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一次设备稳定运行技术措施
1. 目的
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和事故的发生,保证电气一次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适应范围
本措施适应于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规定了一次设备运行过程中为确保稳定应当采取的措施。
生产厂领导、生技部、安环部、发电部、维修部及燃运部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应熟悉本措施,发电部值长、二控机长、主值、副值及巡检岗位人员应熟知本措施。
3. 引用标准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发电机运行规程》
国家电力公司《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年版)
DL/T 651-1998《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技术要求》
部颁《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
部颁《发电厂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
DL/T 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4. 技术措施
4.1 发电机
4.1.1 加强对发电机温度的监视,尤其是高温季节和负荷重的情况下更应注意,无论何种运行工况都应控制下列温度值在允许范围内。
4.1.1.1 #1、2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不超过120℃;#3、4机不超过90℃。
4.1.1.2 #1、2发电机定子线圈出水温度不超过85℃。#3、4机不超过80℃。
4.1.1.3 发电机进风温度不超过55℃,不低于40℃。
4.1.1.4 发电机各定子线圈出水温度最高与最低之差不超过8℃。
4.1.1.5 定子内冷水进水温度不得低于进风温度(应略高于进风温度)。
4.1.2 注意转子回路的监视检查工作。
4.1.2.1 开机前摇测转子绝缘合格,电阻应在0.5MΩ以上。
4.1.2.2 当出现转子一点接地信号时,运行每班测量一次发电机转子回路的“正对地”和“负对地”电压,使用高内阻(20MΩ及以上)的数字万用表电压档,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班长运行日志”上。
4.1.2.3 运行每班检查发电机碳刷、滑环两次,不能有碳刷过短、缺角,刷辫断脱、碳刷冒火、滑环发热等现象;并用红外测温仪对滑环、碳刷测温一次。滑环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120℃。
4.1.3 #1、2机的励磁调节器正常情况应微机励磁两柜同时运行,手动500HZ,自动(或手动)跟踪联动备用。手动50HZ励磁方式仅在励磁调节器1K、2K均故障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作为应急处理时用,手动50HZ只允许短时运行(不超过4小时)。
4.1.4 加强对发电机整流柜的检查维护工作,两柜负荷电流分配均匀,电流相差一般不超过20%。夏季或发电机转子电流达其额定值80%以上时,每班用红外仪对整流柜各连接点测温一次。开机时应做风机电源切换试验,两路电源切换正常。
4.1.5 检修人员每月对副励磁机及转子滑环冷却风道的滤网脏污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清理,防止滤网堵塞。对于#3、4机,运行人员每班应检测一次三台整流柜的温度,检修人员每月10日、25日对整流柜的进风滤网清洗一次。
4.1.6 继保班每星期三测量一次发电机定子中性点TV的二次侧电压,对发电机定子回路有否接地进行监视。
4.1.7 在系统电压高,中调要求我厂其中一台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应注意进相深度,保证6KV厂用母线电压不低于5.7KV。
发电机吸收无功限值规定如下:
#1、#2机:
有功负荷P=200MW时,吸收无功Q≤10MVAR
P=180MW时,吸收无功Q≤20MVAR
P=160MW时,吸收无功Q≤35MVAR
#3、#4机:
P=300MW时,吸收无功Q≤30MVAR
P=250MW时,吸收无功Q≤50MVAR
P=210MW时,吸收无功Q≤70MVAR
4.1.8 #1、#2发电机最大有功负荷可带210MW,但此时应限制无功出力,最大无功负荷不超过105MVAR,即不增加发电机的视在功率。
4.1.9 加强对发电机氢气湿度的监视,发电部化学专业每天对发电机机内氢气取样检测一次,要求露点温度在0℃~-20℃。
制氢站新氢气湿度应在-25℃以下。
4.2 变压器
4.2.1 运行每班对变压器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油温、油位、油色。
4.2.2 下列情况下,应增加巡检次数。
4.2.2.1 新设备或经过大、小修,改造过的变压器,在投运72小时内。
4.2.2.2 设备有严重缺陷时。
4.2.2.3 气象突变时(如大风、大雾、大雪、冰雹、寒潮时)。
4.2.2.4 雷雨过后。
4.2.2.5 高温季节、高峰负荷时。
4.2.2.6 变压器超过额定电流运行时。
4.2.3 应特别注意对变压器上层油温的监视,温度测量装置每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温度测量的正确性,同时每年由维修部对“变压器温度高”信号回路传动试验一次。
高压厂用变及低压厂变上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85℃,最高不超过95℃,在事故过负荷运行时为便于处理事故,允许超过95℃,但任何情况下变压器上层油温都不得超过105℃。
#1-4主变是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其上层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5℃。
干式变压器最高温度不超过140℃。
4.2.4 #1-4主变强油循环冷却系统的两路电源必须可靠,每次开机时,应做两路电源联动切换试验,动作正常可靠,同时冷却系统回路有关信号试验动作正常。
4.2.5 主变、高厂变在7、8、9三个月每月取油样分析化验一次。
4.2.6 #01、#02高厂变使用有载分接开关调整6KV母线电压时应注意其负载电流,当高压侧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不得进行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操作。一般应电动操作,必须手动操作时应由检修人员操作。
4.2.7 高温季节或变压器重负荷运行时用红外热像仪对变压器本体、套管、引线连接处进行一次测温并建立测温档案。高厂变两段母线负荷分配应尽量均匀。
4.3 开关、刀闸
4.3.1 220KV升压站开关和刀闸每周进行一次夜间闭灯巡视,检查有无电晕放电现象。
4.3.2 每半月对开关合闸电源保险进行一次检查,查看保险是否正常,并核对保险容量是否相符(电磁操作的6KV开关合闸保险额定电流应为35A),检查220KV少油开关液压机构油泵电机电源正常,电源保险应为20A。
4.3.3 电磁操作机构禁止用手动杠杆的办法带电进行合闸操作,无自由脱扣的机构禁止就地操作。液压、气压操动机构,当压力异常,闭锁分、合闸时,禁止擅自解除闭锁进行操作。
4.3.4 每年对液压机构油压表校验一次,并对微动开关接点接触情况检查一次。
4.3.5 长期处于备用状态的开关(如608旁路开关),当备用时间超过2个月时由发电部进行一次合、分操作试验。
4.3.6 液压机构油泵起动频繁或补压时间过长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消缺处理时,无论机构有无防慢分装置,都应加装机械防慢分措施(加装卡具)。
4.3.7 高温季节及过负荷运行时,由检修人员用红外热像仪对开关、刀闸各连接接触部位进行测温一次,并建立测温档案。温度异常的设备增加测温次数,跟踪监视。
4.3.8 对220KV隔离开关,禁止解除闭锁,人工按接触器的办法进行刀闸的拉、合操作。
4.3.9 每天运行值班员应对室外避雷器进行一次检查,查看泄漏电流表指示是否增大。
4.4 电动机
4.4.1 高压电动机停用超过三天,启动前应测量电动机回路绝缘合格。冷态下允许启动2次(间隔时间在5分钟以上),热态下只允许启动1次。
4.4.2 联动备用中的电动机,每月必须切换试验一次,轮换运行。
4.4.3 运行值班人员每班应对锅炉的引风、送风、一次风机、密封风机、排粉、磨煤机;汽机的循环水泵、给水泵、凝结水泵、内冷水泵以及二期的空压机、工业水泵电机重点巡视检查一次。
4.4.4 低压电动机的电源保险,磁力起动器的热偶定值,每年四月份实际核实一次,确保现场与规定相符(电源保险由发电部负责,热偶由维修部负责)。
4.4.5 电动机运行的最高电压为其额定电压的110%,当电压过高时,应及时调整至正常值。
4.4.6 对运行中外壳温度超过70℃或轴承温度达75℃的电动机,发电部每班应进行一次红外测温跟踪监视。
4.5 电缆
4.5.1 运行值班人员加强对电缆的巡视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电缆接头是否发热,有否漏油现象,电缆温度是否过高,电缆防火封堵是否损坏,接地线是否良好。
4.5.2 对电缆夹层、竖井、电缆隧道、电缆沟中的电缆,由维修部设备主人每2个月巡查一次,夏季高温时节,应每半月巡查一次,并建立巡检台帐。
4.5.3 在巡查时,对电缆中间接头应进行红外测温。电缆导体的温度不应超过65℃,对温度高的电缆,用红外测温进行跟踪监视。
4.5.4 运行值班人员对低压电动机摇测绝缘时,应同时测量开关至电源侧电缆的绝缘电阻,同时记录在专用本上。
4.5.5 设备主管班组应对专用盘、电焊盘、照明、直流电源等其它低压电缆,每4年摇测一次绝缘电阻值,并建立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