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_DL_T_882-2004
发布时间:2011/1/14  阅读次数:3265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11.1.4

定量金相技术   quantitative metallography technique
在金相分析中对显微组织的特征参数作几何学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的技术。
金属电子显微技术   electron microscopical technique of metal
利用电子光学显微仪器研究金属的方法。常用的仪器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透射电子显微术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利用高能电子束通过试样时产生的各种信息,研究试样物质微观结构的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术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以能量为1keV~30keV的电子束作为微束激发源(又称为一次束),以光栅状扫描方式照射到被
分析试样的表面上,分析入射电子和试样表面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信息,从而研究试样表面微区形貌、成分和结晶学性质的技术。主要设备为扫描电镜。
俄歇电子能谱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将聚集的数千电子伏一次电子束碰撞试样表面的原子,使原子的内层电子电离而留下空位,如果一个电子填充初态空位时另一电子脱离原子发射出去,则发射的电子就是俄歇电子。探测俄歇电子的数量和能量,从而确定样品表面元素种类的技术。
电子微探针分析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利用入射电子轰击试样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非破坏性地分析固体表面微区域(约1μm)内化
     金属化学成分分析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metal
       查明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鉴定金属由哪些元素所组成的试验方法为定性分析,测定各组分间量的关系的试验方法为定量分析。
对钢中碳化物相的组成、数量、结构、形态、大小、分布状态及合金元素在相间的分布进行分析的试验方法,属于相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见DL/T 818。
对合金中合金相的数量、结构、组成、大小、形态、分布及合金元素在相间的分配进行分析的试验方法。
X射线衍射技术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用X射线照射晶体产生衍射从而测定晶体结构的技术。在电力工业中,主要用于金属碳化物、腐蚀产物、水中沉淀物、水垢及灰粉的物相分析和金属残余应力测量等。
       通过对部件失效断口宏观和微观特征形貌的分析,从而确定断裂的性质和断裂原因,以及研究断裂机理的技术。
   脆性断口
      
       韧性断口
指断裂面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垂直的断裂。包括脆性解理断裂和塑性等轴韧窝状断裂。
       指断裂面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呈交角的断裂,即断裂沿最大切应力方向进行。切断断口呈灰色的刀刃状,一般发生在形变约束较小的情况。
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而造成的穿晶断裂。解理可沿解理面、滑移面或孪晶面进行。断面平滑而光亮,断裂前变形极少,属脆性断裂。其断面存在有解理台阶、河流花样、舌状花样或鱼骨状花样等特征。
       准解理断裂
       与解理断裂相类似,断裂面具有局部塑性变形,其断裂包含显微孔洞的聚集和解理的混合机理。
其断面的形貌特点是:大量短而弯曲的撕裂棱从中央向四周放射,断面稍有凹凸变形和二次裂纹。
       宏观上,断裂前几乎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一般不大于1%),断口齐平,断裂构件的两边裂口对接时,裂口吻合完好,断面上常呈现出冰糖状结晶颗粒,微观上没有明显的塑性流变痕迹的断裂。其断口分为两种: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垂直的平断口和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呈交角的斜断口。断裂时的工作应力往往低于材料的屈服应力。
宏观上,断裂前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构件尺寸有明显变化,断面对接时,裂口不能很好地吻合,断面上常呈现出暗灰色的纤维状特征,微观上有明显的塑性流变痕迹的断裂。断裂时的工作应力往往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极限。
裂纹穿过组织的晶粒内部或相的内部所发生的断裂。包括一般的塑性断裂、解理断裂、大气中的疲劳断裂等。
裂纹沿着组织的晶界或相界扩展所发生的断裂。包括材料的回火脆性、相析出脆性、应力腐蚀开裂等。
应力腐蚀断裂
金属构件在静载拉应力和特定的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脆性断裂。
       外加载荷超过金属构件危险截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时所发生的断裂。
      
氢脆断裂   hydrogen embrittlement rupture
       用静拉伸力对试样轴向拉伸,测量力和相应的伸长,一般拉至断裂,测定其拉伸力学性能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28和GB/T 4338。
      
       用静压缩力对试样轴向压缩,在试样不发生屈曲下测量力和相应的变形(缩短),测定其压缩力
       对试样两端施加静扭矩,测量扭矩和相应的扭角,一般扭至断裂,测定其扭转力学性能的试验。
       用静拉伸或压缩力,通过相应的剪切器具,使垂直于试样纵轴的一个横截面受剪,或相距有限的两个横截面对称受剪,测定其力学性能的试验。
       布氏硬度试验
       用一定直径的球体(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相应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
除试验力,用测量的表面压痕直径计算硬度值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布氏硬度用符号HB或HBS(用
钢球压头)或HBW(用硬质合金球压头)表示。试验方法见GB/T 231.1、GB/T 231.2、GB/T 231.3。
     洛氏硬度试验
       在初始试验力及总试验力先后作用下,将压头(金刚石圆锥或钢球)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
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用测量的残余压痕深度增量计算硬度值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洛氏硬度用符号HR表示,HR前面为硬度数值,后面为所使用的标尺。例如:50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
       表面洛氏硬度试验   Rockwell superficial hardness test
       初始试验力为29N,总试验力为147N、294N或441N的洛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1818。
       维氏硬度试验
       将相对面夹角为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以选定的试验力(49.03N~980.7N)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测量的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硬度值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维氏硬度用符号HV表示。试验方法见GB/T 4340.1、GB/T 4340.2和GB/T 4340.3。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   low load Vickers hardness test
       试验力范围在1.961N~49.03 N的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4340.1、GB/T 4340.2和GB/T 4340.3。
     显微维氏硬度试验   Vickers microhardness test
       试验力在1.961N以下的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4342。
    
       将两相对棱边夹角分别为′和′的菱形锥体金刚石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压入试验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测量的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硬度值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
      
       将规定重量及形状的金刚石或钢球压头,从一定高度落到试样表面上,用测量的冲头回跳高度计算硬度的一种动态力硬度试验。肖氏硬度用符号HS表示。试验方法见GB/T 4341。
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值的一种方法。试验方法见GB/T 17394。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   charpy impact test(V-notch)
       用规定高度和重量的摆锤对处于简支梁状态的标准V型缺口试样进行一次性打击,测量试样折断时冲击吸收功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29。
       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验   charpy impact test(U-notch)
用规定高度和重量的摆锤对处于简支梁状态的标准U型缺口试样进行一次性打击,测量试样折断时冲击吸收功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29。
用规定高度和重量的摆锤对处于悬臂梁状态的标准缺口试样进行一次性打击,测量试样折断时冲击吸收功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4158。
将规定高度和重量的重锤自由落体一次冲击处于简支梁状态的预制裂纹的标准试样,测量无塑性转变温度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8363。
利用一组试样,在规定温度和不同试验力作用下,测量试样蠕变变形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而测定材料的蠕变极限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039。
利用一组试样,在规定温度及恒定试验力作用下,测定试样至断裂的持续时间,然后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材料持久强度极限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039。
应力松弛试验
利用一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保持试样初始变形或位移恒定,测定试样上应力随时间下降关系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10120。
断裂韧度试验   fracture toughness testing
利用一组试样,测定带裂纹试样抵抗裂纹失稳扩展能力,即断裂韧性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表征材料断裂韧性的指标有KICIC、δC等。试验方法见GB/T 4161、GB/T 2038、GB/T 2358。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testing
       利用一组试样,在循环加载条件下测定带裂纹试样裂纹扩展的速度。试验方法见GB 6398。11.3.23
       利用一组试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直至试样断裂,从而测定材料的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的力学性能试验。以交变载荷类型的不同有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拉压疲劳试验和扭转疲劳试验等;以交变应力或应变有应力疲劳或应变疲劳。试验方法见GB/T 2107、GB/T 3075、GB/T 4337、GB/T 6399。11.3.24
用规定直径尺寸的弯心将试样弯曲至规定程度,检验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32。
       金属管弯曲试验   bend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在带槽弯心上将试样弯曲至规定程度,检验金属管承受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244。
金属不淬硬弯曲试验   bend test of non-quench-hardening metals
检验金属材料接近于淬火温度骤冷后承受规定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
       金属型材展平弯曲试验   fattening and bend test on sections of metals
       用锤将型材角部击成平面后进行弯曲,检验金属型材在室温或热状态下承受展平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
       将试样一端夹紧,在规定半径的圆柱形表面上进行的重复反向弯曲,检验金属(及覆盖层
的耐反复弯曲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35。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   torsion test of metallic wire
       将试样两端夹紧,一端夹头围绕试样轴线旋转,检验金属线材在单向或交变方向扭转时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材料的均匀性、表面和内部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39。
       金属管压扁试验   flattening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将金属管压扁至规定尺寸,检验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46。
       金属管卷边试验   flanging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将规定形状的顶心压入金属管一端,使管壁均匀卷至规定尺寸,检验管壁承受外卷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
       金属管扩口试验   flaring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将规定锥度的顶心压入金属管一端,使直径均匀地扩张至规定尺寸,检验金属管径向扩张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试验方法见GB/T 242。
       金属管缩口试验   reduction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将金属管压入规定锥度的座套中,使直径均匀减缩至规定尺寸,检验金属管径向压缩塑性变形的能力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
两圆环形试样作滚动接触摩擦并承受规定压力,经规定转数或时间后测定试样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试验。
金属管液压试验   hydrostatic pressure test on tubes of metals
用水或规定液体充满金属管,在一定时间内承受规定压力,检验金属管质量及强度,并显示其缺陷的试验。
将压缩空气(或氨、氟利昂、氦、卤素气体等)压入焊接容器,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检查
       将水、油、气等充入容器内徐徐加压,以检查其泄漏、耐压、破坏等的试验。
无损检测
用目视或5倍~10倍的放大镜或光纤内窥镜检查工程部件表面缺陷和完整性的方法。
超声检测
超声波在被检材料中传播时,根据材料的缺陷所显示的声学性质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来探测其缺陷的方法。
磁粉检测
利用漏磁和合适的检验介质发现试件表面和近表面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方法,也叫磁粉探伤。
       渗透检测
       通过施加渗透剂,然后用洗净剂除去多余部分,如有必要,施加显像剂以得到零件上开口于表面的某些缺陷的指示。也叫渗透探伤。
以交流电磁线圈在金属部件表面感应产生涡流来检测金属部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透照检查
利用X射线或核辐射以探测金属部件中的缺陷,并在记录介质上显示其图像。其方法有X射线荧光屏检查、γ射线透照术、电子辐射透照术、中子射线透照术等。
在可透射物体的致电离辐射照射下,在荧光屏上用目视法检查物体的图像。
γ射线透照术
电子辐射透照术
一束电子穿过材料在胶片上留下记录的一种方法;或者是,一束X射线入射到材料上,用胶片记录从材料表面所发射出的电子的方法。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