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各厂溶解氧取样点 | |
![]() |
发起人:lzwr 回复数:17 浏览数:8277 最后更新:2009/9/3 11:50:00 by lzwr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7:28
|
[讨论]各厂溶解氧取样点 大家说说各厂溶解氧的取样部位是哪里,测过给水溶解氧吗?和在除氧器出口取样数值一样吗?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7:45
|
我们高脱溶解氧一般都是在除氧器下水管的加药门后管路取样,给水溶解氧一般没有测定,有机会我比较一下,看看有何差别。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7:56
|
我厂都在除氧器出口取样,如果除氧器运行工况没有问题的话,测出来都差不多。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8:07
|
我们也是在除氧器出口处测,一般情况含氧量小于10ug/l。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8:20
|
我们的是在除氧器的下降管上,但具体位置和水手说得不同,是在除氧器的下降管前部,基本就在12m平台了.而加药管还在前置泵入口管上了.请问是不是这个取样点有点不合适呢? 溶氧值基本在5-7的样子.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48:31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liuyi 发表于 2006-5-4 23:58:16 :
我们的是在除氧器的下降管上,但具体位置和水手说得不同,是在除氧器的下降管前部,基本就在12m平台了.而加药管还在前置泵入口管上了.请问是不是这个取样点有点不合适呢? 溶氧值基本在5-7的样子. [/indent]没有太明白您说的具体地点??能否进一步说明?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53:38
|
给水溶解氧也是可以测的,我们就同时安装了除氧器出口和省煤器进口两个地方的溶解氧取样点。实际运行过程中两者的差别不会很大,因为从除氧器出口到省煤器进口,除了给泵之外,中间并不会存在大的空气泄漏点。我们一般除氧器出口的溶解氧保持在1~2ug/L以下(因为太小,在线表计经常读不出数据来),省煤器进口也就是2~3ug/L。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53:52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大力水手 发表于 2006-5-5 9:16:45 :
[indent]引用[/indent]没有太明白您说的具体地点??能否进一步说明? [/indent]是这样的" 除氧器出口的取样点就在除氧器的出口下降管上,这麽说吧,除氧器的安装位置是在12m平台,而给水泵是在0m,该样点就在除氧器一出来的位置,三根给电泵供水的下降管上各有一根取样管,然后一直到取样间后汇集为一根取样.而加药点是在下降管已经到达0m位置的点泵前置泵入口管上. 它们之间就是12m到0m的的距离,是先取样后加药,不知这样的安装位置合适不合适呢?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54:13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liuyi 发表于 2006-5-6 10:53:38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大力水手 发表于 2006-5-5 9:16:45 : [indent]引用[/indent]没有太明白您说的具体地点??能否进一步说明? [/indent]是这样的" 除氧器出口的取样点就在除氧器的出口下降管上,这麽说吧,除氧器的安装位置是在12m平台,而给水泵是在0m,该样点就在除氧器一出来的位置,三根给电泵供水的下降管上各有一根取样管,然后一直到取样间后汇集为一根取样.而加药点是在下降管已经到达0m位置的点泵前置泵入口管上. 它们之间就是12m到0m的的距离,是先取样后加药,不知这样的安装位置合适不合适呢? [/indent]“先取样后加药”那么你们如何检验化学除氧的效果呢??应该是取样点设在加药点之后,我单位是这样,因为热力除氧之后才是化学除氧,当然,我不知道你们单位的加药情况,也许你们设计有你们的具体情况和考虑。 |
lzwr 发表于 2009/9/3 8:54:26
|
我们厂也是在除氧器下降管不过是在22m除氧器层,除氧剂加在12.6米
|
lzwr 发表于 2009/9/3 11:48:00
|
[indent]
[indent] [indent]引用: 原文由 大力水手 发表于 2006-5-5 9:16:45 : “先取样后加药”那么你们如何检验化学除氧的效果呢??应该是取样点设在加药点之后,我单位是这样,因为热力除氧之后才是化学除氧,当然,我不知道你们单位的加药情况,也许你们设计有你们的具体情况和考虑。 无论是加氨还是加联氨在我们厂都是二级处理的, 首先在精处理出口母管上一次加药,在除氧器出口的下降管上二次加药, 这样除氧器出口的溶氧可以用来检测一次加药后的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的效果吧. 不知这样的设置有没有问题呢? [/indent][/indent][/indent] |
lzwr 发表于 2009/9/3 11:48:20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liuyi 发表于 2006-5-7 22:31:35 :
[indent] [indent] [indent]引用: 原文由 大力水手 发表于 2006-5-5 9:16:45 : “先取样后加药”那么你们如何检验化学除氧的效果呢??应该是取样点设在加药点之后,我单位是这样,因为热力除氧之后才是化学除氧,当然,我不知道你们单位的加药情况,也许你们设计有你们的具体情况和考虑。 无论是加氨还是加联氨在我们厂都是二级处理的, 首先在精处理出口母管上一次加药,在除氧器出口的下降管上二次加药, 这样除氧器出口的溶氧可以用来检测一次加药后的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的效果吧. 不知这样的设置有没有问题呢? [/indent][/indent][/indent][/indent]哈哈!你们是二次处理的!那你们的水质要求很高啊!机组容量多大?? |
lzwr 发表于 2009/9/3 11:48:31
|
对啊,是二次处理.凝泵出口溶氧控制在30以下,除氧器出口溶氧控制在7以下, 难道你们不是麽?我以前在的厂也是二级处理啊.我们厂是33万的.但要说水质要求,我感觉并不知很高啊,单单从大家讨论的水处理的除盐控制标准就比我们小很多的.
|
lzwr 发表于 2009/9/3 11:48:45
|
[indent]引用: 原文由 liuyi 发表于 2006-5-9 23:02:59 :
对啊,是二次处理.凝泵出口溶氧控制在30以下,除氧器出口溶氧控制在7以下, 难道你们不是麽?我以前在的厂也是二级处理啊.我们厂是33万的.但要说水质要求,我感觉并不知很高啊,单单从大家讨论的水处理的除盐控制标准就比我们小很多的. [/indent]我们是一次处理,要求溶解氧必须在7以下,机组容量12.5万! |
lzwr 发表于 2009/9/3 11:48:57
|
我们是在精处理出口母管处(溶解氧不大于30ug/L)、除氧器下水管处(溶解氧不大于7ug/L,到3台给水泵的下降管都有)、给水省煤器入口处(溶解氧不大于7ug/L)。加药点分别在精处理出口母管处加氨,除氧器下水管处加氨和联氨。给水和除氧器溶氧手工试验相差不大,在线氧表指示给水偏小。
|
用户在线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