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_DL_T_882-2004
- 发布时间:2011/1/14 阅读次数:3265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含碳量为0.25%~0.60%的碳素钢。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等多种产品。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0.70%~1.20%)属结构钢。按质量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
含碳量小于0.25%的碳素钢。有时还含有少量锰(O.70%~1.00%),属结构钢。按质量又可分为普通钢和优质钢,前者磷和硫的含量分别不大于0.045%和0.050%,后者分别不大于0.035%~0.040%和0.030%~0.040%。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是碳素钢的一种。含碳量约为0.05%~0.70%,个别可高达0.90%。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两类。
碳素工具钢是碳素钢的一种。含碳量为0.65%~1.35%,根据硫、磷杂质的含量可分为优质碳素工具钢(硫≤0.030%,磷≤0.035%)和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牌号后加“A”,硫≤0.020%,磷≤0.030%)。
含有莱氏体共晶组织的钢。含碳4.3%的铁-碳合金熔化后,自高温缓慢冷却下来时,在发生共晶转变,即由液态生成共晶组织(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在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室温下为渗碳体加珠光体组织。
为改善钢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适量合金元素的铁碳合金。按所含合金化元素总量的多少可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按用途可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用途合金钢。按所含合金元素种类可分为铬钢、锰钢、硅钢、镍钢、铬钼钢、镍铬钢和钼钢等。按正火状态下金相组织可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马氏体钢等。
在碳素钢基础上,含有一定量的硅或锰合金元素以及少量其他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亦可称为普通低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
用作机械零件和各种工程构件并含有一种或数种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可分为普通合金结构钢和特殊用途合金结构钢。普通合金结构钢包括低合金高强度钢、低温用钢、超高强度钢、渗碳钢、调质钢和非调质钢。特殊用途合金结构钢包括弹簧钢、滚珠轴承钢、易切削钢和冷冲压钢等。
在碳素工具钢中加入硅、锰、镍、铬、钨、钼、钒等合金元素的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由于加入合金元素,钢的淬透性和抗回火性得到改善。
低合金高强度钢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在低碳钢中利用添加少量合金化元素使钢在轧制状态或正火状态的屈服强度超过275MPa的一类合金钢。
在高温下既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又有长期组织稳定性的钢的总称。主要是一些加入了铬、硅、铝、钼、钒、钨、铌、钛、硼及稀土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
珠光体耐热钢 pearl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正火后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包括部分贝氏体组织)的耐热钢,也称珠光体热强钢。钢中合
金元素总含量在5%以下,如15CrMo、12CrlMoV、12Cr2Mo等。
奥氏体耐热钢 austen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利用弥散分布的、高温时不易聚集长大的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使钢强化,常温下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组织或只含少量铁素体的奥氏体一铁素体复相组织的耐热钢。其合金元素总含量一般在50%以下,主要为铬、镍和在铬、镍基础上加入钨、铝、铌、钛等强化元素的钢,另外还有铬锰氮、铬镍锰及铁铝锰系奥氏体耐热钢等。
马氏体耐热钢 martens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
正火后得到马氏体或马氏体加贝氏体(包括少量铁素体)组织的耐热钢。它是以含铬12%~13%
和加有强化元素钨、铝、钒等,以及含铬9%和加入钼、铌、铝、氮等钢为主。
铁素体耐热钢 ferr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在常温下呈铁素体组织且在高温下不发生奥氏体转变的耐热钢。这类钢常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形成元素,如铬、硅、铝等。含铬量一般在13%~27%之间。
铁素体不锈钢
铬含量一般在12%~30%,金属组织为铁素体相(体心立方晶格)的铁基合金。这类钢一般不含
奥氏体不锈钢 austenltic stainless steel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相(面心立方晶格)组织的不锈钢。根据所含合金元素可分为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铬-镍-锰系奥氏体不锈钢和铁-锰-铝系奥氏体不锈钢等。
马氏体不锈钢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铬含量不低于12%(一般在12%~18%之间)并具有马氏体相组织的高铬钢。
在各种侵蚀性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耐腐蚀的钢。通常把不锈钢和耐酸钢统称为不锈耐酸钢,有时简称为不锈钢。
抗氧化钢;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具有高温抗氧化能力的一类合金钢,也叫耐热不起皮钢和高温不起皮钢一
耐磨钢;
在各种受力状态下和不同环境下,具有高度耐磨损的钢种。如高锰钢、轴承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等。
耐蚀合金
在各类腐蚀或腐蚀与力学因素并存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好抵抗能力的合金。
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通过具有旋转轧辊的轧机进行塑性加工的过程。按轧制时金属是否立即产生软化(回复和再结晶)可分为热轧和冷轧。
材料不经加热直接在室温下进行的轧制过程。冷扎时金属材料有加工硬化产生。
将金属坯料从小于坯料断面的模缝中拉出,使其断面减少而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拉拔多在冷态下进行,亦称冷拉。
将金属放在密闭的挤压筒内,使之从规定的模孔中挤出,以便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品的加工方法。通常分热挤压和冷挤压两种。
对金属毛坯施加压力或冲击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正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之比值称为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常数。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晶体结构。符号为E,单位为Pa。
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切应力与相应的切应变之比值称为切变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切应变的能力。有时也称为剪切模量或刚性模量。符号为G,单位为Pa。
材料在均匀分布的轴向应力作用下,在弹性变形的比例极限范围内,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的绝对值称为泊松比,又称横向变形系数,是材料常数。符号为μ。
物质的晶态与液态平衡共存的温度称为熔点,又称熔融温度。符号为tR
单位质量的物体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或每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单位为J/(k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