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作原理
当溶液中有氧存在时,氧在电极上起去极化作用,产生的去极化电流与溶液中的氧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去极化电流的大小,定量地表示被测溶液的含氧量。
1.2 主要技术指标
外形尺寸:162×140×159 重量: 500克
分辨率: 0.1ppm (0—20ppm )
0.1ppb (0—200ppb)
0.01 (0—20ppb)
基本误差:±2% (20ppm量程)
±5% (200ppb量程)
±10% (20ppb量程)
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85%
温度补偿:自动 报警:高低限自动(误差≤3%)
样水温度:2—40℃ 信号输出:4—20mA
1.1 仪表操作
1.1.1 “↑、↓”键用于选择量程,选择后相应的二极管发光。“复位键”当量程发光二极管显示不正常时按下此键,使微处理器恢复正常。
1.1.2 偏置电压的调节:用万用表测量偏置电源/信号处理板上的接线端子REF对SH的电压值,调节RP1,一般情况下使REF的电压值为0.600±0.005V。
1.1.3 报警设置:首先在报警/输出板上设置报警方式,如表所示用短接片连接X3和X4两组连接器,两个继电器可组成高—高、高—低、低—低限报警。
表9
报警设置 |
连接方式 |
报警设置 |
连接方式 |
继电器1 |
X3 |
继电器2 |
X4 |
高 |
1—2 3—4 |
高 |
1—2 3—4 |
低 |
1—3 2—4 |
低 |
1—3 2—4 |
将信号处理板上的X10、X11的1—2、3—4间的短接片取下转接于1—3、2—4之间,将报警/输出板上的开关S1的S1—1、S1—3置“OFF”,报警/输出板上的调节RP1,使显示值为继电器1所对应的报警值,将报警/输出板上的调节RP2,使显示值为继电器2所对应的报警值。然后,将报警/输出板上的开关S1的S1—6置于“ON”。其余置于“OFF”;再将信号处理板上开关将信号处理板上的X10、X11的1—3、2—4间的短接片取下转接于1—2、3—4之间。
1.2 校正
1.2.1 将探头置于空气中通电运行2—4小时。
1.2.2 在仪器指示稳定后按“↑、↓”键,选择空校档。
1.2.3 调节校验调节电位器RP4,使显示值为100.0±0.1。
1.2.4 调节完后将探头接入流程中,按“↑、↓”键选择所需的测量程档。(低氧测量时为保证数据准确最好一天后再进行记录)。
1.3 检验
1.3.1 检验条件
温度范围:5℃—40℃ 湿度范围:≤85%RH
水样温度:5℃—40℃ 水样流量:300mL/min±50min
准备50g—100g/L亚硫酸钠溶液10L
1.3.2 检验项目:整机基本误差检验。
1.3.3 检验方法:标准溶液法。
1.3.3.1 将新配制的50g—100g/L亚硫酸钠溶液温度控制在40℃,置入底部带出口的10L容量瓶中,容量瓶入口必须密封防止气体干扰。连接好容量瓶的出口与传感器的入口,向传感器内连续进样5min以上。
1.3.3.2 待被测值稳定后记录读数,每隔2—3min记录一次示值,记录三次,计算方法如下式:
δJ =Δρ/ M ×100%
Δρ=仪表最大示值| Smax |
δJ=基本误差
M=量程范围内的最大值(μg/L)
1.3.3.3 检验结果:仪表按本规范检验合格后应做好详细记录,检验周期:一年。
1.4 维护
1.4.1 电源检查:用万用表检查机箱电源板上的“X2”为+40V、+24V、±15V、±5V、±2.5V直流电源测试点。
1.4.2 偏置电压源检查:调节电位器RP1,让偏置电压/信号板上接线端子REF对SH的电压值为0.600±0.005V。
1.4.3 调节数字显示基准:将接线端子X8上W—K间接上5KΩ电组,按“↑、↓”键选择“温度档”,调节信号板上的电位器RP9。使P5对地电压为0.50V,显示值为25.0。
1.1 故障处理
表10
故 障 现 象 |
处 理 方 法 |
接通电源无显示 |
检查显示板;
检查稳压电源;
检查连接排线是否脱落。 |
显示无小数点 |
显示板和信号处理板之间排线是否脱落;
继电器坏,更换继电器;
显示板上场效应管坏,更换。 |
表10(续)
故 障 现 象 |
处 理 方 法 |
仪器有显示无输出 |
报警/输出板没有插好,重新连接;
检查输出板;
检查稳压电源;
信号处理板和连接板之间排线是否脱落。 |
仪器显示不稳定 |
电源接地不好,重新接地;
检查探头屏蔽线;
检查信号输入;
控制器内元件受潮。 |
低氧测量时显示值偏高 |
检查系统管路密封情况;
样水流量太小。 |
仪器反应速度偏慢 |
清洗探头。 |
1.2 大、小修项目及质量标准
1.2.1 检测流量为8L/h。
1.2.2 检查校准值,做一次空气校准。
1.2.3 清洗氧电极。
1.2.4 清洗流通室和流量计。
1.2.5 质量标准:检修后达到表计的技术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