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_DL_T_882-2004
- 发布时间:2011/1/14 阅读次数:3285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用冲头弹起的高度和规定高度的比值与肖氏硬度系数的乘积表示的硬度值。其计算公式为
(6)
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值。计算公式如下
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称为韧性。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减小。
冲击吸收功
规定形状和尺寸的金属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符号为AK
冲击试样缺口底部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符号为αK
应变时效冲击吸收功 strain aging impact absorbing energy
KS
应变时效冲击韧度 strain aging impact toughness
试样缺口底部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应变时效冲击吸收功,符号为αKS
应变时效敏性系数 strain aging sensitivity factor
未经受应变时效与经受应变时效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之差,除以未经受应变时效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所得的值,用百分数表示。
韧脆转变温度 tonghness-brittlene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在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冲击试验中,冲击吸收功急剧变化或断口断裂形貌急剧转变的温度区域。
无塑性转变温度NDT nil-ductivity transition temperature NDT
断裂形貌转变温度FATT fracture appe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FATT
在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用夏比“V”形缺口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根据断口的脆性面积(结晶状面积)与断口总面积的比值确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常用50%的面积比表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即。也有的用20%的面积比表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即。
在规定温度和恒应力作用下,材料塑性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广义的蠕变按温度可分为三种:在0~0.15Tm(Tmmmmm
蠕变激活能
控制稳态蠕变速率的热激活能。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热激活机制控制着蠕变速率。
拉伸蠕变试验中试样单位时间的变形,即给定时间内蠕变曲线的斜率,或称蠕变速度。
蠕变第一阶段
蠕变第二阶段
蠕变第三阶段
在规定温度下使试样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蠕变总伸长率或稳态蠕变速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
力,它表征金属材料抵抗蠕变变形的能力。符号为上标T表示试验温度(℃),下标V表示规定的蠕变速度。单位为MPa。例如:,表示在蠕变试验第二阶段,温度为600℃,蠕变速度为%/h时的蠕变极限为4.9MPa。
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达到规定的试验时间而不致断裂的最大应力,表征金属材料抗高温蠕变断裂的能力。符号为,上标T表示试验温度(℃),下标t表示持续时间。单位为MPa。例如: 表示580℃时,10万h的持久强度极限为8.8MPa。
持久塑性
材料在一定温度及恒定试验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用蠕变断裂后试样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持久断后伸长率 percentage elongation of stress-rupture
持久断面收缩率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of stress-rupture
持久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横截面积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持久缺口敏感系数 stress rupture notch sensitivity factor
在缺口试样与光滑试样试验应力相同的条件下,持久断裂时间的比值。
在规定温度及初始变形或位移恒定的条件下,材料中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现象。
应力松弛试验中任一时间试样上所减少的应力,即初始应力与剩余应力之差。
应力松弛曲线
应力松弛速度
应力松弛第一阶段 the first stage of stress relaxation
应力松弛第二阶段 the second stage of stress relaxation
材料在循环应力和应变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完全断裂的现象。
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经以上循环次数而产生的疲劳,其循环频率通常高于20Hz。
金属材料在超过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或超过其屈服应变作用下,经~次循环而产生的疲劳。也称塑性疲劳或应变疲劳,其循环频率通常低于10Hz。
高温疲劳
狭义的高温疲劳是指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的疲劳;广义的高温疲劳是指金属材料在高于室温的温度下发生的疲劳。
热机械疲劳 thermal mechanical fatigue
材料在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接触表面发生麻点,浅层或深层剥落的损伤过程。
在规定的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材料失效时所经受的循环次数。符号为N。
将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所试一组试样的疲劳寿命观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处于正中间的一个数值。即具有50%存活率的疲劳寿命。当试样为偶数时,为处于正中的两个数的平均值。
%存活率的疲劳寿命%
给定载荷下母体的P%达到或超过的疲劳寿命的估计值。中值疲劳寿命的观测值为估计50%存活率的疲劳寿命。P%存活率的疲劳寿命可以从个体疲劳寿命估计。P可以是95、90等。
次循环的疲劳强度 fatigue strength at N cycles
从S-N曲线上所确定的恰好在N次循环时失效的估计应力值。此值的使用条件必须与用来确定它的S-N曲线的测定条件相同。此值一般是指在平均应力为零的条件下,给定一组试样的50%能经受N次应力循环时的最大应力,或应力幅,亦即所谓的N次循环的中值疲劳强度。
次循环的中值疲劳强度 median fatigue strength at N cycles
母体的50%能经受N次循环的应力水平的估计值。由于试验不能直接求得N次循环的疲劳强度频率分布,故中值疲劳强度乃由疲劳寿命分布特点导出。
N次循环的P%存活率的疲劳强度%
母体的P%经受N次循环而不失效的应力水平的估计值。P可以是95、90等。
%存活率的疲劳极限%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theoreti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缺口或其他的应力集中部位的最大应力与相应的标称应力的比值。符号为Kt
在相同条件和在N次循环的相同存活率下,无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强度与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强度之比。符号为Kf。规定该系数时,应注明试样的几何形状、应力幅、平均应力和疲劳寿命值。
疲劳缺口敏感度
ftf-1)/(Kt-1)
应力与疲劳循环周次的关系曲线,表示规定平均应力、应力比和规定存活率下的S-N关系曲线。N通常采用对数标尺,而S则采用线性标尺或对数标尺。
50%存活率的S-N曲线%
在各应力水平下拟合中值疲劳寿命的曲线。它是所加应力与50%的母体能够尚存的破坏循环数之间关系的一种估计量。
%存活率的S-N曲线%
在各应力水平下拟合P%存活率疲劳寿命的曲线。它是所加应力与P%母体能够尚存的破坏循环数之间关系的一种估计量。P可以是95、90等。
以应力为纵坐标,以存活率P的疲劳寿命为横坐标所绘出的曲线,即存活率-应力-疲劳寿命关系曲线。作图时,疲劳寿命采用对数标尺,或者应力与疲劳寿命均采用对数标尺。
等寿命疲劳图 constant life fatigue diagram
通常用直角坐标表示的一族曲线,其每条曲线分别对应一疲劳寿命。等寿命图表达给定疲劳寿命下的应力幅与平均应力,或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间的关系。
循环硬化与软化 cyclic hardening and cyclic softelling
在控制应变循环下,应力峰值随循环数的增加而上升,或在控制应力循环下,应变幅度随循环数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称为循环硬化;反之则称为循环软化。
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 The range of stress indensity factor
max-Kmin。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α/dN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s dα
载荷循环一次的疲劳裂纹扩展量,是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的函数。
th fatigue crack growth threshold th
在疲劳试验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接近于零或裂纹停止扩展时所对应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即当ΔK降至ΔKth时疲劳裂纹停止扩展。工程中定义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于周所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值为ΔKth
利用宏观力学原理,定量研究含裂纹部件裂纹开始扩展的条件和扩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以材料内部不可避免存在原始裂纹为前提,根据线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分析裂纹体受载后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应变场,提出描述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的力学参量和裂纹失稳扩展的力学判据,确定材料性质、裂纹尺寸和试件几何形状、工作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新的断裂判据,为合理选材、建立无损探伤验收标准以及进行强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断裂力学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建立在线弹性力学基础上的线弹性断裂力学;其二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基础上的弹塑性断裂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 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用固体线弹性理论分析固体中已存在裂纹附近的应力场,基本原则是从分析线弹性均匀和各向同性连续体中个别裂纹(假定构件只含有一个裂纹且其顶端只有一个塑性区)行为出发,得到的是各向同性的二维弹性理论的结果,因其对裂纹顶端进行的力学分析符合线性条件,故称线弹性断裂力学。
应力强度因子
均匀线弹性体中特定型式的理想裂纹尖端应力场的量值。根据受力情况可分为Ⅰ型(张开型)、
Ⅱ型(剪切型)和Ⅲ型(撕裂型)应力强度因子三种。分别用符号KⅠ、KⅡ和KⅢ表示,单位为。
含裂纹构件抵抗裂纹失稳扩展(从而导致构件断裂)的能力,是量度裂纹扩展阻力的通用术语。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
满足平面应变条件的裂纹试样在Ⅰ型加载条件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Ⅰ达到临界值K时,裂纹发生失稳扩展,K叫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单位为。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CTOD)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弹塑性体受Ⅰ型(张开型)加载时,原始裂纹尖端由于弹性和塑性变形而引起的裂纹张开位移。
特征CTOD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COD
启裂、失稳或最大载荷的CTOD值。表征材料抵抗裂纹的启裂或扩展的能力。
表观启裂CTOD值 apparent crack initiation CTOD
条件启裂CTOD值 conditional crack initiation CTOD
脆性启裂CTOD值 brittle crack initiation CTOD
稳定裂纹扩展量Δα脆性失稳断裂点或突进点所对应的CTOD值。
脆性失稳CTOD值
稳定裂纹扩展量Δα脆性失稳断裂点或突进点所对应的CTOD值。
最大载荷CTOD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