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电厂化学 > 详细内容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_DL_T_882-2004
发布时间:2011/1/14  阅读次数:32851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在高温下既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又有长期组织稳定性的钢的总称。主要是一些加入了铬、硅、铝、钼、钒、钨、铌、钛、硼及稀土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
珠光体耐热钢   pearl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正火后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包括部分贝氏体组织)的耐热钢,也称珠光体热强钢。钢中合
金元素总含量在5%以下,如15CrMo、12CrlMoV、12Cr2Mo等。
奥氏体耐热钢   austen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利用弥散分布的、高温时不易聚集长大的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使钢强化,常温下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组织或只含少量铁素体的奥氏体一铁素体复相组织的耐热钢。其合金元素总含量一般在50%以下,主要为铬、镍和在铬、镍基础上加入钨、铝、铌、钛等强化元素的钢,另外还有铬锰氮、铬镍锰及铁铝锰系奥氏体耐热钢等。
       马氏体耐热钢   martens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
       正火后得到马氏体或马氏体加贝氏体(包括少量铁素体)组织的耐热钢。它是以含铬12%~13%
和加有强化元素钨、铝、钒等,以及含铬9%和加入钼、铌、铝、氮等钢为主。
       铁素体耐热钢   ferr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在常温下呈铁素体组织且在高温下不发生奥氏体转变的耐热钢。这类钢常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形成元素,如铬、硅、铝等。含铬量一般在13%~27%之间。
       铁素体不锈钢
       铬含量一般在12%~30%,金属组织为铁素体相(体心立方晶格)的铁基合金。这类钢一般不含
     奥氏体不锈钢   austenltic stainless steel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相(面心立方晶格)组织的不锈钢。根据所含合金元素可分为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铬-镍-锰系奥氏体不锈钢和铁-锰-铝系奥氏体不锈钢等。
       马氏体不锈钢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铬含量不低于12%(一般在12%~18%之间)并具有马氏体相组织的高铬钢。
    
在各种侵蚀性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耐腐蚀的钢。通常把不锈钢和耐酸钢统称为不锈耐酸钢,有时简称为不锈钢。
       抗氧化钢;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具有高温抗氧化能力的一类合金钢,也叫耐热不起皮钢和高温不起皮钢一
     耐磨钢;
       在各种受力状态下和不同环境下,具有高度耐磨损的钢种。如高锰钢、轴承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等。
耐蚀合金
在各类腐蚀或腐蚀与力学因素并存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好抵抗能力的合金。
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通过具有旋转轧辊的轧机进行塑性加工的过程。按轧制时金属是否立即产生软化(回复和再结晶)可分为热轧和冷轧。
材料不经加热直接在室温下进行的轧制过程。冷扎时金属材料有加工硬化产生。
将金属坯料从小于坯料断面的模缝中拉出,使其断面减少而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拉拔多在冷态下进行,亦称冷拉。
将金属放在密闭的挤压筒内,使之从规定的模孔中挤出,以便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品的加工方法。通常分热挤压和冷挤压两种。
对金属毛坯施加压力或冲击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正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之比值称为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常数。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晶体结构。符号为E,单位为Pa。
       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切应力与相应的切应变之比值称为切变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切应变的能力。有时也称为剪切模量或刚性模量。符号为G,单位为Pa。
       材料在均匀分布的轴向应力作用下,在弹性变形的比例极限范围内,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的绝对值称为泊松比,又称横向变形系数,是材料常数。符号为μ。
       物质的晶态与液态平衡共存的温度称为熔点,又称熔融温度。符号为tR
       单位质量的物体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或每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单位为J/(kg·K)。
      
       当温度梯度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热传导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该材料的热导率,是表征金属材料热传导速度的物理量。符号为λ,单位为W/(m·K)。
     热扩散率   therm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反映温度不均匀的物体中温度均匀化速度的物理量。表征不稳定导热过程的速度变动特性。它正比于热导率。符号为α,单位为。
       线膨胀系数   coefficent of linear expansion
       金属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称为线膨胀系数。它是衡量材料热膨胀性大小的性能指标。符号为α1。,单位为。
   长度为1m、截面积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为电阻率,是表示材料通过电流时阻力大小的指标,是反映介质材料绝缘性能的参数。符号为P,单位为Ω·m。
导体维持单位电位梯度(即电位差)时,流过单位面积的电流称为电导率,它是反映导体中电场
和电流密度关系的物理量,是衡量导体导电性能的指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符号为γ,单位为S/m。
单位重量的铁磁材料在动态磁化条件下,由于磁滞和涡流效应而消耗的能量称为铁损,它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符号为P,单位为W/kg。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磁导率。是衡量磁性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性能指标。符号为μ,单位为H/m。
磁感应强度   magnetic induction strength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强度,等于放在那一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作用力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和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它是衡量磁性材料磁性强弱的重要指标。磁感应强度亦称为磁通量密度,符号为B,单位为T。
       磁性材料经过一次磁化并去处除磁场强度后,磁感应强度并不消失,仍保留一定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即剩磁。为消除磁感应强度而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的绝对值即为铁磁体的矫顽磁力或简称为矫顽力。是衡量磁性材料退磁和保磁能力的性能指标。符号为Hc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所导致物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内应力。
不考虑几何不连续性(如孔、沟、圆角等)所产生的影响而按简单理论计算的净截面上一点的应力。
       垂直于力作用平面的应力分量,有拉应力和压应力两种,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由外力所引起的物体原始尺寸或形状的相对变化,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em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和尺寸,当外力卸除后物体又回复到原始形状和尺寸,这种特性称为弹性。
     m
       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
       t)   proof strength of total extension
       试样标距部分的总伸长(弹性伸长加塑性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
t0.5
       r
       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比。例如:Rr0.2
     p)   proof strength of non-proportional elongation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比。例如: Rp0.1
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
eH
eL
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常用的塑性判据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一些金属在特定组织状态下(主要是超细晶粒),特定温度范围内和一定变形速度下表现出极高
的塑性,其伸长率可达百分之几百甚至百分之几千,这种现象称为超塑性。
断后伸长率 (A)   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
       断面收缩率 (Z)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金属薄板试样轴向拉伸到产生均匀塑性变形时,试样标距内宽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与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之比。
应变硬化指数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s
εn中的指数n。用假定对数真实应力和对数真实应变之间成线性关系的斜率来评定。表征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形变强化能力的一种量度。
       真实应力为工程应力σ和工程应变εε)
试样压至破坏前承受的最大标称压应力。只有材料发生破裂情况才能测出抗压强度。
试样在扭断前承受的最大扭矩,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的试样表面最大切应力。
       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能承受弯曲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出现裂纹前能承受的弯曲程度越大,则材料的冷弯性越好。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和弯芯直径对材料厚度的比值来表示。
      
       金属板、带、线(丝)材或金属覆盖层承受反复弯曲而不产生裂缝的能力。
       冲压性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抗力,是衡量金属软硬的判据。
      
       在规定的静态试验力下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用压痕深度或压痕表面积评定的硬度。
       布氏硬度值
       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表示的硬度值,符号为HB。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试
验时的布氏硬度值,可表示为HBS(HBW)。布氏硬度值按下式计算
残余压痕深度增量   permanent increase of depth of indentation
洛氏硬度试验中,在卸除主试验力并保持初始试验力的条件下测量的深度方向塑性变形量,用e
洛氏硬度值
用洛氏硬度相应标尺刻度满量程值与残余压痕深度增量之差计算的硬度值。
e
洛氏硬度标尺
标尺洛氏硬度(HRA),是用圆锥角为的金刚石压头,在初始试验力为98.07N、总试验力
标尺洛氏硬度(HRB),是用直径为的钢球,在初始试验力为98.07N、总试验力为
标尺洛氏硬度(HRC),是用圆锥角为的金刚石压头,在初始试验力为98.07N、总试验力
表面洛氏硬度值   Rockwell superficial hardness number
用表面洛氏硬度相应标尺刻度满量程值与残余压痕深度增量之差计算的硬度值,即100-e。
维氏硬度值
用正四棱锥形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表示的硬度值。维氏硬度值按下式计算
努氏硬度值
用菱形压痕投影单位面积承受的平均压力表示的硬度值。其计算公式为
      
用冲头弹起的高度和规定高度的比值与肖氏硬度系数的乘积表示的硬度值。其计算公式为
                                                 (6)
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值。计算公式如下
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称为韧性。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减小。
冲击吸收功
规定形状和尺寸的金属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符号为AK
冲击试样缺口底部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符号为αK
       应变时效冲击吸收功   strain aging impact absorbing energy
       KS
       应变时效冲击韧度   strain aging impact toughness
       试样缺口底部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应变时效冲击吸收功,符号为αKS
       应变时效敏性系数   strain aging sensitivity factor
       未经受应变时效与经受应变时效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之差,除以未经受应变时效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所得的值,用百分数表示。
       韧脆转变温度   tonghness-brittlene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在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冲击试验中,冲击吸收功急剧变化或断口断裂形貌急剧转变的温度区域。
       无塑性转变温度NDT nil-ductivity transition temperature NDT
       断裂形貌转变温度FATT fracture appe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FATT
在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用夏比“V”形缺口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根据断口的脆性面积(结晶状面积)与断口总面积的比值确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常用50%的面积比表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即。也有的用20%的面积比表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即。
在规定温度和恒应力作用下,材料塑性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广义的蠕变按温度可分为三种:在0~0.15Tm(Tmmmmm
       蠕变激活能
控制稳态蠕变速率的热激活能。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热激活机制控制着蠕变速率。
拉伸蠕变试验中试样单位时间的变形,即给定时间内蠕变曲线的斜率,或称蠕变速度。
       蠕变第一阶段
       蠕变第二阶段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