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核电安全文化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844  最后更新:2009/10/2 15:26:39 by dajiangjunwa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09/10/2 15:26:40
dajiangjunwa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3631
注册时间:2009/6/9
核电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即是企业

内部形成的良好的安全氛围,企业全员同心同德、朝着一个目标--安全生产而努力,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习惯,而且与单位

的组织机构及行政管理

政策有密切关系,要建立好的安全文化,必须自上而下,从高层开始贯彻,运用政策及规定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发挥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
  秦山核电

公司即在上述的安全意识的前导下,展开了核电安全文化的创建,包括订定长程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计划:
    ⑴传统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进行核安全

法规和质量保证的宣传教育,结合公司两个文明建设

,展开政治思想教育,教育职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以厂为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提倡岗位奉献等;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

”、“安全生产周”等安全活动。
    ⑵系统

性的安全文化活动 
  自1994年起开展了自上而下各层次普及性的核安全文化教育,由此而推向活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公司各级领导层学习INSAG-4(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刊物)安全文化基本概念阶段。邀请IAEA ASCOT专家和IAEA INSAG成员、中核总科技委副主任王传英等专家还我厂宣讲,旨在学习、理解安全文化的概念、原则和特性,与国际接轨、掌握安全文化可度量的标志。
  第二阶段从1995年开始为部处级领导(包括主要管理科室负责人)的安全文化教育阶段。由公司核安全监督管理处汇集和分发了安全文化学

习材料,供部处领导和骨干学习,一起研究

安全文化的教育方法并在各自部门开展安全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由各部处组织学习INSAG-4《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照INSAG-4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使公司上下对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这为进入第四阶段,开展活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7月份以来,公司的核安全文化教育进入了第四阶段,即活的安全文化教育阶段,内容主要有,
  ① 可持续性的传统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② 开展运行

事件(异常)的根本原因分析与经验反馈,使职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管理部门对经验反馈提出的纠正措施加强跟踪监督及有效性评价;
  ③ 参与国际与国内的同行交流,利用参与IAEA、WANO、日本海电调等国际交流活动、与大亚湾

核电站

每年两次定期交流活动、外部经验反馈等方式,学习国际上及国内兄弟

单位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以求提高;
  ④ 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人员授权培训

的课程之一,专门编写了培训教材;
  ⑤ 2000年至2001年,在IAEA的帮助下,公司组织了高级管理人员去有先进核电管理经验的国家

培训;
  ⑥ 更加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职责落实到个人;
  ⑶策略性的机构建设与管理改善 
  ① 修订运行质保大纲,发布安全及质量政策“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保证要求,2001年结合组织机构的调整重新修订了运行质保大纲。新的运行质保大纲更加符合公司的生产管理与监督活动的实际情况,公开承诺保证周围公众、全厂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每年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实行量化目标管理,使全体员工有共同努力的方向;
  ② 调整管理机构,加强了原有两个监督部处(质保部、安防处)的监督职能,并于1995年1月成立了核安全监督管理处,这三个部处的职责分工明确,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具有独立监督的权力,并直接向总经理负责;核安全监督管理处还负责与国家核安全局的业务对口联络工作,起到了电厂

与核安全监督部门的联系

纽带作用、确保核安全监督部门能得到必要的信息与资料


  ③ 1996年调整安全运行委员会成员并邀请两名厂外专家为特邀委员,同时制定了安全运行委员会章程,安全委员会坚持按章活动,对改进和提高核电厂

安全运行水平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④ 2001年公司学习国外经验,结合实际,对有关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系统地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强调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技术

规格书之授权培训及岗位操作要求。
经过长期建设及制度保证运作,让核安全文化成为每一位核电人工作文化、品质要求,真正成为拥有国际安全环保理念的世界

公民成员。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0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0 人。


甄长红 版权所有 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2005-200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