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 在线表监测的水质指标, 除按表中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外,还应2小时抄表一次。
2.正常情况下,按表中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水质检测,异常情况下,增加检测频率,并及时汇报车间。
12.2 预处理设备运行
12.2.1投运前的检查
12.2.1.1 检查各水泵油位正常,油质良好,地角螺丝无松动,盘车灵活、压力表齐全。
12.2.1.2 检查电流表、压力表、流量计、各化学测量表计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2.1.3 清水池水位在2/3以上,水质符合要求。
12.2.1.4 检查各加药计量箱药液充足、浓度合适,各加药泵具备启动条件。
12.2.1.5 化验用药品及仪器、仪表应齐全、完善。
12.2.1.6 系统中的各阀门开、关灵活,各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2.1.7原水、清水及活性炭过滤器出水加药一次门全部打开。
12.2.1.8水力澄清池入口门、双阀滤池出入口门、清水池出入口门、淡水箱出口门应开启,其它阀门应关闭。
12.2.2 取水及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操作
12.2.2.1根据循环水温度情况,选择开启#7、#8凉水塔回水取水门、排水取水门,调整来水温度至25±5℃。
注:如果凉水塔水位较低,从排水取水管取不到水时,应先开回水取水门,利用射水器将排水取水管内的空气抽净。
12.2.2.2启动原水泵,将原水流量调整在280—300t/h。
12.2.2.3开启向原水加药各相关二次阀门,启动絮凝剂、助凝剂加药泵及二氧化氯发生器,向来水加药。
12.2.2.4调整加药量及水力澄清池喉管高度,使澄清池出水水质合格。
注:澄清池二反室5分钟沉降比>20%时,进行排泥。
12.2.3 双阀滤池的操作
12.2.3.1双阀滤池的投运
a、 开启双阀滤池入口门、排气门,出口门,待排气门溢水后关排气门投入运行。
b、 当第二反应室5分钟沉降比≥20%,入行排泥。
12.2.3.2双阀滤池反冲洗
a、 当双阀滤池出水水质恶化,或进出水压差>0.1MPa,或出力明显降低,或滤池内部检
修后新投入运行,应进行反冲洗。
b、 检查反洗泵和罗茨风机处于备用状态。
c、 关入口门、出口门,打开高位放水门放掉滤料层上部的水。
d、 开反洗排水门、进气门,启动罗茨风机进行空气擦洗,5分钟后停罗茨风机,关进气门。
e、 打开出口门,利用滤池上部水箱的清水进行反冲洗。
f、 反冲洗结束后,关反洗排水门。
12.2.4 多介质过滤器的操作
12.2.4.1多介质过滤器的投运 (正常情况下,4台运行,1台备用)
a. 当清水池水位达2/3以上,打开向清水泵出入口母管加药二次阀门,开启多介质过滤器
入口门、空气门,启动清水泵。
c、 待空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关空气门,调整流量60~70t/h进行正洗。
d、 化验排水浊度≤1.0FTU时,开出口门,关正排门,控制流量≤70t/h 向活性炭过滤器送
水。
12.2.4.2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 (先投备用过滤器,然后解列需反洗过滤器)
a、当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水质恶化,或进出水压差≥0.1Mpa ,或出力明显降低,或滤池内部检修后新投入运行,应进行反洗。
b、检查清水箱水位2/3以上,反洗泵和罗茨风机处于备用状态。
c、打开空气门、正排门,放水至滤料层上部100mm处,关正排门。
e、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反排门、进气门,启动罗茨风机,空气擦洗5~10min。
f、 停罗茨风机,关过滤器进气门。
g、 打开反洗进水门,启动反洗水泵,调整反洗流量在230~290t/h进行反冲洗。
h、 待排水清后,停反洗泵,关反洗入水门、反排门和空气门,反洗结束。
12.2.5 活性炭过滤器的操作
12.2.5.1活性炭过滤器的投运 (正常情况下,3台运行,1台备用)
a、打开活性炭过滤器入口门、空气门,待空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关空气门,调整流量
28.8~43.2t/h进行正洗。
b、化验排水浊度≤1.0FTU、COD≤1.5mg/l、余氯≤0.1mg/l时,开出口门,关正排门,控制流量≤90t/h 向保安过滤器送水。
12.2.5.2活性炭过滤器的反洗(先投备用过滤器,然后解列需反洗过滤器)
a、当活性炭过滤器出水水质恶化,或进出水压差≥0.1Mpa ,或出力明显降低,或滤池内部检修后新投渗入渗出运行,应进行反洗。
b、检查清水箱水位2/3以上,反洗泵和罗茨风机处于备用状态。
c、打开空气门、正排门,放水至滤料层上部100mm处,关正排门。
d、打开活性炭过滤器反排门、进气门,启动罗茨风机,松动滤层3~5分钟。
e、停罗茨风机,关过滤器进气门。
f、打开反洗进水门,启动反洗泵,调整流量,使流量逐渐增加至200~400 m3/h(以出水中不含有正常颗粒的滤料为宜)进行反冲洗(约需20~30min)。
g、待排水清后,停反洗泵,关反洗进水门、反排门和空气门,反洗结束。
12.2.6 预处理设备的停运
12.2.6.1按顺序停运:原水泵、清水泵、各加药设备。
12.2.6.2关双阀滤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门。(若解列冲洗还应关入口门)
12.3 反渗透设备运行
12.3.1 投运前的检查
12.3.1.1 检查电流表、压力表、流量计、各化学测量表计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3.1.2系统中的各阀门开、关灵活,高压泵、淡水泵、RO装置等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3.1.3 预处理系统具备启动条件,出水水质达到RO进水水质要求。
12.3.1.5 加盐酸和加阻垢剂装置具备启动条件。
12.3.1.6 循环水的电导率应≤3000us/cm。(超过3000us/cm时,投运初期适当降低回收率,当循环水的电导率降至≤3000us/cm后,再将回收率提高到设计水平)。
12.3.2 启动前的低压冲洗
12.3.2.1 开启高压泵出口电动门和RO装置浓水排放气动门、淡水排放气动门。
12.3.2.2打开保安过滤器空气门、冲洗进水门,启动冲洗泵,待空气门溢水后,关空气门,开出口门,对RO装置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系统中的空气,时间10~15min。
12.3.2.3停冲洗泵、关保安过滤器冲洗入水门、出口门,关闭高压泵出口电动慢开门、浓水排放门和淡水排放门。
12.3.3 反渗入渗出装置的投运
12.3.3.1 打开RO装置浓水排放手操门、淡水排放门。
12.3.3.2打开保安过滤器空气门、入口门,启动预处理系统,待空气门溢水后,关空气门,开出口门。
12.3.3.3打开向活性炭过滤器出水母管加药二次阀门,启动盐酸和阻垢剂加药泵开始加药。
12.3.3.4将高压泵转速设定为额定转速的20%,启动高压泵。
12.3.3.5 打开RO装置淡水出口门,关闭淡水排放门,调节高压泵转速设定值、出口电动门和浓水排放手操门,使淡水流量保持在100±10t/h,浓水流量保持在30~40t/h,向淡水箱送水。
(当淡水箱水位达2/3以上时,启动淡水泵向新水处理或#7、8凉水塔供水)
12.3.3.6 RO装置投运后,检测进水SDI15、PH值、余氯、CODMn、浊度、全铁,不合格时应及时调整,使运行处于稳定状态。