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炉内水处理方式由AVT转变为CWT的方案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4467  最后更新:2011/7/21 20:13:47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1/7/21 20:12:53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炉内水处理方式由AVT转变为CWT的方案

[align=center]炉内水处理方式由AVT

转变为CWT

的方案



[/align]

[align=center]

[/align]目前我厂炉内水处理方式为AVT

方式,即


在对给水进行热力除氧的同时,向给水中加入氨和联氨,以维持一个除氧碱性水工况,从而达到抑制水汽系统金属腐蚀的目的。但AVT

方式有明显的缺点:(1)

给水含铁量较高,且锅炉内下辐射区局部产生铁的沉积物多;(2)

凝结水除盐设备的运行周期缩短,使高速混床再生频率上升,数脂的机械损伤大,再生所需的酸、碱耗增加。1

号机组已稳定运行了五个多月,其凝、给水的氢导在连续二个月内均小于0.1

μs/cm

,满足了向CWT

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CWT

方式指在同时向凝、给水系统中加氨和气态氧,将水的pH

值和溶解氧含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促使碳钢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





1




转变为CWT

方式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查加氧装置上的阀门、管道、在线仪表、减压阀、流量控制阀是否齐全、完好。





1.2







加氧装置内的排风系统要求完好,所用的电气设备要求是防爆型的。





1.3







连接氮气瓶冲气,将管道内的油污冲干净,同时检查系统内是否有漏气。





1.4







停止加联氨5

天以上,并保证凝、给水为中性水(残余N2H4

含量≤1

μg/L

)。在停止加联氨期间,凝、给水跟踪铁离子的指标。





1.5







通过加氨保证凝、给水的pH

在8.5



~8.8

的范围内。






1.6







凝、给水的氢导



0.15

μs/cm







1.7







高压除氧器的向空排气阀在微开的位置。





1.8







机组的负荷高于最低运行负荷(



30%

额定负荷,180MW

以上),1

台以上给水泵投入运行。






1.9







做好加氧的流量试验:最少流量、最大流量、25%

流量、50%

流量、75%

流量分别为多少。






1.10




取样送安徽中科院分析凝、给水的含油量。





1.11




给水流量信号接入化学加氧装置的控制系统。





1.12




在整个加氧调试过程中,由化验人员全程跟踪凝、给水质变化,制定原始纪录表。





1.13




凝给水精处理全流量运行。





2




加氧装置的操作





2.1


日常使用方法如下:





2.1.1


每套装置分给水加氧和凝结水加氧两部分,每五个气瓶对应一个系统(

给水或凝结水)

。使用时请分别打开给水加氧母管 (

汇流排上较低的母管)

上的主阀门或凝结水加氧母管 (

汇流排上较高的母管)

上的主阀门,

以分别向给水和凝结水系统供氧。





2.1.2


由于给水加氧的系统压力较低,氧气可充分得到使用;而凝结水加氧的系统压力较高,当氧瓶压力下降至4.0MPa

时,己不能向凝结水系统中加入氧气。为了避免氧气浪费,此时可将给水加氧瓶组和凝结水加氧瓶组进行切换,即将原凝结水加氧瓶组中的剩余氧气向给水系统中加入,而原给水加氧瓶组则更换新氧瓶向凝结水系统中加入。





2.1.3


加氧量的调节。加氧量的调节通过分别调节给水加氧流量计和凝结水加氧流量计下的小调节阀实现。注意:

由于加氧量较小,因此有时加氧系统流量计无显示 (

加氧流量小于流量计的最低刻度)

,这是正常情况,通过加氧试验确定最终加氧量。





2.1.4


加氧控制指标(暂定):凝给水150

~200ppb








除氧器出口100

~150 ppb





2.2


系统的紧急关断





加氧工况运行时,系统给水氢电导一般要求小于0.15

μS/cm

。因此,当给水氢电导大于0.15

μS/cm

时必须停止加氧。汇流排中有两个电动阀,分别对应给水加氧系统和凝结水加氧系统,它们与给水和凝结水的水质信号连锁,当水质不满足要求时,电动阀自动关断,停止加氧。





2.3


启动运行





2.3.1


机组首先应在AVT

运行模式下启动,直至正常运行状态。此时,加氧系统不投入运行。





2.3.2


当运行负荷增加并达到正常运行负荷(

高于最低负荷30%B-MCR)

时,将从AVT

运行转换到CWT

运行模式。CWT

运行模式许可条件为:





2.3.2.1


所带负荷高于最低运行负荷;





2.3.2.2


省煤器进口给水导电率<0.15

μS/cm







2.3.2.3
1


台以上给水泵投入运行。





2.4


正常运行





2.4.1


省煤器进口给水的pH

设定值从9.0

~9.5

转换到8.5

~8.8

;2.4.2


集中化学加药系统,AVT

运行下的联氨泵切换到CWT

运行下的加氧装置。





2.4.3


加氧流量调节。





2.4.3.1


凝结水处理装置出口点的氧流量,通过基于凝结水流量的氧量调节阀来调节;





2.4.3.2


除氧器出口点氧流量,基于给水流量和省煤器进口给水中溶解氧浓度的信号来调节。





2.5


机组非正常运行时的给水处理方式的转换





2.5.1
CWT


向AVT

切换的条件:





2.5.1.1


机组正常停机前4

小时;





2.5.1.2


给水电导率>0.15

μS/cm

或凝汽器存在严重泄漏影响水质时;





2.5.1.3


加氧装置有故障无法加氧时;





2.5.1.4


机组发生MFT

时。





2.5.1.5


在机组停运前4

小时、有异常需停机或机组负荷降低至30%

负荷以下时由值长、集控长通知化学值班员停运加氧装置。





2.5.2
CWT


向AVT

切换的操作。关闭凝结水加氧二次门除氧器出口加氧二次门退出减压阀关闭氧气瓶;将自动加氨装置的pH

设定值由8.5

~8.8

调节至9.0

~9.5

;要求机组值班员开大除氧器高低加排气门开度;





2.5.3


保持AVT

万式至停机保护或机组正常运行。





3


加氧装置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





3.1


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如下:





3.1.1


使用前,在氧气瓶阀全部关闭的情况下,将所要用一边的高低压截止阀打开,再先微量开启所要使用一边的其中一只氧气瓶阀,使高压压力表示值缓缓上升到压力不再上升时,再把这边所有气瓶全部开足,然后再顺时转动减压器调节螺杆,调到所需值(高于凝水或除氧器出口压力)。





3.1.2


停止供气时,只需旋松减压器调节螺杆,压力表示值为零后,再关闭截止阀。





3.1.3


减压器的高压腔和低压腔都装有安全阀,当压力超过许用值时,自动打开排气,压力降到许用值即自行关闭。平时切勿扳动安全阀。





3.1.4


安装时,应注意连接部分的清洁,切忌杂物、垃圾进入减压器。





3.1.5


连接部分发现漏气时,一般是由于螺纹扳紧力不够,或垫圈损坏,应适当扳紧或更换密封垫圈。





3.1.6


发现减压器有损坏或漏气,或低压表压不断上升,以及压力表回不到零位等现象,应及时进行修理。





3.1.7


汇流排应按规定使用一种介质,不得混用,以免发生危险。





3.1.8


氧气汇流排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





3.1.9


气体汇流排不得安装在有腐蚀性介质的地方。





3.1.10


气体汇流排不得逆向向气瓶内充气。





3.1.11


汇流排投入使用后,应进行日常维护,严禁敲击管件。正常使用中,每年推荐对压力表进行计量检测。





3.2


加氧系统注意事项





3.2.1


出口阀开启速度不得过快,防止有可燃物进入时,造成静电打火引起燃爆,在气体骤然膨胀时而炸管伤人。





3.2.2


气瓶出口高压软管安全使用期一般为1.5

~2

年,请在安全使用期后及时更换。氧气瓶出口高压软管不可过量弯曲,应尽量在自然状态下联接。









本方案主要起草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附1

:给水加氧处理水汽质量标准





[align=center]项目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取样点



[/align]

[align=center]pH

[/align]

[align=center](25

℃)



[/align]

[align=center]氢电导率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溶解氧



[/align]

[align=center]二氧化硅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标准值



[/align]

[align=center]期望值



[/align]

[align=center]标准值



[/align]

[align=center]期望值



[/align]

[align=center]标准值



[/align]

[align=center]期望值



[/align]

[align=center]μs/cm



[/align]

[align=center]μg/L



[/align]

[align=center]省煤器入口



[/align]

[align=center]8.0-9.0

[/align]

[align=center]<0.15

[/align]

[align=center]≤0.10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5



[/align]

[align=center]<5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30-300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5

[/align]

[align=center]主蒸汽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0.15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5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1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凝给水泵出口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0.3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精处理混床出口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0.10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3

[/align]

[align=center]≤1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1

[/align]

[align=center]补给水混床出口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0.15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10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附2

:水质异常处理措施





[align=center]省煤器入口氢电导率(25

℃)μs/cm



[/align]

[align=center]应采取的措施



[/align]

[align=center]0.10-0.15

[/align]

[align=center]正常运行,应迅速查找污染原因,在72h

内使氢电导率降至0.10

μs/cm

以下。



[/align]

[align=center]0.15-0.20

[/align]

[align=center]立刻提高加氨量,调整给水pH

到9.0-9.5

。在24h

内使氢电导率降至0.10

μs/cm

以下。



[/align]

[align=center]≥0.20



[/align]

[align=center]停止加氧,转换为不加联氨状态下的全挥发性处理方式运行。



[/align]
全挥发性处理方式:加氨状态下,pH

调整到9.0-9.5























附3

:加氧期间主要负责人





姓名





负责内容





马建华





协调加氧期间运行各专业的运行方式调整





吴先升





联系厂家进行加氧装置的调试;技术支持和监督,制定调试期间的加氧流量。





贾勇





负责汽机专业的运行调整





姚权平





负责锅炉专业的运行调整





俞炜、张豫海、唐胜龙





负责加氧期间具体的工作安排,对化学运行值班员的培训





翁继敏、孙由忠





负责加氧期间的汽水分析





陈会兵、黄帮飞





负责加氧装置设备的维护





炉内水处理方式由AVT转变为CWT的方案[1].doc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