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反渗透清洗,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设备维修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0/9/8  阅读次数:9712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反渗透膜元件的污染与清洗
1、反渗透系统的故障及其诊断
确定问题:
·您的反渗透系统是否运转不正常?
·您的反渗透系统是不是正常停机中停用时间过长?
·您的反渗透预处理或化学加药系统是否正常?
·确定您是否在适当的进水温度、 TDS 或这 pH 条件下使用?
·确定您的水流量和水回收率是否适当?
·确定压降(进水—浓水)是否正常?
·确定所有的仪器仪表是否校准?
·对产水流量和产水水质进行标准化。
·逐段及逐个压力容器测量产水水质。
·检查每只压力容器密封件有无损坏。
·检测反渗透进水的保安过滤器是否含有污染物?
·检测反渗透膜元件是否被污染或被损坏。
·采样并分析反渗透进水、浓水和各段产水及总产水水质数据。
·将分析所得水质数据与反渗透设计的计算值相比较。
·以标准化后产水水质、流量及压降的变化为基础,确定可能的污染物。
·对预测的污染物及垢质进行清洗。
·分析清洗液中所含的污染物以及清洗液的顔色和 pH 值变化。
·将反渗透膜元件送出进行非破坏性的分析,并确定清洗方案。
·最后的手段是进行膜元件解剖分析和实验分析以确定污染物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盐的污染,这些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碳酸钙沉淀、硫酸钙沉淀、金属(铁、锰、铜、镍、铝等)氧化物沉淀、硅沉积物、无机或有机沉积混合物、NOM天然有机物质、合成有机物(如:阻垢剂/分散剂,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微生物 (藻类、霉菌、真菌)等污染。
污染性质和污染速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如给水水质和系统回收率。通常污染是渐进发展的,如不尽早控制,污染将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当膜元件确证已被污染,或是在长期停机之前,或是作为定期日常维护,
建议对膜元件进行清洗。
  当反渗透系统(或装置)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或物理冲洗:
  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
  为维持正常的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
  产水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
  给水压力增加10~15%;
  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保持稳定的运行参数主要是指产水流量、产水背压、回收率、温度及TDS。如果这些运行参数起伏不定,建议检查是否有污染发生,或者在关键运行参数有变化的前提下反渗透的实际运行是否正常。
  定时监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是否已发生污染的基本方法。污染对膜元件的影响是渐进的,并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污染的性质。表1“反渗透膜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法”列出了常见的污染现象和相应处理方法。
  已受污染的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正常的清洗周期是每3-12个月一次。
  当膜元件仅仅是发生了轻度污染时,重要的是清洗膜元件。重度污染会因阻碍化学药剂深入渗透至污染层,影响清洗效果。
  清洗何种污染物以及如何清洗要根据现场污染情况而进行。对于几种污染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清洗方法是采用低PH和高PH的清洗液交替清洗(应先低PH后高PH值清洗)。
表1 反渗透膜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法
  
污染种类
  
可能发生之处
  
压降
  
给水压力
  
盐透过率
  
金属氧化物(Fe、Mn、Cu、Ni、Zn)
  
一段,最前端膜元件
  
迅速增加
  
迅速增加
  
迅速增加
  
胶体(有机和无机混合物)
  
一段,最前端膜元件
  
逐渐增加
  
逐渐增加
  
轻度增加
  
矿物垢(Ca、Mg、Ba、Sr)
  
末段,最末端膜元件
  
适度增加
  
轻度增加
  
一般增加
  
聚合硅沉积物
  
末段,最末端膜元件
  
一般增加
  
增加
  
一般增加
  
生物污染
  
任何位置,通常前端膜元件
  
明显增加
  
明显增加
  
一般增加
  
有机物污染(难溶NOM)
  
所有段
  
逐渐增加
  
增加
  
降低
  
阻垢剂污染
  
二段最严重
  
一般增加
  
增加
  
一般增加
  
氧化损坏(Cl2、Ozone、KmnO4)
  
一段最严重
  
一般增加
  
降低
  
增咖
  
水解损坏(超出pH范围)
  
所有段
  
一般降低
  
降低
  
增咖
  
磨蚀损坏(碳粉)
  
一段最严重
  
一般降低
  
降低
  
增咖
  
O型圈渗漏(内连接管或适配器)
  
无规则,通常在给水适配器处
  
一般降低
  
一般降低
  
增咖
  
胶圈渗漏(产水背压造成)
  
一段最严重
  
一般降低
  
一般降低
  
增咖
  
胶圈渗漏(清洗或冲洗时关闭产水阀造成)
  
最末端元件
  
增加(污染初期和压差升高)
  
增咖
 2 污染情况分析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