr,d;C.Qnet,ar;D.Qnet,ad。

8、飞灰可燃物含量越小越好,飞灰可燃物含量每增加1%,则煤耗约增加(    )%。

A.0.1;B.0.5;C.1;D.1.5。

9、某电厂燃煤哈氏可磨性指数为80,要用3台出力为300t/h的磨煤机运行供粉,如该电厂选用哈氏可磨性指数为70的煤,那么此时需要(  )台磨煤机供粉。

A.2;B.4;C.5;D.6。

10、煤的变质程度越浅,则(    )。

A.氢含量越大,氧含量越小;B.氢含量越小,氧含量越大;C.氢含量与氧含量均越大;D.氢含量与氧含量均越小。

三、填空题

1、在煤中分布最不均匀的成分是及。

2、煤中灰分主要来自,它是指贮存于煤中的无机物,它不包括游离水,但包括。

3、元素分析中的可燃成分是,而工业分析中的不可燃成分是。

4、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转为。

5、对大型高参数火力发电厂来说,能量损失最大的是,其次就是。

6、1.8522为, 为。

7、系统误差的特点是误差,并具有一定的。

8、所谓缩分比,是指占的质量分数。

9、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入炉原煤采样应采用,其采样精密度应达到。

10、量热温度计应能测准到,估读到。

四、问答题

1、GB475对采样精密度是如何规定的?

2、从燃烧产物上说明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及低位发热量之间的区别。

3、如何将30kg原煤样制成粒度<3mm(圆孔筛)的样品?

4、试述煤中全硫含量对电力生产的主要危害。

5、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正态分布曲线由什么参数所决定?并说明随机误差的基本特性。

五、计算题

1、称取粒度<13mm的煤样502.5克,盘质量275.0g,煤样在干燥后,盘加煤样质量为731.2g,检查性干燥后称重为731.5,求该煤的全水分含量?

2、上题中,如已知Mad为1.24%,Aad为23.66%,Vad为18.92%,求Aar、Vd、FCdaf各为多少?

3、某电厂输煤皮带流量为1200t/h,每班上原煤2.5h,原煤灰分Ad为25.15%,皮带带速为2.5m/s,采样器开口宽度为150mm,问该采样器应每隔多少时间采集一个子样?一个完整子样量应为多少?

4、测定发热量时,已知煤的热容量为10425J/g,称取空干基煤样量为1.0014g,内筒水的温升为2.433℃,冷却校正值为0.0127℃,点火热为50J,计算该煤样的弹筒发热量Qb,ad为多少J/g及MJ/kg?

5、上题中,并已知Sb,ad为2.05%,Mt为9.3%,Mad为1.57%,Hd为3.46%,求Qgr,d及Qnet,ar各为多少?


煤样采制化理论考试试卷答案(A)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1.B;2.C;3.A;4.B;5.C;6.C;7.D;8.B;9.B;10.C。

三、填空题

1. 灰分;含硫量。

2. 煤中的矿物;化合水。

3. C+H+N+O+Sc;M+A。

4. 化学能;热能。

5. 汽轮机排汽热损失;锅炉热损失。

6. 3.430;3.63。

7. 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方向性。

8. 缩分出的样品;原煤样。

9. 机械采样;±1.0%以内。

10. 0.01℃;0.001℃。

四、问答题

1. 答案见答案表。

原煤、筛选煤

精煤

其他混煤(包括中煤)

Ad≤20%

Ad>20%

±1/10Ad,但不小于±1%

±2%(绝对值)

±1%(绝对值)

±1.5%(绝对值)

2. A. 弹筒发热量。

煤中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煤中氢燃烧生成水汽,在氧弹中又凝结成水;

煤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硫,并溶于水形成硫酸;煤中氮部分生成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硝酸。

以上各项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煤中水在氧弹中先吸热成水气,后又放出相同的热量凝结成水,故不产生热效应。

燃烧产物中还包括氧弹中剩余的氧气、氮气及产生的灰渣等。

B.高位发热量。

煤中碳、氢燃烧同A;

煤中硫燃烧只形成二氧化硫;

煤中水及燃烧产物中其他物质均同A。故弹筒发热量减去硫酸与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及硝酸生成热,就是高位发热量。

C.低位发热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锅炉中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煤中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煤中氢燃烧产生水汽,随锅炉烟气排出炉外;

煤中水在锅炉中形成水汽,也随烟气排出炉外;

煤中硫及氮燃烧均同B。

低位发热量与高位发热量的区别就在于煤在锅炉中燃烧时,煤中氢燃烧生成的水及煤中原有

的水形成水汽随烟气排出,这部分热量无法得到利用,故将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就是低位发热量。

3. 将制样钢板清理干净后,按下述步骤制样:

(1)将原煤样30kg过孔径为25mm的方孔筛,未通过者,将其破碎使其全部通过。

(2)将上述煤样过孔径13mm方孔筛,未通过者,将其破碎使其全部通过。

(3)用相应的二分器缩分一次,保留15险,弃去15kg。

(4)将上述粒度<13mm的15kg煤样过6mrn方孔筛,未通过者,将其破碎使其全部通过。

(5)用相应的二分器缩分一次,保留7.5峙,弃去7.5kgo

(6)将上述粒度<6mm的7.5kg煤样过3IIIIIl圆孔筛,未通过者,将其破碎令其全部通过。

(7)用相应的二分器缩分一次,保留3.75kg,弃去3.75kg。

4.煤中含硫量对电力生产危害是多方面的。

(1)煤中硫燃烧产生S02是电厂排向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而空气中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来源。

(2)煤中含硫量高,易造成煤场存煤的自燃。

(3)煤中含硫量对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空气预热器易造成腐蚀和堵灰。

(4)对同一煤源来说,煤中含硫量增高,则灰熔融温度下降,从而增强锅炉的结渣倾向或加剧其严重程度。

(5)煤中含硫量高,还易造成制粉系统的燃烧爆炸。

(6)煤灰中含硫量高,则降低灰渣的应用价值。

5.μ为总体算术平均值,将作为真值,它是正态分布曲线最高点的纵坐标,由它决定曲线的位置;总体标准差σ则决定曲线F的形态,以μ为中心,测定值呈对称分布。σ值的大小,反映了测定值的分散程度。有了真值(实际上为大量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及标准差,正态分布曲线就完全      确定下来。

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是:

(1)对称性。测定值以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2)有界性。在有限测定值中,其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3)单峰性。随机误差以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相对集中的分布。

(4)抵偿性。对同一量的测定,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定次数的增多而趋近于零。故这在实际测定中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增加测定次数,就可减小随机误差。

五、计算题

1.检查性干燥,煤样有所增重,故以增重前一次的质量,即731.2g作为水分计算的依据。              Mt=9.2(%)

2.Aar=21.75%    Vd=19.16%    FCdaf=74.81%

3.1.44min  20kg

4.25411J/g  25.41MJ/kg

5.Qgr,d=25579J/g  Qnet,ar=22339J/g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