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港电力有限公司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 |
![]() |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3806 最后更新:2011/7/24 8:50:45 by dajiangjunwang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dajiangjunwang 发表于 2011/7/24 8:49:49
|
|||||||||||||||||||||||||||||||||||||||||||||||||||||||||||||||||||||||||||||||||||||||||||||||||||||||||||||||||||||||||||||||||||||||||||||||||||||||||||||||||||||||||||||||||||||||||||||||||||||||||||||||||||||||||||||||||||||||||||||||||||||||||||||||||||||||||||||||||||||||||||||||||||||||||||||||||||||||||||||||||||||||||||||||||||||||||||||||||||||||||||||||||||||||||||||||||||||||||||||||||||||||||||||||||||||||||||||||||||||||||||||||||||||||||||||||||||||||||||||||||||||||||||||||||||||||||||||||||||||||||||||||||||||||||||||||||||||||||||||||||||||||||||||||||||||||||||||||||||||||||||||||||||||||||||||
利港电力有限公司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利港电力有限公司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半岛水处理有限公司工程部
目 录
1.0系统及设备技术指标 2.0系统流程 3.0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4.0调试所用药品 5.0各分系统调试6.0安全措施 [NextPage] 1.0 系统及设备技术指标 1.1 产水用途: 锅炉补给水 1.2 系统总进水: 380 m3/h 1.3 系统出力: 228 m3/h 1.4 系统配置:超滤、一级反渗透 、二级反渗透、EDI 1.5 超滤 产水量:4×95m3/h ;回收率≥90%;SDI≤2;浊度≤0.15NTU 1.6 一级反渗透 产水量:2×141m3/h ;回收率:75%;脱盐率:≥98% 1.7 二级反渗透 产水量:2×120m3/h ;回收率:85%;出水电导率:<5μs/cm;sio2<2%生水sio2; 硬度:<0.1PpmCaCO3 1.8 EDI 产水量:4×57m3/h ;回收率:95%;电阻率:>16 MΩ.CM(25℃);硅含量:<10PPb 2.0 系统流程:(详见工艺流程图) 3.0调试前厂方的准备工作 3.1 水源来水已能正常供给; 3.2 电气电源可靠; 3.3 压缩空气系统具备送气条件,压缩空气压力要求为0.5-0.8Mpa压力、无油、无水; 3.4 排放系统具备使用条件,能满足试运处理废水要求; 3.5 土建防腐工程完毕,排水沟施工完毕; 3.6 现场不使用的脚手架拆除完毕,沟道施工完毕; 3.7 正式照明或临时照明能满足试运要求; 3.8 试运所需材料如药品准备齐全; 3.9 运行人员经培训已上岗,分析药品及仪器准备就绪。分析项目主要有电导率、余氯、硅、以及硬度, 需要准备的仪器有电导率表、500ml和1000ml量筒以及测余氯、硅、以及硬度仪器和药品,同时硅表配标准液需要无硅水。 3.10 所有手动操作阀都要挂临时牌; 4.0 调试所用药品
5.0各系统调试 5.1 完成各阀门反馈信号调整 调整各个就地柜上的阀门开关反馈信号 5.2超滤调试 5.2.1自清洗过滤器调试
5.2.1.2 清洁生水箱并往原水箱注满水,冲洗超滤前面管路。 5.2.1.3设置好自清洗过滤器排污时间及周期。 5.2.2超滤系统管路冲洗 5.2.2.1 超滤装置冲洗 打开超滤装置进水自动阀和排污阀,启动生水泵,让原水对进水管路和超滤装置进行冲洗,冲洗至排水清澈,透明,无焊渣,同时对管道进行试漏,然后停生水泵,关阀门,另外,在投运超滤前对自清洗过滤器进行排污冲洗。 5.2.2.2 超滤装置出水管路冲洗 开启进水阀、出水阀,启动生水泵,让原水对超滤装置进行冲洗,并通过出水管路至产水箱,冲洗5-10min,然后人工清洁产水箱。 5.2.2.3 清洁产水箱并往产水箱注水 产水箱清洁后,按5.2.2.2步骤往产水箱注水至1/3至1/2液位。 5.2.2.4 反洗水泵点动 在有水的情况下点动反洗水泵,确保反洗水泵电机转向正确。 5.2.2.5 产水箱至超滤装置管道冲洗 打开超滤装置反洗进水自动阀和排污阀,启动反洗水泵,对反洗管路和超滤装置进行冲洗,冲洗至排水清澈,透明,无焊渣,同时对管道进行试漏,然后停反洗水泵,关阀门,然后检查清洁Y型过滤器。 5.2.2.6 压力容器的检查和擦洗 将产水支管和两端封头拆开,用高压水冲洗或用棉布裹成团擦洗,然后进行超滤膜的安装。 5.2.3. 超滤膜的安装 按照膜的安装说明安装膜,安装时膜联结管应适当涂抹润滑剂,防止安装过程中密封圈脱落,并记录好压力容器编号及膜编号。 膜安装完毕后,将压力容器两端封头封好,产水支管联结好。 5.2.4. 超滤系统的调试 5.2.4.1超滤系统的试运 1) 开启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生水泵,冲洗5min。 2)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30m3/h,过滤15min。 3)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70 m3/h, 反洗40s。 4)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50 m3/h,过滤15min。 5)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100 m3/h, 反洗40s。 6)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95 m3/h,过滤15min。 7)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200 m3/h,反洗40s。 8)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95 m3/h,过滤15min。 9)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380 m3/h, 反洗40s。 10)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95 m3/h,过滤15min。 5.2.4.2 HCl、NaOCl和NaOH药品配制并按计量泵使用说明书对计量泵进行调试 1) 清洗干净药液箱。 2) 配药 -NaOCl配制浓度为原药浓度 (10%) NaOCl投加浓度 200ppm -HCl 配制浓度为原药浓度 (30%) HCl投加浓度 400ppm -NaOH 配制浓度为原药浓度 (40%) NaOH投加浓度 85 ppm 3) 计量泵输出量(药品加入量)的计算 药品溶液的加入量可按下式计算: [NextPage]
G-计量泵输出量(药品加入量),单位l/h F-系统中加药点处母管内的水的流量,单位m3 / h M-加药量,单位ppm ( g / m3 ) P-配药浓度,按质量总体积比,单位g / l 4) 计量泵灌泵 计量泵在正式投药之前(配药之前),应先用水灌泵试漏并防止正式投药时计量泵空抽现象的发生。 5) 往药液箱中注入适量洁净的水。 6) 将计量泵底阀浸入水中,使水完全淹没底阀。 7) 卸下计量泵进口端软管,给进口管路注水。 8) 卸下计量泵出口端软管,或将计量泵出口四功能阀打开,并保证泵出口管路畅通,不带压。 9) 开启计量泵, 并适当调节泵频率和冲程。 10) 待计量泵喷出均匀的水后,停泵,灌泵完毕。 11) 注意:若计量泵不出液,则需检查泵进出口管路是否泄漏,尤其一些接头处;检查 并修补完后,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必要时卸下出口端泵头,往泵体中灌满水),直至泵均匀出液为止。 12) 计量泵的校正 计量泵频率和冲程的初步确定,按下式进行: 泵输出量(l /h)= 泵出力max (l/h)X 冲程(%)X频率(%) 13) 取一容积大于1000ml的量筒,往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药液。 14) 将计量泵底阀置于量筒中,液面淹没底阀。 15) 在带压的情况下(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启动计量泵并调整好频率和冲程。 16) 10分钟后,停止计量泵。 17) 将量筒中底阀取出,读取计量泵10分钟输出量,并折算成1小时实际计量泵输出 量。 18) 将实际计量泵输出量与理论计算的计量泵输出量比较,如果二者有偏差,则需重新 调整计量泵的频率和冲程并重新进行校正,直至二者一致。 5.2.4.3 反洗并投加HCl(运行17小时后投加) 1)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360 m3/h, 反洗40s 2) 反洗40s后投加HCl 60s,并继续控制反洗流量为360 m3/h。 3) 浸泡10min 4)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360 m3/h, 反洗60s 5.2.4.4 反洗并投加NaOCl和NaOH (运行35小时后投加) 1)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360 m3/h, 反洗40s 2) 反洗40s后投加NaOCl和NaOH6 60s,并继续控制反洗流量为360 m3/h。 3) 浸泡10min 4)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360 m3/h, 反洗60s 5.2.4.5 开启进水阀、产水阀,启动生水泵并控制流量为设计值,过滤30min。 5.2.4.6 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排放阀,启动反洗泵并控制流量为设计值, 反洗40s。 5.2.4.7 正常制水按5.2.4.5与5.2.4.6循环进行。 5.2.4.8 等超滤产水箱满水后,把水箱水用于冲洗后一级系统,然后把水箱水排干。 5.2.4.9 测试SDI 5.2.4.9.1应用意义为了使反渗透装置能长期可靠地运行,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必须保持膜表面的清洁,不被杂 质污堵。如果机械过滤器出水中的杂质颗粒过多,从而造成它们不能通过膜元件(组件)的 给水---浓水通道,留在膜的表面上,将会引起反渗透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率的下降。 一般在反渗透装置前设有5μm的保安过滤器,由于滤芯对水中机械杂质有较高的去除效果,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的问题。但同时还应注意到,滤芯属于深层过滤范畴,滤后 出水中也会有出现大于滤芯公称精度的颗粒,只是出现的几率较小。因此解决问题的最有 效方法是控制反渗透进水中的杂质。 衡量反渗透进水水质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是污染指数SDI,它主要是检测水中的胶体和悬 浮物等微粒的多少。与浊度相比,是从不同角度反映水质情况,但污染指数比浊度 要准确得多。由于浊度仪主要工作原理是用光敏法和比色法来确定水中微粒的含量,但 对于不感光的胶体和微粒,浊度仪就无能为力。而污染指数则是测定一定压力和标准间隔 时间内,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微孔过滤器(0.45μm)的阻塞率。在检测过程中凡是大于 0.45μm的微粒、胶体、细菌等全部被截留在膜面上,因此污染指数有效地反映和控制反 渗透进水中的杂质,保护反渗透装置。 5.2.4.9.2测试方法 1)测试原理图 2)需要的设备 ① 球阀 ② 压力调节阀---用于稳定水流压力 ③ 量程为0.1~0.5MPa的压力表 ④ 微孔过滤器,用于装0.45μm的微孔膜 ⑤ SDI测试膜片(0.45μm、φ47) ⑥ 500mL的量筒 ⑦ 取样阀 ⑧ SDI测试罐 5.2.4.9.3试前准备工作 1)按图安装好设备(SDI测试膜片先不安装)。 2)试前应该用清洁的水大流量冲洗管路、SDI测试罐及微孔过滤器,以免管路中的颗粒影 响测试结果;在测试前气源管路应冲刷干净,气源必须清洁,可用压缩空气或氮气等。 3)微孔过滤器上紧镙丝。 4)SDI测试罐顶部取水样手动球阀,让SDI测试罐充满水。 5)SDI测试罐上所有阀门。 6)SDI测试罐进气手动球阀,同时调节压力调节阀门,使SDI测试罐内水样压力稳定在0.21 ~0.25MPa。 7)进气手动球阀,停止送气。 8)SDI测试罐底部排水或出水阀门(取样阀),直至排光设备内存水(必要时可通过开闭送 气阀门给SDI测试罐加压来排水)。 5.2.4.9.4测试 1) 取样:打开SDI测试罐顶部取水样手动球阀,让SDI测试罐充满水。 2) 关闭SDI测试罐上所有阀门。 3) 开启SDI测试罐进气手动球阀,同时调节压力调节阀门,使SDI测试罐内水样压力稳 定在0.21~0.25MPa。 4) 打开微孔过滤器,将膜片放入微孔过滤器内,然后放上“O”型圈,用手按 住出水口水嘴,略微开启SDI测试罐底部测试取样阀,在微孔过滤器中充满水,以 免空气存在而影响测试精度。 4) 关闭SDI测试罐取样阀,合上微过滤器,上紧镙丝(不要过紧,以免膜压破)。 5) 开启SDI测试罐底部测试取样阀,微调进气压力调节阀门,使SDI测试罐内水样压 力稳定在0.21MPa(有时调整好压力后需重新更换1张0.45μm的 SDI微孔膜片)。 6) 让SDI测试罐内的水样在0.21MPa的水压下通过0.45μm的微孔膜片通水,记录 在0.21MPa压力下从通水开始到500ml水样的时间t0(秒)。 7) 在上述压力下连续过滤15分钟。 8) 15分钟后再次测试得到500ml水样所需的时间(秒) t15。 500ml 500ml t0 t15 15min 9) 关闭进气手动球阀,停止送气。 10) 开启SDI测试罐底部排水或出水阀门(取样阀),直至排光设备内存水(必要时可通过开闭送气阀门给SDI测试罐加压来排水)。 11) SDI值计算,方法如下:
在测试完毕后取出测试膜片检查是否损坏,如损坏则重新测试。 [NextPage]5.2.5. 超滤系统的步序的确定。 利港电厂超滤操作程序表
[NextPage] 5.3 反渗透装置 5.3.1系统管路冲洗 5.3.1.1 保安过滤器前管道及保安过滤器冲洗 由于超滤水泵进水与超滤反洗共用母管,因此没必要重复冲洗。卸开保安过滤器出口 盲板,打开过滤器进口阀,启动超滤水泵,冲洗干净后,关超滤水泵和过滤器进口阀。 5.3.1.2滤芯的安装: 1) 滤芯型号:PX-03-40 滤芯数量:71 支。 2) 安装注意: ※滤芯上部插入上接头,下部插入下接头。上下接头不得互混。 ※下接头与罐体之间,必须安装密封垫。 ※滤芯应垂直安装。 ※滤芯必须安装完全。 ※滤芯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得向罐体内引入杂物。 ※滤芯上接头上的弹簧必须正确卡入上压板的卡位内。 ※压板必须均匀下压。 ※重新安装过滤器顶盖。 一般情况下滤芯可连续使用3-6 月,但如果压差大于0.1Mpa,则需更换滤芯。 5.3.1.3 保安过滤器至高压泵进口管道冲洗将高压泵进口管拆开,接临时管入地沟,利用保安过滤器产水对这部分管道进行冲洗,冲洗 至排水清澈、透明、无焊渣,同时对管道进行试漏。 5.3.1.4高压泵至反渗透装置管道和装置本体管道及压力容器冲洗 打开高压泵进出口阀门Va和Vb、电动阀V1、反渗透手动调节阀、反渗透装置产水排放阀V4、浓水排放手动调节阀V6,利用保安过滤器产水冲洗,冲洗过程中,适当调节产水排放阀V4,让上部的压力容器也能冲到。冲洗时间约1 小时。 5.3.1.5高压泵点动试转。 冲洗时,点动高压泵,作正反转试验(无水时不允许电动高压泵,否则将造成泵密封损坏)。 5.3.1.6 反渗透装置至清洗过滤器出口管道冲洗 在冲洗反渗透装置过程中,卸开清洗过滤器出口管,打开清洗、冲洗进水阀V7及清洗过滤器出水阀,反向冲洗这部分管道, 冲洗至排水清澈、透明。 5.3.1.7 压力容器的检查和擦洗 按照压力容器结构图将两端封头拆开,检查压力容器内壁是否干净,如果仍有杂质,用高压水冲洗或用棉布裹成团擦洗,洗后压力容器内壁目测无颗粒型杂质和铁屑。 5.3.2反渗透膜安装 按照膜的安装说明安装膜, 膜从包装箱取出时,必须小心以防膜受到污染和损伤。按照膜 的技术资料安装膜。膜上的水流方向与实际水流方向对齐。RO 膜之间,由连接件相互连接。浓水与淡水之间,完全依赖O 型密封圈密封。膜连接件密封圈应适当涂抹润滑剂(甘油), 防止安装过程中密封圈受伤或脱落, 定位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错位。O 型密封圈 装入后看不见,只能通过经验凭感觉确定。膜的Y型张口密封圈必须正对着进水,不能遗漏。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充分润滑后,才能安装浓水密封圈。安装过程中,发生膜卡在压力容 器中时,不能强力装膜,必须取出膜元件,仔细润滑后,重新安装。必须注意膜之间的连 接件不得遗漏。并记录好压力容器编号及膜编号。膜安装完毕后,将压力容器两端封头封好, 产水支管联结好。润滑剂可用中性洗涤剂或甘油。 5.3.3启动5.3.3.1低压冲洗 打开高压泵进出口调节阀门V2、高压泵出口电动阀V1、反渗透装置产水阀V3、产水 排放气动阀V4、 浓水排放气动阀V5、浓水排放手动调节阀V6,利用保安过滤器产 水冲洗,冲洗至RO产水电导率稳定(约30—60分钟)。 5.3.3.2投加阻垢剂、 1)加药系统包括加药泵和加药箱。调试RO 前,加药箱中已配制了药液,加药泵已能正常 投运。投加的药液为阻垢剂和NaHSO3。 2)加药箱内配药浓度: 阻垢剂:25%(质量比)。 NaHSO3:10%(质量比)。 2) 按阻垢剂计算书上的阻垢剂投加浓度(2.3PPm)投加阻垢剂,NaHSO3投加浓度为进水余氯
含量的四倍。 4)加药泵的校正 加药泵的校正与超滤反洗加药泵的校正一样 5.2.3.3启动1)适当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阀门V2,反渗透装置浓水排放手动调节阀V6, 打开产水阀 V3,关闭浓水排放电动阀V5,使反渗透进水压力为400~500KPa,浓水排放流量为 15 m3/h左右,如果装置有漏水的地方,应及时修复。 2)启动高压泵, 进一步调节高压泵出口阀门V2,反渗透装置浓水排放手动调节阀V6, 使 产水流量为 141 m3/h,浓水排放量为 47 m3/h。产水合格后,关闭产水排放电动阀, 往外送水。 3)装置启动电导率稳定之后,按反渗透运行参数记录表记录参数。测试单根压力容器产水电导率,如果有产水电导率有超标的,应停机检测膜安装情况,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单根压力容器产水电导率应作好记录,同时亦可测定浓水排放电导率并做好记录。 (注:如果就地电导率表未投则可用实验室用的表替代。) 5.3.4清洗过滤器滤芯安装 在反渗透装置运行过程中,当RO水箱达到一定水位后,打开清洗过滤器进水阀,卸开过滤器出口管,启动冲洗泵冲洗清洗过滤器前管道及过滤器筒体,冲洗干净后进行滤芯安装,同时把过滤器出口管联好,以备反渗透停运冲洗需要。 5.3.5停机 5.3.5.1停止高压泵 5.3.5.2停止阻垢剂和NaHSO3投加泵。 5.3.5.3停运超滤水泵 5.3.5.4反渗透膜冲洗 关闭高压泵出口电动阀V1,打开反渗透装置产水排放阀V4,浓水排放阀V5, 清洗/冲 洗进水阀V7,利用反渗透冲洗装置对反渗透膜进行冲洗,冲洗时RO进水压力要小于400Pa,冲洗时间5 分钟。冲洗中测定浓水排放电导的下降情况以便确定冲洗时间。 5.3.5.5 停运 冲洗结束后,关闭冲洗装置,关闭反渗透装置产水排放阀V4,浓水排放阀V5, 清洗, 冲 洗进水阀V7。 5.3.6 反渗透装置出水管路冲洗 反渗透装置出水后,冲洗产水管路,冲洗5-10min,然后人工清洁产水箱。然后产水箱注水至满液位。 5.2.2.3 等产水箱满水后,把水箱水用于冲洗二级RO系统,然后把水箱水排干。
5.3.6 RO运行表步序 [NextPage]
保养。
5.3.8.3 阻垢剂投加浓度是根据系统原水分析报告计算的,如水源变化,则要做原水分析报告,然后计算并调整阻垢剂加药浓度。NaHSO3投加浓度至少为水中余氯的四倍,因此要定期检测水中余氯含量,特别注意水中余氯季节变化。 5.4二级反渗透 5.4.1参照一级反渗透调试。 5.4.2 二级RO进水投加NaOH,调节二级RO进水PH为7.5-8.3。 5.5 EDI系统调试 5.5.1 EDI进水条件 TEA(总可交换阴离子) < 25 PPM 电导率 < 65 μs/cm PH 5-9 硬度 < 0.5 PPM (CaCO3) TOC < 0.5 PPM 游离氯 < 0.05 PPM 5.5.2冲洗 5.5.2.1 模块淡水进水口和浓水进水口前管道冲洗 将模块淡水进水口和浓水进出口管道拆开,启中间水泵利用二级RO产水对这部分管道进行冲洗,冲洗至排水清澈,透明, 同时对管道进行试漏,然后停泵,冲洗时注意电柜的防水保护。 5.5.2.2 模块浓水出水口和浓水进水口间管道冲洗 倒装浓水循环泵出口单向阀,关浓水进水阀, 启中间水泵利用二级RO产水对这部分管道进行冲洗 , 同时对管道进行试漏,然后停泵恢复模块淡水进水口和浓水进出口管道的连接,冲洗至排水无杂质,冲洗时注意电柜的防水保护。 5.5.2.3 盐箱清洗,然后配好盐溶液(20%NaCl)。 5.5.3启动 5.5.3.1灌水 全开V1,V2,V5;二分之一开V3,V4,V6,V7,V8,V9,V10;利用前级设备出水进行灌水, 直到浓水排放,极水排放无气泡。 5.5.3.2建立产水流量 调节V9和中间水泵出水流量,使产水流量为:57T/H,淡水进口压力P1为: 300-600Kpa。 5.5.3.3建立浓水排放流量和极水排放流量 启动浓水循环泵(注意泵转向应正确),适当调节V3,V4,V6,V7, V9,V10使浓水排 放流量为: (2.0 )T/H,极水排放流量为: ( 1.1 )T/H,P1(淡进)-P2(浓进) 和P3(产水)-P4(浓出)都为:30-70Kpa。 5.5.3.4启动盐加药泵 保持浓水电导率为:150-500μs/cm 5.5.3.5启动整流器
行电流为:( 1-1.5 A/单个模块)。 5.5.3.6调整盐加药泵 调整盐加药泵,使浓水循环电导率为:150-500μs/cm 5.5.3.7产水外送 慢开V9,同时慢关V8。(过程前后运行参数应不变) 5.5.3.8 记录运行参数 5.5.4停机 5.5.4.1停止整流器 5.5.4.2停止浓水循环泵和盐加药泵 5.5.4.3停中间水泵 5.5.5阀门运行表
[NextPage] 6.0 安全措施 6.1 酸碱系统附近必须有冲洗水管; 6.2 配制、搬运化学药品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好防护用品,任何药品都不得以口偿方法来 鉴定种类、性能; 6.3 现场平整,沟道盖板齐全; 6.4 参加试运行的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启动设备或操作系统阀门; 6.5 参加试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规程及公司所规定的各种安全规程。 |
用户在线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