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热工仪表 > 详细内容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
发布时间:2011/4/22  阅读次数:224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见表
        附录D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D1 评级原则
        D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D1.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D1.3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D1.4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D1.5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本条例附录C的要求。
        D2 评级标准
        D2.1 热工仪表
        D2.1.1 一类
        D2.1.1.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D1.3规定。
        D1.1.1.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D2.1.1.3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D2.1.1.4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D2.1.1.5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D2.1.1.6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D2.1.1.7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D2.1.2 二类
        D2.1.2.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D2.1.2.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D2.1.2.3 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D2.1.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D2.1.3 三类
        D2.1.3.1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D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D2.2.1 一类
        D2.2.1.1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校调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D2.2.1.2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D2.2.1.3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D2.2.1.4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本条例附录C的要求。
        D2.2.1.5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90%以上。
        D2.2.1.6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D2.2.2 二类
        D2.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附录C规程的要求。
        D2.2.2.2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D2.2.2.3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
        D2.2.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志。
        D2.2.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者。
        D2.3 保护、联锁信号及报警装置
        D2.3.1 一类
        D2.3.1.1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D2.3.1.2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D2.3.1.3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圈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D2.3.2 二类
        D2.3.2.1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D2.3.2.2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D2.3.2.3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D2.3.3 三类
        D2.3.3.1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
        D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D2.4.1 一类
        D2.4.1.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99%以上,主要测点系统综合误差(暂定)符合评级原则D1.3规定。
        D2.4.1.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CRT屏幕显示数据,画面应稳定清晰,信号动作正确,画面切换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D2.4.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完整无缺,打印机动作灵活,打字清晰,时间制表准确。
        D2.4.1.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事故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动作顺序准确。
        D2.4.1.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性能计算准确。
        D2.4.1.6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机柜内,输入输出信号二次线路排列整齐,铭牌正确,孔洞严密。
        D2.4.2 二类
        D2.4.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为98%~99%者。
        D2.4.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测点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D2.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打印机和操作系统单元内有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
        D2.4.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D2.4.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者。
        附录E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合格率、投入率统计报表
        见表
        附录F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在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NDGJ 16—89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DL 5004—9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
        SD1/Z 901—64 电力工业未安装维护保管规程
        SDJ 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159号 火力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能源部能源政法[1992]955号 电力工业发供电企业计量工作管理规范等三个规范
        DL 5000—9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NDGJ 91—89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规定(试行)
        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附录G
        条文说明
        1. 由于《条例》属国家颁布范围,所以本次修改后将原《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更名为《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为贯彻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以及保证火电机组试生产期以良好的调试质量移交生产,特对原《条例》的部分章节做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调试及试生产期监督”内容和附录C“试生产期及大修后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考核指标”内容。
        2. 为适应电力生产多家办电的形势,强调企业管理的性质,将原《条例》中有关“网、省局”的提法改为“电网”、“业主”或“由业主委托”提法。
        3. 原《条例》没有将行政管理和技术机构分开,本规定进行了修改,将其分开。
        4. 原《条例》中关于“西安热工研究所”、“网、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发电厂热工车间”和“电建工地”等提法,因这些部门机构名称已发生变化,本《规定》已分别改为“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发电厂热控部门”和“电力建设施工单位”等。
        5. 本《规定》5.7中,试生产期的主要任务是消除遗留问题及完成未完调试项目,为保证热控系统调试的顺序进行和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在试生产期必须对热控系统调试时间给予充分保证。
        6. 本《规定》6.13中的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是一项综合指标,电厂常由于主设备问题而不能投自动调节系统,原《条例》没有强调检修部门和运行部门对于投自动调节系统应负的责任,本《规定》强调电厂有关部门应同时对检修、运行、热控三方面同时进行考核,以提高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
        7. 附录A发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由于目前大机组已普遍采用数据采集系统或分散控制系统,常规仪表已大大减少,所以将原“主要检测仪表”改为“主要检测参数”,并增加了有关协调系统、一次风压控制、磨煤机负荷、温度控制等内容。在保护方面增加了总燃料跳闸(MFT)保护、汽轮机防进水保护的内容。
        8. 附录B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办法。关于自动投入套数,以往因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单位在统计中互不统一,为便于统计,特做如下规定:协调系统按四套统计(手动、机跟炉、炉跟机、机炉协调方式各算一套),给水按三套统计。为突出重要自动调节系统,凡与锅炉有关的调节系统均应乘1.2倍的加权系数,单回路调节器按有一套算一套统计。原《条例》中没有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测点合格率和投入率做出规定,这次修改做了明确规定,并对大量锅炉的炉膛灭火保护系统引入了总燃料跳闸的新概念,对其保护套数的统计方法做了具体规定。在“三率”的统计上,为使所涉及条款具有可操作性和历史延续性,并尽可能体现统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对自动投入率增加了调节品质和投用时间的要求,为向国际惯例靠拢,并使“三率”指标更合理、更科学地反映热工仪表及检测装置的投用效果和品质指标,应考虑采用完好率、可用率、投入率的统计方法。为了不与现行习惯的统计方法发生冲突,新的“三率”统计方法将在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9.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张亚军、霍耀光、钟运襄、王淼婺、赵庆炜、邬南海、刘维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