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变压器的操作和维护
2.3.1 变压器测绝缘规定
1、 变压器在新安装或大修后投入运行前,以及长期停用或发现绝缘受潮象征,均应测量绝缘电阻。
2、 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时,应根据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使用合适的摇表进行。
3、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得低于出厂或安装时绝缘值的50%,如低于定值,应通知检修人员检测。
4、 高压厂用变压器一般不由运行人员测量绝缘电阻,由检修人员进行,但在投运前,应查实有检修人员关于绝缘电阻合格的书面交待。低压厂用变压器投运前由运行人员测量绝缘电阻。
2.3.2 变压器的检查
1、 值班人员应按《巡回检查制度》的规定,定期巡视检查变压器的运行情况,遇到气候变化,设备缺陷,新安装或大修后初次投入,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2、油浸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
(1) 有关工作票已全部终结,临时安全措施拆除,常设遮拦及标示牌已经恢复;
(2) 变压器二次保护设备正常,各项试验及有关记录正确,具备投入条件;
(3) 变压器本体及周围清洁,顶部及母线无遗留物,各部无渗(漏)油,接地装置良好;
(4) 套管及支柱瓷瓶无裂纹破损,引线接头应紧固;
(5) 油位、油色正常;
(6) 吸潮器内干燥剂无变色,呼吸畅通;
(7) 变压器各阀门位置正确,符合运行要求;
(8) 分接开关位置正确,有载调压开关动作正常;
(9) 冷却装置应完好;
(10) 保护投入正确;
(11) 温度表完整且指示正确;
(12) 压力释放阀应完好且位置正确;
(13) 接地电阻柜内清洁,各接头接触良好。
3、油浸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
(1) 变压器各部外观清洁,无渗(漏)油现象,套管无裂纹及放电痕迹;
(2) 变压器的绕组温度、油温、油色、油位及响声是否正常;
(3) 吸潮器、压力释放装置、瓦期继电器运行正常;
(4) 各引线接头无过热现象;
(5) 中性点接地刀闸位置正确;
(6) 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行正常,风扇及油流继电器工作正常,
(7) 控制箱、端子箱内各元件正常,柜门应关严
(8) 有载调压装置电源正常,位置指示正确
(9) 接地柜内电阻、接头无过热现象,柜内无积水、杂物。
4、干式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
(1) 变压器本体及周围清洁;
(2) 高、低压侧进出线端子及高压线圈连接紧固;
(3) 高压绝缘子瓷瓶无裂纹破损;
(4) 冷却装置应完好,并送电;
(5) 调压装置正常,位置指示正确;
(6) 温控器接线正确
(7) 干式变柜门、锁完好。
5、干式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
(1) 变压器绝缘子无裂纹;
(2) 高、低压侧进、出线端子及高压线圈连线连接无过热现象及放电痕迹;
(3) 变压器冷却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4) 变压器温控器是否正常;
(5) 变压器三相绕组温度是否正常。
2.3.3 变压器的有关操作
1、 变压器投运前应检查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安全措施全部拆除,测量或核查绝缘电阻合格,按规定恢复变压器冷却装置,仔细检查确认变压器在完好状态,具备运行条件。
2、 变压器投运前,应按规定投入保护装置。
3、 变压器投运时,应从装有保护的电源侧充电。
4、 主变、高厂变采用零起升压法投运,全电压分闸停用。
5、 低压厂用变压器投运时,应先合高压侧开关,后合低压侧开关,停用时相反。
6、 主变在充电或停运前,中性点地刀闸应合上,操作后,中性点地刀闸按调度令运行。
7、 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倒换中性点地刀闸时,应先合上待投入变压器中性点地刀闸,后拉开待退出的变压器中性点地刀闸。
8、 大修、事故检修和换油后的变压器,应静止24小时,待油中的气泡消除后方可投入运行。强油循环的变压器投运前应将冷油器全部启动,将油循环一定时间,以排出油中的空气。
9、 运行中的变压器在进行滤油、补油、换潜油泵或清理呼吸器等工作前,瓦斯保护应改投信号位。待工作完毕,变压器停止排气泡后,方可将瓦斯保护投跳闸位置。
10、 换油后投运的变压器,应将瓦斯保护投信号位置,待运行24小时后投入跳闸位
11、 禁止将瓦斯保护和变压器的其他主保护同时退出运行。
2.3.4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1、绕组接线组别相同;
2、变比相等;
3、短路电压相等。
变比不同及阻抗电压不同的变压器,在任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方可并列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