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不开缸除钠盐的试验与应用 | |
![]() |
发起人:dajiangjunwang 回复数:0 浏览数:2958 最后更新:2009/10/8 15:28:17 by dajiangjunwang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dajiangjunwang 发表于 2009/10/8 14:46:06
|
汽轮机不开缸除钠盐的试验与应用 温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汽轮机系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A151型125 MW超高压一次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凝汽器为全钛冷凝器,冷却水为海水,开式冷却。由于海水含钠离子高,1号汽轮机高中压通流部分出现了较严重的积盐,在额定蒸汽参数下,汽轮机调整段压力达9.6 MPa,当凝汽器真空低于94 kPa时,机组负荷带不足125 MW。按照传统的做法,就要等到大修时,吊出转子与隔板才能进行除垢,为此,进行了一种不开缸除钠盐的方法———灌水泡洗法的试验,并在小修中组织实施,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灌水泡洗法的原理 钠盐有很好的水溶性,但在过热蒸汽中的溶解度并不很大,由过热蒸汽带入汽轮机的钠化合物,随着蒸汽压力的下降,钠盐的溶解度也很快下降,蒸汽在汽轮机内通过一、二级后,当蒸汽压力有明显降低时,它们在蒸汽中的含量就已高于其溶解度,钠化合物就能从蒸汽中析出沉淀在汽轮机通流部分上,由于汽轮机低压部分经常处于湿蒸汽区,因而钠盐主要沉积在高、中压部分,通流部分的积盐使汽轮机叶片通道变窄、表面光洁度变差、汽封密封效果下降,使汽轮机的效率降低,影响机组的出力,同时还增加推力,引起和加速叶片腐蚀。 如果利用钠盐良好的水溶性,在汽轮机停运时对高中压通流部分下半灌水并利用盘车不断地搅动,从理论上讲,只要泡以足够的时间,应能去除下缸静叶与动叶上的大部分及上半静叶的小部分钠盐垢,再加以适当地延长泡洗后开机时的低速暖机时间,冲走已被泡松的盐垢,就能达到尽可能多的除垢目的。同时,根据设计汽轮机的疏水能保证汽缸泡水后能排尽剩水,只要在泡洗后进行充分的疏水并尽快启动,从技术上来讲对汽轮机是安全的。 2试验方法 2.1水源 来自除氧器水箱,通过下降管,接一路临时灌水管路(包括灌水控制阀、放水阀、取样阀)至五抽(中压缸排汽)逆止门前及高压缸排汽疏水袋疏水隔离门,通过五抽及高压缸排汽进行入高中压下缸,如图1所示。 2.2灌水条件 (1)当高压缸内壁温度降至130℃以下,除氧器进水至正常水位,并加热至90℃。 (2)控制除氧器水温与缸温差不超过50℃。 2.3水位控制 (1)灌水水位控制尽量高但不超过中压后轴封下洼窝最低点。 (2)水位用五抽压力表管接塑料管拉至汽轮机运行平台来监视。 2.4灌水操作 (1)关闭高中压缸各抽汽电动门。 (2)关闭高低压疏水膨胀箱上所有疏水门。 (3)关闭法螺加热集汽联箱至凝汽器隔离门。 (4)通过放水阀放去管内冷水后,用临时灌水控制阀控制向汽缸进水。 2.5泡洗操作 (1)当水位达要求时,停止进水。 (2)在灌水前启动顶轴油泵及润滑油泵,电动连续盘车。 (3)水位上升时注意监视盘车电流。 (4)定时取样分析水中钠离子浓度,以便确定是否换水及清洗效果、清洗结束时间。 (5)泡洗结束后,恢复系统,汽轮机本体进行充分疏水,启动时低速暖机与中速暖机时间增加一倍。 3结果与结论 整个泡洗时间持续了约45 h,盘车电流只比不灌水时增加1 A,在泡洗过程中,缸温均控制在要求之内,泡洗前后机组运行参数对比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在三阀全开的状态下,泡洗前真空在93.7kPa时,只能带123MW,而泡洗后,真空低至92.2kPa,照样能带125MW,况且洗前汽压力还比洗后要高0.2kPa,泡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自2000年5月份小修中进行1号汽轮机泡洗除盐后,在整个迎峰过夏低真空下运行,均未出现因通流积盐而带不足满负荷的情况,可见该方法是可行、安全与有效的,避免了开缸的麻烦,大大节约了检修时间与费用,使机组恢复了带负荷能力,同时系统与操作上也很简单,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汽化机不开缸除钠盐的方法。 |
用户在线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