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管理需要坚持的五要 | |
![]() |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3011 最后更新:2009/10/3 16:10:52 by dajiangjunwang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dajiangjunwang 发表于 2009/10/3 15:58:47
|
沼气池管理需要坚持的五要 一要经常出料
要及时将池内发酵残料抽出,原则是“出多少,进多少,坚持先出后进”。残料抽出后,池内料液面不能低于进出料管口的上沿,避免池内沼气 从进出料管跑掉。出料后要及时补充新料,若1次发酵原料不足,可加人一定数量的尿素(碳按)和水,并保持原有水位,使池内沼气具有一定的压力。沼气池 大换料一般是 1年进行 1次,应安排在盛夏或秋季进行。大换料前20一30天,应停止进料,以免浪费原料。大出料后应及时加足新料,使沼气池能够很快重新启动使用。 二要经常补料 要给沼气菌提供充足的新鲜原料,使沼气菌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产气效果。进料的间隔时间和数量,要根据农村 户用池型而定,一般8立方米的侧水压型沼气池,须每隔7一10天进料 1次,每次进料量控制在2个猪单元左右,也可按每产生1立方米沼气须进干物质2一3千克计算。对于沼圈厕三结合的沼气池,由于人、畜粪尿每天不断自动流人池内,因此,平时只需添加适量的水,保持发酵原料在池内的适当浓度就可以了。 三要经常搅拌 这是提高产气率的一项有效措施,如不经常搅拌,就会使池内浮渣层形成很厚的结壳和沉淀层越积越厚,阻止下层产生的沼气进入气箱并影响原料的充分发酵,降低产气量。山西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一般没有安装搅拌破壳装置,可以从水压间搅拌,也可以从水压间掏出数桶发酵液,再从进料口倒进,起到搅拌沼气池内发酵原料的作用。 四要经常调节沼气池水量 沼气池内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沼气菌的活动和沼气的产生。一般要求沼气池的浓度夏季保持在6%左右,冬季保持在10%左右。若含水量过多,发酵液中千物质含量少,单位体积的产气量就少;若含水量 过少,发酵液浓度较大,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容易积累,池内上层料液容易结壳,使发酵受阻,影响产气量且酸碱值下降,造成发酵病池。 五要做好冬季增温保温工作 人冬前应多进容易发酵的原料,如牛粪等。同时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及时加盖保温棚膜。在严寒的冬季,日落前暖棚上还要加盖草帘。如果是露天沼气池,应在主池上面加厚覆盖物,堆放农作物秸秆 或堆沤肥料等增加池温。 |
用户在线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